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痕仪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油漆的划痕实验标准

油漆的划痕实验标准

油漆的划痕实验标准概述油漆表面的划痕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形式,对于油漆涂层的质量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评估和比较不同油漆材料的耐划痕性能,进行划痕实验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油漆划痕实验的标准方法和评估指标。

1.实验设备与试样准备1.1实验设备:划痕测试仪、划痕钻头、负载传感器、显微镜等。

1.2试样准备: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漆涂层样品,并确保其充分干燥和固化。

2.实验步骤2.1设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合适的划痕压力、速度和路径。

2.2划痕操作:使用划痕测试仪配备的划痕钻头,在油漆表面进行规定的划痕操作,保持稳定而均匀的压力和速度。

2.3记录划痕参数:记录划痕的深度、长度和形态等参数,以便后续评估和比较分析。

2.4观察与测量: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和测量划痕区域的细节特征,如裂纹、剥离等情况。

3.评估指标根据划痕实验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3.1划痕深度和长度通过测量划痕的深度和长度,评估油漆涂层的抗划痕性能。

一般来说,划痕越浅且长度越短,说明油漆涂层越耐划痕。

3.2划痕形态和损伤程度观察和记录划痕区域的形态特征,如裂纹、剥离等,评估油漆涂层的损伤程度。

形态越小、局部化,说明油漆涂层的耐划痕性能越好。

3.3耐划痕等级根据实验结果,将不同油漆涂层的耐划痕性能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4.结果分析与应用根据实验结果和评估指标,对不同油漆涂层的耐划痕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合其他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油漆材料,或优化油漆配方,提高油漆涂层的耐划痕性能。

5.注意事项在进行油漆划痕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实验操作要规范、稳定,保持一致性。

-确保试样表面的清洁度和均匀性,以避免其他因素对划痕实验结果的影响。

-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油漆涂层制定相应的实验参数和评估指标。

结论油漆的划痕实验是评估油漆涂层耐划痕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备和试样准备,按照标准的实验步骤进行划痕操作,结合评估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选择和改进油漆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铅笔划痕仪操作规程

铅笔划痕仪操作规程

QHQ-A型便携式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程1.用削笔刀将铅笔削至露出柱形铅芯5~6mm,小心操作,以留下原样的、未划伤的、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2.垂直握住铅笔,与砂粒粒度为400号的砂纸保持90°角在砂纸上前后移动铅笔,把铅笔芯尖端磨平(成直角)。

持续移动铅笔,直至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

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3.仪器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将垫块放在仪器下部,将削好的铅笔插入仪器主体孔内,铅笔棱边接触到工作台,即旋紧螺钉。

4.将仪器放在被测试板上,以0.5mm/s~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至少7mm的距离。

从最软的铅笔开始,如果未出现划痕,则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区域重复试验,更换较高硬度的铅笔直至出现至少3mm长的划痕为止。

5.如果已经出现超过3mm的划痕,则降低铅笔的硬度重复试验,直到超过3mm的划痕不再出现为止。

6.以没有使涂层出现3mm及以上划痕的最硬的铅笔的硬度表示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

7.平行测定两次。

如果两次测定结果不一致,应重新试验。

铅笔划痕仪操作规程

铅笔划痕仪操作规程

铅笔划痕仪操作规程
QHQ-A型便携式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程1.用削笔刀将铅笔削至露出柱形铅芯5~6mm,小心操作,以留下原样的、未划伤的、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2.垂直握住铅笔,与砂粒粒度为400号的砂纸保持90°角在砂纸上前后移动铅笔,把铅笔芯尖端磨平(成直角)。

持续移动铅笔,直至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

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3.仪器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将垫块放在仪器下部,将削好的铅笔插入仪器主体孔内,铅笔棱边接触到工作台,即旋紧螺钉。

4.将仪器放在被测试板上,以0.5mm/s~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至少7mm的距离。

