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评2011年美国10大科技事件

合集下载

2011年之十大科学发现

2011年之十大科学发现

2011年之十大科学发现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美国国家地理新闻频道最新评选出2011年度十项重大发现,其中包括:51区飞行坠毁事件揭晓、发现罕见的独眼白化鲨鱼、捕获史上最大鳄鱼等。

1. “僵尸蚂蚁”2011年3月份,科学家在巴西雨林最新发现一种叫做Ophiocordyceps camponoti-balzani的真菌,它生长在“僵尸蚂蚁”的头部。

起初科学家认为这仅是一支物种,之后鉴别发现实际上造成“僵尸蚂蚁”的有四种真菌,它们都可以控制蚂蚁的大脑。

这种真菌可以感染蚂蚁,控制它们的大脑,一旦它们移动至理想的真菌生长和散播孢子的位置,便将僵尸蚂蚁杀死。

2. 51区真相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内华达州高等机密军事基地51区钛A-12侦察机原型进行雷达测试时突然坠毁,之后该A-12侦察机坠毁事件的详细过程被完全删除。

2011年年5月份,这个冷战时期的高等机密军事基地(之前官方从未透露其存在信息)的秘密公之于众,其中包括此前从未透露的A-12侦察机坠毁和残骸掩盖地点的图片。

51区军事基地是美国冷战时期建立的,该基地致力于研制先进航空项目,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51区高等机密项目OXCART研制出A-12侦察机,以此作为U-2侦察机的后继飞行器。

3. 独眼白化鲨鱼2011年10月份,科学家在墨西哥发现一只非常罕见的独眼鲨鱼,这个鲨鱼胚胎体长56厘米,仅在头部前方长着一只眼睛,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独眼畸形,通常出现于几支物种,其中包括人类。

美国杰克逊维尔市北佛罗里达州大学鲨鱼生物学家吉姆?杰尔斯雷彻特(Jim Gelsleichter)称,此前曾多次记录过独眼鲨鱼,事实上迄今从未在子宫之外发现过类似的独眼鲨鱼,证明这种畸形鲨鱼无法长时间幸存于野生环境。

此外,这只独眼鲨鱼胚胎全身白化。

4. 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导致地面隆起2011年1月份,美国黄石公园内超级火山经常“呼吸”,导致数公里地面显著隆起。

2011年太空大事记

2011年太空大事记

2011年太空大事记作者: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3期2011年,航天飞机结束了最后一次飞行,一颗可能重达10的31次方克拉的宇宙钻石和迄今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被发现。

1.航天飞机退役7月,随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轰鸣中着陆,历时30年的美国航天飞机项目划上了句号。

但这一里程碑事件并不意味着美国太空探索的结束。

一场新的私人企业太空竞赛拉开了帷幕。

2.“联盟”号火箭受挫在航天飞机退役后,一枚搭载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无人飞船的俄罗斯“联盟”号火箭于2011年8月发射失败,这一事故迫使这惟一能够将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火箭暂停发射。

好在调查人员找到了可能导致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一枚搭载载人飞船的联盟号火箭于11月发射升空,避免了国际空间站转为无人操作的尴尬。

3.火星探测器抵达目的地经过3年的跋涉,7岁的美国航天局(NASA)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终于抵达“奋进”陨石坑。

这一陨石坑中的部分岩石形成于35亿年前的火星早期的温暖湿润环境下,所以曾经浸泡在水中。

4.“好奇”号启程11月,一枚更加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发射升空,启程前往火星。

它将在盖尔陨石坑寻找生命的迹象。

“盖尔”陨石坑的大小是“奋进”陨石坑的7倍,也存在古老的被水改变过的岩石。

但并非今年所有的火星探测任务都取得了成功。

原计划从火卫一取回样本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在11月发射升空后就一直被困在近地轨道,预计将于明年1月坠入大气层。

