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的一个案例
2020师生冲突经典案例

2020师生冲突经典案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还有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亦是难免的,问题处理得当,可以加深师生情谊,促进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倘若处理不好,各类社会关系会恶化,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师生矛盾案例屡见不鲜。
502班的毛同学从小患有肌肉萎缩症,行动非常不方便,上厕所都必须由两个同学搀扶,包括上课时间,以致他对老师讲的知识不能听全,产生了自卑心理,上学的积极性也发生变化,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也大受影响。
班主任李老师根据该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了一个培养毛同学和全班学生心理健康的计划,在上厕所的问题上,由于肌肉萎缩症状越后期越明显,以前他还能靠着同学的搀扶去旁边厕所,但现在就寸步难行了,李老师为他准备了一个小瓶子,当他要上厕所时,全班同学都出门,这样既保存了他的尊严,又解决了生理问题。
一般年级上升后班级要往楼上迁移,但因为毛同学的生理疾病,502班的6年都在一楼最靠近门口的教室,方便了毛同学家人的接送。
平时午餐也都会安排一位同学给毛同学送到座位,方便他的进食,让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其次,从学习生活上给予照顾。
李老师与任课老师商量,在上课时允许在他上厕所期间改变一下教学进度,比如进行练习,而且有意识地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上,当他回到教室,老师主动说请进或点点头,以避免他感到内疚。
同时,希望各科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他,取得成绩及时表扬,增强他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毛同学成绩优异,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以前对学校教育和管理颇有微词的家长现在很感谢学校对毛同学的教导及照顾,其他家长也都非常认同学校的各种做法,从而使得家校关系更为和谐。
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给学生和家长以尊重的重要性。
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有一次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举手向我汇报“老师,梁同学用粉笔砸我”。
坐在这个同学身后的梁同学是一个小调皮,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
中小学师生冲突案例(02)

中小学师生冲突案例
[案例二]某中学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地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
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
出自:《论中小学师生冲突》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冲突的案例分析

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冲突的案例分析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维持教学活动的基本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如果师生双方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化解矛盾的方法去化小矛盾,而是采取了比较不当的言行将会使小矛盾也会变成冲突。
我将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师生冲突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些反思,从而去思考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案例1. 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张同学举手向我汇报“老师,林同学用粉笔砸我”。
坐在这个女同学身后的林同学是一个小调皮,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比较争强好胜,好狡辩,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
听到张同学的汇报,我还没有说话,林同学就大声狡辩起来“我没有砸,是石同学砸的”我说“人家怎么不说是胡同学砸的呢?”胡同学是坐在林同学边上的一个比较好的女同学。
我继续说“你做了错事还不承认,还像一个男子汉呀!”这句话引来了其他同学对他的讥笑,使林同学非常气愤,他气乎乎的看看石同学又愤愤不平的看看我,说了句“有些人才不像男子汉呢”,于是在那又是拍书又是砸笔。
课后我很快了解到,今天确实不是他去惹事去砸人家的,而是石同学砸的。
由于前面说的一番话使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我和林同学之间产生了一丝不愉快。
分析:从这个案例来看,由于我误解了学生,学生比较委屈,在辩解的同时还闹起了情绪。
亏好我的情绪控制的还比较好,没有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学生从而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反思:1.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容易偏听偏信,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分析问题,去批评心中认定的问题学生。
当碰到两个学生闹矛盾,而我又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可以说课后再来处理或对那块地区加强巡视杜绝问题进一步扩大。
2.从案例中有可以看出除了我不够冷静外,和教师潜在的心理因素也有关系。
教师对于一般“问题学生”都存有偏见,导致教育行为失当。
如许多教师认为管束“问题学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要“狠“,必须要压服他们,务必要把他们的锐气磨光掉。
师生冲突的真实案例

师生冲突的真实案例
我上高中那会,我们班有个特调皮的男生叫小李。
他呀,上课就没个正形儿。
那天上数学课,我们数学老师是个有点古板,但特别认真负责的女老师。
课上到一半,小李可能是觉得无聊了,就开始在下面偷偷玩他自己做的小弹弓,往黑板擦上弹射小纸团。
这数学老师正讲得起劲儿呢,突然就被黑板擦上“啪”的一声给打断了。
她扭头一看就瞧见小李在那捣鼓,当时脸就拉下来了,直接就吼:“小李,你在干什么呢?这是课堂,不是你家游乐场!”
小李呢,他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还顶嘴:“我又没影响别人,就自己玩玩。
”
老师一听更气了:“你没影响别人?你这一声响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分散了,还说没影响。
”
小李那时候也是年少气盛啊,脖子一梗:“那你讲得太无聊了呗,不然我也不会玩。
”这话说出口,全班都倒吸一口凉气。
数学老师气得脸都红了,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李面前,伸手就想把他的弹弓没收。
小李也是个机灵鬼,一下把弹弓藏到身后,还大声说:“你凭什么没收我东西,这是我自己做的。
”
老师说:“就凭你在课堂上玩,违反纪律。
”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像要爆炸一样。
最后还是班主任赶来,把小李拉到办公室去教育了一番,这事儿才算是暂时平息了。
不过后来小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跟数学老师道了歉,这事儿也就成了我们班一个很经典的课堂小插曲了。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

