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3)

合集下载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篇一:教案___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一章旅游和旅游地理学教学课题和课时:旅游和旅游地理学(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及其为之服务的旅游地理学,从理论到实际有一个基本认识,并初步掌握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中国旅游地理的产生和发展,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旅游科学文化素质和旅游地理科学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旅游要素及其构成;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任务。

知识要点:(1)旅游及其要素构成;(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书目: [1]保继刚.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文地理.1992,(2).[2]保继刚.旅游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郭来喜.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李旭旦主编).科学出版社,1985.第一节旅游及其要素构成旅游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地域活动,涉及到地理学科的诸多领域,而旅游地理学又是伴随着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二者相辅相成。

一、旅游的科学概念旅游是分布于广阔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人们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地理现象。

随着“旅游”一词在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广泛出现,关于其科学概念也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旅游(tourism)一词.最早以旅行和游览两层意思出现在英国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

但真正赋予其科学概念的是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hunzikerand krapf),他们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后改为不作主要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活动(后改为主要不从事赚钱活动)”。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了解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4. 能够描述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

3.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三、教学难点1. 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的介绍。

2.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2.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

2. 多媒体课件。

3. 中国旅游地图。

六、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大致位置,并回顾一下中国的边界国家。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Step 2 自然地理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对旅游资源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Step 3 重要旅游景点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

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西湖、九寨沟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旅游信息。

Step 4 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旅游特色和资源,例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等。

并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最想去旅游的地方,并给出理由。

Step 5 活动设计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景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

要求学生在小组报告中包括景点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注意事项等。

Step 6 总结和评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并组织学生进行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项目,例如攻读中国旅游地理文章、制作中国旅游宣传海报等。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孩子们将能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同时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 熟悉并能够描述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跨文化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特点和主要旅游地点。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中国的不同地貌和旅游地点。

3. 文字材料,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旅游景点。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和边界,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接壤关系。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中国的地理位置。

第二步:地理特点(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和气候。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山脉、平原、河流等地貌特点,并交流讨论这些地貌特点对中国人民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步:主要旅游地点(30分钟)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的主要旅游地点,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知名度高的景点进行介绍,比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西湖等。

教师可以讲解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特色风景,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地点,在小组内合作,收集有关该地点的更多信息,并准备一个短暂的口头报告。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包括地理特点、历史背景、人文景观等。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旅游地点,并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报告后进行总结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中国地理和旅游的认识和感受。

扩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中国一个旅游地点的短文的作业,要求他们使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该地点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和个人体验。

2. 学生可以在课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中国旅游地点,通过网上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地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并制作一份简单的展示材料。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各种自然景观。

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中国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中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

中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东亚的交通枢纽,也为旅游提供了便利。

二、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

其中,中国的山脉是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中国有五大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和秦岭山脉。

这些山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景,也成为了登山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长江、黄河和珠江。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沿着长江,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文化遗址,如三峡、峨眉山和九寨沟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国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西湖、鄱阳湖和青海湖等。

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位于杭州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三、人文景观除了自然景观,中国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中国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等。

这些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故宫,以及著名的长城和天安门广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繁华的购物街区。

西安是中国古代的首都,有着世界著名的兵马俑和古城墙。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美食和可爱的大熊猫而闻名。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古镇和古村落,如丽江、乌镇和周庄等。

这些地方保存着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的教案 (09.16)中职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的教案 (09.16)中职旅游地理教案
(2)主要建筑
(二)礼制建筑
1.我国礼制建筑产生、主要类型
2.礼制建筑主要遗存
(三)楼阁建筑
1.种类
2.中国三大名楼
讲授
多媒体教学
作业和思考题:
1.我国九大古都名称、位置?
2.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
4.北京故宫的修建历史、主要特点?
小结
小结:
从本章开始进入到人文旅游资源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作好复习。
教学难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知识;礼制建筑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活动二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古都名城
1.九大古都
2.文化名城
二、文化遗址
1.古人类文化遗址
2.名人故居
3.革命遗址及纪念地
三、古代建筑
(一)宫廷建筑
1.北京故宫
(1)修历史、规模
(2)主要特点与主要建筑
(3)旅游价值
2.沈阳故宫
(1)修建历史、规模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3周 第5、6节
课次
6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
项目一 中国旅游资源
活动二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古都名城
二、文化遗址
三、古代建筑
教学目的、要求:
1.熟悉我国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
2.掌握北京故宫,熟悉沈阳故宫,了解我国礼制建筑。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九大古都;北京故宫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国旅游地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旅游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

