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如何浸种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而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对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首先,常温浸种法。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浸种催芽方法,适合于一般的水稻种子。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在温暖通风处进行催芽,一般3-4天即可发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
其次,温水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老化较重的水稻种子,可以加快种子的吸水速度和促进萌发。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温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可以促进种子的吸水和呼吸,提高萌发率。
另外,还有盐水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抗性较弱的水稻种子,可以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盐水的浓度一般控制在0.1%-0.2%之间,可以起到抑菌作用,提高种子的存活率。
最后,还有生长调节剂浸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品种的水稻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育。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水稻种子放入生长调节剂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捞出沥干水分,放入湿润的纱布袋内,进行催芽。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和生长环境来确定,可以提高种子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综上所述,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品种和生长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控制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和浸种浓度,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水稻温水浸种步骤

水稻温水浸种是一种促进种子发芽和萌发的方法,以下是水稻温水浸种的步骤:
1.准备种子:选择健康、完整的水稻种子,去除破损或受伤的种子。
2.温水准备:将适量的温水(温度约为50°C)倒入容器中,容器的大小要能够容纳所有
的种子,并且有足够的空间使水稻种子可以充分浸泡。
3.浸泡种子:将选好的水稻种子放入温水中,确保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
可以使用网袋或
细筛等工具来固定种子,以防止其浮起或散落。
4.控制时间:根据经验和具体需求,控制浸泡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水稻种子可在温水中
浸泡6-12小时。
较长时间的浸泡可能会导致种子过度吸水而破裂。
5.准备播种:在种子浸泡期间,可以准备好播种的地块。
耕作和准备好适宜的土壤,确保
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湿。
6.播种:将浸泡过的水稻种子均匀地撒在预先准备好的土壤上。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
子的密度和深度。
7.覆土和浇水:轻轻覆盖种子一层薄土,并用水轻轻浇湿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
8.管理和观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定期观察水稻苗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
必要的管理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温水浸种是一种特殊的种植方法,适用于特定的环境条件和需求。
在实践中,建议根据当地的种植经验和专业指导来进行操作。
水稻浸种方法与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方法与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每年总有少数人在水稻种户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种子出芽不好。
因此要总结浸种催芽的好方法,并推广普及。
下面介绍水稻浸种方法,介绍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一、浸种药剂选择与配剂配制方法
