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生物七下第一节《运动的方式》word教案

合集下载

2019最新北京版生物七下《运动的形成》学案

2019最新北京版生物七下《运动的形成》学案
其他
特点
推测
功能
骨膜
骨的
表面
柔韧
有血管、神经
骨密质
长骨的外层
管状
有血管穿过
骨松质
长骨内部的两端
疏松坚硬
红色
有细小的片状结构交织成网;近端有软骨
骨髓
骨髓腔内骨松质中
糊状
乳黄色
有血管、脂肪
2、以前当我们听到骨,首先想到的是骷髅和死亡,那通过上面的自学你认为骨这种器官是的。
3、巩固:每人都指着上面结构图背一遍骨的内部结构的各部分名称。
(2)将你看到的骨各部分的形状、质地、颜色等特点填写在下表中
(3)把下列表格中的名称和图中的结构位置用线连起来
(4)阅读课本P70,用方框画出骨各部分的结构名称,用直线画出结构的特点,用波浪线画出与功能有关的词句。组长检查:
(5)组内讨论把骨各部分结构功能填写在下表
骨的结构
结构图
名称
位置
形状
质地
颜色
等无机物。
(3)提供给你羊肋骨、稀盐酸、试管、酒精灯、筷子、镊子、清水,小鸡骨、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骨的成分的实施
实验组
对照组
失去
剩余
现象
结果
骨中含有:
骨中含有:
4、分析及结论
骨中的(主要是钙盐)使骨坚硬,骨中的(主要是骨胶原蛋白)使骨有弹性。假设(“成立”或“不成立”)。
组长检查结果:
预习任务3:
用手轻弯羊的肋骨,你会感觉到骨即又有一定的。
1、问题: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有关吗?
2、假设:骨的成分决定了骨的特性
3、设计并完成实验:
(1)在种子成分的鉴定中我们用燃烧法鉴定有机物。骨如果能够燃烧,说明骨中也含有。

北京版生物七下《运动的方式》word教案

北京版生物七下《运动的方式》word教案

看图 讨论
植物的感夜性是由于光照与温度变化引 起生长素在器官上下不均匀分布造成的。 如光照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合、月 见草的夜开昼合,温度引起郁金香从冷处 移到暖处 3min~5min就可开放。 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 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含羞草的叶片为什么会闭合? 食虫植物(捕蝇草、茅膏草)的感触运动 是这些植物的叶片密布触毛,当昆虫碰上 这些触毛时,叶片上的触毛即向内弯曲, 把昆虫包起来,将其消化。
讨论比较
钾肥,让水稻的茎秆更健壮一些,这 样可以减少倒伏,另外还可以想办法 让水稻的根系扎的更深一些。你们能
够帮农民想一些妙计让水稻的根扎
的更深一些吗?
二、 感性运动
1、观察与思考:(视频) 捕蝇草 酢浆草和睡莲 因受震动而引起植物的运动叫感震运动
因昼夜变化而引起的植物的运动叫感夜 运动
2、思考: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的区别是 什么? 1、从定义上比较 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 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 匀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 的运动。 2、从作用机理上比较 向性运动作用机理主要是单向刺激引起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配不均匀造成的。 感性运动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但是发生感 性运动的器官多半具有腹、背两面对称的 结构。
讨论:植物运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什 么?

多数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运动实现位置的移动,但是,植物在感受环境
堂 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其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运动。

植物的运动方式有多种,根据植物对不同外界刺激的反应可以分为向性运动
结 和感性运动。

练习册 33 页 1;34 页 2、3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人体的运动》,学生可能存在的学情如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物观察、模型制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了解肌肉与骨骼的协调配合关系。
3.了解运动产生的生理过程,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能量供应等。
4.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不少于3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设计一道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阐述肌肉收缩原理在运动中的作用。
要求:不少于200字,旨在巩固学生对肌肉收缩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分析该项目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1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设计思想:1、设计主线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

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重点:(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

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word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word学案

北师大版生物八上第一节《动物运动的方式》word学案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二、课前准备1、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图片2、各种动物运动的相关视频资料3、火箭、滑翔机等模型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五、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六、教学教程:引入:多数动物能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因此,动物的运动对动物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否一样呢?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板书)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如:水母、乌贼的倒退运动;草履虫靠纤毛游泳;蛙和鸭靠蹼游泳等(板书)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活动〗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备注在农村,如果跟在水牛的后面,看水牛慢步前进,可发现它后脚往前踩的地方,总是前脚的脚印。

