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____国民收入决定[1]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E
150
Y=c+s E=c+i
收入=100 100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得率引起的用 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 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价格水平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 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 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5、流动资产
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 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 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
6、减税政策
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 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 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 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 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货币、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CY∆∆或MPC=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APC=CY。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 0<MPC=CY∆∆<1。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例如,在图13-5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
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CY>1。
图17-5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3.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解答: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大于富者,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西方经济学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诠释:c=α+βy,α——自发消费,不依 存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纵轴截距;β— MPC,直线斜率;βy—引致消费,依存收入 变动而变动
2、新解APC与MPC
APC=c/y=(α+βy)/y=α/y+β=α/y+MPC
(1)APC>MPC (2) α/y→0,所以APC→MPC
.
c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里亚尼在20世纪 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与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发 表了一系列有关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论文。 1986年他在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大会上的演 讲《生命周期、个人节俭与国民财富》综述 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发现家庭 的收入变化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内是有规律 可循的。因此,一个人的储蓄状态取决于他 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杜森贝所指出的消费行为之间互相影响作用所引 起的高收入集团对低收入集团在消费方面的示范 效应极为重要,可用以说明工业化发达国家特别 是美国高消费所形成的示范作用,也可用以解释 某些发展中国家"超前消费"或"消费早熟"的形成。
他所提示的习惯效应对于解释消费的稳定性有一 定作用,但有些经济学家对消费的不对称性的解 释表示怀疑,提出短期中习惯效应不很明显,故 使短期消费中也有波动。 弗里德曼则认为相对收入理论缺乏充分有力 的经验研究,实际上只是持久收入理论的一种特 例。
一般来说,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 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 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 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 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 己过去的高峰收入。对于这种习惯效 应有人称其为棘轮作用或制轮作用。
1、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 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第13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a2ad49c850ad02de804103.png)
S
60
E
i
0
-100
500
800
y
图12-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收入
乘数原理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蜜蜂的寓言: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奢华的生活,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百业昌盛。后来,它们改变了原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 有的生活习惯,崇尚节俭朴素,结果社会凋蔽,经济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需求的重要性。 衰落,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需求的重要性。 乘数的定义: 乘数的定义: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 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比率。 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理解乘数理论应注意: 理解乘数理论应注意: 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前 提: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双重性:若自发总需求减少时, 双重性:若自发总需求减少时,由于乘数作用所引 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Hypothesis]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Hypothesis]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Hypothesis] [Life Cycle Hypothesis]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Hypothesis]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c
CL
0
y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F. Modigliani)
YL×WL=C×NL=C×WL+C×(NL-WL) × × × × -
西方经济学_高鸿业(宏观部分)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依据哪种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消费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依据哪种消费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解答:依据凯恩斯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会增加人们当前收入,因而对消费影响最大,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减税使得收入增加进而使得消费相应的增加。
其他的消费理论认为如果减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是较小的。
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金的一个永久性上升可以减少老年时代的后顾之忧,减少当前为退休后生活准备的储蓄,因而会增加消费。
依据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等于增加了持久收入,因而可增加消费。
4、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与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这种关系是什么?哪种理论预言消费将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做太大变化?为什么?解答: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年轻人要为自己年老生活作储蓄准备,因此,年轻人对退休人员比例提高时,总储蓄会增加.反之,退休人员对年轻人比例上升,总储蓄会下降,因为退休人员不储蓄,而消耗已有储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行为与持久收入紧密相关,而与当期收入较少有关联,即消费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不会随经济的繁荣和衰退做太大变化,这种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固定的。
依照人们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很难。
因此从短期来看,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收入增加时低水平收入者的消费会增加,但收入减少时消费水平的降低则很有限。
5、假设你和你邻居的收入完全一样,不过你比她更健康从而预期有更长的寿命。
那么,你的消费水平将高于还是低于他的消费水平?为什么?解答:可以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来分析此题.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你和你的邻居预期寿命小于工作年限WL ,即未到退休就已结束生命时,尽管你比邻居长寿写,但两人年年都可能把年收入YL 消费完,两人的消费会一样多。
经济学1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精)

(3)消费分类
■自发与引致的消费(C) 自发消费:当国民收入为零时的消费。 引致消费: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C, 它们是Y的递增函数。 ■计划与实现的消费(C)
(4)消费函数: C a bY C : 实际消费支出; a:自发消费;
C b:边际消费倾向(MPC lim ); Y 0 Y bY : 引致消费 Y : 实际国民收入
(三)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
1.定义:是指厂商的投资支出和决定投资的变量 之间的关系。 2.投资支出包括三类:
■厂房新资本品的购买,包括建筑物、机器、汽车、收 款机、办公用品等 ■存货 ■家庭对新住房的购买
3.投资函数
投资一般来说要牵涉到两个问题,即是否 投资,何时投资。
(6)消费倾向 • 消费函数C=f(Y)
•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 边际消费倾向MPC=△C/△Y
(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1.定义:是指居民的储蓄和决定储蓄的变量之间 的关系。 2.函数: S=Y-C=Y-(a+bY)=-a+(1- b)Y (13.4) 其中:S:实际储蓄;Y:实际国民收入; -a:自发储蓄(autonomous saving); 1-b: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简称MPS)。
2006年度我国粮食消费将达5亿吨 资料分析:
2005-2006年度我国的粮食消 费总量预计首次达到5亿吨的水平 ,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消 费水平为773斤。尚强民还表示, 根据对年度内粮食进出口数量的 预测,净进口粮食数量占国内粮 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1%。国家 信息中心预计,考虑部分陈化稻 谷出库因素,稻谷消费量为1.81 亿吨;玉米将达到1.28亿吨左右 ; 2005-2006年度小麦消费总量 预计平稳下降至1亿吨水平;国内 大豆消费量将继续增加,达到 4300万吨或更高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 (13)

0.97
0.64
E 13000 F 14000
12240 12830
0.94 0.59
0.92
0.53
G 15000
13360
0.89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曲线
普通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 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
❖ 此处I=S,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 划储蓄。
❖ 如果I≠S,即计划的投资不等于计划的储蓄,经济将处 于非均衡状态:当: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本章的一些重要假定前提
1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相应的供给量。(为什么这样假定?)
