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加固技术综述
边坡加固技术交底

边坡加固技术交底1. 背景边坡是指山体或路堤的侧壁。
由于长期风化、侵蚀、地震等因素的作用,边坡可能存在不稳定的风险,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加固技术概述为了解决边坡的不稳定问题,我们采用了以下加固技术:2.1 土工格栅加固土工格栅是一种由高强度合成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可以提供边坡的支撑和加固。
通过将土工格栅嵌入边坡中并与土壤紧密结合,可以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2.2 钢筋混凝土桩加固钢筋混凝土桩是一种通过深穿越边坡并与坚硬层连接来增加边坡稳定性的加固方式。
通过将桩体打入地面深处,可以有效地分散边坡上的荷载,增加边坡的承载能力。
2.3 植被加固植被加固是一种低成本、环保的边坡加固方式。
通过在边坡上种植各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可以增加边坡表面的抗冲刷能力和稳定性。
植被的根系还能增加土壤的抗滑性。
3. 加固技术实施流程为了确保加固技术的有效实施,我们采用了以下步骤:1. 边坡评估:通过对边坡的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加固技术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2. 施工准备:根据加固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3. 地面处理:对边坡表面进行清理,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加固处理,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技术实施:根据加固方案,进行土工格栅嵌入、钢筋混凝土桩打桩和植被种植等相关工作。
5. 监测与维护:在加固工程完成后,进行边坡的监测和定期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安全与质量控制在加固技术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5. 风险与应对措施在进行边坡加固工作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困难,我们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风险: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土层松动、设备故障等风险。
- 应对: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及时处理并修复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边坡加固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请各位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保证加固工作的顺利进行。
边坡加固技术

边坡加固技术
边坡加固是一种用于防止山坡、土堤、挖掘坑等土体结构塌陷或滑坡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改善土体的强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从而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降低边坡的失稳风险。
一般来说,边坡加固技术可以分为四类:
1. 水力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的力量来加固边坡。
常用的方法包括引入地下排水系统,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小土体的饱和度;构建排水槽、排水带等,保持边坡的排水畅通;注入浆液或胶体材料,增加土体的粘聚力和抗剪强度。
2. 土工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和材料的力学性能来加固边坡。
常用的方法包括增加边坡的坡度和面积,以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设置排水带、滤水带等,控制水流的渗透和排泄;采用挡土墙、悬索锚喷等结构形式,限制土体的滑动和变形。
4. 植物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力量来加固边坡。
常用的方法包括种植具有侵入性根系和抗洪涝能力的植物,如杨树、芦苇等;构建植物根网和土工合成材料,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和土壤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边坡加固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不同的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施工要求都会对加固方案产生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尽管边坡加固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防止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下面将从边坡加固处理的目的、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法: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格室)加固边坡,形成一个稳定的土工结构体,提高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2. 钢筋混凝土加固法:通过在边坡中埋设钢筋等加固材料,形成钢筋混凝土墙体,增加边坡的抗滑能力。
3. 土石结构加固法:利用土石结构进行边坡加固,主要包括挡墙、护坡、步坡和挡土墙等结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4. 植被加固法:通过植被覆盖来加固边坡,植被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抗滑能力,减缓土壤侵蚀,有效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5. 减压排水加固法:通过排水措施,减轻边坡的自重压力,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具体的应用案例:1. 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我国最大、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水利工程,其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三峡工程中,利用钢筋混凝土护坡墙和土工布等材料进行边坡加固,有效地保护了边坡的稳定性。
2. 面貌工程:面貌工程是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边坡加固处理技术主要采用了土工布、植被加固等方法,通过植被的根系和土工布的固结作用,保护了边坡的稳定性,提升了景区的环境质量。
3. 铁路工程:在铁路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对列车的安全行车至关重要。
