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国学经典 做少年君子六年级 3篇

最新读国学经典 做少年君子六年级   3篇
最新读国学经典 做少年君子六年级   3篇

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为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2018年11月25日上午,南头华晖学校在六楼多功能会议室举办了以“朗诵国学经典,做少年君子”为主题的国学经典朗诵比赛。

本次朗诵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参赛,比赛首先以203班全体同学一首励志温情的《学会感恩》拉开了比赛的帷幕。他们以稚嫩清脆的声音,真挚的情感吟诵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怀—感恩。比赛中各班同学穿着整齐,神采奕奕,站姿端正。朗诵富有层次感、感染力。现场气势热烈,给在场观众奉献出一场场中华经典诗歌的盛宴。其中604班朗诵的《中华少年》铿锵有力、字正腔圆、抛地有声,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响亮的声音响彻全场,豪迈的气势振奋人心。504班情景朗诵表演《数字巧入诗佳句出彩》融诗词音乐为一体。优美的意境,悦耳的歌声,优质的朗诵,给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听觉盛宴。各班的表演或豪放或婉约,各班不尽相同,却无一不展现同学良好的精神风貌。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的大赛的结果是:103班、104班、202班、303班、401班、501班、507班、607班荣获一等奖;102班、205班、304、402班、508班、509班、604班获得了二等奖。

通过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感受国学经典的美,激发学习亲近国学经典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学瑰宝,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在东港四小班级诵读中,六年级的同学们以“诵国学经典,做少年君子”为主题,吟诵了《诗经》《大学》《中庸》《道德经》等国学经典节选,扣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

诵国学经典,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六年级的孩子们以朗朗的书声、儒雅的姿势以及脸上洋溢着的自信的笑容充分展示了一个个明理、诚信、博学、雅行的现代君子形象,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喝彩。

多年来,学校坚持寓教于行,通过诵读优秀经典、倡导国学,以文化的力量传递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这本书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被《诵读》里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读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我穿越时空参观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创造的令世人称赞的奇迹,我看到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年的风雨侵袭中依然坚定地向前奔跑。读了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读了曾子的“吾日三醒吾身”我知道了做人要多次反省自己。

如今,我们伟大的民族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以韩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为先例,全球五大洲的各个国家争先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了学习中文,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浪潮。

读了这本书,我不能不惊叹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聪明才智创造了不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而且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文化。它从战国的硝烟迷雾中诞生,曾一度肩担抵御外族守护关内的历史重任。岁月沧桑,朝代更迭,它为了责任而不断剥蚀自己的青春。如今,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它以微微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读完这本书,我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遇见的人,经历的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过去的,永不会再来。

二、伤口,是时间的印痕,疼在记忆里,也疼在心里;伤口,是斑驳的思绪,有泪的苦涩,有心的迷离;伤口,是一首难言的旋律,不需多说,更不需解释,只有自己最清晰。

三、最后喜欢变成了不甘,深爱变成了心酸。

四、渐渐明白,那些可以遗忘的,都是对人生无关紧要的,不想回忆或再现的。曾经那些引以为自豪的,被时光挤压,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色彩,遗忘在漂泊的路上,不想拾起,不想回味。

五、当初觉得爱的死去活来肝肠寸断彻夜难眠的人,或许一觉醒来就再也心动不起来了。

六、决定爱的从来不是容貌,年龄,地位,而是有没有带来长久的温暖和感动。

七、回忆,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微扬,这一秒,却湿润了眼眶。

八、很多关系,不是老的好,也不是新的好,而是一起经历了一些事之后,你还真切的觉得对方挺好,这才是值得你去认真对待和掏心窝子的关系。

九、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

十、我承认我过得一点也不好,很多时候我真的都熬不下去,快要崩溃了;我不知道哪儿有这么多压力,我改变的失去的都太多了,好多事情我真的接受不了,但我也无力抗拒,只能哭完了再爬起来老老实实继续走下去,因为我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十一、人的一生都在演绎一幕又一幕的戏,或真或假或长或短或喜或悲。你在这场戏中扮演那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这个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泪。

十二、我容易被感动,也容易满足。也许别人不经意对我的好,我会一直记得。我不坚强不爱防备,我唯一能给别人的就是绝对的信任,不是真心就不要随意插足我的生活。

十三、看不见的伤痕最疼,流不出的眼泪最委屈。心酸,一个人慢慢品尝就好,难过,一个人承受就好。一个人其实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

