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

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社会工作是指一种为改善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进行的专业服务。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发展、心理健康支持等等。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并且展示它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社会不平等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而社会工作者致力于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来帮助那些在社会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和群体。
他们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存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服务行业,旨在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来满足个人和群体的需求。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受助者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无论是提供心理咨询、分类家庭问题还是协助个人克服困难,社会工作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帮助个人重建自信,提升生活质量。
3. 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社会边缘化的群体等等。
社会工作者通过为这些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权益保护和社会参与的机会,确保他们在社会中获得公正对待。
社会工作帮助这些群体摆脱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困境,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4. 促进社区发展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社会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社区居民合作,探索解决社区问题的创新途径,并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合作。
社会工作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注重建立关系、促进社区内部的联系和信任。
通过社区发展项目、社交活动和公共倡议,社会工作有助于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参与感,增强社会凝聚力。
5. 增强个体生活质量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增强个体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服务,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目标。
无论是提供经济援助、职业辅导还是培训机会,社会工作都致力于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涵义、作用与内容

社会⼯作价值观是社会⼯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作者的精神动⼒。
作为⼀种专业价值观,它的基础是社会主流价值和社会⼯作专业的独特追求。
⼀般⽽⾔,社会⼯作价值观,是指⼀整套⽤以⽀撑社会⼯作者进⾏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
社会⼯作价值观以⼈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类、服务⼈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类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作者的具体⼯作。
社会⼯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与实践作⽤上。
在理论作⽤上,社会⼯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作的必要条件之⼀,是确定社会⼯作专业使命或⽬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内容。
在实践作⽤上,社会⼯作价值观是社会⼯作者的实践动⼒;通过社会⼯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作者的实践;社会⼯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作者个⼈成长的有效⼒量;社会⼯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作起源于西⽅,⽬前在⼤多数西⽅国家已经达到⽐较成熟的⽔平,社会⼯作价值观也⽐较稳定。
例如,⼽登于⼰于⼈965年提出的社会⼯作价值体系包含六个⽅⾯的内容:个⼈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怀;个⼈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每个⼈对他⼈都负有社会责任;每个⼈除了具有⼈类共同的需要外,每个⼈也是独特⽽异于他⼈的;民主社会的基本特质,在于每个⼈的潜能都能充分实现,同时也意味着个⼈应当通过社会参与⽽尽到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提供途径以消除⾃我实现的障碍,以便个⼈的⾃我实现得以完成。
再⽐如,⽐斯台克于1967年提出的社会⼯作价值体系包含九个⽅⾯的内容:⼈的潜能,⼈的责任,⼈的权利,⼈的基本需要,社会功能,社会的责任,社会的权利,个⼈对社会的责任,⼈的⾃我表现抉择权利。
国际社会⼯作界把社会⼯作价值观归纳为以下六个⽅⾯:(1)服务:社会⼯作者应当超越个⼈利益为他⼈提供专业服务。
(2)社会⼯正:社会⼯作者追求社会变⾰,特别是与弱势群体⼀起努⼒,并代表他们寻求社会变⾰。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职业,其核心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价值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决策,也反映了社会工作的使命和意义。
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展开讨论,探究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社会工作者应当将每个个体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不对他们进行歧视或偏见。
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应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定服务计划、与客户沟通、处理纠纷等方面。
只有尊重他人,社会工作者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合作,实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还包括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弱势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社会工作者应当关注这些问题,努力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此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还包括关爱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客户,倾听他们的需求和诉求,提供温暖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很多客户可能处于身心困境中,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应当成为他们的支持者和伙伴,帮助他们重建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还包括专业和诚信。
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应当保持诚信和正直,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隐瞒真相或误导客户。
只有做到专业和诚信,社会工作者才能赢得客户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关注、关爱、支持、公平和正义、专业和诚信等。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工作者实践的指导原则。
只有贯彻这些价值观,社会工作者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弱势群体带来希望和改变。
浅论“价值中立”在社会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3 赤子 5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蕴含道德特质的、包含价值介入的专业助人活动,其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的助人工作不仅在于知识基础和技术的区别,更在于其鲜明的道德和价值要求。
有学者曾言,价值观和伦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命线,可见,价值在社会工作中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社会工作并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强者对弱者的施舍,而是一门有着自己的理论模式和价值理念的专业助人活动。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发展并完善了一整套社会工作特有的价值理念,也正是在这些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才有了今天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社会工作。