从最软的铅笔开始,如果未出现划痕,则在未进行过试验的区域重复试验,更换较高硬度的铅笔直至出现至少3mm长的划痕为止。

5.如果已经出现超过3mm的划痕,则降低铅笔的硬度重复试验,直到超过3mm的划痕不再出现为止。

6.以没有使涂层出现3mm及以上划痕的最硬的铅笔的硬度表示所测涂膜的铅笔硬度。

7.平行测定两次。

如果两次测定结果不一致,应重新试验。

美国MST划痕仪资料

美国MST划痕仪资料
微纳 香港 科技有限公
电话:010-53203403 传真: 010-53203403 Email: info@
微米划痕仪 MST
1,仪器 称及型 : ◎仪器 称:微米划痕仪 ◎ 仪器型 :MST ◎制 厂商:美 NANOVEA 仪器公
2,仪器原理:
如 ,将缓慢增大载荷源垂直 载在金刚石划头 ,被测样品沿着横方向 移动,随着载荷的增大,样品被划破,利用声发射传感器记录声音越变信 ,从 而判断多大载荷能将样品划破 用来评 样品的抗划痕性能 3,仪器用途:
◎精密定位平 : ///X 方向移动范围:150mm ///Y 方向移动范围:150mm ///工作 XY 方向定位分辨率:10nm ///工作 XY 方向定位精度:0.25µm
微纳 香港 科技有限公
电话:010-53203403 传真: 010-53203403 Email: info@
倍 自动采集划痕的 4, 用领域:
◎ 薄膜涂层及超薄膜(金属膜 陶瓷膜 多层复合膜等) ◎ 复合材料(树脂基 陶瓷基 金属基 纤维增强材料表面及界面等) ◎ 聚合物 (共混物 共聚物等) ◎ 生物及仿生材料( 胞 骨组 血管 牙齿 支架等) ◎ 金属及合金(晶面/晶界/组 相 金属玻璃 稀土等) ◎ MEMS (微悬臂 微镜 微泵等)
///Z 方向 自动移动范围: 50mm,样品在 Z 方向通过 Z 向
精确移动,逼
近试样,或者进行光学聚集 ◎CCD 光学显微镜成 系统: ///物镜的放大倍率分别 :5X,20X ///总的放大倍率分别 :200X,800X 7, 能: /// 时记录正向力随划痕距离的变化 ///具有往复划痕扫 模式 ///全自动多路径划痕测试模式 ///具有恒力划痕模式与渐变力划痕模式 ///所有测 参数 控:划痕长度 度 载 率等 ///全景成 模式:使用摄 机 以完成划痕 的大范围拼接 ///划痕的光学 与位置一一对 ///光标移动任意划痕位置, 得到 载载荷 划痕深度数值 /// 自动记录临界载荷与对 点的位置, 时显示划痕深度 ///在观察整个样品表面的情况 ,使用计算机控制位移 进行定位 ///自动测试报告生成 能

划痕仪使用说明书

划痕仪使用说明书

划痕仪使用说明书————————————————————————————————作者:————————————————————————————————日期:WS-2005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近二十多年来,耐磨、防腐涂层特别是各种功能涂层在工业、农业、国防、航天科技上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任何涂层要发挥其功能的前提是附着强度的高低。

附着强度不高的涂层,谈论其它质量指标是没有意义的,涂层附着强度的检验,就成了涂层产品供需双方首先关注的问题。

涂层附着强度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如摩擦抛光试验,钢球滚光试验,粘接-剥离试验,锉刀试验,划线划格试验和划痕试验等,其中划痕试验是目前检验硬质涂层最常用也是较好的一种检验方法。

它是用具有光滑圆锥顶尖的标准金刚石划针,在逐渐增加载荷下刻划涂层表面,直至涂层被破坏,涂层破坏时所加的载荷称为临界载荷,并以此作为涂层与基体附着强度的度量。

二.仪器工作原理涂层附着力划痕试验仪运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摩擦力检测技术及微机自控技术,通过自动加载机构将负荷连续加至划针(金刚石压头)上,同时移动试样,使划针刻划涂层表面。

通过各传感器获取划痕时的声发射信号、载荷的变化量、摩擦力的变化量,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图形,最终得到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涂层破坏瞬间的临界载荷)。

涂层附着力划痕试验仪有两种检测模式,一种是利用声发射方法,主要适用于0.5-100um的硬质涂层的检测。

当划针将涂层划破或剥落时会发出微弱的声信号,此时载荷即为涂层的临界载荷,由此可得到涂层与基底的临界载荷值。

另一种是摩擦力方法,是对涂层与基底的摩擦系数差别较大的材料的测试,划针将涂层划破或脱落时,摩擦力将发生较大变化,摩擦力曲线会产生拐点,以此判定涂层的临界载荷值,此方法主要用于较软涂层。

三.仪器的测量方法1.声发射测量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按设定的加载载荷、加载速率和划痕长度,自动连续加载,随着金刚石划针施加于样品表面载荷的不断增大和样品的连续移动,检测出划痕过程中样品表面涂层破损剥落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同时绘制出声发射信号与载荷变化的对应曲线。