5.行星大小的钻石被发现科学家发现,一颗可能完全由钻石构成的高密度行星在围绕一颗脉冲星运行。

6.冥王星的第四颗卫星被发现这颗新发现的卫星直径也许不到34千米,很可能是与冥王星的另外三颗卫星一起在一次远古的碰撞中形成的。

人们给这颗卫星起了数百个名字,不过它现在仍暂时使用一个平凡的代号——S/2011P1。

7.地球周围发现反物质带科学家发现一个可能环绕地球的反质子带。

有朝一日,它可能成为宇宙飞船的能量来源。

科技史上最疯狂的11个科技阴谋论

科技史上最疯狂的11个科技阴谋论

科技史上最疯狂的11个科技阴谋论有人声称,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了一家公司收集Facebook数据。

也有不少人认为,大企业和政府在操纵科技,阻止它们落入大众的手中,不管是出于政治、金钱还是其它目的。

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近日盘点了11个最疯狂的科技阴谋论。

1、微软Wingdings字体中隐藏反犹主义信息还记得那些支持用键盘输入各种符号的奇怪Wingdings和Webdings字体吗?有些人认为,它们隐藏了与911事件相关的反犹主义信息。

在记事本中输入“NYC”后,不管选择哪一种字体,都会产生图片所示的结果。

而输入“Q33NYC”,将选择Wingdings,再将字号选择为“72”,然后惊人的画面就会跃然出现——一架飞机撞击两座高楼,旁边出现了骷髅!鉴于微软早在2000年以前就推出了记事本软件,此消息一出,许多人在惊叹之余,都称微软能“未卜先知”。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这只是不幸的巧合。

2、可用磁铁制造永动引擎磁铁失去磁性的过程非常缓慢,这是令人好奇的观点。

为什么不利用它们打造一个永动引擎呢?永动机器违反物理定律——世上可没有这样的免费午餐!——这也是磁铁汽车专利从未获批的原因。

3、冷聚变和气动汽车技术推广遭阻很多人和机构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像冷聚变和气动汽车这样的理论上的技术不仅存在可能性,而且可行。

据称,从能源公司到政府的实体都插手干预,阻止这些技术的推广。

不过冷聚变相关的阴谋论已经遭到研究者的驳斥。

4、数字电视机顶盒含监视工具如果你惧怕“独裁政府”,你就会想仔细检查一番你家的机顶盒。

有些人声称在机顶盒中发现了摄像头和麦克风,政府利用摄像头和麦克风暗中监视公民。

还有人称,数字电视信号被用来心智操控和投放潜意识广告。

实际上,谷歌、Verizon、微软和康卡斯特都提交了允许硬盘录像机(DVR)监听观众的专利申请。

5、IBM在“深蓝”超级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冠军的比赛中作弊有人说,1997年5月,为了让“深蓝”超级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获得广泛的媒体曝光,IBM不惜作弊。

2011年全球新能源大事件TOP25

2011年全球新能源大事件TOP25

2011年全球新能源⼤事件TOP25 近⽇,美国环境保护⽹站评选出了2011年与新能源相关的25件具有⾥程碑意义的事件。

通过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对去年国外新能源领域所取得的各项进展作⼀梳理。

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太阳能驾驭新航天器2011年8⽉5⽇,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局向32亿公⾥外的⽊星发射了以太阳能为动⼒的航天器“朱诺”,这是航天器利⽤太阳能作为动⼒旅途最长的⼀次太空探索。

截⾄2011年12⽉14⽇,“朱诺”已经越过了⽕星轨道,距离地球⼤约9820万公⾥。

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能达到1吉⽡ 2011年1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新能源开发有了⼀个新的⾥程碑:安装在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容量达到1吉⽡,⾜以为75万户家庭供电。

除美国以外,⽬前世界上只有德国、西班⽛、⽇本、意⼤利和捷克等五个国家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吉⽡。

3、⾕歌公司⾛向环保 ⾕歌公司在绿⾊环保领域迈出了重⼤⼀步。

2011年,⾕歌公司参与投资了⼀个⽣物能源创业公司及两个太阳能发电站。

除此之外,⾕歌公司还设⽴基⾦帮助业主购置太阳能系统。

在这些新能源举措的帮助下,这个互联⽹巨头在去年9⽉份⾸次公布它前⼀年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数据时避免了公众过多的抨击。

