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笔记(基本概念)
通俗五运六气_记录

《通俗五运六气》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 (2)1.2 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3)1.3 本书的目的和结构 (4)二、五运六气的理论基础 (5)2.1 天干地支的起源与发展 (6)2.2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8)2.3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作用与应用 (8)2.4 五运与六气的相互关系 (10)三、五运的规律与变化 (11)3.1 甲子年运的规律与特点 (13)3.2 五运周期与气候变化 (14)3.3 五运太过与不及的影响 (15)四、六气的规律与变化 (16)4.1 六气季节的划分与特点 (18)4.2 六气与时令的关系 (19)4.3 六气的作用及其异常变化 (20)五、五运六气与疾病的关系 (21)5.1 五运六气与疾病预测 (22)5.2 五运六气与病症类型 (23)5.3 五运六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5)六、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26)6.1 案例一 (27)6.2 案例二 (28)6.3 案例三 (29)七、五运六气现代研究进展 (30)7.1 五运六气现代研究成果概述 (31)7.2 五运六气实验研究方法与案例 (32)7.3 五运六气研究展望 (33)八、结语 (34)8.1 五运六气理论的现代意义 (35)8.2 对未来五运六气研究的期待 (36)一、内容简述《通俗五运六气》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气象学和历法的著作,作者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龚鼎孳。
本书主要阐述了五运和六气的原理、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在农耕、医学、风水等领域的应用。
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周期,而六气则是指春、夏、长夏、秋至六个节气。
书中详细介绍了五运六气的起始时间、运行周期以及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医学治疗和风水布局等方面的实践。
1.1 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中的一门深奥的学问,是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014韩克庆的五运六气学习笔记

五运六气学习笔记韩克庆2020年5月目录第一章五运六气基础 (1)1、五运 (1)1.1基础知识 (1)1.2中运(也叫岁运、大运) (1)1.3主运 (1)1.4客运 (3)2、六气 (4)2.1地支化气 (4)2.2司天、在泉 (4)2.3主气 (4)2.4客气 (5)2.5客主加临 (5)3、运气同化 (5)3.1天符 (5)3.2岁会 (5)3.3同天符 (5)3.4同岁会 (5)3.5太乙天符 (5)第二章几个概念 (6)1、开合枢 (6)2、标本中气 (6)2.1李阳波的分析 (6)2.2六气的标本中气与从化 (6)2.3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为化生之用也 (6)2.4张子和标本运气歌 (7)2.5脏腑经络之标本 (7)3、本、气、位 (7)4、气 (7)5、神机、气立 (8)5.1说一 (8)5.2说二 (8)5.3说三 (8)6、太过、不及 (8)7、病气盛衰 (8)7.1几个概念 (8)7.2病气盛衰的规律 (8)7.3虚实证的盛衰规律 (8)7.4大的治则 (8)第三章数字对应 (9)1、数字生成关系 (9)2、天干的数字 (9)3、五运三纪的符号 (9)4、地支的数字 (9)5、六气的数字 (9)6、月份与洛书位置的对应关系 (10)第四章五运六气 (11)1、五运六气之常数 (11)1.1甲子、甲午 (11)1.2乙丑、乙未 (11)1.3丙寅、丙申 (11)1.4丁卯、丁酉 (11)1.5戊辰、戊戌 (11)1.6己巳、己亥 (11)1.7庚午(同天符)、庚子(同天符) (12)1.8辛未(同岁会)、辛丑(同岁会) (12)1.9壬申(同天符)、壬寅(同天符) (12)1.10癸酉(同岁会)、癸卯(同岁会) (12)1.11甲戌(岁会、同天符)、甲辰(岁会、同天符) (12)1.12乙亥、乙巳 (12)1.13丙子、丙午 (12)1.14丁丑、丁未 (13)1.15戊寅(天符)、戊申(天符) (13)1.16己卯、己酉 (13)1.17庚辰、庚戌 (13)1.18辛巳、辛亥 (13)1.19壬午、壬子 (13)1.20癸未、癸丑 (13)1.21甲申、甲寅 (14)1.22乙酉(天符)、乙卯(天符) (14)1.23丙戌(天符)、丙辰(天符) (14)1.24丁亥、丁巳 (14)1.25戊子、戊午 (14)1.26己丑、己未 (14)1.27庚寅、庚申 (14)1.28辛卯、辛酉 (15)1.29壬辰、壬戌 (15)1.30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15)2、年度五运六气 (15)2.1庚子年运气(2020年) (15)第五章五行六气图 (16)1、基础图 (16)2.1五行六气概念图 (16)2.2五行脏腑本气位图 (16)2、十九病机图 (17)2.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7)2.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17)2.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7)2.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8)2.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8)2.6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