人造板划痕试验机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

人造板划痕试验机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

人造板划痕试验机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
人造板划痕试验机的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1安装试样-…在试验机上将擦净表面的试样放在转盘上用螺母压紧,试验面向上。

(2选择確码位置…-根据试验要求的试验力确定狂码位置,確码力值从確码右方读取•用标尺升降机构将标尺上的水平泡调到中间位置,旋紧螺母定位。

(3试验-…打开机架控制板上的电源开关,按下“试验"键。

转盘旋转一周,自动停止,完成一次试验。

如果试件需要进行第二次试验,可以用标尺半径调整机构,改变试验半径后,进行第二次试验。

(4关机-…试验结束后,关闭机器电源开关,即可。

为了使人造板划痕试验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较长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对试验机进行维护保养。

(1每次试验以前,将试件安装定位后•再摘去划针上的保护套。

(2试验確码不得超过试验机标尺的最大指示力值、以防损坏电机和机件。

(3试验机长时间不用时,应定期在转动部位注入适量润滑油•以保证机件良好的工作状态。

使用注意事项
(1在试验过程中•即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不允许直接关闭电源开关;
(2在试验过程中.不得连续开关电源,一般可在关闭电源1-2分钟后,重新打开;
(3试验结束关闭电源后,应为“划针”套好保护套。

(4调整试验半径时,应将标尺抬起,以免损坏划针。

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范

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范

有限公司A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范-PZ-016版受本控号:号:A/01发布日期:2011 年 11 月 26 日生效日期:2011 年 11 月 26 日有限公司1 目的使操作人员熟悉铅笔划痕试验仪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3 范围适用于该仪器的操作人员。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仪器的清洁及日常的维护及管理4 定义铅笔型号包括 9H、8H、7H、6H、5H、4H、3H、2H、1H、HB、1B、2B、3B、4B、5B、6B、7B、8B、9B。

H 数越高,铅芯越硬,B 数越高铅芯越软,HB 为中性。

(见图 1)5 6 流程无基本操作方法:6.1 清洁测试件表面。

(见图 2)6.2 依据供应商提供的涂层材料硬度信息选择铅笔型。

6.3 选用比供应商材料硬度同等型号的铅笔。

6.4 将铅笔的头部削平,铅笔头部用 300 号砂纸垂直磨平。

(见图 3、图 4、图 5)6.5 用测试仪的垫块踮起测试仪的前部,使测试仪平放在测试件上。

(见图 7)6.6 将铅笔放入测试仪相应的孔中,轻轻拧紧铅笔固定旋钮。

(见图 6、图 8)6.7 平行推进测试仪约 50-100mm。

(见图 9)6.8 用同样的方法在测试件上划痕 5 次,注意应每次划痕前都要研磨铅笔的头部,保证铅笔的头部无缺损。

图 56.9 观察测试后划痕,并用指甲轻轻触摸划痕,如有明显的凹陷超过 3 条,则采用比测有限公司6.10 每种铅笔测试时均要 5 次以上。

图 7 图 1图 3图 5文件名称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范文件编号版本 /次A/00制订部门品质部实施日期2010-12- 01 页次第 4 页共 6 页图 2图 4图 6图 8文件名称铅笔划痕试验仪操作规范文件编号版本 /次A/00制订部门品质部实施日期2010-12- 01 页次第 5 页共 6 页表单编号记录名称收集时间收集岗位保存地点-PZ-020 《涂层特殊检查记录表》有需求时品质部品质部有限公司图 9789相关文件无附件无相关记录图 10有限公司-PZ-020 REV:A/01测试人:测试日期:。

2021年刮刀倾角测量仪操作说明 倾角测量仪

2021年刮刀倾角测量仪操作说明 倾角测量仪

刮刀倾角测量仪操作说明倾角测量仪刮刀倾角测量仪操作说明 1.概要 1. 1测量模式 1.1.1 ABS 角度测量模式用于abs.角度测量 ABS 角度测量方式用于普通的角度和对准线的测量。

角度显示为0.0——359.9度 1.1.2 DIFF角度测量模式用于不同角度测量(刮刀角测量)按K1 第一次显示标志?和角度读数, 是所谓的最初的角度。

角度显示为0.0——359.9度再次按k1,测量仪在一个新的位置后(e.g.从辊子到刀片或反之亦然),显示屏上是初角度BXXX.X度,另一条线上显示角度背离初角度为(+/-)xxx.x 度。