一、实证主义的的“价值中立”原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在把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综合起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准则,即“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我们又叫它“价值无涉”原则,这是一条关于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也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
事实上“价值中立”原则的提出源于人类对于“客观性”的永恒不懈的追求,因为人类在认识外部事物的过程中深受自身价值判断的干扰,以致我们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惟有在研究过程中摒弃个人价值的介入才能把价值判断从经验科学的认识中解救出来,从而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之间的界限,达致对事物的客观、正确认识。
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社会科学属于经验科学,它做出的应该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这是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本质不同的地方,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才能获得对社会行为的科学理解和解释,才能获得客观的和经得起检验的认识。
这一理论假设看似完美,但是社会科学毕竟与自然科学不同,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们的社会行为构成的,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而人的社会行为又是与一定的价值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人的言行背后都隐藏着与之相应的价值和文化系统。
因此,我们可能不禁要问:“价值中立”能实现吗?”价值中立”真的能帮助社会工作者达致对案主客观、正确的认识吗?二、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社会工作是一种价值介入的专业助人活动,价值的介入是必然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提出“价值中立”的原则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工作者工的工作。
社会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社会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社会工作是一种以改善和维护社会公共福利为目的的专业工作。
它通过提供支持、服务和资源来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发展和福祉。
社会工作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着巨大的价值。
一、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缓解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包括贫困、失业、健康问题、家庭破裂、暴力和虐待等。
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咨询、心理支持、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等服务,帮助个人和家庭应对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人们改善生活状况,重建家庭关系,增强社会参与,并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
社会工作的意义还在于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
他们通过提供平等和包容的服务,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机会和资源。
社会工作通过倡导政策改革、社区组织和教育,推动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社会工作的意义还在于保护人权。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维护和保护人权,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
他们关注儿童权益、老年人权益、残疾人权益、妇女权益和移民权益等。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法律援助、宣传教育和权益保护,为弱势群体争取公正和尊严的待遇。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社会工作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价值。
直接价值体现在社会工作者直接为人们提供支持、服务和资源,满足他们的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个人、家庭和社区互动,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和潜力。
间接价值体现在社会工作对整个社会和社区的贡献。
社会工作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区的整体福祉和稳定性。
它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减少社会不满和不稳定因素,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度。
社会工作的价值还在于推动社会创新和变革。
社会工作者在与个人和社区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合作,共同推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总之,社会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在当代社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其价值观念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成长产生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职业理念。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1.指导专业行为: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有助于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
2.形成专业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有助于社会工作者形成共同的专业认同,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专业发展。
3.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尊重、平等、公正、爱心等原则,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4.提升个体价值:社会工作价值观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尊重:尊重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文化背景和权益。
2.平等:平等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对所有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因年龄、性别、民族、信仰等因素而有所歧视。
3.公正:公正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中立、公平的态度,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4.爱心:爱心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以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提供服务。
5.专业素养: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6.团队合作:社会工作强调团队协作,社会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7.终身学习:社会工作者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结: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对于指导社会工作者专业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个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2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张柳清讲授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共 4 节课,说明:以下根据新丝路网校新疆2014 年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班课件辅导整理(新疆天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一)提供专业资料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首先是向社会公众、社会团体、有关政府部门及其他专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料。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事业正式成为一种专业或一门学科是近百年的事,然而作为一门专业被引进中国内地也才是上世纪末的事情。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社会工作并不是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许多人不知道面临困境时在社会上得到帮助。
