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
萌芽期:先秦两汉史传文学
初成期:志人、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
《世说新语》(刘义庆)、《搜神记》(干宝)文言短篇
发展期:唐传奇文言短篇《虬髯客传》(杜光庭)、《柳毅传》(柳毅传)、《霍小玉传》(蒋防)成熟期(繁荣期):明代
短篇: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文人自觉创作:《金瓶梅》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
鼎盛期:清代
短篇:《聊斋志异》(蒲松龄)
长篇:《儒林外史》(吴敬梓)
《红楼梦》(曹雪芹)。
古代小说史

1、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中国古代最早产生和兴盛的是文言小说魏晋南北朝是文言小说产生和初兴时期,志怪类和志人类笔记体小说正式形成并兴盛繁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幽冥录》,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杂史杂传体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相当繁荣,出现了《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飞燕外传》等众多作品。
这类小说成为笔记体小说向唐代传奇小说演进的桥梁。
唐代文言小说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越,唐传奇在创作宗旨、描写对象、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发生了新的转变和突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进入了自觉时期和成熟与繁荣阶段。
初唐盛唐时期,王度的《古镜记》是现存最早的初具传奇小说特征的作品,张鷟的《游仙窟》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唐时期,题材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以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最多,例如元稹的《莺莺传》,晚唐时期,作品数量多但思想和艺术远不如盛唐,代表作,杜光庭《虬髯客传》宋元时期白话本小说发展成熟并兴盛,,宋代传奇小说主要有历史和爱情两大类,取材与历史的传奇作品颇近杂史杂传小说例如无名氏的炀帝三记(《开河记》《迷楼记》《海山记》,作者佚名的《李师师外传》,描写爱情的代表作是宋代秦醇的《谭意歌》。
明代文言小说逐渐复兴繁荣,明初作家作品数量不多,代表作是瞿佑的《剪灯新话》;明中后期小说进一步回归繁荣,不但作品数量增多,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思想内容上,有些文人自觉“适俗”,在小说中着力渲染男女之情,甚至有较艳情描写,艺术方面,文言小说也顺应了市民阶层思想和文化需求,明显的表现了世俗化、通俗化倾向清代,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到最高峰并逐渐衰落,清初,出现了集大成和大总结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近代以来,时代剧变,西风东渐,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大力倡导白话文学,现代文学创作历史地选择了白话小说,文言小说最终退出了中国小说的历史舞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编者按:2012年3月,邵宁宁老师在西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这门课程,课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做了综述式的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的作家作品,做了一定的脉络式讨论,其中也穿插着涉及了当代小说的内容。
课程分三个课时进行,现在就课堂内容做一简要梳理,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全新思考。
第一讲现代小说概论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世人的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
孔子说:“虽小道,却亦有可观者”,就表明了小说在古代并不是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但是也有“可观”的地方,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乃至历史事件也会在小说这种题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被深刻挖掘,无论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还是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看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之于当时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在很早就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就第一次深刻揭露了小说反映民情民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小说能成为社会改良武器的作用。
鲁迅更是弃医从文,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深刻批判了国民性,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先锋人物。
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中国1917年至今的小说发展史

中国1917年至今的小说发展史中国文学在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现代化发生期以后,由五四文学革命起进入1917---1949年得30年迅速发展期。
在这一时期内的鸳鸯蝴蝶派文学继续存在,但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文学的现代化进程逐渐的被扬弃、整合。
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二、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受各种文艺思潮与艺术方法影响的作家们,显示出不同的创作倾向,相近者聚集成文学社团,创办体现自己追求的文艺刊物。
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1933年,《学衡》停刊。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
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
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
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
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
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
明清小说发展概括

