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测试卷 (最新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1.在字母“A P Q Z N M T S”中,是对称的字母有()个。

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对称轴最少的是()3.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填空。

方格纸上的梯形①先向()平移()格得到图形②,再向()平移()格得到图形③。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所有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2.两个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如果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必须完全一样。

()3.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它的大小可以变化,但形状不能变。

()4.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不能完全重合,这条折痕就不是图形的对称轴。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后,共有()。

A.3层B.4层C.8层D.6层2.下面的图形中,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

3.下面的文字中,()是轴对称图形。

A.大B.双C.不D.月四、解决问题。

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2.在下面图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

五、操作题。

1.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把图形B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把可以平移到与同一位置的长方形涂上颜色。

4.想一想,画一画。

5.按要求画一画。

(1)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

(2)将梯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

六、请根据给出的图形利用轴对称和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两个图案,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图案(1)的设计步骤是:图案(2)的设计步骤是: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答案一、1.32.②① 3.右8下4二、1.✕ 2.✕ 3.✕ 4.√三、1.C 2.B 3.A四、1.略 2.522无数32画图略五、1.提示:先找到对称轴,再数出图形各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有几格,在图形另一侧画出它的对称点,最后把这些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

2.提示:给图C涂色。

3.提示:给长方形(1)、(3)、(5)、(7)涂色。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单元教案+检测卷(3份)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单元教案+检测卷(3份)

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往()数。

⑵、0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二、发展性练习动物园请标出如图的数对位置。

三、补充练习:1、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 B'(,)C'(,)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2)课型课时主备人责任人审核人2.练一练第1题,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变式练习。

3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3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简单说明用数对表示点的意义。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完成第1题,交流后再讨论第2题,形成共识。

自主检测1.根据下面的信息填空。

⑴李涛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⑵小明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⑶张红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⑷小军所在的位置是第()列,第()排,用数对表示是()。

⑸王浩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8,1),在方格图上写出姓名。

2.右面方格图中表示出下面各点。

A(2,8) B(7,2) C(5,4) D(9,1)E(5,5) F(8,6) G(1,7) H(3,4)板书设计用数对表示位置每条竖线和横线都有一个交点,每个交点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方格图中的点与数对是一一对应的第二单元跟踪检测卷位置一、填空。

(每空2分,共28分)1.五(2)班的小刚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3列第5排,可以用数对()表示;小丽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她坐在第()列第()排,他们坐在同一()。

2.如下图,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

3.如下图,点A的位置可以用数对(1,1)表示,点B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点C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

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青岛版

教案:第二单元综合练习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

2. 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并能熟练运用。

3.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4. 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并能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的加减法2. 表内乘法3. 长度单位4. 几何图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几何图形。

2. 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进位与退位,乘法的运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几何图形的识别。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讲解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课堂讲解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进行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加减法的进位与退位,乘法的运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几何图形的识别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有效传授,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重点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如何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以及如何通过课后作业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试卷讲评教案【教学课题】:试卷讲评课【教材分析】:试题难易程度较难,学生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正答率较低。

根据此情况拟定本教案,集中讲解练习字音字形题、诗歌鉴赏题、语言品析类试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一、分析考情(多媒体展示)错题分析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粗心。

2.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主要存在审题不明,缺乏答题技巧的问题。

3、语言品析类试题:主要存在品析角度没找对、脱离文本、空话套话等问题。

4、书写潦草,卷面较乱。

二、针对问题,合作探讨,归纳方法。

基础部分(一)、小组合作,交流试卷第1、第2两题,将错音、错字改正。

完成拓展练习一.拓展练习一(导学案出示题目)1、注音方兴未艾.(ài)辟.谣( pì)古刹.( chà)乳臭.未干( xiù)隽.永(juàn)押解.(ji è)肖.像(xiào)气氛.(fēn )憎.恶(zēng )木讷.(nè)绦.虫(tāo)逮.捕(dài)档.案(dàng)飞来横.祸(hèng )同仇敌忾.(kài)绿.林好汉( lù )2、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一幅对联(副) 渡假村(度)悬梁刺骨(股)挖墙角(脚)水笼头(龙)谈笑风声(生)人情事故(世)走头无路(投)(二)、小组展示。

诗歌鉴赏——诗歌的景象鉴赏(一)、什么是诗歌的景象?(多媒体展示)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所写出来的景色。

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二)、诗人为什么要描绘景象?(多媒体展示)诗歌是表达情感的,若只写实在的情思,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也就失去了诗味。

所以诗人化情思为景象,通过景象来寄托情感。

最新八年级语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八年级语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名师优秀教案

八年级语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八年级语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达标卷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共16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8分)踌chú( ) 狼jí( ) zhì( )笨烦zào( )琐屑( ) 尴尬 ( ) 取缔( ) 颓( )唐 ((((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惊骇:惊惶失措。

诘问:追问,责问。

B(祸不单行:指种灾难同到来。

踌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C(惶恐:惊慌害怕。

颠沛:颠倒。

D(接济:在物质上救助。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3(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3分)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__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它问题就________________了。

? 这部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5(根据句意依次使用关联词语正确的是( ) (3分)营养的确是大脑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__________很多人都忽略了另一种物质—氧的作用。