十四、距离大概就是指:你知道我没睡,我也知道你没睡,看着彼此更新的消息,却不能说上一句话。

十五、我拒绝了所有人的暧昧,只为等你不确定的未来,我用一生的幸福做赌注,你怎么舍得让我输。

十六、爱情不是去西天取经,不需要兴师动众的大家一起去,只要两个人就足够了。

十七、突然发现,原先不少要好的朋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联系。原来,友情和爱情一样,没有经营,最后也会形同陌路。

十八、有时候,明明心如刀割,却要灿烂的微笑,明明很脆弱,却表现的如此坚强,眼泪在眼里打转,却告诉每个人我很好。

十九、不要怪自己太重感情,你只是太没出息,所以才连个不爱你的人都放不下。

二十、有没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占据了你全部的生活,现在却连声问候都会觉得尴尬。

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2.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3.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给的也只有那麽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就有一些人不得不离开。

4.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5.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6.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7.我忘了哪年哪月的哪一日我在哪面墙上刻下一张脸一张微笑着忧伤着凝望我的脸

8.我们微笑着说我们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

9.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0.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1.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12.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转轮,前世的尘,今世的风,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

13.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鼓点,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14.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15.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16.一只野兽受了伤,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自己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17.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18.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19.总有一天我会从你身边默默地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20.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1、人的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有时眼睛一红,心也就黑了。

2、有些事,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但在当时,真的就是一个人一秒一秒熬过来的。

3、有时候话不能直说,真膈应!没人会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苦恼!哎~要不长大之后越来越孤单呢!?

4、我不停得叙述。直到所有人反感。只怕安静下来会心痛的无法掩饰。

5、最近压力好大,心情莫名烦躁,回到家也不开心,我不知道我自己怎么了,很难过很难过,不被关心,不被重视,不被理解,在家也是孤单的,我感觉我自己快要疯了。

6、很累,总是做不一样的梦,压力大到每天三点钟就会醒,逼着自己闭上眼睛到五点。没人理解你,逼着你去做他们想要却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7、理解别人很难,理解自己更难。理解自己的命运特别难。但是。不理解自己,也就不会明白别人。

8、人人都说你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你的情长。

9、爱好就是爱好,爱美是爱好,爱穿是爱好,爱拍照也是爱好,无关乎其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别人不理解是别人的事,你只管追求自己的就行。

10、想哭的时候,就使劲翻白眼,翻着翻着眼泪就流回去了。

11、每天除了累就是累,快要熬不下去 ..........

12、有些人捅我一刀,我可以砍回去,但有些人捅我一刀,我只能捂着伤口笑。

13、永远没有人能理解你的难处,永远没有人能解决你的问题。

14、我们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坚强勇敢,脆弱有时不过是无人理解的孤独罢了。

15、有时候越理解别人,别人反倒不理解自己,对最亲的人很心寒。

16、因为家人不理解自己,所以你要开始练习自己与自己对话,学会从容和坚持!

17、好想有个肩膀靠一下,太累了没人理解,自己还得消化所有事情。

18、主动久了会很累,在乎久了会崩溃,沉默久了会受罪,想念久了会流泪。

19、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明白你的故事里有过多少快乐或伤悲,因为那终究只是你一个人的感觉。

20、压力大,没人能理解自己,人性都是自私贪婪的,什么时候才能从容看待这一切……告诉自己要扛住。

21、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保持开放和乐观。

22、没有人能理解你的这种痛苦,只会觉得你矫情,可是明明就有点难过的。让我一个人静静的呆一会儿。

23、别人不理解、看不懂你做法的时候,自己清楚就好了。

24、不要对别人寄托太多的希望,没人会懂你,人永远都活在孤独中。想让别人关注你,就把自己变的更强大。?

25、都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可是孤单的只有我自己,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也许没有人能体谅和理解,受过的伤也没有人能懂,我累了我不想在折腾了。

26、每个人都有一些小心思,或许没有人能理解的小心思,但又需要被理解。

27、那个时候我很孤独,没有人知道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没有人理解我的孤独,没有人知道我对他们的失望。

28、当别人不能理解自己时,你会说:我还有家人。而当家人不能理解自己时,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只剩下了绝望。

29、没有人能理解我有多委屈,多难过,只会一味的索取和让我忍让。

30、也许最近事情太多~有点压力大,觉得没人理解,或许是听者有心的一句玩笑话~~~~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忍不住眼泪~

31、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的人,解释也没用。这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32、什么委屈都可以找人倾诉、唯独跟父母兄长之间的委屈无处了说,没人懂也没人理解,这个本已经四分五裂的四口之家,没人懂的珍惜,都自私的活着、让我爱着恨着也苦恼着。?