⾕歌公司2010年耗电22亿度,排放⼆氧化碳146万吨。

4、美国海军青睐⽣物能源 2011年11⽉,美国海军⼀艘装备有⽣物能源动⼒装置的驱逐舰以海藻为原料,沿加州海岸航⾏了20个⼩时,成为新闻焦点。

2011年12⽉,美国海军下达了世界最⼤的⽣物能源订单45万加仑的⽣物燃料,为定于2012年举⾏的绿⾊军事演习作准备。

据悉,参加军演的舰船、驱逐舰、巡洋舰、飞机、潜艇以及航空母舰都将采⽤新能源。

5、美国最⾼的摩天⼤楼安装太阳能电池 108层⾼的芝加哥威利斯⼤厦2011年3⽉对其56层南⾯外墙进⾏了改造,全部安装了由毕达哥拉斯太阳能公司制造的透明太阳能光电窗户。

这个试验⼯程是把这座美国最⾼的摩天⼤楼的外墙变成⼀个垂直的太阳能发电场。

2011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

2011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

2011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1、“阿拉伯之春”2011年春天,发端于突尼斯的民众反政府运动像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十几个中东国家受到波及,掌权多年的中东强人本·阿里、穆巴拉克、萨利赫接连倒台,卡扎菲更是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局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有专家将“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力与苏联解体相提并论,被称为2011年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

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示威运动此起彼伏。

利比亚被里应外合地“解放”后,叙利亚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要面对国内民众的示威抗议,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美西方和阿盟的联合施压,政权岌岌可危。

强人政治及权利操纵在自下而上的社会“革命”中可以被打破,但其后,宗教势力的异军突起和持续混乱的局势,能否让阿拉伯国家走上所谓的民主化道路,留给世人的是大大的问号。

2、本·拉登被击毙2011年5月2日,被美国通缉了13年的恐怖主义大亨本·拉登被击毙。

这一年正好是“9·11”事件发生十周年。

击毙本·拉登是美国十年反恐的标志性结局。

十年来,美国将反恐确立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借反恐之名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中亚。

十年来,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和追捕本·拉登,美国政府耗费了高达两万亿美元,还将战火烧到了巴基斯坦境内,搅得伊斯兰世界鸡犬不宁。

如今,本·拉登已被击毙,但全球的反恐形势并不乐观。

“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北非、也门等地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分支,具备了参与、策划和组织行动能力。

因此,击毙本·拉登并不代表“基地”终结,更不代表恐怖主义的消亡。

后拉登时代,美国的全球反恐重心将如何调整?世界反恐形势如何演变?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

3、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遭受本世纪以来的最强地震,9.0级地震及紧随其后的海啸瞬间上演“沧海桑田”的悲剧,宫城县几乎被夷为平地。

2011年被忽视的全球十大新闻

2011年被忽视的全球十大新闻

2011年被忽视的全球十大新闻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2年第1期近期,美国《外交政策》刊文评选出2011年被忽视的10大新闻,同时评论称,这些事件在2012年可能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那这些“被冷落”的,究竟是什么事?印度加强发展军力印度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

根据武器监督机构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11年的一份报告,2006年到2010年印度武器交易量占到全球的9%,大部分武器来自俄罗斯。

而位于华盛顿的“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估计,到2015年,印度将在武器现代化方面花费800亿美元。

特别要指出的是,印度很关注海上武器,这是竞争领域重要的新焦点。

印度计划在未来20年花费450亿美元用于购买103艘军舰,其中包括驱逐舰和核潜艇。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一时期的投资大概在250亿美元,用于购买135艘军舰。

五角大楼的《2010年四年国防回顾》表示欢迎印度“在地区事务中扮演更有影响力的角色”,包括在印度洋领域。

“新欧洲”不再爱恋欧元尽管希腊和意大利在严肃地考虑放弃欧洲共同货币并重新启用旧货币德拉克码和里拉,拥有10年历史的欧元遇到的更大的麻烦是,那些曾经多年来一直试图加入欧元区的东欧国家开始动摇了。

