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6自然景观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山体形态(海拔、陡峻等)和水文特征组合成不同的山水景观。 ③分析景观结构:主要是把握主体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事 物的关系。图中不同的山水景观反映了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特 征。 ④分析景观特征:抓住图中的位置信息、形态特征以及主配 景的组合特点分析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
(2)人文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①确定人文景观类型:依据图名进行确定,人文景观类型多 样,包括聚落景观、建筑景观、人类活动景观、交通景观等。 ②分析景观主体特点:着眼图中主体要素,抓住图示主体的 呈现特色。 ③判断景观形成因素:人文景观反映人类活动的特色及经 济、文化发展状况,因此由景观特点可以推知影响景观形成的主 要因素,或推断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地理联系。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A.谷地面积 C.林木产量 B.河流水量 D.风俗习惯
)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通风 C.采光 B.避灾 D.美观 ) ④流速慢
)
(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①砾石多 A.①② C.②④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B.①③ D.③④
[角度训练]
第 一 部 分
学科能力篇
专题四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能力三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
地理景观图的类型 1.(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山峰、断层、 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 地震素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 观)等。 自然景观图能正确反映某区域的综合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景 观特征。 (2)自然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①明确图示主体:图名中指明了图中的主体地理事物,如该 图的主体是四地区的山水景观。
[审题流程] 第一步:审材料,获取信息 见材料 第二步:审图表,知识对接 第三步:正确解答

高考地理景观图解析技巧 (公开课)

高考地理景观图解析技巧 (公开课)

亚热带季风气候,高 温多雨,雨热同期; 河网密集,水源充 足;地形平坦,土壤 肥沃;劳动力丰富。
【解题技巧】
根据图中的景观,判读区 域环境特征,主要根据地理景 观所反映的景观形态、典型地 理事物及其特点或功能、人类 活动情况来判读。
【2013全国新课标1卷 】图2为45º N 附近某区域 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 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1~2题。 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 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2016全国新课标1卷
环境保护44题,分值10分
2016全国新课标3卷
选择题7~9题,分值12分
【题型解读】
1、除2012年外,其它每年都有考,高考 地理景观图属于高考常考题型; 2、高考地理景观图类型多样,主要可以 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两类。 3、景观图在地理高考中分值比重大,需 要加强训练,归纳考点,掌握解题技巧。
根据图中的景观, 判断该图所反映 的国家,并指出 判别依据。
【解题技巧】 根据图中的景观,判读区 域地理位置,主要根据地理景观 所反映的典型特征、类别或属 性、标志性地理事物来判读。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 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 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1.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三、判读地理景观的功能
指出湿热地区高脚楼 的主要环境功能。
防潮、排水、防兽
三、判读地理景观的功能

高考地理专题2.1 景观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2.1 景观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知识点拨]1.地理景观图分类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1)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如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图(图甲)。

图甲(2)人文景观图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如: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握手楼”(图乙)。

图乙2.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的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5)关注特殊提示:有些景观图中有特别的文字提示或箭头指示,这是判读的细节,应特别关注其所体现的含义,理清其与材料间的关系。

3.典图分析读图流程第一步:明确图示主要内容读图,该图体现的是插秧活动。

第二步:景观要素插秧活动是水稻种植业,地形为平原,河湖众多。

第三步:空间定位判断为江南水乡(长江中下游平原或珠江三角洲)第四步:分析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区域环境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分析。

图示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人口稠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突破11 原理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解析版)

突破11 原理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 (解析版)

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演变规律等。

其类型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演变图、关联图、剖面图和分布模式图等。

每一幅地理示意图都有自己的“意”,即其所表达的具体的地理概念、原理、成因和规律等。

地理示意图的常见判读步骤如下。

(1)读图示,明图意。

通过读示意图的图名、图例、注记和已知的地理要素信息,判定示意图所表达的“意”。

例如通过读图名可知上图之“意”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

(2)抓关键,挖内涵。

获取图中主要地理事象的信息,抓住关键信息,挖掘其内涵,揭示地理事象的本质和联系。

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要明确其包含了哪些地理事象,揭示了什么原理,地理事象与原理间有什么关联;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需要抓住图中示意的环节,明确主要地理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判读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要关注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