五运六气必会基础知识点今天我们回顾下这几天讲的内容,首先我们知道,五运六气是22个天干地支不断排列组合的过程。
这二十二个天干地支,很好记,多读几遍就能记住了。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的是戊戌,有朋友这俩字老搞混了。
我们这这里在讲一遍,戊没丶,所以就读无,wu;自然另一个就读戌xu了。
当我们知道了干支这几个字的具体念什么,就在把他们分阴阳、分五行,具体看下图在天干上面分别写上数字,单数是阳,双数是阴,在把他们按照一阴一阳归属一个五行、就是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分成5对。
具体如下下面讲地支,地支讲起来有点绕口,烧脑;地支分法,打开我们“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文章。
点击看这里:五运六气之地支五行。
认真看看就会了,看完回过头来,能把这个图看明白了,就算彻底掌握了。
上面那些内容,干支分属的叫五行。
但是五运六气,为什么没叫五行六行啊?说明掌握了前面的内容就想推导五运六气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干支再次排列一下,这次的排列叫合化。
具体如下。
第二次这22个干支,从新排列,堪称经典,小医给大家打字的这个过程,都是存满着激动的心情,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
真有一种感觉“我们古人是不是抓了个外星人,或者我们是从星际移民到的地球”。
不臆想了,在扯多了,就该被黑中医的喷子们骂了。
继续我们的话题,木火土金水这回从新站队;为了区别,我们这会不能叫五行归类了。
记住:天干叫五运合化,地支叫六气合化。
具体都是怎么合化的呢,看下面能看懂吗?估计百分之八十的朋友是看不懂的:看不懂就对了,真能看懂,其实就该取消关注小医了;我后面的文章就都不用看了,因为这份底蕴已经很深了。
这个图小医今天就不讲给大家听了,为什么不讲呢?不是藏私,很多基础性东西没讲,这个现在我讲了,您也不一定明白,很烧脑的。
记得关注本公众号,慢慢咱们底蕴都扎实了,哪天我一讲,您就秒会了。
那会儿再取关拉黑我,现在可别这么干,公众号置顶,更新了及时看。
我们今天讲了天干合化,地支合化。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完整word版)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概念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治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解读运气学说的中心内容。
以十天干的甲己配为土运,乙庚配为金运,丙辛配为水运,丁壬配为木运,戊癸配为火运,统称五运。
前干属阳,后干属阴,如年干逢甲,便是阳土运年,年干逢己,便是阴土运年,阳年主太过,阴年主不及,依法推算,便知本年属某运。
以十二地支的巳亥配为厥阴风木,子午配为少阴君火,寅申配为少阳相火,丑未配为太阴湿土,卯酉配为阳明燥金,辰戌配为太阳寒水,叫做六气。
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顺序,分主于一年的二十四节气,是谓主气。
又按风木、君火、湿土、相火、燥金、寒水的顺序,分为司天、在泉、左右四间气六步,是谓客气。
主气分主一年四季,年年不变,客气则以每年的年支推算。
如年支逢辰逢戌,总为寒水司天,湿土在泉;逢卯逢酉,总为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依此类推。
从年干推算五运,从年支推算六气,并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制与承制的关系,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基本内容。
从医和述六气到《内经》,都把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因素作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因素,称为六气。
在五运六气中,六气间阐述的是地面垂直气候的特征,以地支为符号,可按阴阳论其属性划分为三阴三阳。
如果说,五运是以时间气象因素为特征的话,六气则以空间的垂直气象为主。
但六气在不同的年代有其变化,在一年的六个节段中变化就更大,故六气重视的是客气的司天、在泉。
作为致病因素的六气,在七篇大论纳入《内经》前,己经认识到六气太过可为六淫,六气致病都可引起发热,以六气杂至相合来解释痹证、诸风、泻泄、水肿、疼痛等,而在五运六气中的六气为病,则更具有深刻性、丰富性与系统性。
五运六气入门概念(四)——运气同化,岁会天符

五运六气入门概念(四)——运气同化,岁会天符五运六气理论认为,气候变化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五运与六气两大系统相互作用及其各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
因此,必须将五运与六气综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分析和推求出各年的大致气候变化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
上回说到...在五运的推演中,岁运是五运的基础,因其统管全年,故分析气候变化及疾病流行情况时,一般以岁运为主。
而在六气的推演中,司天之气通主上半年,在泉之气通主下半年,司天在泉共主一岁之气。
所以,运与气的综合分析方法,主要是对某年岁运与司天、在泉之气的异同及生克关系进行分析。
综合分析时,大体有运气同化、运气异化、平气三种情况。
今天,我们介绍运气同化。
运气同化同化,就是同类化合。
运气同化,即岁运与六气出现了某种五行属性相同的情况,构成了比较特殊的年份,可能出现比较典型的气候变化。
一、岁运=司天之气:天符年某年岁运的五行属性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这样的年份叫天符年。
天符年某一气偏胜,会导致剧烈的气候变化及较凶猛疾病的发生。
己丑、己未、戊寅、戊申、戊子、戊午、丁巳、丁亥、丙辰、丙戌、乙卯、乙酉等12年为天符年。
二、岁运=五方正位年支属性:岁会年某年岁运的五行属性与该年年支所属方位的五行属性相同,称为岁会年。
子位正北属水,卯位正东属木,午位正南属火,酉位正西属金,辰、未、戌、丑属中央土。
故甲辰、甲戌、己丑、己未、乙酉、丁卯、戊午、丙子等8年为岁会年。
岁支的五行方位属性代表着正常的季节气候变化与物化现象,与岁运相同,则该年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并无特殊,基本属于正常范围。
三、天符年∩岁会年=太乙天符太乙天符,又称太一天符,指既是天符年、又是岁会年的年份。
有戊午、乙酉、己丑、己未四年。
所以,单纯的岁会年实际只有甲辰、甲戌、丁卯、丙子四年。
四,岁运=在泉之气:同天符、同岁会1、同天符太过的岁运与在泉之气五行属性相同的年份为同天符,有甲辰、甲戌、壬寅、壬申、庚子、庚午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