读数为与初角度相关的一个不同角度。

根据旋转的方向(±180度),显示为+/-标记。

1.2重要测量时,仪器靠在所测物体上尽量牢固。

按K1后,仪器要停留一会,这能保证得到正确的数据。

1.3按钮K3的功能按K3开启仪器并能激活背景光 1.4检查和替换电池如果符号LB出现在显示的底下右边,在背盖上更换两个1.5V 的电池2.ABS角度测量按K3开启仪器●在使用ABS 测量模式时:按开始测量,显示角度为α。

按编码器按钮能监测角度改变。

停止测量时,最后一次的测量结果保存在仪器中。

●在使用ABS 以外的其他测量模式时:如果转换开关显示为其他的测量模式时,可按K2,进入ABS 测量模式(校准模式和直径更正除外,另参照4.特殊情况) 3.不同角度的测量(刮刀)按K3开启仪器●在使用不同角度测量模式以外的其他测量模式时:按K2转换模式,(校准模式和直径更正除外,另参照4.特殊情况)显示屏上显示为DIFF ANGLE. 按K1开启仪器显示屏上第一次显示标志β和角度读数, 是所谓的最初的角度。

再次按按钮k1,测量仪在一个新的位置后(e.g.从辊子到刀片或反之亦然),显示屏上是初角度βXXX.X度,另一条线上显示角度背离初角度为(+/-)xxx.x 度。

停止测量时,最后一次的测量结果保存在仪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S-2005涂层附着力自动划痕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近二十多年来,耐磨、防腐涂层特别是各种功能涂层在工业、农业、国防、航天科技上得到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任何涂层要发挥其功能的前提是附着强度的高低。

附着强度不高的涂层,谈论其它质量指标是没有意义的,涂层附着强度的检验,就成了涂层产品供需双方首先关注的问题。

涂层附着强度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如摩擦抛光试验,钢球滚光试验,粘接-剥离试验,锉刀试验,划线划格试验和划痕试验等,其中划痕试验是目前检验硬质涂层最常用也是较好的一种检验方法。

它是用具有光滑圆锥顶尖的标准金刚石划针,在逐渐增加载荷下刻划涂层表面,直至涂层被破坏,涂层破坏时所加的载荷称为临界载荷,并以此作为涂层与基体附着强度的度量。

二.仪器工作原理涂层附着力划痕试验仪运用声发射检测技术、摩擦力检测技术及微机自控技术,通过自动加载机构将负荷连续加至划针(金刚石压头)上,同时移动试样,使划针刻划涂层表面。

通过各传感器获取划痕时的声发射信号、载荷的变化量、摩擦力的变化量,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图形,最终得到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涂层破坏瞬间的临界载荷)。

涂层附着力划痕试验仪有两种检测模式,一种是利用声发射方法,主要适用于0.5-100um 的硬质涂层的检测。

当划针将涂层划破或剥落时会发出微弱的声信号,此时载荷即为涂层的临界载荷,由此可得到涂层与基底的临界载荷值。

另一种是摩擦力方法,是对涂层与基底的摩擦系数差别较大的材料的测试,划针将涂层划破或脱落时,摩擦力将发生较大变化,摩擦力曲线会产生拐点,以此判定涂层的临界载荷值,此方法主要用于较软涂层。

三.仪器的测量方法1.声发射测量方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按设定的加载载荷、加载速率和划痕长度,自动连续加载,随着金刚石划针施加于样品表面载荷的不断增大和样品的连续移动,检测出划痕过程中样品表面涂层破损剥落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同时绘制出声发射信号与载荷变化的对应曲线。

2.摩擦力测量方法:当涂层较软或与基底摩擦系数差别较大时,在载荷的作用下,金刚石划针划开表面涂层与基底接触时,摩擦力将发生突变或出现拐点。

该方法适用于软质或较薄涂层。

3.恒载荷测量方法:自动加载金刚石锥尖至样品表面到设定载荷值后,再启动试样平行往复移动。

样品移动过程中,载荷值不变。

该方法适用于较厚涂层。

4. 静载荷测量方法:随着金刚石划针施加于样品表面的载荷不断增大至设定值,不移动样品,使划针在样品表面保持静止压力一定的时间。

该方法适用于检测涂层承受静止压力的能力。

四.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加荷范围: 0.01~200N 自动连续加荷,精度0.1N划痕长度: 2~10mm自动加载速率: 10~100N/min测量范围:0.5~100μm摩擦力测量范围:0.5~1000g (或2000g)加载压头:金刚石。

