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
心理史学

09历师本纪立丽109503705中国史学界对于心理史学的早期探究——梁启超对心理史学的认识和贡献心理史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史学流派。
具体地讲,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它最早兴起于西方,1910年犹太人弗洛伊德发表《列奥那多.达芬奇:一个童年的记忆》,根据达芬奇日记里的一段话推断他是有“恋母情结”的,这一心理状况对他的行为结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心理史学诞生的标志。
弗洛伊德通过手上掌握的史料,再加上以精神分析的理论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剖析,在当时来说实属首创。
此后,费弗尔、埃里克森、荣格、阿德勒等西方心理学大师不断地把目光投向历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西方史学界也涌现出一批史学家积极倡导历史学要与心理学结盟如鲁滨逊及其弟子巴恩斯等人,巴恩斯在其《新史学与社会科学》一书中曾说过:“吾人相信一百年后,弗洛伊德与其信徒所创出之心理系统,将被视为史家之一种工具,史家之欲成功,则必须利用之。
”中国史学界认识、研究和运用心理史学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中国正处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开始涌入中国,其科学心理学思想也随之而入。
著名史学理论家朱谦之,受孔德、杜里舒和兰伯列希影响,开始注意史学研究中“心理的方法”问题。
他在1926年撰写的《历史哲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首先,他肯定了杜里舒关于人类社会的进化,“归宿在‘知识线’的进化上”,而所谓“知识线”的进化,“又由于人类社会之心理的原因”的理论。
认为社会愈进步,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愈大。
同时,他对孔德的心理史学理论也十分重视。
认为“从孔德以后,历史才渐渐有科学的根据,才渐渐去注意历史事实的‘所以然’”。
因为孔德明确指出:“历史现象之主要原因,一方面看来是进步,而从它方面看来,社会的进步又是原于人类的心理。
文献中的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

文献中的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跨学科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历史学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
本文将探讨文献中的历史研究如何运用跨学科方法,以及这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可以提供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结构性解释。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如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和埃米尔·杜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概念,来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社会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深入研究经济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学家可以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工具,如成本效益分析和供需关系模型,来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经济动因和经济结构。
例如,通过对历史贸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历史学家可以揭示出贸易活动对某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经济格局。
三、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并提供了研究文化和民俗的方法。
历史学家可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中的文化特征和意义。
通过研究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宗教信仰和社会仪式,历史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四、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地理学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来进行空间分析。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空间分析。
通过绘制历史地图、对比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以及分析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历史学家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历史事件和现象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和演化。
五、心理学的认知研究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机制,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
历史学家可以参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集体行为理论,来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社会互动。
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

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历史人物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过程,历史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历史事件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历史学中的历史心理学研究,介绍其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
一、历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历史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当时,心理学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受到了强烈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内心的思维和情感,并试图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事件。
著名的历史心理学先驱威廉·迪利(Wilhelm Dilthey)提出了"理解"(Verstehen)的概念,主张通过通过揭示历史人物的内心体验来理解历史。
20世纪初,历史心理学开始融入到正规的历史学研究中。
心理学家西奥多·蓬特伦(Theodor Pöngsten)是最早将心理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人之一。
他通过分析拿破仑一世的心理特征,解释了拿破仑战争决策的背后逻辑。
此后,历史心理学逐渐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
二、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历史心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揭示历史人物的心理过程,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1. 核查历史文献历史学家通过核查历史文献,寻找历史人物的书信、日记、回忆录等个人材料,从中获取关于其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线索。
这些文献材料可以提供直接的证据,帮助研究者还原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
2. 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是历史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言辞,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推断其内心的思维和情感状态。
例如,通过分析林肯的演讲和写信,研究者可以揭示他的人格特征和决策方式。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历史心理学中一种量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历史人物的心理测试数据、行为问卷和生平资料等,以统计学的方式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历史是人类经历和发展的记录,是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启示。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的精神文化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
因此,历史研究不仅仅是对于事件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的简单记录,更要关注人类的思想和信仰,以及情感和心理。
历史研究的思考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是强调对人类的洞察力,并要求交叉文化的精神。
心理学是这个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对心理活动和精神变化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为了将文化与人心紧密结合,对历史的探究大有裨益。
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所拥有的应用和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过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加智慧和宽容的未来。
1. 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在历史学的科学体系中,除了对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记录,更要注意人民思想的变化和途径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将会为研究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立下贡献。
在对过去事件的深入了解过程中,心理学探究的隐含问题是彼时人类的哲学思考、思维方式、点滴心理。
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帮助诠释那种被化圆为方的历史。
在历史事件中,心理偏见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人类思想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领域,心理学可以探讨不同文化团体背后的心理因素,帮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面貌。
2. 研究人类文化的语言的潜在心理语言是文化中的核心之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
而心理学对语言的研究不仅包括语音和词汇,还包括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研究分析。
在历史研究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他特定的言谈方式,精神文化更是在互动中形成的。
通过对文化中的语言和沟通方式的深入研究,心理学可以洞悉一些隐藏在文化背后的重要元素。
这些功能位于语言背后,例如表现历史时期的信仰、思想、情绪等,要比单纯分析言辞更多样化。
而在分析史料和文献的过程中,心理学可以研究到文化的驱动力,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开展。
3. 描述人类情感和心理历史是人类经历和经历的也是音乐般多元化的情感体验。
鸦片战争(心态史观)

