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阅读题型及答题策略[1]

合集下载

人物传记阅读与解题方略

人物传记阅读与解题方略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一、传记阅读的总体要求1.知人:文章写了什么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陪衬,还是对比)?传主的身份、地位、贡献、成就、人生观、世界观是怎样的?2.理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传主的?分别选择了什么典型事例、场景、细节来表现?场景与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意图?叙事的顺序有什么特点?通过梳理所叙之事和对场景与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来认识传主的“人品”,理解文本的选材特点、写作手法(对比、烘托、抑扬、虚实、详略)及其用意,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识品: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作者是如何评价的?旁人是如何评价的?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要注意结合传主的身份特点,联系传主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等。

二、传记的“四步阅读法”1.把握传主经历任何一个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与成长环境等的影响。

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握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立体地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价传主的思想、品格与功过。

2.关注典型事迹传主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但是最能凸显传主品格修养与情感志趣的往往是传主经历的重大事件。

作者通常会选取典型事件来刻画传主的形象。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着力刻画传主的言行细节,鲜活地再现传主神态、心理,塑造出丰满的传主形象。

3.分析艺术手法作者刻画传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寄寓着自己的情感倾向,为此,传记作者会精心选材布局,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艺术。

在表达方式上,传记一般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和议论;在表现手法上,传记一般会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相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环境渲染、细节勾勒等手法;在修辞运用上,传记常会用到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

4.体察作者情感阅读传记,应在把握传主事迹、明确传记手法的基础上,体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技巧1.传记的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高考重点)2.传记的特点:传记属应用性的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

(1)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的题型以及答题技巧或模式类型一:启示式探究【提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确定观点。

观点必须明确,必须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

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

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

【答题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写童年时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写晚年时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类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类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类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式一、解题意识①审题意识:琢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对象、答题区间、答题方向,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向题目要答案,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的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②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

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切忌凭空想象。

③得分意识:简答题的分数,与难易度、文字量有紧密联系。

如果一道题2分,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点或四点,题目的分值,是答题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④关键词意识:筛选的信息点过多,就必须摘录关键词,整合同义近义项,然后,将这些具体信息,提炼概括为抽象的“上位概念”。

⑤分条意识:只要是主观题,都应该条理清晰,所以,答案必须分条列款。

二、弄清传主身份、分析传主品质1、身份:①科学家(学术观点、理论著作、科研实践、国家集体、人才培养、关心后辈、家国情怀)②教育家(教育观念、教学成果、教育实践、思想品质、师生关系、人才培养、家国情怀)③军事家(军事观点、军事理论、军事才能、军事实践、指挥作战、人才培养、勇气谋略、家国情怀)④文学家(文学观念、创作思想、文学成果、关注内容、人文情怀、关心后辈、家国情怀)2、品质:①人格魅力——主要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专业能力、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

②成就贡献——学术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本专业成果、其他领域、国家集体成果等。

③优秀品质——思想性格、道德品质、行为言语、为人态度、人际关系(家人、他人)家国情怀、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勇气意志、人才培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不懈等。

【品质术语】:①勤奋好学、发奋读书、认真细致、善于思考、讲究方法②坚持不懈、没有放弃、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饶、脚踏实地、勇敢果决③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独特的思维、个性④敢于重新选择、敢为天下先、创新、打破常规、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发现、努力探索、敢于质疑⑤思想超前、反对权威、坚持个性(原则)追求真理、坚守信念、意志坚定、恪守标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强烈的正义感、过人勇气、真诚正直、善良友爱、善于反思、刻苦学习、擅长沟通、不安现状【答题思路】:①以文本为依据,分清传主身份,看文本中有无以上条款。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及模板
有很多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考人物传记有哪些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语文人物传记有哪些答题技巧(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
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人物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
考和判断。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人物传记分自传、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
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
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人物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