锥角120度,尖端半经R=0.2mm显微镜: 100倍测试操作:键盘操作,微机控制五.仪器结构1.测量控制系统原理图略2.主控箱前面板操作元件安装图1.风扇 2.电源开关 3.电源指示灯 5. 声发射基线调零旋钮6.载荷调零旋钮7.摩擦力调零旋钮六.仪器使用操作说明1、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良好接地。

(2)各接线插头是否正确,接触良好。

(3)机架平台放置要平稳、牢靠。

(4)调整好主机加载横梁固定镙钉的松紧。

(5)将被测样品清洗干净。

2、开机(1)检查整机接线准确无误后,打开计算机电源。

在计算机界面或进入windowsXP资源管理器窗口,在驱动器D盘下“WS-划痕仪”目录中找到WS-****.exe 执行文件。

双击鼠标,运行并打开程序界面。

(2)打开仪器控制箱电源,此时控制箱电源灯亮。

预热十分钟。

3、主控窗体各功能键使用说明主控窗体如下:(1)设定按钮:用于输入初始试验参数。

用鼠标左键单击【设定】按钮,弹出参数设定窗口如下:每次打开参数输入窗口,将显示上一次储存的参数。

如要重新输入或修改参数,用鼠标箭头指向要修改的文本框,单击左键,光标在文本框中闪动,用键盘输入修改值。

只输入数值,不输入单位。

试验参数设置完成后,用鼠标单击【确定】按钮,返回主控窗体。

实验控制参数a.样品编号:被测样品的编号。

b.加载载荷:试验总的加载量,单位为牛顿。

一般应为整数值10、20、30、~100、120、140、~200。

C.加载速率:仪器自动加载荷的速率,单位为 N/min(牛顿/分钟) 。

设定输入的参数最好为整数值,10、20、30、~90、100、120等。

注意:载荷值设定为100N以下时,加载速率与加载载荷值应一致,载荷值为100~200N 范围时,加载速率最大为100N/min。

d.划痕长度:测试中试样沿X轴方向的移动长度,单位为mm(毫米)。

一般为整数值,加载载荷为10~40N时,划痕长度应为3mm,加载载荷为40~80N时,划痕长度应为4mm,加载载荷为80~100N时,划痕长度应为5mm,加载载荷为100~150N时,划痕长度应为5~7mm,加载载荷为150~200N时,划痕长度应为6~10mm左右。

运行方式为动载方式时为有效值,恒载荷、静载荷方式时为无效值。

e.恒载长度:在恒载荷运行方式下划痕的长度,单位为mm(毫米)。

一般应为整数值,1、2~10。

设定长度的方法同划痕长度。

动载荷、静载荷方式时为无效值。

f.往复次数:恒载荷运行方式时,往复次数指在恒定载荷值下划痕的往复次数。

动载荷、静载荷方式时为无效值。

g.静压时间:在选择静载荷方式时,静压时间指在恒定载荷下金钢石压头的锥尖在样品表面施压的时间。

单位分钟。

动载、恒载方式时为无效值。

h.测量方式:声发射测量方式、摩擦力测量方式、声发射与摩擦力同时测量方式。

运行方式为动载荷方式时可任选一种测量方式,运行方式为恒载荷、静载荷时只能选择声发射测量方式。

i.运行方式: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j.往复方式:在恒载荷方式下,选单往复是指仪器自动加载到设定载荷值后,划针在样品表面上以恒定的载荷值从左向右单向划痕,结束后自动卸载,返回原点,为单往复一次。

下一次又从在原点自动加载到设定载荷值,在同一轨迹上再以恒定载荷值从左向右划一道,结束后自动卸载,返回原点。

如此单向划痕到设定的往复次数后结束试验。

双往复指仪器自动加载到设定载荷值后,在样品表面上以恒定载荷值从左向右划痕,结束后不卸载再在同一轨迹从右向左划回来,如此往复为一次,达到设定的往复次数后自动卸载。

(2)调图按钮:鼠标单击该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要调用的文件名,单击【打开】按钮。

调用的文件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屏幕上。

(3)存储按钮:测试结束后,单击该按钮弹出对话框,输入要存储的文件名,单击【存储】按钮后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保存试验结果。