问题3: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 动,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吗?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 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人 闻讯 ,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人教版必修一课本第50页
如果当时有一宗能代替鸦片的有效商品, 例如蔗糖浆或者大米,这种冲突就可 能要称为蔗糖战争或大米战争,唯一不同处 是时间早晚而已。 ——(美)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双方各做了一件自己看来正当, 但对方不理解的事情。
1834年英国私 1839年清朝 商策动政府取消 林则徐虎门销 了东印度公司的 烟,解决国内 贸易垄断权,官 白银外流的危 方关系替代了民 机。 间关系。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 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三 破门而入
在广东“不必进行任何陆上的军事行动” “在珠江建立封锁”,“ “有效的打击 应该打到接近首都的地方去”,“占领舟 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和黄河口 ——英国外相巴麦尊给海军部公函
战争爆发后,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缝可乘, 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继续北上,一度攻占 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必修一课本51页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1844 (十二年后修约)
四 门破之后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 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 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 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 鸦片战争后,(大臣)祁贡因仿造火轮船,提议 从澳门雇觅“夷匠”。这可一下子触动了道光帝的 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 “夷匠”入境,连忙下旨阻止。 ——茅海健《天朝的崩溃》
心理学与历史学

心理学与历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是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学科领域,一个研究人类内心的心理过程,一个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
然而,当我们深入研究这两个学科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
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心理的形成和变化。
心理学则为历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历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学科如何相互促进。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个体发展等方面。
它涉及认知、情感、学习、记忆等诸多领域,试图解释人类心理的运作方式。
研究人类的人性和内心世界,心理学家努力寻找可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因素。
然而,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不完整,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类活动背后的历史背景,就会缺乏全面性和深度。
历史学将重点放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上,它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历史学家通过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试图理解人类社会的现状和未来。
然而,如果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心理过程,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特定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心理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例如,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和理解,历史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具体战争事件、政治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对于这个战争的深入理解,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战争的心理背景”。
通过了解这些心理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如何参与其中以及战后的后果如何。
此外,心理学和历史学也可以相互促进,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历史学家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中的心理动机和行为。
心理学家可以从历史学中获取各种历史事件的素材,用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
心理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丰富的研究途径,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和社会的发展。
总结起来,心理学和历史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

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总结史学是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学科,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对主要的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一、主要史学理论1.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种史学理论体系,强调历史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认为历史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历史发展以经济基础为基础,上层建筑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变化。
2.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是通过对文物、遗址和遗迹的研究,重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考古学理论认为文物和遗址是历史的记录和证据,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状况。
3.心理史学理论:心理史学理论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进行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心理史学理论认为历史事件和过程是由个体的心理和思想决定的,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思想,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4.文化史学理论:文化史学理论是通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揭示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论体系。
文化史学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决定。
二、主要史学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包括收集、整理、鉴定和评价历史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田野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通过与当地人交流和观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
3.逻辑推理法:逻辑推理法是通过逻辑思考和推理,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和过程的方法。
逻辑推理法包括归纳、演绎和推论等推理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推理,可以推断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心理史学