明清小说发展概括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
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
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
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
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
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本文以明清小说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小说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
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中国小说发展史》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中国小说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从古代的起源, 到当代的热点和趋势,带您走进中国小说的世界。
古代小说起源
1
神话传说
古代神话传说为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载与传承
2
如《山海经》和《封神演义》。
史书和传说作品向后代传承了古代小说
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心理小说
心理小说更加关注人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变 化和冲突。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开始兴起,体现了现代科技和社会进 步的变革。
文化认同小说
文化认同小说关注少数民族和地方文化的表达 和探索。
2
神魔小说以神话和魔幻元素为基础,展
现神仙和人间世界的交错。
3
恐怖小说
4
恐怖小说刻画了恐怖和悬疑的故事情节, 引发读者心理上的恐惧。
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以侠义精神为核心,描绘江湖 英雄和世态炎凉。
都市小说
都市小说关注当代生活和社会问题,反 映城市人的生活和情感。
当代小说的热点和趋势
网络小说
网络小说的快速崛起使得更多人参与创作和阅 读,内容形式多样化。
3
寓言与谐趣
古代寓言故事和谐趣味性不仅娱乐大众, 还蕴含道德教育的方向。
明清小说的黄金时期
四大名著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成为中国 文学的瑰宝。
通俗小说
通俗小说的兴起使小说读者普及化,小说成为 大众娱乐的重要载体。
才子佳人
浪漫爱情故事和才子佳人的形象在明清小说中 独具特色。
琼瑶小说
琼瑶小说的情感细腻和复杂人物关系吸引了一 代又一代的读者。
文化大革命放
改革开放后,小说开始回归现实题材,真实反映社会变革。
中国小说发展史

派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四 大 谴 责 小 说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 《孽海花》
刘鹗
《老残游记》
代表作: 《红楼梦》
曹雪芹
人
情
内容: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高贵 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 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 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 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写法: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它达到中国 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情节自然,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出人性丰富含蕴 及其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上百个人物, 各具个性,自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光彩。主要人 物,次要人物,男性,女性各有千秋。
源头 : 神话
影响: 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 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汉代 第一篇粗具小说规模的作品是《燕丹 子》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以写神灵鬼怪及其 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以记载人物的 琐闻逸事为主
志人小说
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 熟程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 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 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 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 《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 文的《边城》。
其他:
抗 战 时 期ຫໍສະໝຸດ 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闪耀出光彩,张天 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 芜的 《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 《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 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在 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深入生活,创作 出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变革,着力刻画工农兵 新人形象,著名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 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 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
中国小说发展史

