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图表专项训练3 示意图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专递】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三 Word版含解析

【高考专递】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高考图表专攻练 三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图表专攻练三示意图的判读(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016·石嘴山三模)工业 4.0(Industry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

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2.“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3.下列不属于“工业4.0”主题内容的是( )A.智能工厂B.智能生产C.智能物流D.智能采矿【解析】1选A,2选C,3选D。

第1题,由材料可知,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依赖度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小,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意味着对资源配送需求的提升。

第2题,根据题意“工业 4.0”突出个性化、数字化,所以产品由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变为小批量、私人定制式生产,工业企业的规模变小,生产成本降低,工业生产由集中走向分散。

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判断,只有“智能采矿”不符合“工业4.0”的主题内容。

(2016·江西联考)读某地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回答4~6题。

4.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5.此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D.内蒙古高原6.图中所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体现出(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物质和能量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D.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4选B,5选C,6选B。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质演化过程(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质演化过程(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地质演化过程(含答案解析)下图为希尔绍夫海岭地质构造剖面图,两侧覆盖了中新世以来未变形的沉积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由老到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③④⑤C.③④⑤②①D.③②①④⑤2.希尔绍夫海岭()A.形成年代晚于中新世B.洋壳断裂抬升形成C.两侧沉积岩厚度一致D.呈东南—西北走向四川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且规模巨大。

图a为四川西南某地地质剖面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a图b3.①处岩石类型对应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4.影响当地地表起伏的主要因素是()A.风蚀与水蚀B.断层与岩性C.向斜与背斜D.地堑与地垒5.该地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最可能是()A.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B.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下图中50°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AB 沿线的地形地质剖面图是()A BC D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以垂直运动为主B.乙地以水平扩张为主C.甲地是良好的储油构造D.乙地适宜开垦为梯田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

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①形成年代更晚②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③地表沟壑更多④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更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岩层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如果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称为地层不连续。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地理卷(正式考试版)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地理卷(正式考试版)

文科综合地理 第1页(共4页) 文科综合地理 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冀中南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棉花产区之一,每年3、4月份为棉花播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采摘期。

位于冀中的容城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有北方“中国服装之乡”的美称,是中国唯一的“中华国服生产基地”。

全县拥有服装企业920家,其中外资企业29家,年生产能力达4.5亿多件,服装出口到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共谋发展。

据此回答1-3题。

1.冀中南棉花生长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A .播种期降水量大 B .生长期土壤肥沃 C .成熟期热量充足 D .采摘期晴天多 2.容城县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因素 A .原料B .政策C .市场D .科技3.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与上海对接联手,主要是为了利用上海的 A .广阔的市场B .先进的生产技术C .便捷的交通D .强大的生产能力下图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的变化图。

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 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图表专项训练2 统计图、表 含解析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图表专项训练2 统计图、表 含解析

图表专项训练2统计图、表一、选择题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下图示意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化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的影响解析: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市化发展,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化问题突出一般不会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下降,故B、C项错误;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可能导致城市化水平快速下降,故D项正确。

选D。

答案:D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D.持续下降解析:从图中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推知,近1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上升,与世界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故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选C。

答案: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目前居于世界第一。

下图为我国2008~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2008~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最快和销量最大的年份分别是()A.2013年、2013年B.2013年、2012年C.2009年、2012年D.2009年、2013年解析:由图可知,新能源汽车2009年产量增长率最大,增长最快;2013年销量最大。

选D。

答案:D4.中国政府从21世纪初就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传统汽车消费市场萎缩B.传统汽车带来能源和环境双重压力C.新能源汽车经济效益更高D.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低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④湖泊调蓄功能下降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解析:材料提示该地位于季风区,可知降水季节变化大,再根据湖泊与河流存在“吞吐”关系,以及表中湖泊水位和TSS通量可知,夏季河流水注入湖泊,河流挟带的泥沙进入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相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练习(六)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的判读(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加强国际间合作。

2.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关联图的判读(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2)列表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X围与规模小中大利用方式单一中等多样化利用率低中高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图的判读(1)图中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洪水、海啸。

(2)由图可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提示:①我国处于两大灾害带的交会处;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等。