2011年1月1日,爱沙尼亚成为第17个欧元区国家,但下一个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出现了。

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拉脱维亚等“新欧洲”国家均相继推迟加入欧元区的计划。

两年前,加入欧元区被当做解决东欧国家债务忧虑的灵丹妙药。

一份泄露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甚至建议加快进程,说“欧元化”不仅可以解决债务问题,还意味着“去除不确定性和重建信心。

”但是这些国家现在担心,货币联盟这个紧箍咒使正在恢复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定义的“新欧洲”曾经渴望融入欧洲,但是它们在立场上的改变速度也令人惊奇。

墨西哥毒品战争蔓延至中美洲墨西哥北部边境的毒品暴力已经成为美国面临的主要政治问题,但是冲突给南部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却较少获得重视。

2011年影响巨大的十大国际新闻

2011年影响巨大的十大国际新闻

一、莫斯科机场遭遇恐怖袭击2011年1月24日下午16点40分左右(北京时间晚上21点40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爆炸。

爆炸已导致35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据悉,爆炸发生在国际抵达大厅的行李提取处。

当地警方表示,恐怖分子走过了国际到达等候大厅,混在十分拥挤的接机人群中。

一些目击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一名在抵达大厅迎接朋友的当地人说,他当时听到巨大的爆炸声,看到塑料板从天花板上落下,然后人们开始尖叫,四下奔逃。

救援开始后,他看到救护人员把浑身是血的人从航站楼里抬出。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莫斯科机场爆炸事件表示,将揪出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并予以严惩。

二、日本东北部9.0级大地震2011 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

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

据统计,自有记录以来,此次的9.0级地震是全世界第五高,1960年发生的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分别排第一和第二。

日本官方已确认地震海啸已造成8133人死亡(2011年03月20日),失踪12272人。

3月12日,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

三、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2011年4月8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由于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而被迫关停,由此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

五年前,威廉王子膝盖受伤的故事被《世界新闻报》曝光。

这件事只有内部少数几个亲信知道,小报从哪儿来的消息?现在我们知道,私家侦探和该报王室事务主编是第三只耳朵——窃听了王室成员的语音信箱。

两人锒铛入狱,当时的报纸主编库尔森辞职。

英国伦敦警方10日说,遭《世界新闻报》窃听的受害者总数大约800人。

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

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评选标准1 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在已有研究上的小改进2 引起广泛关注的重大科学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3 某一领域的重大发现,将改变人们的现有认识评选流程1 11月1日至11月20日,由《环球科学》专业编辑、学术顾问、审评专家推荐各领域的重要科学进展和科学事件,并从这些进展和事件中,筛选出30条候选新闻;2 11月20日—25日,环球科学网站()与新浪同步推出“《环球科学》十大科学新闻”评选专题,接受网友投票、评论,投票截止日为12月10日;环球科学杂志社还将广泛邀请各领域的科学家,同时对30条候选新闻进行点评和投票;3 12月10~15日,环球科学杂志社将根据网友投票、科学家点评和专业编辑的意见,评选出“2011年《环球科学》十大科学新闻”,刊登在《环球科学》2012年第1期上。

与《环球科学》专业编辑微博交流:生物、医学:@环球科学褚波环境、能源:@silk是走谐星路线的(罗绮)天文、物理:@mingliu84(刘明)IT、电子、数学:@熊的牛不了(申宁馨)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

这项研究名叫OPERA(Oscillation Project with Emulsion-tRacking Apparatus),是由欧洲核子研究所的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产生高强度、高能量的μ子中微子束,向730千米外的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LNGS)传送,以便检测检测中微子振荡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N评2011年美国10大科技事件
【TechWeb报道】12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美国科技行业发生了很多大事: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先驱去世、网络安全问题导致公司成本猛增等。

