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合集下载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考试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培养目标,和测试考生对于“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等农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一、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变革理论
(四)组织文化与管理环境
(五)企业战略管理
(六)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
(七)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
二、农村社会学
(一)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概述
(二)农民、农业与农村问题
(三)中国农村土地关系的变革
(四)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五)村民自治与农村发展
(六)农村文化与农村教育
(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八)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一体化
三、农村政策学
(一)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农业土地政策与农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三)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政策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保护政策
(六)农业的综合支持政策。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占10%,为单选题;主观性试题占90%,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方式: 笔试考试范围:农业经济管理:50 分第一章绪论 1.考试知识点:农业的起源与演进、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概念与内涵、农业管理思想、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两重性。

b5E2RGbCAP第二章农产品市场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市场的含义与职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农产品市场特点,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及各自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p1EanqFDPw2.考核要求:了解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概念,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同因素,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产品需求的理论;了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作用与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及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循环变动模式。

了解农产品市场等相关概念、作用与发展趋势,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完善的对策建议。

DXDiTa9E3d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管理 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与农产品概念与特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掌握农产品物流供需的特点、运输与配送。

第四章农业的宏观调控1.考核知识点:农业宏观调控地位与作用,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与原则,农业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2.考核要求:掌握农业宏观调控内涵、理论依据、地位与作用,了解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特征、任务与原则,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职责、实施条件、手段体系及功能。

RTCrpUDGiT第五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考核知识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共包括农村社会学(50分)、农业政策学(50分)和农业经济学(50分)三部分,这三部分的考试大纲分述如下:一、农村社会学(部分)(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村社会学》是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占《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守经主编的《农村社会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考试内容1、乡村建设运动。

2、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

3、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4、农村邻里关系及其特点。

5、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6、农村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7、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分化。

8、农村社会流动。

9、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及现状。

10、农村社会控制的原则与机制。

(四)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五)试卷结构(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基础课试卷内容的三分之一,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名词解释 10分简答题 25分论述题 15分(六)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七)主要参考书[1]《农村社会学》,李守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二、农业政策学(部分)(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农业知识综合课考试内容的三分之一。

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何忠伟主编的《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湖北大学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大纲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硕士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2)着重考察考生农业理论综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掌握农业农村政策,农村社会,农村公共管理的基本观点、方法、原理研究和分析农村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农业农村政策学》一、绪论1.习近平的三农思想2.农业农村政策概述、研究内容及其历史演变。

二、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1.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

农业农村政策的主体与客体、目标的确定,制定的程序。

2.农业农村政策的执行3.农业农村政策的评估及调整三、农村经营制度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内容。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目标、内容。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标、内容。

四、农村产业发展政策1.农村产业结构政策。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目标、内容。

2.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

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目标、内容。

3.农村产业融合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政策目标、内容。

五、农产品与农村市场政策1.农产品加工贸易政策。

农产品加工政策、流通政策、价格政策、贸易政策。

2.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粮食政策。

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我国主要粮食政策。

六、农村土地政策1.农村土地政策概述。

农村土地及农村土地政策的概念、目标及演进、变迁。

2.农村土地物权政策。

农村土地所有权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政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政策。

3.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家庭承包地、宅基地抵押流转的政策探索。

4.农村土地保护政策。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土地用途管制及闲置管理政策。

七、农村人力资源政策1.农村人力资源政策概述。

人力资源的含义、特点,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的目标及内容。

2.农村就业政策。

农村就业形势及特点,农村就业政策的目标及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扩大就业政策。

3.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知识点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知识点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知识点
农业知识综合四342考研主要考察农业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
识点,具体包括:
1. 农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和增长贡献。

2. 农业的具体特征: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交织。

具体特点包括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以及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3. 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产品的功能,还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

农业的多功能性启示我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要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包括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土地流转、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政府进行农业宏观调控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知识点可能根据不同学校的考试大纲有所差异,建议查看目标院校的考研大纲或相关教材,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发展专硕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2020版)《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代码:342)包含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和农村政策学三部分考核内容。

本考试大纲分别对三部分的考核内容予以说明。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Ⅰ. 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管理学、农村社会学和农村政策学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考生应全面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管理学的有关方法,并能够运用管理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组织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3.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农村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农村政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作用。