(4)动载按钮:动载荷运行方式时,单击此按钮,开始测试。

(5)清除按钮:单击此按钮,将上一次的图形清除后,进行新的测试。

(6)恒载按钮:恒载荷运行方式时,单击此按钮,开始测试。

(7)打印按钮:单击此按钮,可打开Microsoft Excel 电子表格工具软件,重新绘图。

(8)静压按钮:静载荷运行方式时,单击此按钮,开始测试。

(9)显示按钮:恒载荷运行方式时,输入想要看的道数后,单击此按钮,可显示某一道的划痕图形(10)帮助按钮:为空。

(11)退出按钮:退出试验程序,返回windows窗口。

(12)左移、右移按钮:用鼠标单击按钮,可在X轴方向左、右移动样品台,调整样品与金刚石划针之间的位置。

(13)卸载、加载按钮:用鼠标单击按钮,可上、下移动加载横梁,调整其与载荷传感器球形支点之间的位置。

主窗体中文本框注释(1)动态载荷:显示试验过程中样品表面的承受的载荷力值,单位牛顿。

(2)摩擦力:当接入摩擦力传感器时,显示摩擦力的值,单位克。

(3)临界载荷:测试结束后,用鼠标中轴(滚轮)点击图形首次起峰处,显示此点即为临界载荷值。

(4) 响应道数:在往复划痕过程中首次检测到声发射信号时,即显示当前道数值。

(5) 参数设定值:此框中显示用户设定的试验条件。

(6) 运行参数:a. 运行次数:记录恒载荷试验过程中往复划痕的次数值。

b. 输入道数:在恒载荷试验结束后,输入想要查看某道声发射信号曲线的道数值。

c. 静压时间:在静载荷运行方式下,显示用户设定的静压时间。

七、仪器测试操作方法1. 声发射测量方式的操作步骤a. 将声发射夹具安装到位移平台上,把试样平稳地放在样品夹具内夹紧。

b. 系统调零首先使载荷传感器处于空载状态,即金刚石压头锥尖悬空,逆时针旋转加载螺杆,使加载横梁前端离开载荷传感器球形支点,调整仪器控制箱前面板“调零”旋钮,使主窗体左上方“动态载荷”文本框中数值显示为“0”。

c. 调整左、右移动平台旋钮,使金钢石压头锥尖处于样品表面的偏左侧位置且不触及样品表面(在测试过程中,样品台从右向左移动,划针是从样品的左侧向右侧划痕)。

d. 旋转样品台升降旋钮,将载物台缓慢升起至金石压头锥尖刚触及试样表面,可根据加载横梁与传感器球形支点之间的间隙变小来判断,但两者不能接触。

e. 顺时针缓慢旋转仪器主机加载螺杆使加载横梁前端接触到载荷传感器球形支点并观察动态载荷文本框中数值显示为“0.05”左右即可,准备测试。

f. 点击《设定》按钮,进入“参数设定”文本框。

(1)进行“动载方式参数”的设定(2)测量方式可选“声发射”(3)运行方式选“动载荷”其余文本框为无效参数,设定结束后,单击“确定”按钮。

g. 单击《动载》按钮,测试开始。

程序自动检测并绘制出声发射信号曲线,待主窗体下端文本框中显示“测试结束”后,仪器自动卸载并返回原点。

h. 点击《存储》按钮,在对话框中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点击<保存>即可。

保存后的文件为文本格式,用户可用主窗体中的《调图》按钮,调取试验图形,也可用Excel读取数据,绘制图形。

注意:保存文件中,第一列为载荷值,第二列为声发射信号值,如果“测量方式”选择的是“声发射、摩擦力”则第三列为摩擦力值。

i. 临界载荷的精确定位:测试完成后,用鼠标箭头指在声发射图形曲线的首次起峰处,按下鼠标中键(滚轮),临界载荷数值自动显示在主窗体中“临界载荷”文本框里。

如图:2.摩擦力及声发射、摩擦力测量方式的操作步骤:a. 先将声发射夹具卸下,再安装摩擦力平移台,再安装摩擦力传感器并插入信号线,最后将摩擦力夹具安装到测试平台上。

放好样品,拧紧固定旋钮。

b. 系统调零首先使摩擦力传感器处于空载状态。

将摩擦力平移台用手向左移动,使摩擦力平移台与摩擦力传感器触点离开(即摩擦力传感器不受力),调整控制箱前面板“摩擦力调零”旋钮,使主窗体上方“摩擦力”文本框中数值为‘0’(允许误差±0.5),摩擦力调零结束。

再将摩擦力平台向右移动轻轻靠上传感器的触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