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和汉赋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体裁,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作品代表。

1.唐诗: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
期之一,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题材
而著称。

唐诗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分别是"豪放派"和"婉
约派"。

代表性的唐诗诗人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王维
等。

2.宋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词的鼎盛时期,宋
词以其婉约柔情、写意细腻而闻名。

宋词突出描写情感、
咏史抒怀和山水田园等题材。

代表性的宋词词人有李清照、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3.元曲:元代(1279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
段,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主要形式。

元曲以其戏剧性强、音
乐性浓郁、表现形式多样而独树一帜。

代表性的元曲剧种
有元杂剧和元杂剧,代表作品有《西华山》、《窦娥冤》等。

4.汉赋: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骈文体裁,汉代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赋
以其华丽辞藻、雄奇豪放而闻名。

汉赋通常以描述景物、
讴歌英雄或抒发感慨为主题,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
赋》和贾谊的《过秦论》。

这些文学流派和体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承载着
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与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大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唐诗宋词元曲的简介

唐诗宋词元曲的简介

元曲
【元曲简介】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 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 丽婉转;
◎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 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 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 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 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 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 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 风。
1、“初唐四杰” “四杰”指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的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的 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 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四杰” 作诗,强调要有刚健骨气,重视抒发一 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 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 凉的感人力量。
2、陈子昂:
王维:人称“诗佛”,诗歌内容主要是描摹自然、 歌颂隐逸。他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 艺术的结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 昌龄)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 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 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岑 参)
唐诗〃宋词〃元曲
刘源 张婉晴
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 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
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五 万五千多首。从达官贵人到寒士平民,从 才子佳人,到老叟童稚,到和尚道士,到 走卒贩夫,稍有文化修养者,似乎无人不 能高歌低吟 ……
唐诗发展的几个阶段:
1、初唐诗坛
2、盛唐诗坛 3、中唐诗坛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 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 永葆其艺术魅力。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

唐诗宋词元曲:宋代文学的杰出之作概述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创造力爆发的时期。

在这个时代,以唐诗、宋词和元曲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唐诗、宋词和元曲三个重要的文学体裁,并探讨其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诗唐诗是指创作于唐朝(618年-907年)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特点是形式严谨、意境深远,以及对社会状况、自然景物等各种主题的表现。

著名的唐诗家包括杜甫、李白、王维等人,他们以骚雅颇具个性化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们通过各类艺术手法,如对偶结构和象征意义等,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观。

二、宋词宋词是指创作于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的诗歌作品。

相对于唐诗的雄浑豪放,宋词更为婉约柔美,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通过运用精炼的语言和含蓄的表达方式来描绘爱情、离别、自然景物等主题,成就了千古绝品。

三、元曲元曲是指创作于元朝(1279年-1368年)时期的戏曲作品。

它以对白为基础,结合音乐、舞蹈和演员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最独特丰富的阶段之一。

元曲分为四大类:散曲、杂剧、元杂剧和元曲。

其中《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都是元曲的代表作之一。

四、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文学体裁之一,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诗宋词元曲充满了艺术精神和文化内涵,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们学习和追捧的对象。

在不同的时期,诗词对于社会表达、族裔认同以及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们通过卓越的艺术手法和深入人心的情感展现,让读者体味到了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最后,在宋代文化中,崇尚艺术、崇尚自然成为主流。

唐诗、宋词、元曲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特别是具备深刻思想内涵和独具个性特征的优秀作品,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门类繁荣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篇一 : 唐诗宋词元曲知识简单介绍一、唐诗唐诗一般指的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成于唐并盛于唐的1种讲究格律的诗体,所以唐人就把它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

它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3类,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又可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5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讲究平仄,中间两联对仗。

七言律诗:是在五言的每句前面加上平仄相对的两字。

绝句:则是绝取律诗的一半。

有4种绝法:一、二、七、八句,三、四、五、六句,一、二、三、四句,五、六、七、八句。

二、宋词词是成于唐,盛于宋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体。

开始叫曲子,后来也叫乐府。

它的句子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

内容多写诗之外的风花雪月、儿女情长,又称诗余。

每首词都有1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该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牌约有八百多种。

分小令、中调、长调3类。

词的分段叫“片”或“阕”,如果是三段以上则叫一叠、二叠、三叠……三、元曲元曲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别。

大概念的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包括套数和小令。

散曲相当于元杂剧的一折,但无宾白科介,即一套曲子组成的清唱。

小概念的元曲是小令,小令即单只曲子,我们平常所讲的元曲指的就是小令。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1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

元曲4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4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梧桐雨》白朴元曲4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6个方面: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曲的每1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

《唐诗宋词元曲》梗概

《唐诗宋词元曲》梗概

《唐诗宋词元曲》内容梗概第 1 课王维诗四首《积雨辋川庄作》: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辛夷坞》: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

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

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

《送沈子福归江东》:此诗是王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游历湖北襄阳一带所作。

其集中尚有《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所游之地不止一处。

该诗就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所写。

《观猎》:四十岁的王维,思想奋发向上,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

《观猎》这首诗就是王维前期渴望建功立业的边塞诗。

第 2 课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这里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并非真梦。

“吟”,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哭晁卿衡》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丁都护歌》原是南朝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曲名,一作《丁督护歌》。

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说,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旰去处理后事。

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丁旰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元曲的重要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元曲的重要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宋词元曲的重要考点第一节散曲的兴起和体裁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里逐渐成为“别是一家”的新诗体,在两宋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作家;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地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便日趋衰落。