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发展中的具体政策问题。

Ⅱ.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Ⅲ.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管理学一、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的管理活动2.管理的职能与性质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4.节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2.西方传统管理思想3.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特征2.系统原理3.人本原理4.责任原理5.适度原理四、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1.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3.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5.企业的社会责任五、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方法论2.管理的法律方法3.管理的行政方法4.管理的经济方法5.管理的教育方法6.管理的技术方法六、决策1.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3.决策的理论4.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5.决策的方法七、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计划的类型3.计划编制过程八、计划的实施1.目标管理2.滚动计划法3.网络计划技术4.业务流程再造九、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概述2.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3.部门化4.集权与分权十、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2.管理人员的选聘3.管理人员的考评4.管理人员的培训十一、组织力量的整合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2.直线与参谋3.委员会十二、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1.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2.管理组织变革3.组织文化及其发展十三、领导与领导者1.领导的性质和作用2.理想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3.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领导艺术十四、激励1.激励的性质2.激励理论3.激励实务十五、沟通1.组织中的沟通2.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冲突与谈判十六、控制与控制过程1.控制及其分类2.控制的要求3.控制过程4.危机与管理控制十七、控制方法1.预算控制2.非预算控制3.成本控制4.其他控制方法十八.管理的创新职能1.创新及其作用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3.创新的过程和组织十九、企业技术创新1.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2.技术创新的源泉3.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二十、企业组织创新1.企业制度创新2.企业层级结构创新3.企业文化创新二十一、展望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学1.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学2.互联网对管理学的挑战3.未来的管理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一、绪论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二、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发展史1.国外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学3.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学三、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1.农民的内涵及其特征2.农民的社会化3.农民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农民问题四、农村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界定及相关理论2.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人地关系五、农村社会关系1.农村社会关系概述2.农村社会网络3.农村社会资本六、农村的婚姻、家庭与家族1.农村婚姻2.农村家庭3.农村家族七、农村社会组织1.农村社会组织概述2.村民自治组织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八、农村社区1.农村社区的起源及特点2.村落3.农村社区权力结构4.农村社区建设九、农村社会分层1.农村社会分层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变迁3.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分层十、农村社会流动1.农村社会流动概述2.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3.当今世界的农村社会流动4.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十一、农村社会问题1.农村社会问题概述2.农村人口问题3.农村教育问题4.失地农民问题十二、农村社会控制1.社会控制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历史演变3.加速转型时期农村社会控制体系的完善十三、农村社会保障1.农村社会保障概述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4.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趋势与对策十四、农村社会现代化1.农村社会变迁2.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社会现代化3.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模式4.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十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第三部分农村政策学一、中国农村发展概述1.中国农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特征2.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环境3.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任务二、中国农村政策体系1.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当前农村政策的基本取向3.当前农村政策体系框架三、农业基本经营制度1.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和演变2.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主要内容四、农地制度与政策1.我国农地制度的基本演变2.农地流转政策3.农地征用政策4.农地整理政策五、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1.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策背景2.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的内容3.农产品供给保障政策的实施现状六、粮食政策1.国家粮食安全2.粮食直补政策3.粮食风险基金4.针对重点地区实施的粮食政策七、农产品风险控制政策1.农产品风险控制政策的背景2.农产品风险控制基金3.最低收购价政策4.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八、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与培训政策1.农业技术应用补贴的政策背景2.良种补贴3.农机补贴4.测土配方施肥补贴5.农民科技培训九、农民收入政策1.农民收入政策背景2.农民增收政策3.农业补贴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2.农民转业培训3.城市吸纳与管理农民工政策4.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5.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十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1.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背景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十二、农村人口政策1.农村人口政策背景2.农村计划生育政策3.农村人口质量政策4.其他农村人口政策十三、农村扶贫政策1.农村扶贫政策背景2.农村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3.农村扶贫政策的执行成效十四、农村金融政策1.农村金融政策背景2.1979-2006年的农村金融政策3.2006年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4.其他农村金融政策十五、农村教育政策1.农村教育政策背景2.免费义务教育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十六、农村医疗政策1.农村医疗政策背景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农村医疗机构队伍建设十七、农村交通政策1.农村公路政策2.农村客运政策3.农村货运政策4.农村交通工具政策十八、农村水利政策1.农村水利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小型农田水利政策3.农业水资源价格政策4.农村饮水安全政策十九、农村电力政策1.农村电力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2.扩大农电覆盖范围政策3.农村用电价格政策4.地方电力项目政策二十、农村文化事业政策1.农村文化事业政策背景2.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政策3.农村信息化工程4.农村电影放映工程5.乡镇综合文化站6."农家书"与村镇图书室7.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二十一、农村新能源政策1.农村新能源政策背景2.农村生物质能源政策3.农村太阳能政策4.农村其他能源的开发利用二十二、农村民政政策1.农村民政政策的背景2.烈军属政策3.农村五保制度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农村养老制度6.殡葬政策。