五 、明代小说
《喻世明言》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短篇小说 拟话本 即明代文人模仿 话本体制、形式 创作的小说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三言 (冯梦龙, 字犹龙,又字 子龙,墨憨斋 主人)吴下三 冯,冯梦桂, 冯梦熊 二拍(凌蒙初, 又名凌波,字 玄房,号初成, 别号空观主人)
《二刻拍案惊奇》
-------
“创造社” :走上另一条创作道路,其中郁达夫成就最
高,代表作《沉沦》
“左联” :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体现了中国
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 熟程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 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 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 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 《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 文的《边城》。
其他:
抗 战 时 期
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闪耀出光彩,张天 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 芜的 《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 《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 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在 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深入生活,创作 出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变革,着力刻画工农兵 新人形象,著名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 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 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
结构:《儒林外史》有明确的中心主题,有大致清楚时间 线索,但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连环套(它首先时 科举大力抨击,所触及到一个意义的问题是:只有摆脱政 治权力的体制,人们才可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 写法:《儒林外史》具有写实性,有不少夸张和漫画的成 份,完全排除传奇色彩,语言是高度纯熟的白话文。简炼、 准确、生动、传神。 评价:它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大发展,出于对 社会的真切认识,包含了一种忧患之心。《儒林外史》体 现了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
五 、明代小说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三言 (冯梦龙)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 体制、形式创作的小 说
短篇小说 拟话本
《二刻拍案惊奇》
二拍(凌蒙初)
特点:①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 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 章回小说 ②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 “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 ③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 “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 小说的典范; 《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 英雄传奇的典范; 《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 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 《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 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熟程 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丁玲、 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军等也在 这一时期初露锋芒。 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 《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 文的《边城》。
其他:
高考名著导读题目训练
2.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D )
作品: 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 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四、宋元话本
话本: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 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 的底本。
特点: 1.从文言到白话; 2. 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 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 3.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东——(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西——(明)吴承恩 《西游记》;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水—— (明)施耐庵《水浒传》;桃花——(清)孔尚任《桃花 扇》;红——(清)曹雪芹《红楼梦》;官场——(清)李 伯元《官场现形记》;儒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金瓶——(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明)冯 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 古——抱瓮老人辑的明代话本选集《今古传奇》;聊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史书——(西汉)司马迁《史 记》;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镜——(清)李 汝珍《镜花缘》。
3、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 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 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2013福建卷)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 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七、现当代小说 鲁迅 : “ 五 四 ” 抗 战 时 期
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倾向于现实主义,有 “文学研究会” :
成就的小说作家有冰心、叶圣陶、王统照 等
《狂人日记》
《呐喊》《彷徨》
-------
“创造社” : 走上另一条创作道路,其中郁达夫成就最
高,代表作《沉沦》
“左联” :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体现了中国现
A、“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吼,独 退曹家百万兵。”这首诗称赞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虎将赵云。
B、《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 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 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的身份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C、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魏蜀的赤壁之战、吴蜀的彝陵之战都 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采用了火攻的战术。
六、
四 大 类
清代小说
拟古派
讽刺派 人情派 《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儒林外史》、四大谴责小说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红楼梦》曹雪芹 一般是叙侠义之士,除盗平叛的 侠义派 故事。而书中又以名臣大官,总 领一切。Leabharlann 别中国古典名著诗: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源头
神话
诸子
史传
第一篇粗具小说规模:汉代 《燕丹子》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神灵鬼怪、妖 异怪诞之事 志人小说 记载人物 的琐闻逸 事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刘义庆 《世说新 语》
三、唐传奇
特点:
1、有意识的作小说 2、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 走向现实生活
3、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 和提高。
参考答案: 探春:庶出。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但又身逢末世,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远嫁他乡。 惜春:孤僻冷漠,后入栊翠庵为尼。 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 退让,任人欺侮。丈夫孙绍祖忘恩负义、险恶狠毒, 出嫁后不久就被虐待而死。
谢 谢
中 国 小 说 发 展 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源头-----雏形期-------定型期------发展期-----成熟期 魏 晋 南 北 朝 志 人 志 怪 小 说 唐 宋 元 明 清 章 回 小 说
远 古 神 话
传 奇
话 本
一、 小说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东汉《新论》:「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 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D、觉新的妻子瑞珏因需躲避所谓的“血光之灾”而被迫迁到城外 去分娩,结果难产而死。“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接生婆所 说的这句话,刺痛了觉新的心。觉新不仅没有因为妻子生了个儿 子而喜悦,反而觉得这个孩子似乎是他的仇人。 (2012浙江卷)
1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D ) A.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怡红社,其中 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 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 迎春)、藕榭(贾惜春)。 B. 大卫是个遗腹子,经常受继父毒打,被锁在楼上,只有可 怜的母亲在夜半时分,偷偷前来送吃的,并安慰他,说他是她 心目中最乖的宝贝,永远爱他。(《大卫·科波菲尔》) C.《巴黎圣母院》克洛德暗中跟踪弗比斯,当他看到弗比斯同 爱斯梅拉达亲热地幽会时,不禁妒火中烧,趁机刺伤了弗比斯。 但他反而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在法庭上编造了所谓巫术的谎言, 声称是爱斯梅拉达运用巫术伙同她的小山羊刺杀了弗比斯。并 对她进行严刑逼供,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最后被判处绞刑。 D.堂吉诃德梦中行侠仗义,挥剑到处乱刺,把客店里盛满红酒的 皮袋当作巨人给刺破了。红酒像血一样四处流淌。桑丘以为是 主人砍下了巨人的脑袋,还说这客店中了魔法。店主人气得诅 咒:“谁戳破了我的酒袋,叫他的灵魂到地狱里泡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