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马二先生游西湖》
马二先生游西湖

马二先生游西湖(《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马秀才山洞遇神仙”)马二先生是一个久试不第的科举中人,年纪大了,还没有找老婆。
给人家做幕僚书案,囊中羞涩,又是一个喜欢吃的,平时又吃不大好。
看看他日常都是如何娱乐的。
马二的确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坏吗?不见得。
他非常节俭,为人也算厚道,有一点生理需求,只好通过“游西湖”来解决。
明清时代的知识分子,由此可窥一斑。
就是现在,莫不也有借鉴意义。
大师吴敬梓笔下果如椽。
他写人真是入木三分,真要好好品味。
吴敬梓真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
服!……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
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
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
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
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
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
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
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合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
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
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
《儒林外史》精彩片段摘抄

《儒林外史》精彩片段摘抄
1. “范进中举后,疯疯癫癫地满街跑,嘴里大喊着‘我中了,我中了’,哎呀,这场景真让人啼笑皆非!就像一个突然中了大奖的人,激动得不知所措。
”
2. “那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根手指头不肯断气,非得等家人灭掉一根灯芯才闭眼,真是小气到了极致!这不就跟那守财奴似的,多一分都舍不得花。
”
3. “周进在贡院里看到号板,一头撞上去哭得死去活来,我的天呀,他得是有多渴望功名啊!好比那久旱盼甘霖的禾苗一样。
”
4. “王冕放牛时偷跑去学堂听书,那份对知识的渴望真让人佩服!就像那嗷嗷待哺的小鸟拼命想获取食物一样。
”
5. “匡超人开始还挺孝顺,后来竟然变得那么坏,这变化也太大了吧!简直就像那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似的。
”
6. “马二先生游西湖,只知道看女人,这也太搞笑了吧!好像他眼里除了女人就没啥别的了。
”
7. “杜少卿大把大把地花钱,可一点都不心疼,这豪爽劲儿!不就跟那仗义疏财的大侠似的。
”
8. “鲁编修一心想着让女儿也能科举成名,这也太执着了吧!就如同那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一样。
”
9. “鲍廷玺在戏班子里混日子,却也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真让人感慨呀!不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努力生活着。
”
我觉得《儒林外史》通过这些精彩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丑态和人性的复杂,非常值得一读!。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知识点 考题考点大全 (排版 带答案)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知识点考题考点大全(带答案)说明:本资料已排好版面,可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也可以重新编辑使用。
《儒林外史》吴敬梓知识点一、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二、内容主旨《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士人灵魂的扭曲。
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了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清楚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主题思想《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四、主要人物介绍范进: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世故周进:中举前逆来顺受,皓首穷经热衷科举追求仕途;但秉性忠厚,迂而不恶严贡生:巧取豪夺横行乡里霸道无赖奸诈卑鄙严监生:吝啬胆小怕事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各类典型人物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1.周进(腐儒的典型)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
2024年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名句“万壑有声含晚籁”的作者是()。
A.林逋B.苏轼C.王禹偁D.黄庭坚2.下列作者中,以策论见长,有战国纵横家风采的是()。
A.苏洵B.范仲淹C.王安石D.曾巩3.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
A.汤显祖B.方孝孺C.王世贞D.袁宏道4.龚自珍《咏史》诗有“团扇才人踞上游”句,“团扇才人”指盼是()。
A.宫女B.妓女C.风度翩糯的文人5.试述《窦娥冤》中窦娥思想变化对于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6.《待漏院记》:“古之善相天下者”,“相”的意思是()。
A.相信B.看相C.辅佐D.观察7.简析《长生殿》(惊变)曲词的特点。
8.《报刘一丈书》写了哪几类人?各有何特点?9.《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沉江之前斥骂李甲的话有()。
A.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B.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C.郎君有何难言之事,频频叹息D.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E.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10.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
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11.下列辛弃疾《贺新郎》词句中不用典故、直抒胸臆的是()。
A.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B.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看试手,补天裂12.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
A.悬念B.巧合C.铺叙D.旁自13.概括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题旨,举例分析本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特点。
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15.《窦娥冤》中,窦娥被斩首的时间是农历()。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马二先生游西湖)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①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
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
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
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
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
②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
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
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的响。
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③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湾,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
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
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①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②,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马二先生游西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①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
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
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
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
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
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
②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
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
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的响。
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③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湾,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
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
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①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②,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过程