342农业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342农业综合四之农业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重要知识点汇编(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农业经济学●农业现代化定义: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从内涵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综合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综合性:生产、生态、社会形成协调,产前、产中、产后各部门协调的高效系统;世界性:应当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较;历史性:随时代发展,内涵和标志不断变化)内容:1.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合理采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2.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机器设备替代人畜力的过程。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全面规划土地,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3.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树立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增加人力资本,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4.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意义:1、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2、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和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3、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收入4、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消除二元结构最终目标: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社会效益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课程介绍《农业知识》杂志是1950年1月创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山东省农业厅主管,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主办,刊名由郭沫若题词,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期刊、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国家“双百”期刊和全国期刊奖提名奖,列入中国期刊方阵,期发量达60多万份,共出版1000多期,总发行2亿多册,遍布全国各地,累计读者群达3亿多人次,整整培养教育了几代农民概述《农业知识》杂志是1950年1月创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山东省农业厅主管,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主办,刊名由郭沫若题词,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期刊、华东地区最佳期刊、国家“双百”期刊和全国期刊奖提名奖,列入中国期刊方阵,期发量达60多万份,共出版1000多期,总发行2亿多册,遍布全国各地,累计读者群达3亿多人次,整整培养教育了几代农民。

60年来,《农业知识》一直坚持“为读者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办刊方针、“科学、实用、及时、通俗”的办刊宗旨和“为读者提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的办刊内容,并以读者增收致富、科学生活为准绳。

《农业知识》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普及的“三农”读物和建设“农民书屋”推荐杂志,也是我国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质量最好的农业科技期刊之一。

《农业知识》适合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规模养殖场、科技示范户和农资企业订阅。

办刊宗旨:领导生产的参谋,脱贫致富的向导,科技兴农的园地,信息交流的窗口。

★主要版块栏目:致富向导市场广角新品种蔬菜世界林果天地生产指导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特种特养贮藏加工机电能源栽桑养蚕读者热线劳务顾问法制园地奥秘趣闻生活百事通封面摄影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01哲学50509090330↓02经济学5555909036003法学50↓50↓909035004教育学5050180330↓05文学5555909035006历史学5050180335↑07理学4545909030008工学4545909030009医学5050180↑30012管理学50↓50↓9090350↓13艺术学45459090330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02经济类专业学位(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50509090340035101法律(非法学)50509090340↓035102法律(法学)505090903300352社会工作505090903300453汉语国际教育50509090315↓0552新闻与传播55559090355↓0651文物与博物馆4545180↑3200852软件工程454580803000951农村与区域发展505090903001251工商管理100↓50170↓未通过提前面试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通过提前面试1252公共管理115↑50180↑1253会计12060225↑全日制120↑50205↑非全日制1255图书情报12055↓195↓1351艺术40↓40↓9090325↑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占10%,为单选题;主观性试题占90%,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考试时间: 3小时考试方式: 笔试考试范围:农业经济管理:50分第一章绪论1.考试知识点:农业的起源与演进、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概念与内涵、农业管理思想、掌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经济管理的两重性。

第二章农产品市场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供求平衡,市场的含义与职能,市场体系的构成及农产品市场特点,农产品市场的类型及各自功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2.考核要求:了解农产品供给与农产品需求概念,掌握影响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不同因素,增加农产品供给、引导农产品需求的理论;了解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作用与局限性,深入理解均衡变动蛛网理论及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和封闭型蛛网三种循环变动模式。

了解农产品市场等相关概念、作用与发展趋势,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作用机理,掌握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完善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农产品物流管理1.考试知识点: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系统、运输与配送管理2.考核要求:了解物流与农产品概念与特点,物流系统构成要素,掌握农产品物流供需的特点、运输与配送。

第四章农业的宏观调控1.考核知识点:农业宏观调控地位与作用,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任务与原则,农业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2.考核要求:掌握农业宏观调控内涵、理论依据、地位与作用,了解实施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对象、特征、任务与原则,掌握农业宏观调控的职责、实施条件、手段体系及功能。

第五章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1.考核知识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第六章农业经营预测与决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经营预测、农业经营决策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经营预测的含义与原则,程序与方法;农业经营决策的含义与类型,掌握农业经营决策的原则、程序与分析方法。

第七章农业生产要素与管理1.考核知识点: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自然资源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概念,特征,掌握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八章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1.考核知识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国际竞争力2.考核要求:了解比较优势等国际贸易理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掌握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构成与计量方法。

农村社会学:50分第一章农民1.考核知识点:农民的涵义,农户的涵义及特点,旧中国农村中农民阶级的阶层构成。

2.考核要求:要求掌握农民的涵义,农户的涵义及特点,掌握旧中国农村中农民阶级的阶层构成及其含义,了解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章农业1.考核知识点:农业的涵义,农业的三个层次,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2.考核要求:要求掌握什么是农业,清楚农业的几个层次,掌握农业的历史轨迹,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含义及其联系与区别,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章农村1.考核知识点:社区理论,农村社区的特点与类型,村落的涵义,中国农村村落的定居形式及特点,农村权利机构的涵义,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权力结构和新中国的农村权力结构,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什么是农村、社区及其区别与联系,掌握社区研究的两个主流理论,掌握农村社区的特点与类型,掌握中国农村村落的定居形式及特点,掌握农村权利机构的涵义,掌握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权力结构和新中国的农村权力结构,理解村民委员会。

