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及其规律

规
律
继续发展 话本
1、中国的古代 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是人民群众思想、 是人民群众思想、愿 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 映。 2、史传文学对 中国古代小说很有影 响。 3、古代小说的 创作立足于现实。 创作立足于现实。 4、由于受封建 文化的压迫摧残, 文化的压迫摧残,古 代小说的发展及为艰 难国古代小说在发展进程中, 阶段是什么? 阶段是什么?
第一个关键是小说脱离历史而成为一种独立文 学样式。 学样式。 第二个关键是从文人加工民间传说过渡到文人独 立创作。 立创作。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 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
共总结出四条规律: 共总结出四条规律: 1.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4.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 规律。 规律。 二、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 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到融会贯通。 到融会贯通。
朝 代 魏晋南 北朝 以前 魏晋 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发展阶段 起源 发展 成熟 顶峰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志怪志人小说 唐传奇
① 演义小说 ② 文人独立创 作,关注平 凡人生的现 实主义小说
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巧记古典名著 字诀: 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中国古代小说史略第一篇

《搜神记》二十卷。……
《续齐谐记》一卷。……
其一缀缉琐语也:
《博物志》十卷。《述异记》二卷。《酉阳杂 俎》二十卷,《续集》十卷。…… 小说之志怪类中又杂入本非依托之史,而 史部遂不容多含传说之书。
宋之平话,元明之演义,自来盛行民间, 其书故当甚夥,而史志皆不录。 总之,史家成见,自汉迄今盖略同:目录 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际者矣。
第八篇
第九篇
藩国之文术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稗官,小官。 如淳曰:“细米为稗,街谈 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 立稗官使称说之。”(颜师古注《汉书》) 桓谭和班固 ““小说”观念都隐含小说明 理传道的功利功能。 而后,“小说”一词中所包含的”“讲道 理”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滑稽有趣、荒诞不经、 语言通俗等特点却越来越明显。
2、《隋书· 经籍志》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 隶于子。 其所著录,《燕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 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 论列则仍袭《汉书· 艺文志》。
题记
第一篇
序言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第二篇
第三篇
神话与传说
《汉书· 艺文志》所载小说
第四篇
第五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第六篇
第七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九篇
第十篇
唐之传奇文(下)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第十一篇
第十二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宋之话本
第十三篇
所谓“短书”,是指一尺左右的简犊,即 “尺牍”。
汉代规定:凡儒家经典一律用二尺四寸的简牍书 写,其他书籍则只能用一尺左右的简犊来书写。这种 形制上的区别,含有对其内容高下的区分和褒贬的意 思,因此“短书”也就是“小道”的意思。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山海经》
志人志怪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章回小说
1、中国的古代 小说是来自民间 的,是人民群众 思想、愿望以及 《世说新语》 生活实际的反映。 《搜神记》 2、史传文学对中 《柳毅传》 国古代小说很有 影响。3、古代小 《李娃传》 “三言”、“二拍”说的创作立足于 现实。4、由于受 等 封建文化的压迫 摧残,古代小说 四大名著等 的发展极为艰难。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中国小说:1、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例 子 规 律
魏晋南北朝 起源 以前(上古 时期)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唐 宋元 明清 成熟 继续发展 顶峰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中国篇)
1、《呐喊》鲁迅 2、《边城》沈从文 3、《骆驼祥子》老舍 4、《传奇》张爱玲 5、《围城》钱钟书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8、《家》巴金 9、《呼兰河传》萧红 10、《老残游记》刘鹗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 (外国篇)
1、《尤利西斯》乔伊斯 2、《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3、《变形记》卡夫卡 4、《局外人》加缪 5、《洛丽塔》纳博科夫 6、《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 7、《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8、《黑暗的心脏》康拉德 9、《喧哗与骚动》福克纳 10、《雪国》川端康成
人物:大部分小说是以人物的活动来表现人 物的性格的。有些人物的性格很复杂,有些人物 只显示一两点特性,是某类人物的抽象概括或典 型代表。复杂的人物要看他的性格发展和变化, 以及这种发展变化与小说的主题、情节及环境的 关系。成功的人物形象总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个性。 情节:是作者有意安排并图引起读者注意的 事件。这个情节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它一般 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这些故事 是靠主人翁的行动完成的。而主人翁总是依据一 定的动机,依据他们的个性来行动 的,因此 ,分 析情节可以把握人物性格。
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

•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由 刘义庆召集文学之士写成。共三卷,分德行,言 语等三十六门,所记魏晋时代各类人物一千五百 多位,《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生活轶事和玄 言清谈。 • 《搜神记》反映内容广泛,有直接暴露统治者的 凶残、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干将莫 邪》,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 深刻仇恨以及反抗精神
• 东汉桓谭著《新论》,对小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 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可见小说已经是具 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了。小说虽是短书,非儒者之 贵,但对治身理家尚有裨益,这就肯定了它的社 会功能。桓谭的话代表了汉朝人对小说的新的理 解。 • 魏晋以后,小说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 志· 王粲传》裴注引《魏略》称小说为“俳优小 说”,意思是诙谐的玩艺儿,是一些取材于人世 间的滑稽诙谐的笑话或故事。