2 政府税收政策
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消费之谜”(pozzles of consumption)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
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乘数
500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
变化的比率。
k y
i
乘数的含义与表达式
乘数含义: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 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这里指国民收入的 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 率。
乘数的代数表达式
乘数
1
1 边际消费倾向
或 :k 1 1 MPC
y ci
几点说明
小写字母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实际 值。
c和i是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实 际发生的。
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指与计划 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计划产出 正好相等,从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 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 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 税收之和,即: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 储蓄函数为:s=-α+(1-β)y 联立方程,求得均衡收入
y ai 1
图13-8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决定收入
若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不应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减少,企业就会扩大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右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若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小于储蓄,社会 生产供过于求,企业存货意外地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 使收入水平向左移动,直到均衡收入为止。
造投资品所需的生产要素。从而使要素所有者收入增加100 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消费者用这100亿元收入的80亿 元用于购买消费品。这80亿元又流入生产这些消费品的生产 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 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其他部门消费者又拿出80亿元中的64亿元用于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1.均衡产出或收入2.消费函数3.边际消费倾向4.平均消费倾向5.边际储蓄倾向6.平均储蓄倾向 7.投资乘数 8.直接税 9.间接税 10政府购买 11.政府转移支付 12.政府支出乘数 13.税收乘数 14.转移支付乘数二、选择题: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4.在短期内,居民的( )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A.储蓄 B.消费 C.所得税 D.转移支付5.直线型的消费函数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A.自发性支出增加 B.税收增加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税收下降7.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 )。
A.(C+I+G)上移B.(C+I+G)下移C.(C+I+G)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 引致消费取决于:()。
A. 自发消费B. 边际储蓄倾向C.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11.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主要是:()。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增加C. 储蓄增加12. 根据凯恩斯的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A. 收入增加B. 利息率提高C. 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13.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原因是:()。
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14.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B. 边际消费倾向为0.4C.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D. 边际消费倾向为0.215. 在两部门经济中,当投资增加100万元时,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A.100%B.10%C.90%D.20%16.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在没有所得税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是:()A.4B.5C.6D.81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 0.8 (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 0.8B. 1.25C.4D.518. 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由增加的税收支付19.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A.Y=C+I+GB.C+I=C+SC.S+T=I+GD.S=F(Y)20. 已知:国民收入总额=1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1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有1亿美元的逆差,储蓄额=2亿美元。
下列哪项测度准确()。
A.消费额= 7.5亿美元B.政府支出额=1.5亿美元C.消费+政府支出=8亿美元D. 投资=2亿美元21. 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平均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边际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22. 如果平均储蓄倾向为负,那么()。
A.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B.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C.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D.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23.在一个私人部门(C+I)模型中,收入的均衡水平发生在( )。
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消费时B.总供给等于计划投资时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D.储蓄等于投资24.假设总供给是540美元,消费是460美元而投资是70美元,在该经济中( )。
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B.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C.存在非计划储蓄D.非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及非计划投资25.政府支出乘数()。
A.等于投资乘数B. 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C.比投资乘数小1D. 等于转移支付乘数26.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唯一区别是()。
A.税收乘数总比转移支付乘数小1B.前者为负,而后者为正C.两者互为相反数D.后者是负的,而前者为正27.如果MPS为0.2,则税收乘数(税收为定量税)值为()。
A.-5B.0.25C.-4D. 228.如果政府支出乘数为8,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为定量税),税收乘数为()。
A.-6 B.-8 C.-7D.-529.依据哪种消费理论,一个暂时性减税对消费影响最大?()A.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30.依据哪种消费理论,社会保障金一个永久性上升对消费影响最大?()A.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31.依据哪种消费理论,持续较高的失业保险金对消费影响最大?()A.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32.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于总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A.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33.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消费将不会随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作太大变化?()A.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B.相对收入消费理论C.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D.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B、30;C、50;D、500。
6、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C、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
7、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3、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A、100%;B、90%;C、50%;D、10%。
三、是非判断题:1.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2.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3.既然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那么实际经济至少在理论上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
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那么储蓄函数比消费函数陡。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税收为定量税),那么投资乘数为4。
6.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税收为定量税),政府支出乘数为4。
7.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平衡预算上升100,那么实际收入上升75。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税收上升100,那么实际收入下降300。
9.在均衡公式S+T=I+G中,储蓄一定等于投资,税收一定等于政府支出。
10.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都将由于它们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影响消费。
11.政府购买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
12.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1美元收入中消费85美分。
13.增加转移支付将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14. 若所得税不是同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相同数额,政府购买的增加将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
15.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增加。
16.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将减少收入。
17.在没有所得税条件下,增加政府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与政府购买相同的量。
18.在存在所得税条件下(税收为定量税),增加政府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与政府购买相同的量。
19.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20.若一国可支配收入的92.2%用于消费支出,则7.8%用于储蓄。
四、分析讨论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会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4.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5.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五、计算题: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l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试求投资从300增至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C=a+bYt-1500过程中的第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十0.8Y,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D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税率t=0.25,试求:(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4.假定在上题中加入进口因素,并假定净出口函数为NX=50-0.05Y,试求: (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作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