加固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边坡工程中,包括土石结构加固、减压排水等方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运行。
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保护边坡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边坡灾害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边坡加固处理技术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岩土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涉及到地质、土木、施工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边坡加固工程在岩土工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边坡加固的意义、常用的边坡加固方法、边坡加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岩土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边坡加固的意义边坡加固是为了减轻坡面土体受到的外力作用,防止坡体发生滑坡、塌方等危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岩土工程中,边坡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常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进行边坡加固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边坡加固工程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边坡不稳定容易导致土壤流失、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行边坡加固工程能够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在进行边坡加固工程时,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 土工布加固法:土工布具有高强度、较好的抗拉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小坡体表面的裂隙和缝隙,增加坡体的抗滑稳定性。
2. 混凝土护坡:在边坡处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坚固的护坡结构,能够有效地加固坡体,提高坡体的整体稳定性。
3. 桩墙加固:在坡体上设置一定深度和距离的桩墙,通过桩墙的加固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坡体的稳定性。
4. 植被加固:通过种植适合坡体生长的草木植被,增加坡体的抗冲刷能力和抗滑稳定性。
5. 地下水位控制:通过降低或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坡面入渗水分的作用,提高坡体的抗滑稳定性。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边坡加固工程,工程师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三、边坡加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1. 了解地质情况:在进行边坡加固工程前,需要对坡体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岩土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以便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依据。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坡体进行清理、采样分析、勘测测量等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水利工程高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技术综述

1 滑坡的工程分类 .
边坡的稳定性破坏 ,是由于岩石的抗拉 或抗剪强度被克服所致 。 岩石边坡的破坏有不同的模式 ,而且这些不同模式是 由于开挖面与岩 体中的地质间断面有不同的特定几何关 系造成 的。工程实际对滑坡 主 要分为三类【Ⅱ 】 2 3.
石边坡加固 : (1 )混凝土置换 岩体 内的断裂面往往就是潜在 的滑动面。用混 凝土填塞断裂部分就消除 了滑动 的可能。在填塞混凝土之前 ,应将 断 裂部分的泥质冲洗干净 ,这样使混凝土与岩石可 以良好地结合。混凝 土置换洞加固由于其工程 的浩大性 , 般只适用于大型的边坡抗滑 。 一 ( ) 2 锚栓或预应力缆索加 固采用锚杆、 锚索等锚 固件对岩体进行 锚 固,以改善岩体的应力状态 ,达到提高岩体稳定性 的加固措施。在 不安全岩石边坡 的工程地质测绘 中, 经常发现岩石 的深部岩石较兼顾 , 不受风化的影响 ,足以支持不稳定的和某种危险状况 的表层岩石。在 这种情况下采用锚 固或预应力缆索进行 岩石锚 固.很为有利 。 ( ) 3 削坡法 当边坡发生滑坡灾害时 ,滑动力大于抗滑力 ,为了 阻止边坡失稳 ,我们既可以减小滑动力也可以增大抗滑力 。我们可 以 通过消减滑坡体主要滑动部分 的质量 ,来降低滑块体 的下滑力 ,是边 坡稳定下来 , 而达到新 的力学平衡。削坡减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滑 从 坡 的措施 , 特别是对厚度达 、主滑段和牵引段滑面较 陡的滑坡更明显。 ( ) 4 用混凝土挡墙或支墩加 固 在山区修 建大坝 、水电站、铁路 和公路而进行开挖时,天然或人工的边坡 ,经常需要防护 ,以免岩石 塌滑 。很多情况下 , 不能用额外 的开挖放缓边坡来 防止岩石的滑动 , 而应 当采用混凝土挡墙或 支墩 ,这样 比较经济。 () 5 排水工程 产生滑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 的, 其内因 ( 如岩性、 土地质构造和风化状 态等 ) 一般起控制作用 , 但外 因 ( 如降雨、融雪 等气象条件和挖、填土 引起 的应力变化等 ) 往往加剧滑坡的运动 ,因 此需做好边坡的排水工程 。 现实工程的边坡治理与加固 , 大部分是综合采用以上的加 固方式 , 只不过有主次之分。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是保护边坡稳定以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边坡加固处理技术通常包括地质勘察、边坡稳定性分析、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并重点讨论土工材料加固、植被加固和钢筋混凝土加固三种常见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一、土工材料加固技术土工材料加固是边坡加固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边坡表面上铺设土工材料,通过土工材料的抗滑移性能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避免边坡发生滑坡。