人物传记类阅读法及答题法(课内五篇文章联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考教衔接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人物传记类阅读法及答题法(课内五篇文章联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考教衔接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 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 ,又爽然自失矣。”
5、文章最后两段概括其内容? 屈原对后世影响:文学+政治 由传到评
小结: 叙事说理艺术? 人物形象?
项羽和刘邦对待内应的态度如何呢?从中能看出他们 各自怎样的性格?
项羽把曹无伤是内线一事告诉了刘邦,可以看出他胸无 城府; 刘邦百般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结为亲家,由此可 以看出他善于争取团结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复习目标: 叙事说理艺术? 人物形象? 词类活用?
叙事过程
(2-3)因变被扣 4、自杀殉汉 5、卫律劝降 6、? 7-8、?
梁启超《屈原研究》:屈原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的,我们应把屈原的死看作是他 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彻底决裂,他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 理想,坚守自己的高洁情怀,以死来保持自己生命永恒的纯洁。他的死不是怯懦,不 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中国人爱讲调和,屈原不 然,他只有极端:“我决定要打胜他们,打不胜我就死。”这是屈原人格的立脚点。
人物传记类 阅读法及答题法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下 《鸿门宴》 《屈原列传》选必中 《苏武传》 《种树郭橐驼传》选必下
第一单元导语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增广贤文》)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 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 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 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 本单元选取了《论语》《孟子》《庄 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 记》的精彩片段。阅读这些文章,有助 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 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 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 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初步了解 儒家、道家思想的特征,体会相关篇章 论事说理的技巧和不同的表达风格。阅 读史传文,要关注其叙事曲折有序、写 人生动传神的特点,尝试理性评价历史 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 物和历史事件。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解题指津◆解题的基本原则l"整体驾驭原文与语境分折相联合的原则、整体原则:阅览文章要起首从整体起航、弄清文本大意,明白中心主旨,驾驭传主特点,思虑回覆问题时紧扣中心主旨,不能孤登时去看问题,尽量阐发问题与中心主旨有何干系。

语境原则:理解具体问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阐发回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从上下文起航,从原文找到问题的相卷子模板关信息点或者表示内部实质意义.再加以阐发、归纳、作答。

2."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起首要关注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背景、家子糊口背景等众多因素,这样才气更深刻、更好地理解传主;其次,要理解各种人物瓜葛网中的传主,因为传主的叁际来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瓜葛去理解传主是阅览传记的一条通道;再次,理解传首要联合具体的究竟,传记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思虑阐发传记阅览题时亦须对峙脚结壮地的原则,阐发人物性格或者评价判断,都必须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究竟作为依据,用究竟说话,不能平空妄下判断或者凭臆想作揣度。

◆解题的基本步调传记阅览题的解题思绪、要领可与原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览中学语文卷子题的解题思绪、要领联系起来,联合传记作品的具体特点,咱们可按以下思绪步调去解题:1.揣摸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千,当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一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儿"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览文本韵有力指示。

2.理清脉络,整体驾驭第一遍速读文本:第一步,弄清作品按啥子挨次社团材料,传主的糊口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驾驭文本的布局思绪;第二步,整体体会文本内部实质意义,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翁哪一些事,体现了人物的啥子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区别出作者品题的身分,弄清作者的首要概念和基本偏向是啥子。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1. 熟悉传记的结构和特点:例如,一道题目可能是要求写某位文学人物的传记,并分析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在回答时,可以按照传记的结构,先介绍人物的背景和生平经历,然后重点描述其主要成就,并分析这些成就对文学界的影响。

示例:以李白为例,可以首先介绍他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描述他的文学才华和诗作风格,最后分析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2. 精读题目要求:例如,题目可能要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遭遇困难。

在回答时,要明确把握题目要求,并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材料进行回答。

示例:以鲁迅为例,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遭遇困难,可以选择他坚毅不屈的个性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进行论述,并结合他在民主革命中的辛酸经历,分析这些困难对他思想觉醒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3. 注意人物形象描写:例如,人物传记中通常会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进行描写。