因此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救助与服务没有被充分利用。
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和帮助公众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社会工作机构。
从而达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目的。
(二)给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能是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遇到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
此时人们往往由于不安、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真实处境,使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产生本来可以避免的更为严重的后果。
社会工作者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处于客观的立场,给予案主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关心,并且帮助案主冷静、真实、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个人处境的相关信息资料,科学的认识现实所存在的问题,给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
(三)进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者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弱势群体给予经常性的照顾,承担着向其直接发放救济物资或其他救助工作。
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精神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残疾人及释囚。
这些群体搌时或永久性无法进行基本的生活,此时社会工作者就起到照顾与保护的职能。
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利和正常的生活。
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障这一部分人群得到自我发展。
社会工作者承担直接向其发放救助物资和其他形式的救助工作的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宣传,消除歧视,使弱能人士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
3第三讲-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

2. 机构价值观
3. 香港社会福利署:
A. 我 們 的 理 想 共同建設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使人人能自立自主﹑自尊自 信﹑和諧共處﹑幸福快樂
B. 我 們 的 使 命 為 顧 客:提 供 優 質 的 社 會 福 利 服 務 ﹐ 以 助 他 們 面 對 人 生 各 種 挑
戰。 向 社 群:提 倡 社 會 及 家 庭 責 任 感 。 助 員 工:發 展 潛 能 ﹐ 透 過 嘉 許 成 就 ﹑ 授 權 委 責 及 增 強 培 訓 ﹐ 建 立
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的重要性不仅 在于它界定社会工作本身,比如它的目标 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 技巧和方法,机构的项目、目标和社会工 作者的行为和态度。
总之,价值是贯彻社会工作实践始终的东 西。
3
一、价值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一)价值的界定
价值有经济学和哲学涵义。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 利他精神:社会工作是利他行为,不以赚钱为目的,以 他人(案主)合理的需要被满足为工作的出发点
➢ 敬业精神:社会工作者应该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认真工作,对服务对象负责
➢ 能力建设:关怀案主现实困境的改善,但更重视案主的 能力建设
➢ 优势取向:对案主的困境的理解主要的不是个人归因、 病理解释,而是由其多元的社会生活层面去挖掘,主张 欣赏人的能力
33
什么是目的性价值? 是指“生存的目标”(end-state of existence),
偏重于人对于生命意义及生活目标的信念, 也就是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
的生活”之类的想法。
目的性价值又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个人价值(personal values):生存的目标单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是与价值密切相连的一种职业或事业
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定义的重要基础
价值构成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全部
价值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矛盾: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矛盾
不同学派关于社会工作价值的争论
不同主体在社会工作价值问题上的摩擦
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功能:
成为社会工作的指南针或行为准则,规范该专业人员的言行
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履行职责中,凭借其专业伦理维护专业的原则和权威作为一种标准,能借以评判该专业的实施效果
精神分析学: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重新建立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
儿童期决定论:首先分析这些人是否人格健全,找寻其儿童经历,根据相应的治疗方法制定治疗方案
认知理论:社会工作者不能把案主的认知看成是错误的,而应该仅仅把他们看成是与众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改变案主的认知情况,加强
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向和归因方向,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
适应外部社会环境
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查明在案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到底是那些因素引起了问题,社会工作者必须关注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之间的关
系,因为个人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构
成的
标签理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做一个协调者,努力使案主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人肯定案主的非越轨行为,也应该努力使案主自身改变行为,相信
其自身的改造潜能
沟通理论:帮助案主消除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帮助案主获取信息,作出反馈,发出信息,筛选,整理,改变来自外界的信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类似活动的人联系起来,帮助建立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协作机制
女性主义理论:努力排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而导致对女性的压抑,使案主获得更大的自由,增加她们的自我成长
赋权和倡导理论:赋权,运用特定的策略减少,降低,阻止和改变社会强势群体
对他们的负面评价倡导:改善工作对象对他自己的生活,社
会和服务的控制和卷入
危机介入理论:提供紧急支援,帮助当事人度过难关,重建心理平衡和获得健康人文主义:关怀,维护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
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
1社区组织蕴含于社区发展中,社区服务有赖于社区组织中
2社区组织总是围绕一定的对象和内容进行的,它的对象和内容即是社区发展的对象和内容
3在社区发展中总包含着一定的组织工作内容和社区服务的内容,社区组织与社区服务工作的展开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发展
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3居民参与原则
4社区自决原则5因地制宜原则
程序:1建立专业关系2收集社区资料3制定行动计划4开展社区行动(宣传教育,设立机构,筹措经费,沟通协调)5评估工作成效
功能: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社会互助和服务功能,社会教育与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
通过社区工作,缓解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调整而产生的矛盾,减少社会结构的失调现象,改善资源分配,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小组社会工作原则
1目标明确化原则2计划原则3个别化原则4接纳原则5建立专业关系原则
6引导小组互动原则7小组自决原则8循序渐进原则
程序:前期阶段,小组形成,沟通协调,达成目标,结束工作
功能:社会化与再社会化,能力建设,社会行动,社会控制
个案社会工作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 接纳原则3有效沟通原则4非评判原则5案主自决原则
6保密原则
程序:接案,调查,诊断,计划,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