33、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有些事,家人的不理解,我们也不要放弃自己,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34、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大笑,没人懂我的笑点。我常常自己一个人痛哭,没人问我的泪点。

35、压力如山一样!没有人能理解你的累!只能自己承受!要怪就怪自己把话说的太满!

36、上班压力大回家没人理解只有车里才是一个人独处的空间的那种感受感谢工作让我懂得这么多。

37、总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可你又能理解谁。

38、为什麽没人理解我。我也想要人疼,想要人爱。

39、对于不理解你的人、千言万语也是白说。对于理解你的人、眼神都可以交流。

40、客观上来说,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设身处地”为另一个人着想,别人既听不懂你的痛苦,也理解不了你的心情。

41、头疼睡不着心里乱乱的!做人真的挺难得!心太累了!没人能理解我内心的苦!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把它走完!自己难受自己知道!

42、没人懂你的时候,你会以为这个世界只有自己。

43、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呢?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对,就因为这样,你们就可以厌恶我,无视我吗无所谓了啊,都一样的吧。

44、感觉没有人懂我,没有人理解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45、最可怕的不是想法不同没人理解,而是你发现真的是自己做的不对,却无法克服。

46、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同情我,充满痛苦,这可能就是我的世界了,一个黑暗,没有希望的世界,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一个假的世界。什么?自杀?算了吧,不如被绝望淹死。

47、一个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难,他就不会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会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别人了。

48、每次崩溃的理由在别人看来是小题大做,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这根稻草到底压垮了多少千斤重的难过。

49、我悲伤而又骄傲,悲伤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骄傲的是我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50、心累了,人也累了,爱你真的很累,不想去爱了。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_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_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 作为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作为一个企业人也需要读一些经典的国学,来增长自己的见识。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1.《弟子规》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是中国古圣先贤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对今天的企业人来说,《弟子规》更是一本最佳的日常行事指南。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2.《孝经》 《孝经》相传是大圣人孔子的著作。孔子融六经之精华,写出了这部被誉为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数千年来,《孝经》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历史上为《孝经》注疏解译的就达500家之多。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3.《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析辨善恶之源。是一个人处世、修身、明德、进业的宝典。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4.《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并含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等种种效验,以此自立自强,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稻盛和夫、北尾吉孝等日本企业家都受该书的影响,曾国藩、胡适等人也盛赞此书。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5.《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富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读物。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6.《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在唐代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后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又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纲八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企业人必读的国学经典7.《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儒家典籍中,《中庸》是高层次的理论色彩很浓厚的著作。 感谢您的阅读!

六年级校本教材-国学经典(完整版)

目录 一、国学经典 1.古今贤文(志向篇)...... ........... (3) 2.古今贤文(劝学篇)................. (3) 3.古今贤文(真理篇)................. (4) 4.古今贤文(合作篇)................. ....... .. (5) 5.古今贤文(读书篇)................. ........ . (6) 6.苏幕遮·怀旧 ....................... 宋·范仲淹6 7.相见欢 ........................ ......宋·李煜7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8 9.江南春....................... ........宋·寇准8 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9 11. 蝶恋花·春景............... ..... ...宋·苏轼9 12.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10 13.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1 14. 陋室铭.................. .........唐·刘禹锡11 15.爱莲说................ ............宋·周敦颐12 16.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3 17.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14 18.螳臂挡车.................... 《淮南子·人间训》15 19.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15 20.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16