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过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马二先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有着丰富学识和修养的儒家学者。
《马二先生游西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①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
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
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
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
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
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
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
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
②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
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
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的响。
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
③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湾,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
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
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
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①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②,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官绅形象
科举是求取功名的桥梁,少数 幸运者一旦功成名就,就要用无厌 的贪求来攫取财富,压榨百姓。
1、贪官污吏:他们出仕多为贪 官污吏,贪婪成性、敲骨吸髓,如 王惠、汤奉等。
2、土豪劣绅:他们处乡 则多是土豪劣绅,戴着科 举功名的帽子而横行霸道、 堕落无行如严贡生、严监 生、张静斋等。
严贡生是一个典型。
33岁家迁南京 ,生活 贫困。36岁因对科举生厌, 拒绝博学鸿词科考试。54岁 客死扬州,朋友买棺收殓, 归葬南京。
吴敬梓
二、创作
诗文集《文木山房集》十二卷 《诗说》七卷
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三、版本
1、56回。现存最早的刻本:卧闲草堂本。 2、55回说:
清末金和认为最末一回“幽榜”系妄增。 鲁迅从其说,认为吴敬梓作品喜用单数。
张静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严 贡 生 、 严 监 生
严贡生:读书人中的无赖、恶霸 严监生:精明、懦弱的悲剧人物
三、假名士形象
最初热衷科举的名利之徒,但在碰壁 之后,转而清高,其实全是一些毫无真才 实学,甚至连八股文也写不好的庸才。如 娄三、娄四公子、马二先生等。他们故弄 风雅,其实空虚做作;明明是趋势之徒, 却伪装不叩权门;明明是不学无术之徒, 却故弄风雅。因此,闹出无数愚蠢自嘲, 使人发笑,也使人憎恶之行经。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一部分(2-30)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第二部分(31-46)理想文士的探求 第三部分(46-55) “市井奇人”的发现
最后一回:“神宗帝下诏 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 以 “幽榜”回映“楔子”。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 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 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 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这类人物是作者心目中非常尊重的“真儒”。体现了 作者对八股取士、理学教育造成的儒林学术空疏、歪曲儒 学真典现象的思考。
作者虽厌弃八股,但以复古寻求出路,连作者自己也 觉得有些迂腐,他笔下这类人物也表现出迂腐的特性。
祭泰伯祠
《史记·泰伯世家》:吴泰伯,弟 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 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 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 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 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 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 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 从而归之千余家。
吴氏为全椒的名门望族,祖上曾经极为显赫。
在吴敬梓曾祖时代,兄弟五人,四个是进士,其中 吴敬梓的曾祖父中第三名探花。
吴敬梓的祖父辈三人,一名为举人;而曾祖父的另 一房中则又有两名进士,而且其中一名是榜眼。
一个家族,两代出六名进士极为罕见。因此,吴敬 梓对此追念不已,在他的词《乳燕飞》中自豪地说 道:“家声科第从来美”。
介绍科举。
一、儒生形象
1、热衷功名、可怜可叹的腐儒: 如:二进(周进、范进)
2、迷信八股、笃守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 如:马纯上(二先生)、王玉辉
3、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 如:匡超人、牛浦郎
周进哭贡院
范进中举
胡 屠 户
通过周进贡院痛哭,死去活来;范进中举傻 笑,狂奔疯跑,及中举后两人命运发生的变 化,可以看出作者在对科举制度的批判的同 时,波及到对当时人伦关系及恶劣的社会风 气的揭露,表明科举制度是如何毒化了社会 风气,使人们都成为趋炎附势、眼热心冷的 势利小人。从而认识的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 心灵,控制知识分子命运的罪恶。
第 七 讲
吴敬梓《儒林外史》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 上最杰出的长篇讽 刺小说,标志着我 国古代讽刺小说艺 术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 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三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奇人杜少卿
出身世家,为人正直; 淡泊功名,背弃科举; 生性狂傲,蔑视权贵; 恣情任性,倡导自由; 尊重女性,倡导真情; 遵守孝道,忧国忧民; 遭人非议、苦闷孤独:
杜少卿有真儒之操守,而无贤人之迂腐;具名士之潇洒, 而无狂士之荒诞。体现了作者对儒林、对人生的新思考,对 士人新境界的追求:传统儒学精华与时代新精神的融合。
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 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 诗集、结诗社或品评艺人的“色艺”等形 式,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 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
莺脰湖名士,娄三、娄四公子;
西湖名士,景兰江、赵雪斋;
莫愁湖名士,杜慎卿、季苇萧等。
第三节 理想文士与市井奇人
一、理想文士的探求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 之绝响!”(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一、生平
吴敬梓(1701-1754) ,字 敏轩,安徽全椒人。移家南 京后自号秦淮寓客,因其书 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 自号文木老人。
出身世家,任达放诞。 移家南京,放弃科举。 穷困潦倒,社会理想。
吴敬梓描写了一批真儒名贤,如:虞博士、庄绍光、 迟衡山等,他们重文行出处,有真才实学;蔑视权贵,淡 薄利禄;鄙视八股,向往真儒。吴敬梓主张以“礼乐兵农” 的实学取代空谈性理的理学,以“经世致用”的学问取代 僵化无用的科举时文。作品里写了两件大事,一是祭泰伯 祠,一是萧云仙重农桑、兴学堂的政绩,体现了作者改造 社会的理想。
二、市井奇人
市
市井四奇人
井
季遐年 买字为生,且以此其乐;
3、50回说:
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胡适、章培恒等持此说。
四、内 容
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其书 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 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 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 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 者”。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王冕
第一回楔子以王冕作为“隐括 全文”的“名流”。作者借王冕之 口痛斥八股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 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 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 有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