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01800U】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专利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储存装置,其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本专利旨在通过优化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保证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并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本专利的核心在于设计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控制模块等组件。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动力电池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将启动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进行热管理。

冷却装置采用先进的液冷技术,能够迅速将动力电池的温度降低至安全范围;而加热装置则能够在寒冷环境下保持动力电池的适宜温度。

二、热管理方法除了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本专利还提出了一种热管理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而言,当电动汽车处于高温环境下行驶时,控制模块会及时启动冷却装置,通过散热片、冷却剂等方式将动力电池快速降温;而在寒冷环境下行驶时,加热装置则会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自动调节,保持动力电池的适宜温度。

通过这种巧妙的热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动力电池在特殊环境下受损。

三、本专利的创新之处本专利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1. 多元化的热管理方式:本系统结合了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两种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调控,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2. 智能化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进行智能调节,避免了传统热管理系统操作繁琐、反应迟缓的缺点。

3. 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本系统和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避免了因高温或低温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动力电池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本专利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创新。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20642.8(22)申请日 2018.04.08(71)申请人 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334100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口片区(72)发明人 李世明 王平保 张叶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代理人 方文倩(51)Int.Cl.H01M 10/42(2006.01)H01M 10/613(2014.01)H01M 10/615(2014.01)H01M 10/6554(2014.01)H01M 10/6567(2014.01)(54)发明名称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57)摘要本发明适用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由电池串并联组成的电池包,电池串由电芯并联组成;分别与电芯接触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通过电磁阀与冷却液容器连接,冷却液容器内设有电子水泵;及与电磁阀和电子水泵通讯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在当温差过大时,用冷却液对最高温度电芯进行降温,以达到电芯温度的均衡,有利与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电池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8615953 A 2018.10.02C N 108615953A1.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由电池串并联组成的电池包,电池串由电芯并联组成;分别与电芯接触连接的导热板,导热板内设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通过电磁阀与冷却液容器连接,冷却液容器内设有电子水泵;及与电磁阀和电子水泵通讯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加热单元,加热单元与电芯接触连接,加热单元通过电控开关与加热电源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控开关通讯连接。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专利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对于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逐渐扩大,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成为了研究热点,各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也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相关专利的研发。

本文将就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进行专利分析。

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散热器、温度传感器、风扇、冷却液循环系统等。

散热器通过对散热片进行散热来控制电池温度,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并反馈给控制系统,风扇用于强制对流降温,冷却液循环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维持电池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目前,关于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专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散热结构优化专利:通过优化散热片的结构和布局,提高散热效率,减小体积和重量;2. 温度控制算法专利:针对不同工况下的电池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3. 风扇控制系统专利:改进风扇的控制算法和结构设计,提高散热效率,降低功耗;4. 冷却液循环系统专利:改进冷却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高热传导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二、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法针对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方法,目前涌现出一些创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1. 直接液冷热管理方法:采用直接液冷技术对电池进行快速冷却,提高电池工作温度下的性能和寿命;2. 相变材料热管理方法:利用相变材料对电池进行热管理,吸收或释放热量,稳定电池温度;3. 智能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电池温度,以适应不同驾驶工况的需求;4. 微孔隔热板热管理方法:采用微孔隔热板技术对电池进行隔热,防止温度过高影响电池性能。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的专利在未来的汽车工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创新将成为汽车制造商竞争的重要议题。

各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在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和技术研发上都将起到关键作用。

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发明专利]

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38220.X(22)申请日 2020.07.28(71)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72)发明人 廉玉波 凌和平 熊永 宋淦 罗贻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代理人 谭果林(51)Int.Cl.B60H 1/00(2006.01)B60H 1/03(2006.01)B60L 58/26(2019.01)B60L 58/27(2019.01)H01M 10/613(2014.01)H01M 10/615(2014.01)H01M 10/625(2014.01)H01M 10/637(2014.01)H01M 10/635(2014.01)H01M 10/663(2014.01)H01M 10/6569(2014.01)H01M 10/6563(2014.01)H01M 10/6554(2014.01)(54)发明名称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57)摘要本发明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该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连接汽车空调系统的导热件以及连接汽车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导热件与压缩机以及室外冷凝器构成电池制冷回路,电池制冷回路通过导热件中的制冷剂吸收动力电池热量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自加热电路与动力电池构成电池自加热回路,动力电池通过电池自加热回路中的自加热电路实现高频交替充放电以进行自加热。

本发明提升了动力电池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降低了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和重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12706578 A 2021.04.27C N 112706578A1.一种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汽车空调系统的导热件以及连接汽车动力电池的自加热电路;所述导热件、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以及所述汽车空调系统的室外冷凝器构成电池制冷回路,所述电池制冷回路通过所述导热件中的制冷剂吸收所述动力电池热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降温;所述自加热电路与所述动力电池构成电池自加热回路,所述动力电池通过所述电池自加热回路中的所述自加热电路实现高频交替充放电以进行自加热。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彭涛
申请号:CN201920318849.1
申请日:20190313
公开号:CN209401800U
公开日:
201909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水泵、第一转换阀、散热器和保温水箱,所述电池箱、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一转换阀依次连接,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的转换在所述第一回路连通、所述第二回路断开的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一回路断开、所述第二回路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水箱,将散热器中的热水储存到保温水箱中,利用保温水箱内的热水对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加热器对电池加热的能量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能量消耗更低。