[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地形与人类活动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海洋D.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 )A.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避免跨越河流D.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解析:1.D 2.A 3.A 第1题,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技能三 图表专项突破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技能三 图表专项突破

的过程与现象。该地为河谷地区,发生滑坡后,上部的 山体滑落到底部河谷地区及河流中,滑坡体与上部的 山体脱离后该地坡度增大,往往形成较陡的滑坡壁,而 下部河谷地区因有泥土堆积而使相对高度减少、坡度 变缓,因此山体坡面形态变化是上部变陡、下部变缓。
类型二:等温线图 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濒临海洋,但是不受 寒流的影响;两地纬度相似,正午太阳高度差异不大; 是寒潮过境,没有形成冷锋过境天气,降温明显;成都 在四川盆地内,受周围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第 7题,由图可知,比较1951-1980年和1981-2017年两个 时间段降雪南界,1981-2017年比1951-1980年偏北,当
素是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势,而图中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 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 温线较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
类型三:等压线图 下图为2018年1月24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
压形势图和历史出现降雪最南界示意图,读图完成5~ 7题。
5.此时,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西南地区受低压槽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小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气温低于0 ℃时,降水才会以固态的形式降落下来,因 此判断1981-2017年华南地区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变高, 降雪的纬度偏高。
类型四:等降水量线图 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湖面海拔-422 m,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 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 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 此完成8、9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2)水库建成后,可以在甲处修建水电站,开发水能;水 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不会增加径流总量;由于河流 穿过两条等高线,落差大,不利发展航运;水库建成后, 水位升高,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 【答案】(1)选A,(2)选B。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3)地表形态的塑造 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3)地表形态的塑造 训练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3)地表形态的塑造某科考队沿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处可能是( )A.背斜山B.向斜谷C.背斜谷D.向斜山2.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A. B.C. D.浮山被称为青岛市的“城市之肺”是青岛市区内海拔最高的山,风景秀丽,地势陡峭,岩石裸露高耸,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巨大花岗岩体就取自浮山。

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

据此完成3-5题。

3.浮山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A.②B.③C.⑤D.⑥4.浮山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搬运、沉积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运动D.岩浆侵入——固结成岩——风化、侵蚀5.浮山合理的开发方向是( )A.建设生态公园B.建立自然保护区C.开发高级住宅区D.大力发展建材业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阶地。

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

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7.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C.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

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却深深嵌入岩层之中,如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

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乾坤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D.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9.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A.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B.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利于防洪,光照充足下图为某地河流地貌演变阶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专项训练3示意图
一、选择题
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A.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
B.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
C.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
D.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
解析:仔细读图,乙工厂的原料为硫黄,为硫酸厂;丙工厂的原料为火电厂的灰渣,为水泥厂。

选D。

答案:D
2.有关该生态工业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业园区的生产充分体现了可
持续发展原则
B.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利于环境保护
C.火电厂的原料全部来自炼油厂
D.图中工厂的原料均可再生
解析:该工业园区的生产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园区生产模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但并没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B错;虽然炼油厂的废气供给了火电厂,但从火电厂排放的灰渣可以知道其原料主要是煤,C错;制药厂原料主要来自农业区,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错。

选A。

答案:A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

答案:A
4.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A
B
C
D
解析:读图可知,甲到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区域)—非城区
—城区(较大区域)—非城区。

因为城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而城区气温和地租高,非城区较低,故由甲到乙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分析选项可知,C项符合。

答案:C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

读图回答5~6题。

5.“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A.c、①B.a、②
C.e、③D.d、④
解析: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运用尝试填图法确定a为喷出岩,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
岩。

使用尝试填图法时,要先根据图中已知信息确定b为岩浆,e为沉积岩,再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判定其他内容。

“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①,即侵入作用。

A选项正确。

答案:A
6.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
解析: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

D选项正确。

答案:D
读部分海域洋流模式示意图,回答7~8题。

7.若图示海域在太平洋,则洋流甲
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日本暖流
解析:图示洋流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地区,若在太平洋中,其西侧洋流为日本暖流。

答案:D
8.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乙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属于寒流。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