四年级上册国学诗词经典诵读打印

第一周 金j īn 陵l ín ɡ凤f èn ɡ凰hu án ɡ台t ái 李l ǐ白b ái 凤f èn ɡ凰hu án ɡ台t ái 上sh àn ɡ凤f èn ɡ凰hu án ɡ游y óu ,凤f èn ɡ去q ù台t ái 空k ōn ɡ江ji ān ɡ自z ì流li ú 。 吴w ú宫ɡōn ɡ花hu ā草c ǎo 埋m ái 幽y ōu 径j ìn ɡ,晋j ìn 代d ài 衣y ī冠ɡu ān 成ch én ɡ古ɡǔ丘qi ū 。 三s ān 山sh ān 半b àn 落lu ò青q īn ɡ天ti ān 外w ài ,一y ì水shu ǐ中zh ōn ɡ分f ēn 白b ái 鹭l ù洲zh ōu 。 总z ǒn ɡ为w éi 浮f ú云y ún 能n én ɡ蔽b ì日r ì,长ch án ɡ安ān 不b ú见ji àn 使sh ǐ人r én 愁ch óu 。 国ɡu ó学xu é经j īn ɡ典di ǎn 之zh ī《大d à 学xu é 》 大d à 学xu é 之zh ī 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在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 于y ú 至zh ì 善sh àn 。知zh ī 止zh ǐ 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虑l ǜ,虑l ǜ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得d é。物w ù 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 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知zh ī 所su ǒ 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 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 经j īn ɡ典di ǎn 古ɡǔ诗sh ī名m ín ɡ句j ù(诗sh ī中zh ōn ɡ景j ǐn ɡ ) 1.东d ōn ɡ风f ēn ɡ夜y è放f àn ɡ花hu ā千qi ān 树sh ù。更ɡèn ɡ吹chu ī落lu ò、星x īn ɡ如r ú雨y ǔ。辛x īn 弃q ì疾j í《青q īn ɡ玉y ù案àn ·元yu án 夕x ī 》 2.海h ǎi 上sh àn ɡ生sh ēn ɡ明m ín ɡ月yu è,天ti ān 涯y á共ɡòn ɡ此c ǐ时sh í。张zh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望w àn ɡ月yu è怀hu ái 远yu ǎn 》 3.梅m éi 须x ū逊x ùn 雪xu ě三s ān 分f ēn 白b ái ,雪xu ě却qu è输sh ū梅m éi 一y í段du àn 香xi ān ɡ。卢l ú梅m éi 坡p ō《雪xu ě梅m éi ·其q í一y ī 》 4.人r én 生sh ēn ɡ到d ào 处ch ù知zh ī何h é似s ì,应y īn ɡ似s ì飞f ēi 鸿h ón ɡ踏t à雪xu ě泥n í。苏s ū轼sh ì《和h è子z ǐ由y óu 渑mi ǎn 池ch í怀hu ái 旧ji ù 》 5.风f ēn ɡ萧xi āo 萧xi āo 兮x ī易y ì水shu ǐ寒h án ,壮zhu àn ɡ士sh ì一y í去q ù兮x ī不b ú复f ù还hu án 。佚y ì名m ín ɡ《荆j īn ɡ轲k ē歌ɡē 》

中国最伟大的10部国学经典

中国最伟大的10部国学经典,中国人必读!(深度解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流传下的经典卷轶浩繁。而非要从中选出10部中国人所必读的伟大经典,却并非不可能。 国学大师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曾为中国人开出7部必读经典,被称为“中国文化七书”——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不难看出钱穆先生的选择标准:最经典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流是儒释道,儒家正源自然是《论语》和《孟子》,道家正源自然是《老子》和《庄子》,佛家首选当然是中国佛教流派中最中国化、影响最大的禅宗第一经典

《六祖坛经》;诸子百家之后中国历史上又曾在宋明时期崛起两大思想高峰,便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近思录》和《传习录》正是其各自的代表作。 七部之外还有三个名额,应该列给谁?下面这个答案我想很少有人会有异议: 中国文化一向被概括为“一源三流”。“三流”就是儒释道,“一源”便是《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百家之源的《周易》,当然要占一席。 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历史记录,历史经典必然不能缺席。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史记》。 中国又是一个骨子里有着诗性和数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度,诗集当然也不能缺席。这个名额,当然要给源头上品、影响深远的《诗经》。 那么这最伟大、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10部经典,名单自然就是: 《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这个名单对于中国文化,已经是最为精简、最为概括、最低限度,所以完全称得上必读。其中每一部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领悟,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它们的主旨内涵,以及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到底意味着什么。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名句背诵

小学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五、六年级)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译文: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7、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1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14、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 【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

六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乡党篇第十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先进篇第十一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颜渊篇第十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子路篇第十三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这样的话,那又如何回报恩德?应该用公正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不埋愿上天,不责备他人,我学了些平常的知识,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 ——宪问篇第十四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 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子曰:“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上册)山东省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上册) 教 案 XXX小学 XXX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上册)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可以多看看一些国学经典。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2.《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3.《汉书》 《汉书》-班固《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4.《论衡》 《论衡》-王充《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5.《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感谢您的阅读!