申请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桃源大道100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小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1690477.7(22)申请日 2018.10.18(73)专利权人 瞿志刚地址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汉旭城家园16号2门1701号专利权人 刘冬(72)发明人 瞿志刚 刘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代理人 吴照幸(51)Int.Cl.H01M 10/42(2006.01)H01M 10/48(2006.01)H01M 10/617(2014.01)H01M 10/63(2014.01)H01M 10/633(2014.01)H01M 10/637(2014.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相连,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连接,热平衡热管封装在均温板里面,热传导热管首端与均温板相连,热传导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传导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相连;通过热传导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模块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模块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

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控制复杂,电池温度控制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209374610 U 2019.09.10C N 209374610U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位于电池箱箱体内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TEC模块,制冷TEC模块,RISC电路控制系统,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热平衡热管,热传导热管,储能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相连,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模组附近,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连接,热平衡热管封装在均温板里面,热传导热管首端与均温板相连,热传导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传导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相连;通过热传导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模块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模块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所述储能单元是一个密闭金属箱,金属箱体内灌注体积1:1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当电池模组的温度升高时,热传导热管先把热量导入储能单元,依靠储能单元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储存在储能单元里,当储能单元吸收热量不能维持电池工作在设定的工作范围时,启动制冷TEC模块进行制冷。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尹湘林,覃峰,黄国强
申请号:CN201610400141.1
申请日:20160608
公开号:CN105870544A
公开日:
201608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含有热电板式换热器、散热器、风扇、电池包、水壶、第一、第二循环水泵和连接管路;所述热电板式换热器含有第一、第二流体流道、第一、第二流体入口和出口、热电模组及正负极:热电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包、水壶、第一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热电板式换热器与散热器、风扇、第二循环水泵、连接管路形成另一个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两套密闭独立的流体循环系统能对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进行循环,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者加热。

本发明采用热电板式换热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和制冷,仅需切换热电板式换热器电源的正负极即可切换加热或制冷模式,是一种切实可靠的热管理结构。

申请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华宁路49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亮,夏百战,戚远航
申请号:CN201910599039.2
申请日:20190704
公开号:CN110212267A
公开日:
201909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存放框、第一输液管、中央控制器、电池、抽液装置、冷却液箱和第二输液管;电池箱内设有第一安装仓和第二安装仓;存放框设置在第一安装仓内,存放框内放置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之间连接组成电池组;存放框上设有固定盖;第一安装仓内设有吹风装置,第一输液管设置在存放框的外侧;第一输液管通过抽液装置连接冷却液箱;第一输液管通过第二输液管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孔;第二输液管设置在冷却液箱上;温度传感器分别装设于电池组上,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器抽液装置和吹风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能有效对电动汽车电池进行热能监控。

申请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地址:528402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学院路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18849.1
(22)申请日 2019.03.13
(73)专利权人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桃
源大道1000号
(72)发明人 彭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3
代理人 陈小莲
(51)Int.Cl.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15(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568(2014.01)
H01M 10/6563(2014.01)
H01M 10/659(2014.01)H01M 10/658(2014.01)H01M 10/635(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水泵、第一转换阀、散热器和保温水箱,所述电池箱、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一转换阀依次连接,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的转换在所述第一回路连通、所述第二回路断开的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一回路断开、所述第二回路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水箱,将散热器中的热水储存到保温水箱中,利用保温水箱内的热水对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加热器对电池加热的能量消耗,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动
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能量消耗更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209401800 U 2019.09.17
C N 209401800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401800 U
1.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1)、水泵(2)、第一转换阀(3)、散热器(4)和保温水箱(5),所述电池箱(1)、所述水泵(2)和所述第一转换阀(3)依次连接,所述电池箱(1)、所述水泵(2)和所述第一转换阀(3)与所述散热器(4)通过第一管道(7)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电池箱(1)、所述水泵(2)和所述第一转换阀(3)与所述保温水箱(5)通过第二管道(8)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阀(3)的转换在所述第一回路连通、所述第二回路断开的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一回路断开、所述第二回路连通的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阀(3)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转换阀(3)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两个所述进口分别与所述散热器(4)和所述保温水箱(5)连接,所述出口与所述水泵(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转换阀(9),所述第二转换阀(9)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转换阀(9)包括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第二转换阀(9)的进口与所述电池箱(1)连接,所述第二转换阀(9)的两个出口分别与所述散热器(4)和所述保温水箱(5)连接,所述第二转换阀(9)与所述第一转换阀(3)的工作状态保持同步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2)、所述第一转换阀(3)和所述第二转换阀(9)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中还包括循环水箱(6),所述循环水箱(6)设置在所述第一转换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所述循环水箱(6)通过所述水泵(2)与所述保温水箱(5)连接,所述循环水箱(6)与所述保温水箱(5)之间还设有电磁阀门(10),所述电磁阀门(1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1)上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水泵(2)连接,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二转换阀(9)的进口连接,所述电池箱(1)内安装有多个电池,所述电池箱(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孔之间设有供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电池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5)的壳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为真空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8)的外周包裹有保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包括散热水箱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一侧安装有进风筒(41),所述进风筒(41)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所述散热风扇的一端的直径。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