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

合集下载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探讨小说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发展情况。

一、小说的起源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过言谈传承和分享故事,这些故事以及其演变成为小说的初步形式。

古代小说的特点是口头传承,常常涉及神话、神秘和传奇元素。

另一个影响小说起源的因素是文字的发明和普及。

文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把故事和事件记录下来,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发展。

古代文字记录的故事形式开始变得更加长篇,具有更多的情节和人物。

二、小说的发展1. 古代小说古代小说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典小说和民间小说。

古典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在题材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物刻画。

民间小说源于古代民间传说和故事的口头传承,代表作品有《聊斋志异》和《说唐全传》等。

这些小说常常以神怪、鬼神和传奇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和思想。

2. 现代小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现代社会发展出了全新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小说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0世纪初,现代小说从传统题材转向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陈寅恪的《孔乙己》和鲁迅的《狂人日记》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不平等和文化的腐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的形式和题材越来越多样化。

探险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在各个阅读群体中受到欢迎。

三、小说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小说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子书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给小说的传播和阅读带来了便利。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兴起也给小说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小说有望继续创新并适应时代的需求。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可能会让读者更加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

小说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也将推动小说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一、中国古代小说的分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古代小说的发展情况,我们把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1、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2、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

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

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转变期(宋元):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

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荣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

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

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

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

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

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

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

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

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作“志”。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

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

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白行简写的《李娃传》,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

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

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

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中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

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起初,古代小说并非独立的文学体裁,而是融汇了散文、诗歌、历史记载等各类文体元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世说新语》。

这些故事主要以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为主,以温情或幽默的方式勾勒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朝时期的民间故事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聊斋志异》,这是一部记录了种种幽怪传闻、灵异事件的短篇小说集,被视为神怪小说的奠基之作。

此外,在唐代,也有一些以诗歌形式描写的小说,例如《长恨歌》。

然而,古代小说在宋代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的小说主要以四大名著为代表,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金瓶梅》。

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除了四大名著外,宋代还出现了许多其他优秀的小说作品,如《老残游记》、《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这些小说多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各种类型的人物和事件为题材,以幽默、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问题,对当时社会风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

明代的小说发展主要呈现两个方向。

一方面,继续发扬宋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如《西游记》是在明朝时经过多次修订发扬光大的;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以评话、话本为代表的民间小说,如《水浒演义》等。

这些作品以粗犷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

清代以后,小说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

虽然一些作品仍然有一定影响力,如《红楼梦》的完稿被广泛流传,但整体上,清代小说的层次和水平逐渐下降。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从最初的散文、诗歌和故事集汇聚成的杂糅体,到宋代四大名著的辉煌登场,再到明清时期的繁荣和衰落,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上还是在文化传承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根据上一个表格, 根据上一个表格,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的 、为什么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小说的 唐传奇 成熟?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成熟?从文中找出根据来。 2、为什么明清小说代表着中国古典小 说发展的顶峰? 说发展的顶峰? 3、列举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 、列举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品。
东:《东周列国志》(余邵鱼) 东周列国志》 余邵鱼) 西:《西游记》(吴承恩) 西游记》 吴承恩)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水:《水浒传》(明。施耐庵) 三国演义》 桃花: 桃花扇》 桃花:《桃花扇》(清。孔尚任) 孔尚任) 高颚) 红:《红楼梦》(曹雪芹 高颚) 红楼梦》
虽然我的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 虽然我的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 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 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蕴涵着鉴 戒。 作用是: 作用是:古代小说的创作立足于现实
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巧记古典名著 字诀: 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 吴组缃(1908-— )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 原名吴祖襄,,潜心于古典 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 的研究, 红楼梦》 的研究,任《红楼梦》 研究会会长。 研究会会长。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朝 代 魏晋 南北 朝以 前 魏晋 南北 朝 唐 宋元 明清 发展阶 段 体裁特点 规 律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魏晋南 起源 北朝以 前 魏晋南 发展 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志怪志人小说
成熟 唐传奇 继续发展 话本 ①演义小说 顶峰 ②文人独立创作 ,关注平凡人生 的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概述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从远古神话的诞生,到明清章回小说的高潮,古典小说有如其他文体般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

然而,一直生存于正统文人鄙夷眼光下的小说,由点点萌芽到后期的繁盛,它艰难的发展史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在先秦时期的《庄子》中,就有了对小说的定义。

