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

讲解例题
先求和再平均分, 10+4+7+5+4=30( 个 ) 30÷5=6(个), 表示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
小结
为了比较统计结果,常常需要用到平均数, 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课堂总结
统计表的结构:标题、制表日期、项目栏、合计栏。 统计图的结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横轴。
填写统计表时,首先要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其次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 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时,首先要看清各类项目的名称,必须在对应 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其次要分析每格表示的数量才能确定条形如何画, 最后要在直条的旁边标出具体的值。
讲解例题
需要知道鼓号队员的人数,以及每个队员的身高。
讲解例题 按服装型号将身高分段,用画“正”字的方法重新整理数据
正 正 正正 正
整理数据时要按编号顺序依次整理,做到有序整理、不重复不 遗漏数据;完成统计后要检验是否有统计失误的地方,比如统计 发现合计人数不是32,说明整理数据时出现失误。
讲解例题
讲解例题
• •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 记录如下:
收集数据时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的,一画表示1人, 一个“正”字表示5人。
标题(统计什么 )
制表日期(什么时间统计的 )
46
12
13
合计栏 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 项目栏 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个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
讲解例题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 两组套圈成绩如下表:
讲解例题 请问: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如何比较?
讲解例题
套的成绩最好,只是比 较两个人的成绩,并不 能说明小组同学套圈的 总体水平,不合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用表格 呈现数据,条 形统计图用直 条呈现数据。
统计表和条形 统计图都能清 楚地看出统计 的结果。
条形统计图能 直观、形象地 表示数量的多 少。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012年4月
12 11
10
9
8
6
4
3
2
2
0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这一星期的用水量,哪天最多,哪天最少? 2、除星期六、星期日外,每天的用水量大约多少吨?
知识我会用!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科普类
15
综艺类
12
动画类
年月
13
体育类 节目类别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各有什么特点?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人数 466综艺类
15
动画类
12
年月 体育类
13
合计=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第1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第1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课件
数学四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新课导入
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 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电视节 目有类别,下面是张丽华同学调查了 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 果记录如下:
提问:1、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呢 ?
46
12 13
2、根据表1填写喜欢动画类、体育类的人数。
谢谢 大家
3、表2中“合计”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
制作条形统计图
(1)这张பைடு நூலகம்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据的?
了解统计图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 横轴的含义
(2)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几人? 是怎样确定直条高度的? 为什么要在直条上标出相应的人数?
每类人数÷每类格数=每格高度表示人数
(3)完成统计图剩下的部分
12 13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2、看一看、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发现统计表和统计图各 有什么特点?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 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 退。 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 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 、吊带 上衣、 超短裙 、拖鞋 等进入 教室。 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 良好纪 律秩序 。 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 意后, 起立提 问。 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 可离开 。 上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坐。 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在课桌、门窗 、墙壁 上涂写 、刻划 。 要注意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离开教室要整理好桌椅,并协助老师 关好门 窗、关 闭电源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统计表的制作,二是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三年级学习简单统计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统计知识的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四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统计知识,对统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基础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同时,学生可能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任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制作统计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的任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工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统计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如何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等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统计表的制作,二是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学会制作和解读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制作和解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解读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解读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根据数据绘制和解读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实例和统计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和展示数据。

2.新课导入:我会介绍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

3.教学互动: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练习与巩固: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5.总结与拓展: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制作方法和解读方法。

四年级5、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四年级5、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高一些,高出1厘米。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平均数就是根据“移多补少”的思想,使每个数变得同样 多。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195+212+205+168 )÷4
=780÷4 =195(元) 答:平均每组捐款195元。
前几天,某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6.1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 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6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 元?
下图是某小学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图。 品种 人数 在统计图中喜欢吃( 西瓜 )的人数最多。我要是商 店经理就要多进一些(西瓜)。 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制成像上面这样,直条是横着摆放 的样子。现在每人一问且自答,行吗?
例2 横式条形统计图 下图是某小学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图。
喜欢吃橘子和香蕉的一共有( 111 )人。
19
7 4
优秀
良好

