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参考书目《中华文明史》1-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1994年陆续出齐。

《中国古代文化史》1-3册,阴法鲁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文化学通论》,刘守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上下册),金毅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等主编,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文化论》,张岱年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郭尚兴盛兴庆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文化导论》林启彦黄嫣梨编著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8年版《中国文化的源流》,唐得阳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释中国》(1-4卷),胡晓明等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国学大师论国学》(上下卷),胡道静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国学通览》,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组编,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国故学讨论集》(上中下三册),许啸天著,中国书店1991年版《国学概论》,马瀛编,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国学概论》,钱穆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巴蜀书社198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文化知识精华》,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原始文化研究》朱狄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漫长的历史源头──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新探》,刘文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之谜破译》,陈剩勇著,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国家起源及其形成》高光晶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黄奇逸著,巴蜀书社,1995年版《二十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下卷),史宗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文化的起源》,〔美〕哈里斯著,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欧洲文化的起源》,〔苏〕兹拉特科夫斯卡雅著,三联书店,1984年版《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震中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朱狄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西方人生精神》郑晓江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论中西哲学精神》成中英著东方出版中心1991《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著三联书店1999《文化模式》,〔美〕露丝•本宁迪克特著,三联书店,1988年版《文化人类学》,林惠祥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二版《文化社会学》,司马云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结构人类学》,〔法〕斯特劳斯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年版《人文精神之重建》(一、二)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中国地域文化论》,陈侃言等著,广州出版社1994年出版。

中共古代关于研究政治与法治的书

中共古代关于研究政治与法治的书

中共古代关于研究政治与法治的书
中国古代关于研究政治与法治的书有很多,以下是部分书籍:
•《史记》:这是由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其中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包含了司马迁对政治、法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由司马光主编的大型历史著作,全书共294卷,记述了中国古代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的历史。

该书在描绘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政治、法治的诸多方面。

•《盐铁论》:这是由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文学体裁为对话体。

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政策的讨论。

•《贞观政要》:这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

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唐律疏议》:这是唐朝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代表性法典之一。

它系统地整合了唐以前的法律成果,对后世的法律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还有《法言——中国古代法治箴言》这样的书籍,它以古代具有法治思想的人物为线索,通过人物评介、箴言、法治故事等载体,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法律制度。

以上书籍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与法治的重要资料,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法治思想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古典政治学著作

中国古典政治学著作

中国古典政治学著作
中国古典政治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政治理论和实践进行
研究和总结的重要作品。

这些著作构建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体系,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

孔子提倡君主的贤能统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
君臣、父子关系的原则和伦理道德准则。

他还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
为人民树立榜样。

《孟子》是孟子的政治学著作,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并进一步发
展和完善了政治伦理学。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以仁爱之心来治国,认为君主应当关爱民众,实行仁政,并通过文化的引导来塑造良好的
政治秩序。

《荀子》是荀子的政论文集,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

荀子强调
人性本恶,主张以法治国,通过严厉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实现
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还提出了“性恶论”和“性善论”的争论,对
政治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管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由管仲及其
弟子编纂而成。

管子主张法治国家,以法律规范行为,认为君主应当
依法治国,通过明确的法规来维护社会秩序。

他还提出了许多具体而
系统的治国策略,对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典政治学著作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作用,而且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仍具
有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意义。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中国古代政治学书籍排名
1.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文件和政治言论。

2. 《周礼》:又称《周官》,是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对后世政治制度有深远影响。

3. 《春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

4.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重要儒家经典之一。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集,包含了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7. 《荀子》:是荀子的著作集,包含了荀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提出了“性恶论”等独特观点。

8. 《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集,包含了韩非的政治、法律、哲学等思想,提出了“法治”等观点。

9.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10.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著作,涵盖了自周威烈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的历史。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史参考书目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人民出版社。

2、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张晋藩等:《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4、左言东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5、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6、杨鸿年等:《中国政制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8、王汉昌等:《中国政治制度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

9、罗辉映主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李明晨编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12、林代昭等:《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重庆出版社,1988年。

13、史远芹等:《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14、孔庆泰等主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周发增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辞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8、彭勃等:《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19、肖永清主编:《中国法治史简编》(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

20、张晋藩:《中国法治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陈光中等:《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

22、王汉昌主编:《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

23、李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邓德龙编著:《中国历代官制》(上),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引言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政治是文化的舞台,文化是政治的表达,两者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政治与文化的交融在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相互渗透,互相依存。

政治是文化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文化则为政治提供了基础和合法化的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政治以皇权为核心,皇帝是政治权力的最高体现。

而在文化层面,尊崇儒家思想的社会制约着政治的运行,儒家思想强调尊重权威、忠诚和服从,为政治提供了思想支持。

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互相嵌入使得古代中国的社会有序运行,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制度。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指导作用。

儒家思想倡导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种价值观对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统治者的合法性:儒家思想强调君主至上,统治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德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这种思想影响着统治者的自我要求,也为政治权力提供了合法化的依据。

2.社会秩序的建立:儒家思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秩序。

礼制强调尊重和顺从,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社会保持稳定和谐。

儒家思想对社会的规范和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对中国古代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权力的集中和控制使得统治者能够主导文化的发展,并对其进行引导和操控。

政治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统一思想意识:政治权力的统一使得统治者能够通过文化来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认知。

政治对文化产生的直接影响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思想统一。

2.促进文化繁荣:政治的支持和保护使得文化得以繁荣。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政策上给予文化艺术以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结论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中国历史必读政治军事书目

中国历史必读政治军事书目

中国历史必读政治军事书目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中国历史必读书目
政治军事
《孙子兵法》春秋孙武——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家圣典”
《鬼谷子》春秋鬼谷子——研究纵横捭阖之术的千古奇书
《孙膑兵法》战国孙膑——战国兵书之杰
《商君书》战国商鞅——集中体现法家军政思想的专著
《六韬》战国佚名——开兵家权谋之先河
《战国策》西汉刘向——战国政治斗争最完整的文献记录
《三略》西汉佚名——中国第一部专述战略的兵书
《贞观政要》唐吴兢——反映“贞观之治”的政论专著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刑事法典
《三十六计》明末清初佚名——汇集兵家奇谋方略之杰作
《孔子改制考》清康有为——轰动晚清思想界的变法理论专著
科学技术
《夏小正》春秋佚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农事历书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西汉佚名——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
《周髀算经》西汉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算法类专著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中国首部以部首编排的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中医学方书鼻祖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世界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学专著《千金方》唐孙思邈——确立中医学分科的“百代之师”
《开元占经》唐瞿昙悉达——中国古代占星术大全
《茶经》唐陆羽——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中国古代笔记体百科全书
《洗冤集录》南宋宋慈——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东方中医药学百科巨典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采集百家之长的农业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明宋应星——世界上第一部工农业综合性著作。

古代制度的书

古代制度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制度的书籍:
1. 《中国政治制度史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官僚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等。

2.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等,这些书籍专门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包括
官员的选拔、任免、考核等方面。

3.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科举制度研究》等,这些书籍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科举
等,以及这些制度的变迁过程。

4.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包括行政区划、地方官员的
职责和权力等方面。

5.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等,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城
市、宫殿、陵墓等方面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参考书目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治安、杜家骥:《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楼劲、刘光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徐连达、朱子彦:《中国皇帝制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
2000年。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阎步克:《职位与品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吴宗国:《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

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阎步克老师主讲部分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版
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002年版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1954年版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邓小南老师主讲部分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1956年版
吴宗国:《隋唐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台北允晨2003年版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4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