六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编辑

要求:以下内容全部背诵。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一)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④,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⑤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⑥。”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⑦问于孔子曰:“羿⑧善射,奡⑨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⑩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二)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修饰之,东里⑤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⑥。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⑦。夺伯氏⑧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⑨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三)

◎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薛④大夫。” ◎子路问成人⑤。子曰:“若臧武仲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⑦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⑧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⑨于公明贾⑩曰:“信乎,夫子○11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12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13谲○14而不正,齐桓公○15正而不谲。” (四)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⑤,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⑥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⑦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⑧也,自经⑨于沟渎⑩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五)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2016年春) 一单元:我爱阅读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xiàn)。”(《三国志?魏书》) 2、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 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4、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孟涂文集·问说》) 二单元:生活启示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论语》)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 三单元:父母之爱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论 语》)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论语》)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四单元: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有故事的汉字》 《有故事的汉字》是一套帮助儿童认识汉字、学习汉字的优秀读物。《有故事的汉字》通过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引领你探寻汉字的起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让你彻底弄清汉字的前世今生,轻轻松松学好汉字。 推荐理由 作者以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笔触向小朋友们讲述每个偏旁、部首的意象和代表事物,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汉字,在每个汉字的后面作者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传统国学故事,为孩子们丰富国学根基、涵养心性添砖加瓦。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弟子规》 ——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约11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三字经》 ——中国文化史纲 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

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了,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帮助!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千字文》 ——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老子》 ——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田园诗情》诵读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说话 、 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揭题 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荷兰) 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新授 1.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 4.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向往赞美) 5.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 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 (生配乐朗读) 6.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 五、作业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 12 田园诗请

水之国 荷兰花之国向往赞美 牧场之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大诗人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情绪,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分成若干组。 教学过程: … 一共背古诗,感受经典。 1. 谈话。同学们,最近你在我们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表现怎么样都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内容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学生背。 3 .评点:的确,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则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寄放自己心灵的空间。下面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 3.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 )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一:《大学》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一:《大学》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一:《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约2000字,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所谓“器宇”即一个人的心量,而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二:《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约4000字,“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素养的人才。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即出自《中庸》。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三:《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

《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四:《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五:《千字文》——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六:《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 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了,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帮助!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七:《弟子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约11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弟子规》

六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论语》节选

liù六nián 年 jí 级 shàng 上 xué 学 qī 期 guó 国 xué 学 jīng 经 diǎn 典——《 lùn 论 yǔ 语》 jié 节 xuǎn 选 zǐ 子 yuē 曰:“ xué 学 ér 而 shí 时 xí 习 zhī 之, bú 不 yì 亦 yuè 悦 hū 乎? yǒu 有péng 朋 zì 自 yuǎn 远 fāng 方 lái 来, bú 不 yì 亦 lè 乐 hū 乎? rén 人 bú不 zhī 知 ér 而 bú 不 yùn 愠, bú 不 yì 亦 jūn 君 zǐ 子 hū 乎?” —— kǒng 孔 zǐ 子 shuō 说:“ xué 学 le 了 yòu 又 shí 时 cháng 常 wēn 温 xí 习 hé 和 liàn 练 xí 习, bú 不 shì 是 hěn 很yú 愉 kuài 快 ma 吗? yǒu 有 zhì 志 tong 同 dào 道 hé 合 de 的 rén 人 cóng 从 yuǎn 远 fāng 方 lái 来, bú 不 shì 是 hěn 很lìng 令 rén 人 gāo 高 xìng 兴 de 的 ma 吗? rén 人 jiā 家 bú 不 le 了 jiě 解 wǒ 我, wǒ 我 yě 也 bú 不 yuàn 怨 hèn 恨、 nǎo 恼nù 怒, bú 不 yě 也 shì 是 yī 一 gè 个 yǒu 有 dé 德 de 的 jūn 君 zǐ 子 ma 吗?” céng 曾 zǐ 子 yuē 曰:“ wú 吾 rì 日 sān 三 xǐng 省 wú 吾 shēn 身。 wèi 为 rén 人 móu 谋ér 而 bú 不 zhōng 忠 hū 乎? yǔ 与 péng 朋 yǒu 友 jiāo 交 ér 而 bú 不 xìn 信hū 乎? chuán 传 bú 不 xí 习 hū 乎?” ——céng 曾 zǐ 子 shuō 说:“ wǒ 我 měi 每 tiān 天 duō 多 cì 次 fǎn 反 shěng 省 zì 自 jǐ 己, wèi 为 bié 别 rén 人 bàn 办shì 事 shì 是 bú 不 shì 是 jìn 尽 xīn 心 jié 竭 lì 力 le 了 ne 呢? tong 同 péng 朋 yǒu 友 jiāo 交 wǎng 往 shì 是 bú 不 shì是zuò 做 dào 到 chéng 诚 shí 实 kě 可 xìn 信 le 了 ne 呢? lǎo 老 shī 师 chuán 传 shòu 授 gěi 给 wǒ 我 de 的 xué 学 yè 业 shì是bú 不 shì 是 fù 复 xí 习 le 了 ne 呢?”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案-(六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 一.诵读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容:1、《咏柳》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 一.诵读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咏柳》(曾巩)。熟读《幼学琼林(七)人事》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容:3、《咏柳》(曾巩)4、《幼学琼林(七)人事》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国学经典书目