三、唐传奇
•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高度繁荣发展,各类文学作 品的普遍繁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形式——传奇小说(“唐传奇”)。 •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摆 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写法的影响,代表着早 期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唐人“有 意为小说”(鲁迅语),故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时代, 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作品从记录神 怪异闻,转向描写现实的社会人生,篇幅加长了, 描写细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也较鲜明,标志着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已趋成熟。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 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小说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俗”的民间文化形态,因 为它有着多种社会功能如“治身理家”, “诙谐”娱乐等,其文化的生命力日趋活 跃,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小说继续发展当中的一个繁荣局面。 • 从现存古代小说作品来看,古代小说形成 的主要源头有三个方面:神话与传说,寓 言故事和史传故事。 • 从小说内容考察,最早得到发展,也最具 有生命力的题材是志怪小说。
古典小说概述

• 《霍小玉》故事梗概
霍小玉原来出身贵族世家,后沦落为长安名妓,不 但能歌善舞,而且精通诗文 ,状元李益初与霍小玉 相恋,同居多日。李益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 玉断绝。小玉思念成疾,愤恨欲绝。忽有黄衫豪士 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
……即命小玉自堂东阁子中而出。生即拜迎。但觉一室之 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既而遂坐母 侧。 母谓曰:“汝尝爱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即此十郎诗也。尔终日念想,何如一见。 ” 玉乃低鬟微 笑,细语曰:“见面不如闻名,才子岂能无貌?”生遂连 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 兼。”母女相顾而笑,遂举酒数巡。生起,请玉唱歌。初 不肯,母固强之,发声清亮,曲度精奇。……
……因与豪士策马同行,疾转数坊,遂至胜业。 生以进 郑之所止,意不欲过,便托事故,欲回马首。豪士曰: “敝居咫尺,忍相弃乎?”乃挽挟其马,牵引而行。迁 延之间,已及郑曲。生神情恍惚,鞭马欲回。豪士遽命 奴仆数人,抱持而进。疾走推入车门,便令锁却,报云: “李十郎至也!”一家惊喜,声闻於外。 ……
……玉乃侧身转面,斜视 生良久遂举杯酒酬地曰:“我 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 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 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後, 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 掷杯於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母乃举尸,置於生怀, 令唤 之,遂不复苏矣。生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 小玉死后,长安城传诵着一首诗 “一代名花付落茵, 痴心枉自恋诗人。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脉络
– 上古到先秦两汉:酝酿萌芽时期 –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童年时期 – 唐:小说的成熟时期 – 宋:话本出现,小说的继续发展时期 – 明清:小说的高峰
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课程概说、理论基础、教学方法

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课程概说、理论基础、教学方法目录一、课程概说 (2)1. 课程介绍 (2)2. 课程目标与要求 (3)3. 课程内容与结构 (4)二、理论基础 (5)1. 中国古典文学概述 (6)2.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8)3. 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题材与类型 (10)4.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 (11)三、教学方法 (12)1. 文本阅读与分析 (13)2. 课堂讨论与交流 (14)3. 实践活动与创作练习 (15)4. 多媒体教学与网络资源利用 (17)四、课程实施与评估 (17)1. 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 (19)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20)3.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 (21)五、课程拓展与延伸 (22)1. 相关书籍推荐与阅读 (23)2. 学术研究动态与前沿 (24)3. 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 (25)一、课程概说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旨在深入探索和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本课程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而深入的研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入手。
不仅覆盖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还将涉及其他重要的古代小说作品,力求展现中国古典小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则致力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艺术特色,并探讨其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 课程介绍中国经典小说研读课,旨在深入探索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系统研读经典小说作品,使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本课程以中国古典文学为基础,精选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学的韵味与魅力。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从远古神话的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的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他文体般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
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的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的繁盛,它艰难的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的《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的定义。
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的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