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引用相关的描写细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深入分析这些细节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示例:以纳尔逊·曼德拉为例,可以引用传记中对他身材高大、目光坚定和语言优美的描写,进一步分析这些形象描写如何展现他的领袖气质和激励人心的演讲技巧。

4. 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例如,人物传记中经常会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描述和举例,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人物行为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示例:以孔子为例,可以引用传记中对他谦逊有礼、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的描述,并结合他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分析这些性格特点如何影响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后世的影响。

5. 分析人物成就和影响:例如,人物传记中通常会介绍人物的重大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需要对这些成就和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展示自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示例:以马克思为例,可以分析他的社会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他的著作对社会主义运动和现代政治思想的深远影响,进一步论述他的成就和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一、人物传记阅读基本要求1、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

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看分答题、分点答题、力求全面。

2、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

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

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二、传记文学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2)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A、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B、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C、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D、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阅读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三、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人物传记题型及答题策略
《课程标准》对传记阅读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阅读这些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一、阅读传记作品的基本要求
(1)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2)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3)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4)品味标题: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

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
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1)吸引读者关注
(2)体现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3)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二、积累人物传记的具体命题形式及应对策略
题型一:概括传主人生阶段(人生经历),多侧重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题策略: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进行作答。

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追忆钱学森:此生三事最关情》)
题型二: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风貌)或某一性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策略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
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

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

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题型三.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1、正面描写:多种修辞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突出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2、侧面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烘托)(2)他人(对比、衬托)
(3)引述他人的话等也属于侧面描写
3、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常见于记叙性散文、人物传记和小说中。

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

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

(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

(传记、小说等都适用)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适用)
(4)真实性。

(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

(散文、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4、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
(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感情
(2)烘托传主的心情,表现传主的性格品质。

(3)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4)为内容或情节起铺垫作用《追忆钱学森》《一代怪杰辜鸿铭》
5、运用选材(详略得当、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来塑造传主形象
题型四.概括传主在某方面作为的原因
注意:可从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角度作答。

《追忆钱学森》《下不觉师造化》
题型五:传记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引用别人的话或名人的话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传主。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1.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
量。

题型六.选材的处理(同人物通讯)
(一)选材的角度
1.以小见大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3.正侧结合
4.选材典型
(二)材料的安排 1.详略得当
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他这一阶段的经历最能突出他的主要品格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2.记叙顺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倒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
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

(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
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

(与作者情感的关系)
④深化了主旨。

(与主旨的关系)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题型七:文章语言有哪些特点
1.从文体看:不同类别传记具有不同特点。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表现了传主或坦荡磊落,或谦逊谨慎的精神;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肯定之情。

2.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

3.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4.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分析传记语言:
一要辨明传记的类别。

二要有引有析,述评结合。

在分析文本语言的时候,最忌空洞概括,要从文本中举出典型例句(最能体现整个文本主要语言特征
的语句),
然后对这些例句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

题型八:文章的写作特色
人物传记常见写作技法(特色)
1.衬托(侧面烘托)(他人衬托、环境烘托)
2.对比
3.抑扬
4.引用
5.反复
6.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7.写作视角独特
8.如为评传,则夹叙夹议
题型九:探究题
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

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思考方向)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常见提问方式
1.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2.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探究传主的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探究题按开放程度可分:
限制型、半开放型、全开放型
1、限制型。

阐述的信息主要从文本概括。

2、半开放型。

半开放型探究题答题思路可概括为:亮出观点——引据论述——联系现实——总结陈词。

(1)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

(2)引据论述: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

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传记多从表现传主精神品质来谈)(3)联系现实: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系生活现实。

(4)小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不可不记的话
1.引用材料的作用
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

2.细节描写的作用
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突出文章主旨。

3.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

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