土工材料常用的有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和土工织物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滑移能力。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由聚酯、聚丙烯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和纤维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抗滑移性能。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根据边坡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规格和材料厚度,通过铺设和固结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梯级结构的复合材料,它由高强度聚合物材料组成,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抗滑移能力。
土工格栅在边坡加固处理中通常是将其嵌埋在边坡内部,通过固结地质体和土体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二、植被加固技术植被加固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和植物体来增加边坡稳定性的技术。
植被加固的原理是通过植物的根系锚固土体,吸收地下水分,增加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力,从而提高边坡的抗滑移能力。
植被加固技术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实现。
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根据边坡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树木和灌木是较为常见的植被种类,它们的根系能够形成复杂的根网结构,增加土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力。
植被加固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防护作用,通过在边坡表面种植植物来避免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三、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是一种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来增加边坡稳定性的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边坡表面或内部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通过形成刚性连接来增加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加固技术通常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

谈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中的边坡加固处理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也关系到周围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概念、技术要点、常见的加固方法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概念水利工程中的边坡加固是指为了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止其发生滑坡、崩塌等危险情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边坡是指河堤、水库坝体以及渠道等工程的边缘部分,而边坡加固则是对这些边缘部分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边坡加固的技术要点1. 边坡稳定性分析:在进行边坡加固前,首先要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了解边坡的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坡度、水文条件等因素,以便确定加固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2. 抗滑稳定措施:在边坡加固中,一般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抗滑稳定措施,包括地下排水、防渗处理、加固坡体、固结土和植被覆盖等。
3. 灾害预警监测:在加固完成后,还需要对边坡进行灾害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发现边坡变形、位移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4. 生态环境保护:边坡加固处理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常见的边坡加固方法1. 地下排水加固:通过设置井孔、井管等设施,将边坡内部的地下水及时排除,减少土体的受水影响,提高边坡的承载能力。
2. 防渗处理加固:采取加固材料、堵漏材料等对边坡进行防渗处理,减少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网等)对边坡进行包覆、加固,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4. 植被覆盖加固:通过种植植被等方式,对边坡进行覆盖,减少边坡的裸露面积,减缓雨水对边坡的侵蚀。
5. 护坡工程加固:在边坡上设置护坡工程,如桩墙、挡土墙等,增加边坡的抗滑稳定性。
四、案例分析1. 三峡工程边坡加固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其防洪工程对边坡的加固尤为重要。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与处理技术综述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与处理技术综述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水利水电工程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基建工程,对人民的社会经济水平建设的提高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有土方开挖、边坡支护等,在前期开挖施工过程中坡体要素发生改变会产生应力重分布,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以及本身岩土的重力下,产生了切向应力。
坡体剪切破坏的产生说明切应力大于边坡岩土的抗剪强度。
阐述边坡加固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并对水利过程中边坡开挖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加固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引言由于地理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利水电施工中高边坡加固的难度很大,加固技术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边坡事故风险问题的发生。
要设计和制定完善、科学的高边坡加固防护措施,合理、灵活地选用高边坡加护技术,才能够确保高边坡加固的效果达到预期,切实保障高边坡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水利水电工程中进行边高坡加固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基础工程的一种,地质状况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展开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确保工程顺利展开,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稍有不慎,产生的影响巨大。