古典小说起源于上古的神话传说,如女涡补天、夸父逐日等,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已有记载。

这些神话传说,是先人渴望得到神灵庇护,并用来解释现实生活无法理解的现象,而生发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是小说发展的最早源头。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便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

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见鬼神志怪之书。

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在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小说雏形以志人志怪的形式诞生了。

而“称道灵异,张皇神鬼”,并非像后来那样为了影射社会现实,而是当时的人们确实相信阴阳神鬼的存在,并且作者自认为是实况记录,而非虚构捏造,也就是无意创作了小说,这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中,志怪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内容多为神灵感应,妖祥卜梦,怪物作祟,以写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志人的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以记录士人的言谈轶事为主。

小说的共同特点为作者自认实录,且篇幅短小、叙述简略,一般被学界称为“古小说”,是小说的史前形态。

这为之后小说的发展与分流奠定了基础,影响着之后小说的创造。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录,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现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一、小说的源头——神话传说早期的神话故事就有《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古代社会生活不发达,神话传说反映了初民与自然的斗争,同时有着奇幻的想像和离奇的故事,塑造了许多神话人物形象,这些都成了后代小说发展的土壤和养分。

另一方面,先秦的历史散文和历史著作为魏晋的志人小说提供了艺术手法和形象基础。

如先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多是纪录人物行事的,在讲述故事、刻画人物方面多有精彩之处。

《论语》、《孟子》、《庄子》等多记录人物言论,通过语言展开故事事件、描摹人物,这种方法为《世说新语》所吸收。

二、魏晋小说——志人志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小说的形成时期。

从内容说,分为谈论鬼怪神魔的“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的逸闻趣事的“志人小说”。

魏晋时期大量产生志怪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刘义庆的《幽明录》等,其中最出名的是干宝的《搜神记》。

在艺术上,魏晋志怪小说多取材于非现实的故事题材,显示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故事结构上多数粗陈梗概,也有一些结构比较完整,描写比较细致,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并且出现了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它对唐代的传奇影响很大。

“志人小说”出现在东汉末年的清议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基础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它主要记录当时士族统治阶级人物的逸闻趣事,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说:“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三、唐人小说——唐传奇唐代小说被后人称为唐传奇,是小说成熟的标志。

从此小说正式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唐传奇的产生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随着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市民阶层,为了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进而产生了“市人小说”。

同时唐代科举发达,许多诗人和历史家都加入了小说创作的队伍,形成了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形式的交互影响和融合。

唐传奇的小说作品多收录于《太平广记》,其中名篇很多,如《古镜记》《枕中记》《南柯太守记》《任氏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代中国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学体裁。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最早期的是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成就主要以神话传说、笔记体史传、志怪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世说新语》、《搜神记》等。

明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鼎盛时期。

明代小说家以创作体裁广泛、独具创新为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社会寓意,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沉重压抑的氛围。

清代是古典小说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

清代小说在笔记体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尤其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有曹雪芹、蒲松龄、杨维桢等。

曹雪芹的《石头记》,又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继承了明代长篇小说的传统,又在形式结构上进行了革新,以极高的艺术境界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

总结起来,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志怪小说到笔记体小说,再到体裁丰富、形式多样的长篇小说的演变过程。

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创作特点和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典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作家和读者,为后世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代中国小说的发展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小说以及当代小说不断涌现,但中国古典小说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仍然被广大读者所传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
撰写人:李昂芝中国古典小说,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渐至成熟,在不同时间段内,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过程便可以从中看出。

1、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小说究其渊源当是神话、寓言故事,这一类作品最早出现于先秦两汉时期,此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期,为小说的形式准备了条件。

古时人民见天地变幻诸像,非人力能为,便自造众说解释自然现象,这些解释,今天称为神话,神话大致上以“神格”为中枢,渐渐至叙说神灵形貌行为。

这些神话都有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的艺术要素。

中国神话与传说,大都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所载尤其多,现在留存的著名神话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

随着儒家学说兴起,人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任,渐渐不谈鬼神,故而神话传说在其后把并未发扬光大,而是渐渐遗散。

2、魏晋南北朝在这一时期出现“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这时我国古典小说的雏形期,小说之初具规模。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又恰逢汉末佛教传入中国。