大脑消耗最多的是氧,紧张用脑时,大脑的耗氧量超过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

_____大脑的抗缺氧能力低,考生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等诸多问题。

_____考生家长在孩子紧张备考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给孩子提高一下大脑的抗缺氧能力。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和单元检测题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和单元检测题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和单元检测题一、复习课教案1. 教学目标1.能够回忆和复述课文《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使用正确的词语描述人物和事情。

4.能够完成课堂小练习和课文默写。

2.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会使用丰富的词语来描述人物和事情。

3. 教学内容1.回忆和复述课文《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

2.学习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学习和练习如何使用正确的词语描述人物和事情。

4.完成课堂小练习和课文默写。

4.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是什么吗?”•“谁能简单复述一下《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呢?”•“在故事中,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和理解生词和短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读一遍课文,然后再一起讨论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件或者黑板来展示生词和短语的拼写和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3)学习正确的词语描述人物和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回顾课文中使用过的形容词和动词,以及他们的具体含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些句子,使用正确的词语来描述人物和事情。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时刻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准确的表达方式。

(4)完成课堂小练习和课文默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练习,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默写课文,以检测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5. 教学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听取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堂小练习和默写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和不足之处,指导他们进一步学习。

二、单元检测题1. 语文常识1.甲、乙两个字音相同,字形不同,称为什么?2.鸟儿有心细的习惯,常常搭建自己的 _________ 。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第1篇:小学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一、读音节,写词语。

sànbùxiōngpúchéngshí()()()zhǔnbèijiāojuǎnbǎinòng()()()kǎocházhènjīngrěrénxǐài()()()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sǎn,sàn)步打量(liáng,liàng)兴趣(qǔ,qù)白桦(huá,huà)树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晴()守()要()睛()首()耍()近()悄()胶()进()梢()校()四、填空。

查带点的字部首除部首剩几画选择带点字的字义(正确的打√)早餐吃()饭、食()解释说明、解说()放开、放下()道歉觉得对不住人()收成不好()五、写出近义词。

察觉()清楚()骄傲()思念()希望()请求()六、在括号里添上适当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1.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妈妈()地关心我。

3.柜台上()地陈列着()商品。

七、造句。

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读下面的句子,对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梨、柿子、南瓜都是水果。

()2.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桃花开了。

()九、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牛顿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屋里,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关于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请你帮小*把苹果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好吗?(10分)翠赤衫饲锐黎葱疲殊澈森涉平舌音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二、给正确的生字涂上颜*,让星星闪闪发光。

(8分)麦杆秆)石(壁碧)装(栽载)欧(州洲)(启起)程(端瑞)正(括扩)大(陡徒)峭三、加一加,组一组,再写一写。

Unit2单元检测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2单元检测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3.阅读理解:本节课将提供一篇与Unit2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4.写作:本节课将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题目,写一篇短文,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思维品质:通过解决问题、分析阅读材料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前几个单元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他们对英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运用简单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Unit2单元检测卷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语法讲解:将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基本句型用简洁的图表或图示展示。
-阅读理解与写作:将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写在黑板上,并用关键词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
-阅读材料:提供一篇关于旅行主题的英文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米的正方形的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80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公顷,合
()平方千米。

4.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米。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4平方千米。

()
2.计量一个村的耕地面积,用“公顷”作单位比较合适。

()
3.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只能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
4.一个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公顷。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平方千米=()公顷
9000公顷=()平方千米
2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30000平方米=()公顷
68公顷=()平方米
20平方千米=()平方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2.大连的长兴岛面积约是252()。

3.学校操场的面积约是400()。

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公顷30平方米6平方千米6公顷 63000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

6公顷5900平方米2900平方米30公顷
5公顷500平方米3公顷4平方米34000平方米
23000平方米2公顷9公顷100000平方米
七、解决问题。

1.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松树林(如下图)上空喷洒药水。

这片松树林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果园,底是600米,高是500米。

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3.一个长方形的养鱼池,长400米,宽200米。

这个养鱼池占地多少公顷?如果
每公顷水面养鱼1200尾,这个养鱼池共养鱼多少尾?
4.一块长方形麦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
麦田能够收到100吨小麦吗?
5.一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400米,高是底的1.5倍。

如果每公顷能收25吨白菜,
这块菜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吨白菜?
6.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

洒水车行驶1小时,能洒
多少公顷的路面?
八、动脑筋,做一做。

有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菜地,如果它的边各延长100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第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100 1000 2.64 3.100 1 4.500
二、1.✕ 2.√ 3.✕ 4.✕
三、500 90 25 3 680000 20000000
四、1.公顷 2.平方千米 3.平方米 4.公顷
五、6平方千米>63000平方米>6公顷>5公顷30平方米
六、> < > < > <
七、1.4×3=12(平方千米)
12平方千米=1200公顷
2.600×500÷2=150000(平方米)
150000平方米=15公顷
3.400×200=80000(平方米)80000平方米=8公顷1200×8=9600(尾)
4.600×300=180000(平方米)180000平方米=18公顷6000千克=6吨18×6=108(吨)
108吨>100吨能
5.400×400×1.5÷2÷10000=12(公顷)
12×25=300(吨)
6.200×10×60÷10000=12(公顷)
八、(100+100)×(100+100)=40000(平方米)
40000平方米=4公顷4-1=3(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