因此,在实施工程之前需要对施工的地理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的专业分析,预先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边坡加固方法以及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方针。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边坡加固工作几乎遍布于所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实施中,边坡包括了水库边坡、溢洪道边坡以及大坝边坡等,受施工的实际地质环境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规模、施工技术也会有所改变。
在有效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也会有所变化。
因此,边坡加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边坡工程的稳定性是整个边坡加固工作主要中心流程,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施工效率,保障工程的整体性以及地质环境的稳定性,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目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加固技术综述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穿越黄土地区的铁路、公路等基本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工程作用形成了大量黄土边坡,严重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这里将中国边坡加固技术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①被动加固阶段②半理论加固技术研究阶段③加固技术理论方法深化研究阶段。
同时从坡面和坡体两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的主要边坡加固技术,分析各类加固技术的结构类型、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系统的阐述了目前加固技术还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进行了发展趋势展望。
关键词:边坡加固坡面加固坡体加固Abstract: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more and more railway, highway .etc construction project crossing the loess area, engineering function has formed a lot of high loess slope, restric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ivided the Chinese slope reinforcement history into three stages①passive reinforcement stage②semi-theory of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research stage③the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theory method and further research period.The paper describe the main loess slop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from two aspects of slope surface and body currently at home and abroad,analysis the structure types, applicable condi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advantages, systematically state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reinforcement technique currently, and targeting these questions, propose my own understanding and make the development trend prospectKey words:slope reinforcement slope surface reinforcementslope body reinforcement1引言我国幅员辽阔,三分之二的国土为山地,地质结构复杂,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导致地质灾害多发,且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国家经济政策逐步向黄土地区倾斜,黄土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和力度空前增大,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黄土地区将有越来越多的生命线工程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不可避免的迎来了黄土地区边坡灾害的高发期,又由于西部复杂地质环境和恶劣气候环境,使得黄土边坡灾害数量不断增多,边坡稳定性问题日渐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元亿人民币;2005年,仅甘肃省就有大小各类边坡灾害约4×l04处,涉及全省60个县市,占全省县、市总数的69%,其中体积大于50×104m3的约5470处(吴玮江等,2005),且大多为黄土边坡;陕西省仅黄土边坡灾害就有1131处(陕西省滑坡工作办公室,1995);宁夏、四川、青海、云南等省灾害也特别严重,且灾害程度还将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西部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增加。
黄土边坡灾害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区域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和国家对西部基础建设投资的效益。
为了推动边坡加固技术研究良性发展,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及对工程建设的可能影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不断总结,找到不足,不断提高,少走弯路,具有十分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
2 边坡加固技术历史回顾在对边坡进行加固之前要进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当其稳定系数不能满足边坡自稳的要求时,就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纵观边坡加固技术研究历史和发展过程,可大体将其研究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2.1 被动加固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仅有边坡灾情、危害资料记录,缺乏边坡加固方面的相关报道。