师生冲突案例分析与反思
许多任课老师都知道八(3)班有个“定时炸弹”,他是被同年级小学时候的同学称为“危险人物”的人。
曾有学生“劝”老师,不要与他理论,他会打人。
就是这么一个学生,给我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挑战,我也从刚开始的自认倒霉到现在的释然。
他总是在老师面前三缄其口,而回家后与父母倾诉他的“不幸”。
那次,他占据初二二楼的良好优势,把从一楼带上来的雪球恶作剧式地扔向了楼下,尽管没有砸到人,但事实上是吓到了刚好路过的初三学生。
初三学生拉帮结伙地上来找他麻烦了。
没多久,双方楸做一团,他利用身高优势,先动手勒对方脖子,结果这一举动显然是激怒了对方,对方三人将其压倒在地,用脚猛击其头部。
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那一连串他的应激反应照常。
我感觉到他的特殊性,第一时间安慰他,当时没有追究他的任何责任。
我很想在第二天“讽刺、挖苦”以泄私愤,但是后来我没有。
取而代之的是冷处理,我没有再提起这件事。
班主任教育案例:师生冲突的过程与反思

教育教学故事---师生冲突的过程与反思【案例背景】: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有生活,就有矛盾。
有矛盾才有进步。
家庭、学校、社会中都充满着矛盾,如果不化解,那么生活将一团糟;如果及时化解,生活会不断进步。
所以有矛盾,是正常的,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做的是化矛盾为动力,而不是去消灭矛盾。
上学期期末最后一节政治课,我和20计算机(4)班一位郑同学发生了一起我当任课老师以来最为严重的师生矛盾,矛盾升级到需要班主任、年级段长介入调解。
【案例过程】:上学期期末,记得20计算机(4)班政治课排在早上第一节,那节课也是上学期该班级最后一节政治课。
刚上课不久,学生郑某要上厕所,我为了维持上课秩序,在此之前已经宣布,上课期间不准无故走动,无故上厕所。
然而该生依然违背我的规定,向我示意,闹闹嚷嚷的说自己要去厕所,我也只能默许他去了。
厕所回来后,该生就趴在自己的座位上睡觉,期间,我也提醒过多次,上课不能睡觉,但我多次劝诫不听,继续睡觉。
突然,该生朝着坐在窗户边的同学大喊“傻逼,把窗户关掉”。
这样毫无把同学,把老师,把课堂放在眼里,他就是天皇老爷,为他服务是应该的,不懂得起码尊重。
此时,我的脾气也来了,我问:“你骂谁?”他回“我又没骂你”,我说:“疫情严重,就要开窗户通风,减少感染”,他回:“你不知道冷吗”,我说:“太阳当空,有什么冷的”,他一副仇视的眼神看着我,并说:“你要更我对着干,是不是”。
该生神情表现出藐视和不尊重,自认为我有正当理由,老师阻止就是老师的错,并且不顾课堂场合公开与老师辩驳,在言辞和神情表现出不屑,极为引起愤怒,严重干扰课堂,严重伤害教师尊严,使得教师处于尴尬局面。
当节课,我停了下来,因为这件事不得不终止上课,并叫来了班主任、年级段长协助处理。
【反思】: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文明进步主要推动力量,教育者是一个浮现在社会波浪上的推手,文明的进步更重要的靠我们家长、社会人群、政府等综合努力的结果。
师生反目案例

师生反目案例
师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然而,有时候也会出现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甚至演变成师生反目的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师生反目的案例,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之道。
案例一,小明与语文老师的矛盾。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与语文老师之间出现了矛盾。
原因是小明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语文老师却认为他的作文存在抄袭嫌疑,因此拒绝给予表扬和奖励。
小明对此感到委屈,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于是与语文老师产生了矛盾。
案例二,高中生小玲与班主任的矛盾。
小玲是一名高中生,她与班主任之间发生了矛盾。
原因是小玲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因为迟到被批评,她觉得班主任对她的批评过于苛刻,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产生了对班主任的不满和抵触。
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源于沟通不畅、理解不到位、情绪失控等原因。
对于师生反目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师生双方要保持冷静,理性沟通,找准问题的根源。
其次,双方要尊重彼此,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寻求共识,化解矛盾。
最后,学校和家长也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引导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总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师生反目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但只要双方能够理性沟通,尊重彼此,寻求共识,相信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珍惜这份师生情,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班主任工作案例处理师生矛盾