在草原上,你骑在马背上能体验骏马飞奔带来的愉悦和刺激。

在城市中,你可以去水族馆欣赏海豚和鱼类的游泳,或者去动物园欣赏猛兽的漫步闲游……课堂上我们怎样观察动物的运动呢?【活动目标】1.学会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2.初步判断动物的运动方式;3.认识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材料器具】相关的动物运动的视频资料、饲养或捕捉的蜗牛、玻璃板、线、直尺、墨水等。

【方法步骤】1.观察蜗牛的运动(1)把一只蜗牛放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将玻璃板举起或竖起,观察蜗牛运动时足部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况。

(2)在足部肌肉上滴一小滴墨水,观察足部肌肉收缩的动向会更清楚。

(3)观察蜗牛运动后在玻璃板上留下的痕迹,想一想这种物质有什么作用?(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运动的方式()。

初中生物 动物运动的方式1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动物运动的方式1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2、将下列动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连起来
草履虫
乌贼
游泳
野鸭
爬行
游蛇
行走
青蛙
飞行
蝗虫
跳跃
3、填空题 (1)水中的动物运动的方式有(漂浮 )
( 倒退 )、( 划水 )和( 游泳 )等。 (2)陆上生活的动物在地面运动的方式有
(爬行)、(行走)、( 奔跑)和(跳跃)等。 (3)鸟类飞行的方式有(滑翔 )和
突然的一天,父亲拖着坏了很多处的车子从废品站回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透着强烈的委屈和惶惑。钱被镇上的小混混抢了,父亲被打了。我安慰了他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这是第一次,然后是,接二连三。父亲越来越惶惑不安,吃饭越来越少,睡觉也很不安稳,经常半夜起来对着窗户呆呆地坐几个时辰。话也不说了,更不笑,脸上眼睁睁地消瘦下来,眼神是不安的游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知道他往日细缓如流水的生活突然碰上了巨岩,他缓不过神来,难受得紧。
动物的栖息环境 动物的器官结构
一种动物只有一种运动方式吗?
动物运动的意义
1、有利于个体生存 获取食物 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完成求偶和交配
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
× (1)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 ( )
(2)蝗虫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跳跃、飞行( )
× √ (3)行走是人独特的运动方式( ) √ (4)鱼向前游泳,主要依靠尾部和躯干部( )
我拗不过他,只好送他去车站。这一年我19岁,带着年轻的梦想和莫名的迷惘进入了城市;父亲49,在城市的一角作惊鸿一瞥,然后带着满心的喜悦,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离开了。“转身成背影了,话,怎么说呢?”无语凝咽。
这是我跟父亲惟一的一次离别,一别至今。
为了赚取自己的学费,我每个假期都不得不留在这座城市打工。转眼,便是4年了。父亲在家望眼欲穿。我只在过节的时候把电话打到邻居家去,父亲跑来接,每次接的时候都是喜悦的,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絮絮叨叨说谁家又给了他什么吃,谁家又盖房子他去帮工。我在这一头捂住话筒抽泣,然后调整声音要求他晚上给自己做点好吃的。他会答应了回去做,很认真。我羡慕父亲可以用如此简单的方式表达他的珍惜,而我总是忍不住汹涌又愚笨地欲盖弥彰。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人的呼吸(2)》教案2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人的呼吸(2)》教案2

《第一节人的呼吸》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肺的位置、结构与功能,并解释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使学生知道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解释说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3.使学生知道肺的卫生保健常识;知道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肺的发育;解释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呼吸运动的录像及模型培养学生的类比、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肺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概念。

2.通过对呼吸运动的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现、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
1.肺的位置、结构与功能。

2.呼吸运动前两阶段的原理。

教学难点:
1.肺的结构和功能为本节授课难点。

因为本节内容抽象,受条件限制没有实物的观察及解剖,直观教学有一定难度。

2.呼吸运动的原理为本节难点。

因为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压强及扩散的有关知识,难以理解呼气和吸气与肺容积的变化有关。

教具准备:
黑板,多媒体,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1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2、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特征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5-1-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1课时)一、动物的种类1、大约有150万种2、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 (分类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二、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类1、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鱼、鳙鱼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鱼类的形态特点:a)体形:呈梭形(流线形),能减少水中阻力b)体色:背面颜色较深,腹面颜色较浅,是一种保护色c)体表:被覆鳞片,体表有黏液,减少水中阻力d)体表感觉器官——侧线:能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e)运动器官——鳍胸鳍:平衡作用,帮助转换方向腹鳍: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摇摆臀鳍:平衡身体作用背鳍:对鱼体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防止身体侧翻尾鳍:控制前进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躯干部和尾部:妆生前进的动力f) 鳔:使鱼能够浮停在不同的水层中g) 呼吸器官——鳃鳃丝:气体交换的场所鳃弓鳃耙:过滤水中的物质4、鱼: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适应水中生活。