药剂浸种用的是药剂的稀释液,所用药剂一定要溶于水。
不能用粉剂浸种,因为粉剂不溶于水,药粉浮于水面或下沉,种子沾药不匀,达不到浸种灭菌的效果。
浸种所用的药剂浓度不是根据种子重量计算的,一般按照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
浸种的药剂浓度一般和浸种时间有关,浓度低时浸种时间可略长一点,浓度高时浸种时间要缩短,如果不准确掌握好浓度,就容易发生药害或降低浸种效果。
二、水稻浸种的时间要求
药剂浸种有一定的时间要求,时间过长会产生药害,过短则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具体浸种时间要根据药品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三、水稻浸种的注意事项
1、药液面要高出种子:在浸种时,药液要高出种子l6公分以上,以免种子吸水膨胀后露出药液,降低浸种效果。
2、充分搅拌:种子放入药液中要充分搅拌,以排除药液内的气泡,使种子与药液充分接触,提高浸种效果。
3、浸过的种子要冲洗和晾晒:对药剂忍受力差的种子在浸过后,应按要求用清水冲洗,以免发生药害。
如果没有具体说明浸后水洗的就不必水洗。
不论需要还是不需要水洗,一般浸后都应摊开晾干,但有的也可以浸后直接播种,这要根据农药种类和土壤墒情而定。
水稻浸种催芽的正确方法

水稻浸种催芽的正确方法引言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需要从水稻种子开始。
水稻种子需要经过浸种催芽的过程,以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本文将介绍水稻浸种催芽的正确方法,以确保水稻种子的良好发芽和健康生长。
步骤一:选择适宜的水稻种子在进行水稻浸种催芽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水稻种子。
好的水稻种子应该是种类纯正、质量优良、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和生活不良的种子。
步骤二:浸泡水稻种子将选好的水稻种子放入清洁的容器中,然后用干净的自来水将种子浸泡。
浸泡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水稻种类和种子质量而定,一般为8-12小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干净的自来水,以确保种子不受污染。
•要确保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以保证水稻种子能够充分吸水。
•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导致种子发芽不良或腐烂。
•在浸泡过程中,可以轻轻搅动一下水中的种子,以促进水的渗透和种子的吸水。
步骤三:水稻种子热处理浸泡水稻种子后,我们可以选择对种子进行热处理,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水稻种子的热处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蒸汽热处理:将浸泡好的水稻种子放入蒸锅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蒸煮处理。
蒸煮时间根据不同的水稻种类和种子质量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左右。
•热水热处理:将浸泡好的水稻种子放入温水中,将温度控制在50-60摄氏度,保持一定时间。
时间也要根据种类和种子质量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步骤四:水稻种子沥干经过浸泡和热处理后的水稻种子需要沥干。
将种子从浸泡的容器中取出,放置在滤网或纱布上,使其自然沥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注意,不要暴晒在阳光下,也不要使用吹风机等电器设备进行加热或干燥,这样会导致种子受伤或变性。
步骤五:催芽条件的控制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需要为水稻种子提供适宜的催芽条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水稻种子对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8摄氏度。
可以选择使用温室、基质加温或电热培养箱等设备进行温度控制。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的关键在于种子的催芽和发芽过程。
正确的种子浸种催芽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首先,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是种植水稻的第一步。
优质的水稻种子应该是完整、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要注意种子的外观和质地,确保种子的质量达到标准。
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可以通过种子的外观、颜色、大小和质地来判断种子的好坏,从而选择出优质的水稻种子。
其次,种子浸种是催芽的重要步骤。
种子浸种可以帮助种子吸收水分,促进种子的发芽。
在进行种子浸种时,可以选择用温水浸种,浸种的时间一般为6-8小时。