班主任工作案例处理师生矛盾作为一名班主任,处理师生矛盾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之一、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描述一个案例,展示我是如何处理师生矛盾的。
在我所任教的初中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叫李明(化名),是一个活泼好动、善于表达的学生。
然而,他在班级中与一位同学王涛(化名)经常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通常始于玩笑的开玩笑,但后来却变得非常严重,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班级其他同学也因为这些争吵而感到困扰。
首先,我和两个学生分别单独进行了面谈。
我首先找到了李明,询问他关于他与王涛的矛盾的原因和他的感受。
李明诉说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他感到很受伤,并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找到了王涛,也询问了他对这个矛盾的看法和感受。
王涛表示他认为李明是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人,他扰乱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觉得自己的反应是合理的,并表示愿意通过这次面谈解决问题。
在听取了两个学生的叙述后,我意识到他们彼此缺乏了解和沟通。
于是,我决定组织一次班会,让两个学生当面交流并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在班会上,我首先确保会议的氛围是安全和亲密的。
我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并提醒他们不要互相中伤。
然后,我请李明和王涛分别陈述他们对矛盾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双方的陈述,班级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冲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我请其他同学就这个问题表达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大多数同学认为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应该如此扩大,两人应该互相理解和尊重。
有几位同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相互道歉、互相帮助、以及在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友谊等。
最后,我邀请李明和王涛共同制定一个解决方案。
他们在我的指导下,提出了一个互相道歉的计划,并同意在未来相互尊重和合作。
他们还同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团队活动,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并树立榜样,解决冲突时更加成熟和理性。
为了确保这个解决方案的成功,我和两位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跟进,并持续观察他们的行为和互动。
通过及时的沟通和及时的干预,矛盾逐渐得到了解决,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谐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冲突的一个案例
——有关后进生转化的困惑
长兴中学孔萍本学期我继续担任9(1)班的班主任,与8(1)班不同的是,现在班级又增加了16个新同学,无疑给我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为这个班在八年级刚刚分过班,一个新班级的整合需要可能是一个月,两个月,一个学期,甚或是一学年,当然这也取决于班级同学的个性,而我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的整理好8(1)班,又迎来更加高难度的9(1)班,下面只是我本学期的所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以及我自己的困惑。
刚刚说到16个新同学,其中有3个是复读生,还有从以前的三班分过来个性迥异的13个学生,其中一个叫孙家豪,以前只是听说个性怪异,但没接触过,这学期才算真正接触而且还发生了一次大的冲突。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开学来他的行为习惯一直不好,在班级中算是非常特殊的学生,红领巾不带,桌上乱七八糟,关键是从开学他一直缠着我换座位,一会说做在这个位置头晕(班级第二排),要不就说老师你帮我换位置,我就能好好学习了,等等这样从开学到了10月中旬,我那天帮周围同学换了座位他又来找我,用很不好的语气对我说话,我怒火中烧,就没答应,……结果事情本在班级发生,可回到办公室,我无比心伤,在想:老师难道真的是弱势群体吗?不过后来学校政教主任吕老师还是比较给力,及时处理了这件事情。
他是这样处理的先回家反思,再到学校反思,再到老师及同学面前道歉,我觉得其中关于背校纪校规40条这条比较好,也比较震撼,说实话,
估计大部分学生也确实不知道这40条是哪些内容。
那么他在经过这种种算是改造吧,回到了班级,我就注意观察他的表现,也发现一些好的地方,比如稍微注意克制脾气,在老师面前还算中规中矩,与同学相处也算是收敛了很多;但除了这些好的方面,他有些改变也是不容忽视,他由于自己身上已经背了一个大过,潜意识里就把自己归结为坏学生,他在校内已经开始接触部分受惩罚的同学,还有在外面拜把子等等。
而且截止到目前为止,他每天事情都不断,下课了为了避免被老师撞到,在四楼上课跑到三楼或五楼去抽烟,每天都说要处理问题。
唉,所以说教育的功能是有效的,但我片面的想这也潜藏很多的问题,若问题再度爆发,可能不仅仅是师生的冲突,有可能是团伙或校外的冲突,幸亏作为老师或校方来说他即将毕业,我们还是庆之的。
但如果作为以后来说他会否成为社会中不安定因素的一部分,建议应该将这样的学生登记在案,更困惑、迷茫的是作为班主任遇到这些真的有问题的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引导和教育呢,这样的学生家庭教育应该也是没办法的,而且感觉到了初三问题才爆发出来,归结为什么呢?做班主任的辛苦于此,也希望班主任多接受些专业知识,这样遇到问题时能沉着面对。
学生也能多接受些除了文化课之外更多的心理和人格的建设,毕竟考试是很重要,但一个学生心理生病了,以后的问题还要大。
以上仅是个人有感而发,记录下来可能比较片面或是胡言乱语但是确实如此想。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