应当看到它的缺陷:西方心理史学基本上是建立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在医学和心 理学上特别是在治疗精神病方面有独到的价值,但用它来研究整个历史领域就显得牵强附会了。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脱离了社会关系总的结构,脱离了社会历史环境,仅仅从人的本能和 心理活动去概括解释历史,就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看,心理史学在西方的发展也限制了史学家 的眼界,许多史学家只盯着人的内心活动,而不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存在,这显然背离了心理史学应有 的发展方向;心理史学还导致了不顾事实,随意解释历史的主观主义倾向。
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
心理史学的提出,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S.弗洛伊德及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直接的联系。弗氏等认为,运用 该学说的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人格学说和性的理论等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历史认识的视野。1910年, 弗洛伊德撰有《莱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这是一部体现精神分析理论的历史人物传记。一些 人认为,这是西方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完美结合,是心理史学一次成功的尝试。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在 普及精神分析理论,而不是历史。
谢谢观看
广泛应用精神分析的概念与术语
比如“犯罪感”就是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除此之外,还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同一性、心理暂停状态、唤 起代理、男性自我陶醉等;
用精神分析法研究集体心理
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在《1789年的大恐慌》中认为1789年谷物的涨价、农村的饥荒、乞丐、暴徒、 土匪的骚扰、领主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贵族和宫廷的阴谋,这一切使整个法国陷人心理上的大恐慌之中,农民由 于恐惧而作出了防御反应,恐惧消失后又产生了惩罚的愿望,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这场农民革命构 成了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群众革命心理的三个方面:恐惧、防御反应和惩罚愿望是解释法国大 革命的关键;第四,扩大了史料应用的范围。除了传统的文献著作外,心理史学还运用了其它有助于心理分析的 资料:回忆录、私人信件、日记等。另外,生活习惯和个人痛好也被心理史学所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第4期(总第129期) 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4,2000 G eneral.No.129心理史学与历史人物研究林 泽 荣(哈尔滨学院历史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物个性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群体心理的分析。
同时,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应注意个体的阶级性,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材料,关注那些变动着的心理、生理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影响和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关键词:心理史学;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历史人物 中图分类号:K03;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0)04-0125-03 将心理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创立心理历史学的是奥地利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的继起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取得了颇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由此,心理史学呈现出一片诱人的前景。
1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人是具有高级思维活动的“万物之王”,具有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尽管现代人和古代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心理状态也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仍具有共通性。
人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目标在行动,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2](P243)由于人类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认为,历史的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
正如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所说:“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
”[3]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考察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时,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的心理状况,包括人们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状况,因为这些都同当时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只有对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人们才能真正弄懂历史。
心理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去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注意哪些呢?首先,注意心理同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状态不是凭空而来的,资产阶级史学家往往有意拔高心理作用而忽视社会环境,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印第安人有一个苏族(sioux)部落,为人慷慨,对财物十分大方。
因为白人侵入北美以前,苏族人生存空间辽阔,食物来源丰富,他们不懂吝啬,并将这种性格特点体现在育儿方式中,他们总是给婴儿充分的任意吮吸母乳的机会,直至幼儿长到喜欢吃其他食物时才断奶。
这样的育儿方式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下一代人继承了苏族人慷慨大方的品格[4]。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或一个人物的心理特点同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生活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自然界赐予了苏族人丰富的 收稿日期:2000-02-27作者简介:林泽荣(1949-),男,上海人,哈尔滨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及史学理论研究。
・521・生活资料,才使他们养成了慷慨大方的性格。
这其中,环境是决定性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5]其次,注重人物个性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人具有共性,也各有个性。
所谓个性,也就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不同个性的人在志向和处理事物时行为各不一样。
我们研究的历史人物通常都是对社会影响较大的,这些人物的影响力除取决于该人物所属的阶级、时代、政治集团外,还受其个性的影响。