在浸种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浸种的时间和水温,确保种子可以充分吸收水分,促进发芽。
另外,浸种后的种子需要进行适当的晾干处理。
浸种后的种子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种子受潮发霉。
晾干的时间一般为2-3小时,晾干后的种子表面应该有一层薄薄的水膜,这样可以保持种子的适宜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最后,将晾干后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进行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均匀撒播和适当覆土,保证种子与土壤的充分接触。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在播种后的管理中,要注意及时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确保水稻的生长健康。
总的来说,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种子浸种催芽方法可以提高水稻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要重视种子浸种催芽的环节,选择优质的种子,并严格按照浸种催芽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获得丰收的喜悦。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要点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稻种子处理方法,旨在加快种子发芽和萌发速度,提高播种成功率和产量。
以下是水稻浸种催芽技术的要点:
1. 种子选择:选择完整、健康、无病虫害的水稻种子,避免使用老化、变形或有损伤的种子。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的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以便使种子吸水均匀。
3. 浸泡浸种:将清洗后的水稻种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一般浸泡时间为6-8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种子品种和温度而定。
水的温度一般为25-30℃,不宜过高或过低。
4. 撒盐处理:浸泡后的水稻种子可以进行撒盐处理,即在每公斤种子中加入0.3-0.5克的盐,用盐水浸泡种子20-30分钟,有助于刺激种子的活力和萌发。
5. 水育培养: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保持水位在种子表面0.5-1厘米的高度,保证种子充分吸水。
水的温度宜为25-30℃,水质清洁,每天早晚各换一次水。
6. 保温措施:为了使种子更好地萌发,可以在浸种的容器上覆盖湿润的棉布或湿毛巾,保持湿度和温度。
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之间。
7. 观察和调整: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情况,如发芽情况和萌发率等,如果发现有大量种子开始萌发,可以及时将萌发的种子移出。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位和保温措施。
通过以上的浸种催芽技术要点,可以帮助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度,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但是在实施催芽技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种子品种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催芽方法
浸种催芽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种子处理方法,在此我们提供以下步骤:
1. 准备清水:清水放入储水器中或通过自来水净化。
2. 选择优质种子:选择颜色饱满、无虫害和有良好发芽率的水稻种子。
3. 清洗种子:把大的杂质去掉并用清水清洗种子。
4. 浸种:按照比例加入清水和种子,即种子比水的重量比例为1:2-3,放置标准浸种桶中,浸泡时间为6-12小时。
5. 滤干水分:把浸种后被吸收的多余净水瀝干,使其种皮变软,催化种子萌发。
6. 缓慢催芽:准备一个纱布袋,在里面向袋子添加种子,并将其吊在暗处以催芽。
经过一定时间的遮光,不断浇水,保持种子湿润,直至种子萌发。
7. 移种:在种子催芽成功后,挑选稳定长势的水稻幼苗进行移植。
水稻种子浸种方法

水稻种子浸种方法水稻浸种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床的成活率,从而增加水稻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稻种子浸种的方法。
一、种子准备1.选择优质种子:选择具有一定种质特性的水稻种子,种子应具有完整、饱满、无病虫害的特点,并且收割、储存质量好。