2.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并能够分辨其所属的地理区域。

3.提高学生对中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旅游兴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中国的气候条件和影响。

3.中国的主要旅游地区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位置,并向学生提问,中国的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有什么影响?2.观察探究:教师将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三个方面,观察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

3.学习知识:a.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背景。

例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较大,南北跨度广,东西相对狭窄;中国地貌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和台地等。

b.气候条件和影响: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气候条件,包括季风气候、干湿气候、寒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例如,南方的雨季适宜观赏瀑布和溪流,北方的寒冷冬季适宜观赏冰雪景观。

c.主要旅游地区及其特点:教师通过讲解中国的主要旅游地区,包括北方的北京、西安、南方的上海、杭州、西南的成都、云南等,并结合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这些地区的美景和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这些旅游地区的地理特点,例如,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成都以美食和熊猫闻名等。

4.进一步发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的旅游资源如何与地理特点相互关联,并请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触动。

5.综合应用:教师设计旅游线路图,包括中国的北方、南方、西南三个地理区域,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将不同的旅游景点标记在地图上,并解释其所属地理区域。

6.总结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的旅游地理特点以及旅游资源与地理特点的关系。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三)天津市

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案:黄河中下游旅游区(三)天津市
上盘松胜,劲松苍翠,盘曲翳天。
中盘石胜,巨石嵯峨,千姿百态。
下盘水胜,飞泉响涧,溅玉喷珠。
3.独乐寺
(1)地理位置:位于天津北郊的蓟县西门内
(2)建筑朝代: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
(3)景点特色:主要建筑物有庑殿顶的山门和歇山顶的观音阁。
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古建筑,门上悬挂的“独乐寺”匾额相传是明代官吏严嵩所题。山门两侧有两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珍品,山门后面还有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壁画。
4、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重点
天津市概况及主要游览地
难点
标注旅游资源图并设计旅游线路
教法
读图分析法、模拟导游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中央直辖市有哪些吗?
从地图开始了解一下天津
合作探究,导入新课
天津市
首先介绍天津市的世界遗产、5A景区、历史文化名城,形成表格。
(5)名小吃:如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烤红薯、糕饼、甜品等。
2.盘山景区(5A景区)
(1)地理位置
位于天津市蓟县,有“京东第一山”之称。
(2)景点特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盘山的奇峰险壑,尤以
“五峰、八石、三盘”之胜奇特称绝。主峰挂月峰, 海
拔864米,为盘山绝顶。
其中的“三盘”,即上盘、中盘、下盘。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2.城市规划
3.历史由来
4.地位
5.主要旅游景点
二、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3.培养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的知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教学难点:1.对中国旅游地地理位置的理解和记忆;2.对中国旅游资源特色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去过的旅游地,介绍这些地方的特点和自然景观。

2.提问: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地吗?大家都听说过哪些?二、知识讲授(10分钟)1.讲解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中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分布在全国各地;2.介绍中国旅游资源的特色:山水之美、历史古迹、民俗文化等。

三、探究互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著名旅游地,进行研究和介绍;2.每组介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特点;3.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四、总结归纳(10分钟)1.总结中国著名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归纳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请学生自主查询一些未涉及到的中国著名旅游地,并进行简要介绍;2.学生自由发挥,讲述自己对旅游地的印象和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请学生回家整理自己查询的旅游地信息,写一份旅游攻略并提交;2.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图片等形式,丰富自己的作品。

板书设计:注意事项:1.教学过程中可适量添加小游戏、图片展示等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2.为方便学生记忆,可以准备一些中国旅游地的图片和地理位置标注图;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