故自晋至隋,多有鬼神志怪之书。

这一类书有的是教徒创作,有的是文人所做。

文人所作虽然不是为了神话教派,但也不是有意识创作小说,只是搜奇记秩而已,代表作有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等。

汉末人士已逐渐重视声名成毁,魏晋以来,释教广为传播,宣传超脱世俗的说法,老庄之说也大为盛行,当时名士言谈之间流于玄虚,举止疏放。

对于这一风尚,有人撰写书记记录,有的记录旧闻有的讲述近来发生的事,虽然大都简短,在艺术上不够成熟,只是“粗成梗概”。

但都为人间言行,已脱志怪的范围。

志人其实早有出现,列子、韩非子者都有录载,只不过列子、志人用来喻道,韩非志人用以论证,若要为赏心之作,其实萌芽于魏而胜于大晋,虽然难免追随俗尚,然而已经渐远于实用而近于文艺。

代表作有刘义庆《世说新语》等,《世说》一类,后人多有仿作,对后世小说戏剧影响巨大。

3、唐代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这时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定型期。

唐传奇虽尚未离于搜奇记逸,然而叙述婉转,文辞华艳,内容上也逐渐走向现实生活,与之前两个时期的作品相比较,唐人小说有了长足的进步,即开始有意识创作小说,胡应麟在《笔丛》中言“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创作好奇,假传说以寄笔端”。

唐传奇中提及创作意图,提及幻想假设,即为有意识的创作,此类小说在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部篇幅漫长,记叙委曲,实为唐代特绝之作,然而后来流派,仅有摹拟,不甚昌行,惟元明人多有借助唐传奇文叙述的事情创作杂剧,唐传奇影响遂及于曲。

唐传奇之源于志怪,对其加以描述,扩充情节内容,有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故而成就特异,其中虽然有的借讽喻而抒发作者牢愁,谈祸福而以寓言劝诫世人,但大体则究在、文采与意象,与之前只言事而外无他意的作品相比,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唐传奇有神既济《枕中记》、《任氏传》,陈鸿《长恨歌传》。

蒋防《霍小玉传》,薛调《无双传》,杜光庭《髯客传》等,这些作品后人多有改为戏剧,故而广为流传。

4、宋元宋元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这种话本小说既增加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者描写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者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时期。

宋元时文人创作志怪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多托往事而避近闻,然而在市井集市之间,
有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这便是所谓话本小说。

话本与讲史书者所言相近,大抵真假相半,宋元话本代表作有《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三国志平话》等。

宋元话本对明清众多小说有较大影响,甚至有的小说便尤其改编、扩充而来。

5、明清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潮期,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

小说无论从内容上,从叙事技巧,从思想内涵上都极为丰富。

明朝时,有些小说由前人话本演变而成,如罗贯中《三国演义》即属此列,同类型还有《隋唐志传》等,《水浒传》亦然,此时出现“章回体小说”
明时佛道而家盛故有神魔小说。

代表有《四游记》,一为《八仙出处东游记》,二为《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三为《北方成武武玄天上帝出身至传即《北游记》四有《西游记传》(四十一回本)后吴承恩通才取材《西游记传》作百回本《西游记》流传于世,于《西游记》中采用《华光传》及《真武传》,西游故事也各有采用《三藏取经诗话》及《西游记杂剧》等,对杨志和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加以铺张改写,远胜于前。

同时又有《封神传》、《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书。

明神魔小说盛行之时,记人事的小说同时兴起,取材自市井悲欢离合之事,又描摹世态,见其炎凉,被称为“事情书”。

在众多此类小说中,《金瓶梅》尤为突出,其于世情极为洞达。

后有《玉娇李》承其后。

清末时,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为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

虽分章节,但各章节各叙其事,章节间并无紧密联系,为拟话本,著名的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

及至清朝,各类小说有所发展。

神怪小说中代表作有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人情小说最为杰出的作品则为曹雪芹《石头记》(后名为《红楼梦》)。

另清朝时讽刺小说成熟,此前虽然也有讥讽抨击时事的作品,但直到吴敬梓《儒林外史》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文章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才足以称得上是讽刺小说。

清末尚有谴责小说,似与讽刺小说同,然而辞气浮露,其度量技术实不如讽刺小说,较有名的有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等。

-清时亦有侠义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施公案》等。

明清小说注意人物言行、语言和细节描写,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印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