2.种子消毒:使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水稻种子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和杂质。
二、种子浸种1.浸泡时间:选择24小时的浸泡时间最佳,太短或太长都会影响发芽率。
2.浸泡容器:使用透明的塑料袋或小盒子作为浸泡容器,可视化观察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
3.浸泡温度:浸泡水温保持在15-25℃,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4.浸泡液:选择清水作为浸泡液,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水,以免对种子产生不利影响。
5.浸泡深度:种子浸泡深度一般为种子的1-2倍高度,以保证种子充分吸水。
6.浸泡过程中的处理:在浸泡过程中,每4-6小时换一次水,保持浸泡水的清洁度,提高发芽效果。
三、种子处理1.营养浸泡:在水稻种子浸泡前,可将种子投入含有微量元素的液体中浸泡1-2小时,以增加种子的养分含量。
2.防病浸泡:为预防病虫害,使用2%的石硫合剂浸泡5分钟,可以有效地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病毒。
四、浸泡后的处理1.水稻种子发芽前的处理:在浸泡完成后,将浸泡后的种子均匀撒开,晾晒2-3小时,使其表面适当干燥。
2.水稻种子发芽后的处理:当水稻种子开始发芽后,要将其移至适宜的温度和光线条件下,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总结:水稻种子浸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选择优质种子、消毒处理和合理浸泡方法,可以增加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苗床的成活率。
同时,在浸泡后的处理过程中,注意适当晾晒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健康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如何浸种
一、浸种原理
水稻浸种过程就是种子的吸水过程,种子吸水后,种子酶的活性开始上升,在酶活性作用下胚乳淀粉逐步溶解成糖,释放出供胚根、胚芽和胚轴所需要的养分。
当稻种吸水达到谷重24%时,胚就开始萌动,称这为破胸或露白。
当种子吸水量达到谷重40%时,种子才能正常发芽,这时的吸水量为种子饱和吸水量。
达到这一吸水量的时间,一方面受浸种水温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种子吸水越快,达到饱和吸水量时间越短。
另一方面受水稻品种和组合类型影响。
由于杂交水稻吸水后酶的活性较强,故杂交水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比常规稻种子的浸种时间要长。
二、浸种前的种子处理
浸种前必须进行晒种,晒种能利用太阳光谱的短波光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晒种后能增进种子内酶的活性,进而提高发芽势,使其出芽快整齐。
晒种的方法是将谷薄薄地摊在水泥地或晒场上(温度太高时,种子不应直接晒在水泥板上),早稻种子抢晴晒两个太阳日,晚稻晒一天,晒时勤翻动,使种子干燥度一致,晒后进行选种并注意让种子晾透3小时以上,等种子散热后再浸种。
选种是浸种前不可缺少的工作。
选种一般采用风选和水选两种方法进行,风选是在晒种后用风车或自然风扬净,扬去种子空壳、枝梗和杂物以及霉菌孢子,风选后再用筛子过筛,筛去杂粒和细粒及芽谷和稗粒。
经过风选和筛选后,常规稻种子再用黄泥水或盐水进行水选(此方法比较繁,群众不易接受),黄泥水选种的方法是用20公斤左右的黄泥加50公斤的清水。
而盐水选种的方法是用7.5公斤食盐加50公斤水,配液后用一个鸡蛋放在液面上测定浓度,把浓度调整为至鸡蛋露出壹分硬币大小的空隙为度,浸种液浓度调好后把种子倒入水中充分搅匀,捞出浮在液面上的空粒,秕粒和虫蛀粒,保留饱满一致的种子。
杂交稻浸种时一般不经过水选,因为扬去空粒后,保留下来的部分秕粒仍然具有一定的发芽力,只要做到分级浸种稀播,匀播并在秧苗期间注意管理,秕粒秧苗同样能育成壮秧。
根据上述浸种原理,浸种的主要目的是使种子破胸整齐发芽快,并且出苗一致有利于培育壮秧。
三、常规稻种的浸种方法
常规稻种浸种一般采用药剂消毒法和少浸多洗法。
药剂消毒浸种常使用的药剂有强氯精、402、石灰水和福尔马林等。
(一)强氯精消毒方法:强氯精消毒法是先将水选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24小时,然后换入300倍液的强氯精中浸入12小时,或采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10克重量包装的小袋强氯精加3.5公斤水浸3公斤种子,浸后反复冲洗种子,彻底去掉药味再行催芽。
强氯精是一种抗菌剂,浸种后对细菌性条班病、白叶枯病、恶苗病及稻瘟病菌有独特的杀灭作用,其好处一是控制外地引进种子带来的菌源,使之不在当地流传为害;二是种子处理
后杀灭附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可以减少大田生长期间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二)402浸种法:402也是一种抗菌剂,浸种后能有效地杀死附在种子表面的稻瘟病菌和恶苗病菌。
具体用法是70%的402配成4000倍液,浸种48小时,浸后反复冲洗干净,再行催芽。