由于自然边坡灾害不多,工程边坡更少,几乎没有专家、学者涉及该领域,进行专门研究[1]。
对边坡作用因素、产生的条件、发生和运动机理以及它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基本上属于被动治理—即“边坡灾害发生,想法治理”,常采用清方减重、填土反压、地表排水等措施,但经验和实例都表明采用这些措施仅能使高边坡暂时处于稳定状态,难以根治,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边坡仍然可能失稳[2]。
这一阶段不重视对边坡灾害的研究,涉及加固技术的研究更少,属于被动加固阶段。
2.2半理论加固技术研究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阶段,随着我国边坡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边坡灾害的不断发生,在经验累积、认识提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专家、学者们开始重视对边坡灾害的研究,各类系统的研究边坡的类型、产生条件、分布、作用因素的成果相继问世,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影响因素等也逐步清晰,加固技术的研究上升到了半理论的研究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在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抗滑桩技术并获得成功[3]。
抗滑桩技术的诞生,使一些难度较大的边坡工程问题的处理成为现实,它所提供的抗力大、安全、见效快,施工对滑体扰动小,因此被广泛采用。
此时,锚杆、锚索也开始在我国矿山巷道中使用,1964年在梅山水库连拱坝左、右坝肩加固中,首次使用了预应力锚索。
而国外多采用钢桩和钢筋混凝土钻孔桩,直径小,经常采用群桩加承台共同受力的结构。
国内多采用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挖孔桩,最大截面3.5×7.0m2,桩长达50m。
这一阶段,开始重视边坡的研究,对其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及稳定性的评价逐步开展,但在治理上,人们比较重视支挡构筑物的作用,主要以支挡为主,多采用挡土墙、抗滑桩支挡。
2.3加固技术理论方法深化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工程边坡不断增加,更加重视边坡灾害的影响,在对边坡的类型、产生条件、分布、作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边坡的破坏形式、运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工程技术人员和地质专家对边坡治理的思维逐步转向综合加固方面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墙、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墙、预应力锚索框架、预应力锚索墩或地梁、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其中锚索抗滑桩技术在1986年重庆松澡矿务局金鸡岩滑坡治理中首次使用,并取得了成功[4]。
预应力锚索的应用改善了抗滑结构的受力状态,大大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由于它是一种施工快速、简单、安全的处治防护手段,因此在我国很快得到广泛应用[5]。
20世纪90年代末,压力注桨加固及框架锚固结构逐步被引入边坡的加固中,由于它是一种边坡的深层加固技术,能加固边坡深层的不稳定体,达到根治边坡的目的,因而是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边坡加固技术。
这一阶段,加固技术的理论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加固技术的种类也逐步增加,对边坡的治理向综合加固方面发展。
3 边坡加固技术现状评述边坡加固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的灾害防治工程。
过去,边坡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划定边坡的开挖界线,给出稳定的坡角,确定边坡的开挖深度,边坡设计的内容一般不包含边坡加固,只有当边坡发生了变形破坏的时候,才会对它进行加固设计。
很明显,这是一种消极的边坡加固方法,虽然花费了较多的加固费用,但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从目前边坡工程加固防护的发展情况来看,边坡的加固已经由单一的加固技术向综合治理发展,主动加固逐渐代替被动防治。
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边坡加固防护及加固防护设计的概念,使边坡加固防护的目的不仅是当边坡发生变形破坏后使用的防护手段,更重要的是能主动地提边坡的稳定性保其、证它的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边坡加固技术主要有坡面加固技术和坡体加固技术,图1为目前我国常采用的边坡加固措施。
图1 常用边坡加固措施3.1 坡面加固技术图坡面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边坡,防止边坡风化剥落、冲刷等,同时还具有美化、协调生态环境等作用。
坡面加固(防治)的主要措施有:骨架植草、浆砌片石护面墙、挂网喷浆等。
(1)骨架植草骨架植草护坡是在坡面上浇筑浆砌片石骨架或者混凝土框架,在骨架或者框架内采用人工种草或者机械喷播的方式进行绿化,骨架上可设置导水的镶边石,从而防止坡面的冲刷、剥蚀。
一般用于不大于1:1的土质坡面,在地层为新黄土的坡面中较常用。
骨架护坡是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型式,一方面它避免了实体式护面墙的坡面封闭效应,另一方面又大大改善了路容景观,效果良好。
但是,其只适用于有放坡条件地段或高边坡上部,一般要求坡率缓于1:1;其抗变形能力差,仅适用于稳定边坡;老黄土层中植草效果差[6]。
(2)浆砌片石护面墙浆砌片石就是用水泥砂浆将片石间隙填满,使砌石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以保护坡面不受外界因素的侵蚀,防护效果较好,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黄土高边坡防护中较常采用的型式之一。
一般用于坡率在1∶0.5~1∶1之间的坡面,墙体顶宽40~60cm,单级坡高度不大于10米。
如果护面墙大于4米,则要设置1~2道耳墙,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墙的设置可有效的防止降水沿坡面的下渗,减轻坡面的冲刷剥蚀。
其优点是可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护面墙一般可分为实体式、窗孔式、拱式等类型,墙身可采用片石铺砌成方格或拱式边框[7]。
(3)挂网喷浆挂网喷浆是将素混凝土或灰浆均匀喷射在坡面上来保护坡面,防止坡面风化剥落或掉块而采取的一类坡面防护措施,一般多用于岩石挖方边坡。
但近些年在黄土边坡防护中,对土质疏松且地区降雨量较小时也采用了该类措施。
挂网喷射采用φ6的钢条做成200mm或250mm的方框,中部用φ2mm铁丝捆扎成网,挂在φ16短锚杆钉上,按一定的排列方式将框架连在一起,然后喷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