例如,抓住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的西北季风和低气压,可以判定此时为南半球夏季。

(3)调知识,答问题。

根据示意图揭示的地理事象的本质和联系,调动和运用所学基本原理、规律等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得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例如,可通过迁移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的知识,分析图中澳大利亚大陆北部西北季风的成因,即赤道低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之南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形成西北季风。

考向1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城市热岛强度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下图为北京城区与郊区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示意图,与上图中4—7时和12—14时情况最接近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7年1月28日是中国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市中心区城市热岛强度进行观测时发现,春节假期的城市热岛强度为冬季最小。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知识图谱(39张高清版)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知识图谱(39张高清版)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高中学科思维导图。

突破16 自然景观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解析版)

突破16 自然景观图-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解析版)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

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价能力。

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且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1—3题图(下图),图名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其主题是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考查了城市管理差异和区域自然带分布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1—3题,用一幅以小桥、流水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下图),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空间定位应该为长江三角洲区域。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例如根据图乙中信息可以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内容,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例如2017年天津卷第3题图(下图),要求判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需提取图中的岩石与岩层信息分析完成。

考向1利用自然景观图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判断一驴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

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塔黄”(颜色鲜艳、叶片贴于地面)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驴友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据此完成回答1—3题。

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A.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甸带D.山地灌丛带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3.根据高山花卉“塔黄”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1.根据图中“高山冰川”和材料中“如茵的低草”,结合材料中对流石滩特征的描述,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句带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流石滩中见不到草甸与灌丛,冰川分布的海拔在流石滩之上。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共31张PPT)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共31张PPT)

黄土高原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 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D
A.①
B.②
(2011全国卷)图示青藏铁路从拉 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 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 此完成下题。
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B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 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D.山麓草原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2019海南卷)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 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 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 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图3)。据此完成12~13题。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C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专题 复习: 地理景 观图的 判读(共 31张PPT)

高考地理由景观图题揭秘高考

高考地理由景观图题揭秘高考

2012高考地理由景观图题揭秘高考高考探究【真题回放】(2011·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D.P箭头指示北方(2)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3)TABCD【解析】该段铁路是上坡段,所以铁路不可能沿等高线布线;因为该段是青藏铁路,地处青藏高原,虽然是河谷,但冬季河流仍然结冰;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上坡段的坡向,所以铁路沿P箭头指示不可能向拉萨延伸;题干中“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只是说“上坡段某处”在拉萨以北,所以P箭头不一定指示北方。

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

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不应建在沟口处;T设施相当于一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是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应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T设施的一侧是山坡,所以并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

故第(1)题选B,第(2)题选C,第(3)题选B。

(2011·大纲全国卷)读图,完成(1)—(2)题。

(1A.地表 B. C.地壳下部 D.(2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解析】该景观图显示的是火山爆发,火山喷发物(熔岩)堆积形成火山锥,所以组成该山体的矿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而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该山体表层的岩石为岩浆岩,在地球表层物质循环过程中,经历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条件下侵入地壳(侵入岩)或喷出地表(喷出岩),形成岩浆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实物景观图像。

与一般地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用符号表示地
理事物,而是用画面直接表示,常用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事物特征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评
价能力。

地理景观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且判断它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
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I卷1—3题图(下图),图名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其主题是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考查了城市管理差异和区域自然带分布现象。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1—3题,用一幅以小桥、流水为主题的剪纸作品(下图),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空间定位应该为长江三角洲区域。

(3)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形成对景观图所在区域的
整体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例如根据图乙中信息可以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要
素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