浸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药物,如接触则应赶快用肥皂洗清,同时配药和浸种最好在木桶中进行,不要用金属器具配药浸种,以免药剂分解失效及腐蚀金属器具。
(三)石灰水浸种法:石灰水浸种是一种传统的浸种消毒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称取石灰0.5公斤,用纱布包好,然后放入50公斤水中溶解过滤,再把种子倒入溶解了的石灰水中浸40-50小时,浸后将稻种洗干净,再行催芽。
石灰水浸种时注意在浸种过程中不要搅动水面,以免打破石灰水表面的膜状体,导致空气侵入而影响消毒效果。
(四)少浸多洗法:少浸多洗法是在上述消毒浸种(除石灰水浸种外)的基础上,以增加洗种次数来减少浸种时间,即在浸种过程中,用皮手套擦洗种子3-4次,洗净粘附在种子表面上的泥土,病菌和其它有阻于种子吸水的物质,活化种子表面组织,使种子吸水速度加快,一般可减少浸种时间6-8个小时。
此办法用于种子质量较差和含有部分芽谷或含有部分黑粉菌粒的稻种所采用,目的是缩短浸种时间,避免部分芽谷用黑粉菌粒浸种时间过长产生发酵、发臭现象。
四、杂交稻种的浸种方法
杂交稻种的浸种方法和常规稻浸种在时间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杂交稻种子体内活性较强,吸水后呼吸作用明显加大,而且催芽时不耐高温,尤其是在制种时采用了较高用量的九二0生长激素,有可能部分残留在种子内,使得杂交稻种吸水后发芽速度较快,因此,采用短时间浸种是杂交稻种的一大特点。
下面介绍几个方法。
(一)分级浸种方法。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稻种子,由于不育系异交率低,配组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饱满的种子,这些不饱满种子芽子较小,但发芽后仍然能成苗,插到本田内仍有一定的增产优势。
因此,浸种时必须进行清水分级,并进行分级催芽和播种育秧。
如果混在一起浸种,一方面催芽时半饱满种子易烧芽;另一方面播种后在秧田内受到壮苗压挤,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光照,难以长成壮秧,插到本田内,其增产效果较差。
分级浸种的方法是在清水选种时,把浮在水面上的不饱满种子捞起,然后将这些不饱满种子采用下述短时间浸种方法进行分级浸种和催芽。
但是有些杂交稻种子内含有部分黑粉病粒,这部分黑粉粒重量轻,清水选种时和不饱满种子一起浮在水面上,碰到这种情况,如果黑粉粒较少,可以采用药剂浸种的办法杀死黑粉病菌进行分级浸种,但如果种子内黑粉病粒较多,上浮的种子不宜作种用。
(二)间歇浸种方法。
间歇浸种又称干湿交替法,有些地方也称做“两泡一露”或“三泡两露法”。
其原理是,在浸种过程中,把种子从水中捞出沥干若干小时后再行浸种。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长时间闷浸,使稻种产生异味和发酵;另一方面是在种子晾干期间,其种子内水份照样通过种子细胞膜的传递渗透到胚乳和胚中去,而种子外部的通透性加强,有利于种子破胸整齐、成秧率提高。
具体方法是: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种10小时,然后捞起种子晾干4小时,再倒入300倍液强氯精中消毒10小时,浸后彻底冲洗干净再行催芽。
这种
方法叫做两泡一露法。
同时也可采用三泡两露法,三泡两露是在浸种过程中增加一次露种,具体做法是:先将种子倒入清水中浸8小时,浸后捞起种子晾干4小时,再倒入新鲜清水中继续浸泡4小时,然后倒入300倍液强氯精中浸6小时,浸后反复冲洗干净再行催芽。
采用三泡两露方法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药剂,最好是采用换桶的办法,将种子和药液滤到另一桶子中,等种子晾干后再换回原桶中浸种。
(三)含有芽谷的杂交种浸种方法。
随着制种使用九二0生长素的用量增加,以及制种后期常遇到多雨天气、致使种子在植株上吸足水分,加之九二0激素的作用,往往提早打破休眠期,使种子即刻发芽,发芽率重者达30%以上,轻者也不少于1—3%,这部分芽谷虽然浸种前经过筛选,但短芽谷种子仍占一定比例。
由于短芽谷的存在,给浸种催芽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含有芽谷的杂交种浸种必须采用相应的浸种方法和措施,才能避免芽谷稻种吸水时间过长而产生发酵发臭的现象。
含有芽谷的杂交稻浸种方法采用短时间浸种法,又称浸种催芽交替法。
具体做法是将芽谷稻种放入温水中浸它8—10个小时,浸后即行催芽,实行种子边催芽边渗水的办法,适当增加催芽过程的淋水次数。
同时对含有芽谷种子的浸种还可以采用间歇浸种结合少浸多洗法同时进行。
浸种催芽交替法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一是能使部分芽谷在短时间内不发臭,不发酵;二是这部分芽谷在吸足一定水分后大部分还有发芽能力,只不过发芽势和成苗率相应低一些,成了苗的芽谷,采用有效的秧田管理措施同样能达到壮秧的指标;三是浸种催芽交替进行能使种子表面光泽度好,通透性强,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能吸足水分均衡破胸;四是相应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其发芽势较强,能达到根粗芽壮的目的。
由此可见,对含有芽谷的杂交稻种子采用短时间浸种(浸种催芽交替)是唯一可行而有效的办法,此方法也适于正常杂交稻浸种使用。
(来源:吉水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