这些神话传说,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的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是小说发展的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
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
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在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的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是当时的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的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中,志怪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志人的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的言谈轶事为主。
小说的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是小说的史前形态。
这为之后小说的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的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唐传奇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 一是对后世的短篇文言小说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如《聊斋志异》、《虞初新惠》等志怪系统的文 言小说,多从唐传奇的故事题材、人物形象创造 以及语言风格中吸取营养。 二是为后世戏曲文学创作提供了众多的题材。如 元代白朴的 《梧桐雨》、清代洪异的《长生殿》 都取材于《长恨歌传》,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 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之脱胎于《莺莺 传》。
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 讽刺小说。小说展示的是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 风俗画。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 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和探索。
3.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明清小说中,最为后人 称道的莫过于《红楼梦》。鲁迅曾说:“自有 《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 了”(《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曹雪芹这部文 学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表现了具有 叛逆倾向的青年与传统思想的尖锐冲突,揭示了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
(二)长篇小说(章回小说) • 明代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热潮,大量章回小说涌现。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由宋 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当时成就最高的章回体白话长 篇小说是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 • 1.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白话长 篇历史演义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它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近百年间生动的历史画 卷,从黄巾起义一直写到西晋统一,集中反映了东 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 政治、外交斗争。
2.中唐时期:繁盛阶段 • 随着传奇小说体制的成熟,创作进入了它的 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文人投入了 小说创作,因而显著地提高了它的艺术性。这一 时期的作品中,讽世小说、爱情小说和历史小说 取得最大成功。 • 讽世小说。沈既济的《枕中记》,所写即著 名的“黄梁美梦”故事:热衷功名的卢生,邯郸 旅舍借道士吕翁的青瓷枕入睡,在梦中实现了他 娶高门女、登进士第、出将入相、子孙满堂等一 切理想。醒来一看,身旁的黄梁饭犹未蒸熟。于 是他顿时大彻大悟,稽首再拜吕翁而去。李公佐 也创作颇丰,《南柯太守传》是他的代表作。
一、小说的起源
•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杂篇· 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 班固据《七略· 辑略》说:“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造也。”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是 “道听途说”者所造。无非是短小零碎的 传闻、掌故,掺杂着浅薄的议论,自然是 小道,但尚有可取之处,因而得以留存。
六、清代小说
• 清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与明代相比,作 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就文言短 篇小说而言,清初产生了我国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聊斋志异》;就长篇章回小说而言,清中叶出现 了我国讽刺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儒林外史》和我国 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红楼梦》。 • 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独具艺术个性 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成为文言小说的高峰和总结。 它继承和发扬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和唐 代传奇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花妖狐魅故事, 曲折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颂爱情,寄托作者 内心的孤愤。
• 爱情小说则代表了唐传奇的最高成就。沈既济的 《任氏传 》,写人狐恋爱同居,为《聊斋》先导。 李朝威的《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千里传书, 人龙终成夫妇。白行简的《李娃传》,写荥阳郑生 热恋妓女李娃,几乎丧生,后来历尽艰辛,终成眷 属。蒋防的《霍小玉传》写才子李益,为了攀结高 门,负心于多情的妓女霍小玉,终遭阴谴。元稹的 《莺莺传》写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还为自己文过 饰非,夸为“善于补过”,是《西厢记》蓝本。 • 历史题材的小说,如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 父老传》,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郭湜的《高 力士传》等等。这些小说写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的事,借以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与昏庸。