六、作业1、目前已发现的动物种类约有( )A、150种B、100万种C、150万种D、200万种2、观察水中生活的鱼,会看到它的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错地时而张开,时而闭合,这是鱼在( )A、摄食B、生殖C、呼吸D、排泄3、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尾鳍的不断摆动C、尾部和身体的左右摆动D、各种鳍的不断摆动4、鱼呼吸时,水流流经的路线是( )A、体外鼻孔鳃血液B、体外口鳃血液C、体外口鳃体外D、体外鼻孔口鳃体外七、教学反思5-1-1水中生活的动物(第2课时)一、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情感熏陶:通过学习植物的各种运动方式,连续树立事物是运动、进展、
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知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二、技能:联系生活实际
三、情感:植物的各种运动方式
植物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导入: 问题:植物也能运动吗?
新课:
一、 向性运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看图片回 答
成效
1、视频:萝卜幼苗的向光性
观看
向光性: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向光生长的 特性。 问题: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这对植物 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问题:植物除了向光性运动外,还有其 它运动方式吗?
摸索
2、实验二:探究根的生长方向
1、将四个刚萌发的玉米籽呈“十”
字形固定在培养皿中潮湿的纱布
上,并使幼根的方向朝向培养皿的
观看视频
阻碍 ,因此农民都想让水稻即使 遇到暴风雨天气也不倒伏。为此, 他们求助于专家,专家告诉他们, 讨论比较 能够多施一些钾肥,让水稻的茎秆 更健壮一些,如此能够减少倒伏, 另外还能够想方法让水稻的根系 扎的更深一些。你们能够帮农民想 一些妙计让水稻的根扎的更深一 些吗?
二、 感性运动
1、观看与摸索:(视频)

植物的运动方式有多种,依照植物对不同
练习册 33 页 1;34 页 2、3









北京
版生
物七
下第
一节
《运 第一节 运动的方式(植物的运动) 课型

动的

式》
word
教案
授课时 刻
教学目 标
教学内 容
教学重 点
难点推 测
教学辅 助手段
教 学 环 节
授课人
姚翔翔
教学 方法
观看、讨论
一、知识目标:能够说出植物的运动方式;能够辨论出植物的运动类型;
二、技能培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向化性: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植物周围
分布不平均而引起的定向生长,如作物
根部朝向肥料较多的土壤生长。
设计一个探究实验:
讨论
研究土壤中水分(或肥料)的分布对根
的生长方向是否有阻碍。
我为农民献妙计
南方要紧种植水稻,然而到早稻收
成的 7 月,却经常下暴风雨,造成
大量水稻倒伏,结果一些稻谷发芽
霉烂,稻米的收成和品质都受到了
中央
2、 然后将培养皿竖立在阴暗温顺
的地点
3、一天后观看幼根生长方向的变化
4、推测实验结果
看图
向地性:植物体的根向重力方向生长的
特性。
背地性:植物体的茎背地生长的特性。
探究:假如将花盆向右翻转 90 度角,你
能推测一下该植物的根和茎分别会如何
样生长吗?
• 向水性:是指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平均时,
植物根趋向较湿地点生长的特性。
含羞草的叶片什么缘故会闭合? 食虫植物(捕蝇草、茅膏草)的感触运 动是这些植物的叶片密布触毛,当昆虫 碰上这些触毛时,叶片上的触毛即向内 弯曲,把昆虫包起来,将其消化。
讨论:植物运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是什 么?

多数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运动实现位置的移动,然而,植物在感受环
堂 境刺激的情形下,也能够使其躯体的一部分产生运动。
向性运动作用机理要紧是单向刺激引起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配不平均造成的。
感性运动作用机理较为复杂,然而发生
感性运动的器官多半具有腹、背两面对
称的结构。
植物的感夜性是由于光照与温度变化引 起生长素在器官上下不平均分布造成
的。如光照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 合、月见草的夜开昼合,温度引起郁金 香从冷处移到暖处 3min~5min就 可开放。 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 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捕蝇草
酢浆草和睡莲
因受震动而引起植物的运动叫感震运动
因昼夜变化而引起的植物的运动叫感夜
运动
看图
2、摸索: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的区别是
什么?
1、从定义上比较
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
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讨论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平
均地作用于整体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
的运动。
2、从作用机理上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