而民间长短句歌词,从中晚唐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

散曲包含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就是单一制的只曲,它原来就是盛行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而存有一定的腔格。

它和词相同的地方就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必须押韵;而且平、上、回去三声互叶,不象诗词通常平仄韵无法通押。

其次就是没双调或三叠、四叠的调。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本阳入之外提衬字,象下面两支〈醉酒太平〉:——张可久《金华山中》风流贫最出色,村沙富难交,滚灰泥补砌了旧有砖窑,上开一个教导乞儿市学,缠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着一领半长不长黄麻舱盖,系则一条半联及不断皂环绦,搞一个愁风月训异。

——锺嗣成《失题》前一首就是依照〈醉酒太平〉本调写的,只有八句四十五字。

后一首本阳入还是八句,但每句都提了衬字(提重点的就是衬字),就减至六十五字。

衬字多数用在句首和句子的两个词组之间,用在句子中间的大都就是虚字,用在句首的则十分多样。

存有了正字(即为按照本调该用的字)和衬字的协调,既可以维持这些曲调的腔格,又可以减少语言的生动性,更民主自由有效率地抒发作品的思想内容。

衬字的现象在敦煌曲子词里本已发生,经过宋金时期民间艺人以及散曲、戏曲、说唱文学作家的长期积极探索,终于化解了词调、曲调存有紧固腔格,而语言的抒发必须活泼生动的矛盾,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特别就是民间歌曲以及戏曲、说唱文学的歌词部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套数沿自诸宫调,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篇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诗词曲的有关知识一(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诗词曲,对高三上学期的选修课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诗词曲的有关基础知识,诗歌的平仄。

三(教学过程一(诗的分类(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1(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2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

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

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8(绝句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物再引出中心。

四(关于词的一般知识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用的。

后来词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3少来划分的。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3(宋词有两大流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主的豪放派,其作品表现出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的婉约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题材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4(判断某一首词,要根据其风格及其词牌的格式去判断。

五(元代戏曲元曲:分为散曲(清唱)和杂剧(可以演出)。

1(散曲:分为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和套数(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每一套数都一第一首曲子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套数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

散曲是唱而不演的曲) 散曲有宫调名(乐调),表示曲调声音高低的音乐名词;有曲牌名(曲谱),以“本宫调”第一支曲子的曲牌作为“曲牌名”;还有标题,概括了“套曲”的中心内容。

2(杂剧(可以演出):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由科、唱、白组成,角色名有:旦、末、净、丑、外、卜儿。

4每一折戏必须同一宫调,一个宫调由多个曲牌名组成。

一般是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有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附:著名诗人及其风格陶渊明,晋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平淡而又淳厚的艺术风格,质朴凝练的语言风格。

如:《归园田居五首》王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

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如:《山居秋冥》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艺术风格主要是清淡。

如:《春晓》《宿建德江》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如《燕歌行》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如:《望庐山瀑布》。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如:《登5高》,《兵车行》。

所谓“沉郁”是由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这些因素构成的。

所谓“顿挫”,是指与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浅直均易。

如:《卖碳翁》。

韩愈,中唐著名散文家,其诗歌风格除平易清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怪僻和以文为诗孟郊,中唐著名诗人,字东野。

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其风格是硬语盘空,拗折奇险。

如:《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接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贾岛,字浪仙,比孟郊稍晚,与孟郊齐名,也是一位以苦吟著称的诗人。

“推敲”的故事便是最好的明证。

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

如:《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含蓄豪俊。

柳宗元,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明净简峭。

如;《江雪》李贺,中唐著名诗人,字长吉,其诗歌风格奇崛冷艳。

如:《李凭箜篌引》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字牧之,其诗歌风格,豪迈俊爽,遒劲峭拔。

如:《山行》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其诗歌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6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篇二:唐诗基础知识唐诗基础知识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自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发展脉络。

2.了解唐各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3.了解唐诗的风格及流派。

自学方法:圈点法一.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时期,文学样式发展达到颠峰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高岑” 、“新乐府”“小李杜”等五代词:李煜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7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三、唐诗发展过程,了解唐各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名作。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而繁荣的时期,唐诗,作为唐代文学的主导文体样式,与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称,无疑是因为它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从明代开始,研究唐诗的人习惯上把唐诗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为代表)(“风神初振”语出于明朝的) 初唐从唐王朝建国,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纪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将近一百年,时间跨度最大,成就却最低。

是唐诗从陈隋遗风到形成风骨兼备的盛唐之音的过渡阶段。

初唐的诗坛,还在南朝追求绮靡婉媚,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形式美的装饰风格笼罩下。

初唐四杰的出现开始冲破了这一诗风的束缚,使诗歌的题材从宫廷台阁之中移向了市井边塞,从应付应酬,歌功颂德的变为言志抒怀、咏叹人生,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

历史选择了陈子昂,来完成这为唐诗展开一个新天地的使命,陈子昂旗帜鲜明地反对南朝的贵族文学,反对那种只求词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风。

提倡必须清除诗歌的形式主义,恢复富于思想内容的汉魏诗精神的8积极的复古主张。

他不仅在理论上为唐诗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诗歌创作也实践了自己的理论。

初唐前期的诗坛除自隋入唐的王绩独标一格之外,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到了初唐后期,沈佺期、宋之问、“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

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唐诗达到了巅峰。

9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

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山居秋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说】一幅清新朴实的农家风景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将恬静乐观的生活情趣,诚挚亲切的友情,纯朴浓郁的农村风俗,熔为一体,表现出和谐的美。

(,)边塞军旅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例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