经部 十三经 《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尔雅》《孟子》《礼记》《论语》《孝经》《春秋穀梁传》 其它 《大学句章》《中庸句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春秋繁露》《韩诗外传》 《大戴礼记》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其它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战国策》《贞观政要》《荆楚岁时记》《逸周书》 《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唐才子传》《通典》《东观汉记》 《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洛阳伽蓝记》《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越绝书》《竹书纪年》 子部 兵书类 《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 《孙膑兵法》《百战奇略》《将苑》《守城录》《太白阴经》《历代兵制》《备论》《墨子城守各篇简注》《握奇经》《鬼谷子》《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乾坤大略》《《孙子略解》曹操注》《兵制》《阴符经》《素书》 其它 《梦溪笔谈》《太平广记》《孔子家语》《韩非子》《墨子闲诂》《列子》《庄子》《荀子》《搜神记》《山海经》《穆天子传》《唐摭言》《唐新语》《颜氏家训》 《盐铁论》《弘明集》《广弘明集》《宋高僧传》《说苑》《论衡》《艺文类聚》 《公孙龙子》《<鬼谷子>序言》《搜神後记》《周易参同契》《归田录》《古画品录》《老子道德经》《钝吟杂录》《申鉴》《新语》《宣室志》《九章算术》《吕氏春秋》《世说新语》《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论注》 《金匮要略注》《难经本义》《神农本草经》《抱朴子内篇》《法言义疏》《风俗通义卷》《鹖冠子》《齐民要术》《潜夫论》《晏子春秋》《中论》《周髀算经》《朱子语类》《棋经十三篇》《孔丛子》《人物志》《西京杂记》《邓子》《林泉高致》《山房随笔》 集部 《全唐诗》《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文心雕龙》

六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

(一)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q í 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t à送青来。 (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 山园小梅 宋·林逋b ū 众芳摇落独暄xu ān 妍y án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 á ,不须檀t án 板共金樽。 (四) 己亥h ài 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 ì 风雷, 万马齐喑y īn 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 虞美人 南唐·李煜y 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六) 螳螂捕蝉 《说苑》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 àn 者死!”舍人有少孺r ú 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q ū 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p áng 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七)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部分古诗 1、敕勒歌-北朝民歌 chìla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qi?ng lúlǒng gài sìy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máng máng 天苍苍,野茫茫, fēng 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g 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古诗今译 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2、回乡偶书 -------贺知章 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 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 乡音无改鬓毛衰。 ?r t?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 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an kac?ng h?chùlái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 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

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3、咏柳 --------贺知章 bìyùzhuāng ch?ng yīs hùgāo 碧玉妆成一树高, 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 万条垂下绿丝绦。 bùzhīxìyashuícái chū 不知细叶谁裁出, ar yuachūn fēng sìjiǎn dāo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背景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4、凉州词 ------王之涣 huáng h?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河远上白云间, yīpiàn gūch?ng wàn ran shān 一片孤城万仞山。 qiāng díh?xūyuàn yáng liǚ 羌笛何须怨杨柳, chūn fēng bùdùyùm?n guān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背景 王之涣(66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着称,并多被当时乐工传唱。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鹊楼》等。 古诗今译 奔腾的黄河就来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万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杨柳不绿,春风从来未到过玉门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