历史“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和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2](P393)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
项羽因为刚愎自用头脑简单而造成“乌江自刎”,刘邦因善结宾客头脑灵活,关键时刻又能听从部下意见而得了天下。
第三,了解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每个人的身上总会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心理特征,有许多是经常出现并大体贯彻人的一生的,这就是个体心理的稳定性,它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想法、行为、气质、风度的不同。
但也有些则是偶然出现,不太稳定,仅在一时一事上给人的行为以影响,这就是个体心理的可变性。
稳定性为主,可变性为辅。
在对历史人物研究时应尤为注意可变性。
由于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及身体条件发生变化,人的个体心理特征,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能很大。
综观历史,有不少封建帝王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颇有作为,但到后期多数却懒于理政,喜听阿谀之言,生活上追求声色犬马,典型的例子如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如此。
这同他的生理衰退和心理变异很有关系。
他们大致走了创业、守成、昏庸这样的三部曲式的道路。
另外,对变态心理和病态心理的分析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如对君主病态或变态心理的分析与考察,有利于探索社会黑暗和动乱的根源。
最后,注重群体心理的分析。
作为与“英雄人物”对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往往不被重视。
对这绝大多数人采取轻蔑态度,以为他们仅是伟大人物在棋盘上拨弄的棋子显然是不妥的。
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集体心理状态是一定的集体共同经历所构成的,这一理论现已被历史学家普遍认可。
例如饥荒、瘟疫、天灾或战争,一定的群体在这些经历中必然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
法国历史学家勒费弗尔对1789年群众恐慌行为的研究很有说服力。
他在《1789年“土匪”骚扰,领主对农的大恐慌》一书中从谷物涨价,农村大饥荒造成的动乱,“乞丐”、“暴徒”、民起义的镇压,贵族和宫廷的阴谋和反抗等因素探讨了1789年的大恐慌产生的原因,由于当时社会动荡,经济混乱,谣言四起,人们产生了以武力驱散第三等级、威胁巴黎并征服各省的心理定势,于是法国陷入一片空前的大恐慌之中。
广大农民因为恐惧而做出了防御反应,恐惧消失后又产生了惩罚愿望,最终发动了起义,推翻了封建统治。
2 寻求和探索人的精神活动轨迹,同研究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
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有意识的人物研究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传统的史学固然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其研究范围过于褊狭,仅限于政治、军事和外交事件史。
虽然历史学家也经常对人的行为与动机进行考察,但并不可能依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仅凭猜测或揣摩。
又由于传统史学所应用的资料仅限于档案资料,在方法上往往是对档案资料的考证和直观的理解,所以不免显得手段单一,粗疏简陋。
现在以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手段,无疑将更有助于深刻正确地透视历史人物的行为与动机。
诚如张广智先生所说:“无论是弗洛伊德或埃里克森,还是其他的向导,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只要对心理学理论加以谨慎的应用,便没有任何理由不应当借助于心理学理论来扩大历史学研究的范围,以加深对人和・・126历史文化的认识。
”[6]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心理史学的理论基础就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倾向。
它往往把人生物化,只重视人的自然特征———心理的生理基础,却忽视了人的社会特性———心理的社会基础;它片面夸大遗传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却忽视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组织发展对人类行为改变的作用。
这其中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西方心理史学从不公开提倡阶级分析。
但是,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阶级集团中,他不可能是一个抽象的人。
他的思想、行为、动机等与他所属的阶级特性是不可能分开的。
离开这一点,或者说不敢公开承认这一点,都将对历史人物的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带来巨大的损害。
我们在对历史人物进行心理分析时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注意个体的阶级性,不能搞纯技术性的心理分析。
要充分注意人物所处时代、环境、阶级、文化等诸背景材料对个体心理特征的影响。
第二,必须注意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的材料,从中追踪和探索历史人物的心理轨迹。
对大量该历史人物遗留下来的日记、书信、年谱、著作甚至同时代人的口碑材料加以整理、发掘,从中找出有用之物。
经过分析、鉴别和取舍,对该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
第三,必须注意那些变动着的心理、生理因素对人物行为的影响。
由于人在不同生理体质发育阶段或病变阶段,人物心理都会有所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影响人物的行为。
由于这些历史人物通常处于位高权重的领导阶层,因此完全可能进而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第四,必须注意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
作为自然界中的人,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气质、爱好、毅力、才能、人品等各不相同,心理行为也会不一样。
历史实践表明,面临同样情况,不同经历的个体表现出的情况状态不会一样,甚至有相同经历的个体表现出的状态也不一样。
因此,我们必须对具体人物作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41.[4] 罗凤礼.历史与心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8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302.Psychohistoriography and studies in historical personagesL IN Ze2rong(Depart ment of History,Harbin College,Harbin150086,China)Abstract: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circumstances,to influence made by the specific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personages to history,to stability and changeability of psycology of specific character and population psychoanalysis,using psychoanalysis as a method in researches in history and historical personages.Meanwhile,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lass nature of individuality,to collecting full materials concern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historical person2 ages,showing solicitude for tho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behaviour of personages and dissimilar differences among them.K ey w ords:psychohistoriography;psychoanalysis;individual psychology;historical personages〔责任编辑:崔广斌〕・・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