第四章农村土地1.考核知识点:耕地的涵义,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涵义,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优点。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土地的性质与构成,掌握耕地的涵义,掌握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理解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了解中国土地公有制的曲折过程,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掌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涵义及优点。

第五章农村的婚姻与家庭1.考核知识点:农村家庭结构具体分类,家族主义的涵义,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中国农村婚姻家庭传统特征。

2.考核要求:了解婚姻、家庭的涵义,掌握农村家庭结构可分为哪几类,掌握家族主义的涵义,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家族和家族主义,了解农村家族势力复活的相关情况,掌握中国农村婚姻家庭传统特征及其变迁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农村贫困问题1.考核知识点:贫困的二重性理论,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经验。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贫困的历史观,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的二重性理论,理解如何测定贫困,了解贫困户、贫困县、贫困地区的内涵,理解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掌握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掌握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经验。

第七章农村社会发展1.考核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的涵义,我国农民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三大创造性贡献。

2.考核要求:要求了解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计划,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掌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必然选择,掌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了解支援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掌握我国农民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三大创造性贡献。

农村政策与法规:50分第一章导论1.考核知识点:政策的概念、内涵、要素,政策科学的基本内涵,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2.考核要求:了解政策的概念、特点、要素,以及政策科学的内容;掌握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的特征。

第二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考核知识点:农业的概念、特点、农业的贡献,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政策走向。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贡献的内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含义;掌握农业的概念、特点;理解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农业政策分析框架1.考核知识点:政策概念、构成、特征、类型以及形成机制,农业政策的内涵、类型和主要分析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和局限性,农业政策的目标及其历史沿革、发展趋势、演变规律,不同历史阶段农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及其合理性与弊端,政策分析方法的内涵和具体模型,农业政策的内涵、基本内容;理解政策概念、构成、特征、类型以及形成机制;实例分析农业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现象。

第四章农业政策制定1.考核知识点: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理论依据和原则,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农业政策议程,农业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特征、原则。

2.考核要求: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理论依据和原则,了解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掌握农业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农业政策议程;熟悉农业政策方案规划及合法化、程序及要求。

第五章农业政策执行1.考核知识点: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执行的的原则、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和农业政策执行的常用模型,了解政策失真的含义,政策失真的原因;掌握农业政策执行的含义、特点和意义;认识农业政策执行的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熟悉农业政策执行的具体过程。

第六章农业政策评估1.考核知识点: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程序和意义,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政策评估的基础理论知识,农业政策评估的定义、内容、类型、功能、过程、原则、标准、程序和意义;辨识政策评估与政策监控、控制和政策调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农业政策评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工具(基本步骤和常见方法);运用所学的评估方法对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以后实行的某项农业政策进行评估。

第七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考核知识点:家庭经营的优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系。

2.考核要求: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发展态势;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农村改革保留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统一经营,家庭经营的优势,在当下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清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路;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

第八章农业法律体系1.考核知识点:政策法律化,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2.考核要求:了解发达国家农业法律体系构成框架;理解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以及农业法律与农业政策的关系;掌握农业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我国农业法律体系发展演进中的主要问题,政策法律化。

第九章农业土地政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土地的概念、分类,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农业土地流转政策,耕地保护的政策。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土地和农业土地的概念;掌握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的变迁合法化的过程、政策效果和最近的变化,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具体措施;熟悉农业土地流转政策的变迁历史、流转概况;分析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包产到户的四起三落。

第十章农业金融政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金融政策的概念、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

2.考核要求:了解农业金融政策的沿革;掌握农业金融的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主要研究方法;认识农业金融政策的成效;学习农业金融政策的经验。

第十一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劳动力市场概念、运行机制与理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目标与政策依据,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节的政策、影响。

2.考核要求:了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沿革、变迁的轨迹、背景、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农业劳动力市场概念、运行机制与理论,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节的政策、影响;学习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目标与政策依据。

第十二章农业价格政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价格政策目标、分类,农产品政策评估方法,农产品价格干预方法。

2.考核要求:了解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价格市场化政策脉络,国内外农业支持政策异同;理解当前农产品价格干预方法;熟悉农业价格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掌握农产品政策评估方法。

第十三章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1.考核知识点: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概念、目标,政策执行效果评价。

2.考核要求: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历史沿革、发展阶段,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掌握农业税收与补贴政策的概念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熟悉新世纪以来农业补贴的主要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