2.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 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首开我国小 说英雄传奇的先河。它艺术地再现了北宋 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 义,通过梁山英雄从个人复仇到集体反抗 直至最终失败的悲壮历程,塑造了农民起 义的英雄群像,开宗明义地表达了“乱自 上作”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 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小说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俗”的民间文化形态,因 为它有着多种社会功能如“治身理家”, “诙谐”娱乐等,其文化的生命力日趋活 跃,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小说继续发展当中的一个繁荣局面。 • 从现存古代小说作品来看,古代小说形成 的主要源头有三个方面:神话与传说,寓 言故事和史传故事。 • 从小说内容考察,最早得到发展,也最具 有生命力的题材是志怪小说。
• 唐传奇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盛唐时期 为兴起阶段;中唐时期为繁盛阶段;晚唐时期为 传奇创作的衰落阶段,作品题材仍然丰富多彩, 但开始脱离现实,艺术上趋于粗俗。 1.初盛唐时期:兴起阶段 • 初盛唐时期,传奇小说开始兴起,数量少, 内容也不够开阔,仍局限在志怪的圈子里,艺术 上也欠成熟。但也有了不少进步,已开始追求结 构的完整、形象的刻画等艺术性。代表作有张鷟 的《游仙窟》、王度的《古镜记》以及无名氏的 《补江总白猿传》。
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 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 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 的意味。 史传故事:如《左传》、《战国策》、《史 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 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 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 志怪志人小说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 • 志怪小说今存十多种,又可分为三小类: 第一类是地理博物类,如晋张华的《博物志》、托 名东方朔的《神异经》等。 第二类是鬼神怪异类,如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还有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晋王 嘉的《拾遗记》、梁吴均的《续齐谐记》、郭璞的 《玄中记》等。 第三类,表现佛法灵异的,如北齐王琰的《冥祥 记》,其他较著名的有刘义庆《幽明录》。著名代 表作是东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
• 东汉桓谭著《新论》,对小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 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可见小说已经是具 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了。小说虽是短书,非儒者之 贵,但对治身理家尚有裨益,这就肯定了它的社 会功能。桓谭的话代表了汉朝人对小说的新的理 解。 • 魏晋以后,小说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 志· 王粲传》裴注引《魏略》称小说为“俳优小 说”,意思是诙谐的玩艺儿,是一些取材于人世 间的滑稽诙谐的笑话或故事。
• 志人小说类现存的只有《西京杂记》和 《世说新语》两种,也分为三小类。 • 第一类是笑话。如邯郸淳的《笑林》。 • 第二类是野史。如葛洪《西京杂记》,其 他比较著名的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曹瞒传》等。 • 第三类是逸闻逸事。如东晋裴启《语林》、 东晋郭澄之《郭子》、刘宋刘义庆《世说 新语》、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 等。著名代表作是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 说新语》。
3.晚唐时期:衰落阶段 • 晚唐时期,单篇传奇的数量大为减少,传 奇小说集的创作十分兴旺,其中不乏富于 文学趣味的作品。题材方面,豪侠小说和 讽刺小说等取代爱情小说而兴起,杜光庭 的《虬髯客传》是一篇优秀的豪侠小说, 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同时写三个具有英雄 气概的人物,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风 采,在彼此映衬中更显得生气勃勃,“风 尘三侠”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由 刘义庆召集文学之士写成。共三卷,分德行,言 语等三十六门,所记魏晋时代各类人物一千五百 多位,《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生活轶事和玄 言清谈。 • 《搜神记》反映内容广泛,有直接暴露统治者的 凶残、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干将莫 邪》,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 深刻仇恨以及反抗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小说史上最富有浪漫 色彩的神魔小说。通过描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 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借用一个个神奇的魔幻 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 的凶狠残暴,表现了人民勇于反抗、不畏强暴的 斗争精神和追求理想、征服自然、摆脱压迫、主 宰命运的强烈愿望。 4.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 的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代表,被称为“第一 奇书”(张竹坡语)。书中展示了一幅以“混账恶 人”西门庆为中心的百丑图,第一次全面而深刻 地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黑暗,堪称我国古 典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审丑、审恶力作。
四、宋元话本
《三国志平话》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大宋宣和遗事》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五、明代小说 (一)短篇小说(拟话本) • 在白话小说影响下出现的“拟话本”,是 明代文人模仿民间话本而创作的案头文学。 著名的拟话本集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的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陆人龙的《型世言》,合称“三言”、 “二拍”、“一型”。它们是拟话本小说 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 作的高峰。
重要作家作品及影响:
元稹: 《莺莺传》
元 王实甫《西厢记》
《南柯太守传》 李公佐: 沈既济 《枕中记》 陈鸿《长恨歌传》 蒋防《霍小玉传》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明 汤显祖《邯郸记》 清 洪昇《长生殿》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四、宋元话本
• 话本是宋元时期民间“说话”艺人所依据的底本, 是用白话讲述故事,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过程中的 “一大变迁”(鲁迅语)。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 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 变。这种转型表现在: 一是从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变; 二是从短篇小说向长篇小说转变; 三是小说题材从描写文人生活,转向对社会生活的 全面描写; 四是小说由史传体向说唱体发展。话本小说以崭新的 面貌成为后世演义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滥觞,代表作 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