过去一年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快速增长,惠普移动战略转变、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英特尔3‐D结构晶体管发布、谷歌钱包等移动支付服务兴起。

美国CNN网站日前评出2011年美国十大科技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未来也将进一步影响行业发展。

1.乔布斯去世
从一个平庸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到全球最具价值科技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强势且令人崇敬的人。

在与癌症进行了长期斗争后,乔布斯于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去世。

无数的果粉在苹果商店前摆放了鲜花、点燃的蜡烛,以此纪念乔布斯。

他的传记也很快成为了畅销书。

通过苹果,乔布斯帮助创立了PC行业,他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设计出了iMac、iPod、iPhone 和iPad这样畅销的产品。

他还抽空创办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后来被迪斯尼以74亿美元价格收购。

乔布斯去世后,快节奏的科技行业一度止步。

全世界都在惊叹他的影响力,也许在他之后,再无此况。

2.社交媒体成为一种工具
自从在各种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后,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获得了交口称赞。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今年曾说,“我们存在于科技和社会问题的交叉点上。


3.黑客事件
过去一年,黑客事件频发,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Anonymous等的名字时常出现,他们攻击了多家教会、电子商务和银行网站。

一家名为Lulz Security的组织也迅速崛起。

索尼网络被黑后,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一台服务器中被黑客种下了文件,号称“我们是罗马军团(We are legion.)。

”“黑客”中的“黑”已经成为一个流行语,每当网站宕机或账户密码泄露时都会想起。

4.平板电脑市场涌入一批新成员
苹果iPad获得巨大成功后,各大电子厂商都在揣测,消费者是想要平板电脑,还是仅仅想要iPad?谷歌Android平板电脑、黑莓PlayBook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亚马逊可能通过199美元的Kindle Fire获取了答案。

自11月份发布以来,每周都能卖出100万台。

惠普TouchPad降价至99美元清仓甩卖后,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5.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增加“无障碍分享”功能
当你认识的人在没有你告知的情况下,找到了与你有关的信息时,这种行为应被称为什么?Facebook将其称为“无障碍”(frictionless),很多企业都已部署了这一功能,包括音乐分享服务和新闻发布商。

不过,很多人反对这种实时展现的做法。

扎克伯格相信人们今后将进一步通过网络发布更多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不过是否激活这一功能仍由用户决定。

6.专利战
苹果、谷歌、HTC、微软、RIM和三星等移动巨头都卷入了今年的专利大战。

这些公司在全球多个地区提起诉讼,寻求许可协议,试图禁售竞争对手产品。

谷歌宣布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目的就是为了专利。

7.Google+推出
网民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正在超越网络搜索。

换句话说,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花在谷歌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产品Google+。

用户可以分享照片并查看好友动态。

Google+虽然开局不错,但是Facebook遥遥领先。

谷歌将社交网络战略视为公司未来发展中关键一步,这是一个巨大的赌注。

8.苹果成全球最有价值公司
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时,他说这家公司还有几周就得破产。

此后十年,他实现大逆转,使苹果市值一度位居全球首位。

虽然如今埃克森美孚又夺回了第一宝座,但苹果仍不容小觑。

iPad 2已备受关注,今年配备Siri的iPhone 4S将会把语音控制服务推向更多用户。

9.IBM沃森在《Jeopardy!》节目中击败人类选手
虽然IBM 计算机系统“沃森”(Watson)有时会无法理解一些语言,但是当世界都知道IBM “深蓝(Deep Blue)”击败了象棋冠军Gary Kasparov后,电脑不再是“愚蠢”的代名词。

沃森在《Jeopardy!》则在节目中击败两个聪明的人。

10.Spotify和Facebook改变数字音乐
凭借iTunes和iPod,苹果主导了数字音乐行业。

亚马逊和谷歌尚未有进展。

但Spotify已经在欧洲证明了自己。

在与唱片公司谈判多年后,这家公司今年进入了美国市场。

Facebook Music可以展示用户正在收听的音乐,并为Spotify、MOG、Rdio、Rhapsody等流媒体音乐服务引来大批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