例1 整理数据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用写“正”字笔画的方法整理数据是个好方 法。统计表用表格统计数据,条形统计图是 用直条呈现数据,它们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 的结果,其中,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 表示数量的多少。
1、利用例1的民兵打靶成绩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表中成绩最好的是 100 环。 (2)将上面的打靶成绩整理后填入下表。
喜欢吃其他水果的人数比喜欢吃 苹果的人数少( 22 )人。
领悟思想 构建数模:
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制成竖式图,也可以制成横式图。看条形 统计图便于分析一些数量关系,能科学解决问题。
1、四年级(3)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10
22
8
4
(2)身高在( 120~130)的人数最多;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对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统计方法和统计图的制作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及作用。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统计图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直观地了解数据信息。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统计的意义。

2.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纸张、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3.准备一些统计数据,用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图片,如学校运动会、超市购物等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场景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作用以及制作方法。

同时,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对比分析,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

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复杂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秋学期第九讲
第一部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姓名_____
一、填空:
1、□78÷3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还剩()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次。

3、(1)28×5=140 (2)200+140=340 ,列综合算式是()。

4、哥哥有18支铅笔,弟弟有8支铅笔,哥哥给弟弟()支两人就
一样多。

5、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6、不计算,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20÷10 ○ 25+20×10 150-100-25 ○ 150-(100+25)
960÷24 ○ 960÷8÷3 82-36÷12 ○(84-36)÷12
7、在△△○△△○……中,12个△之间有()○;第16个是()。

8、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

9、★÷△ =16……16 ,△最小是(), ★最小是()。

10、小明在计算“40+□×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800。

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9、
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上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知道()色的珠子多,多()颗。

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颗,那
么白珠有()颗。

二、判断: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
2、480÷(4×6)=480÷4÷6 ()
3、一脸盆水大约有100毫升。

()
4、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
5、570÷40=14……1。

()
三、选一选: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A、改小
B、改大
C、不变
2、一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A、4升
B、40升
C、400升
3、把“200-130=70,70×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200-130×12
B、(200-130)×12
C、130×12-200
4、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看到()个正方形。

A、1
B、2
C、3
5、下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A、(40+60)÷20
B、300÷(5×6)
C、200-(60×2)
三、列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481÷37= 315÷45= ☆782÷34=
249÷18= 962÷24= ☆ 600÷70=
(要简便)
四、解决问题 :
1、在歌咏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小倩打出的分数如下表。

按照比赛规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算出小倩的最后
平均得分吗?
2、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

身高(厘
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 数
7 16 12 8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评委
江老

丁老师 李老师 卓老师 方老师 王老师 刘老师 评分 90 89 62 88 92 86 98
四年级一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图
年月日
(2)这个班身高在()厘米人数最多,()厘米人数最少。

(3)丽丽身高是142厘米,按由高到矮的顺序,大约排第()名。

(4)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厘米。

第二部分:综合提高
【探究一】甲、乙两人买了24个杯子花了同样多的钱。

甲拿了16个,乙拿了8个。

这样甲要给乙20元。

问:每个杯子多少钱?
【试一试】在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①67-25=42 ②58-37=21 ③83×2=166
42÷14=3 90-21=69 200-166=3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马虎在计算“8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

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的得数吗?
【试一试】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比乙数多64,甲数、乙数各是多少?
家庭作业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墨水有60();一种微波炉的容量是16();
颜料桶的容量大约有4();一瓶饮料有260()。

2、374÷3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写在()位上。

3、要使5□7÷54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要使5□7÷54的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要填()。

4、□÷55=24……□,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5、把67-25=42、42÷14=3合并成综合算式()
6、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60×()< 485 200 >()×21
2、小军参加冬季阳光体育长跑锻炼,前两天共跑了1600米。

照这样计算,他一个星期(5天)共可以跑多少千米?
3、周日妈妈带小明去体育用品商店,一个篮球58元,一个足球46元,问:(1)小明想买1个篮球和2只足球,应付多少元?
(2)如果这些钱用来买35元一副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几副?
4、将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24分钟,若锯成8段要用多少分钟?
5、水费月收费标准是20吨以内的每吨2元,超过20吨的每吨3元,学校上个月共用水70吨,上个月应该缴纳水费多少元?
6、小春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2写成27,结果得到商26还余18。

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多少?
家长签字(留言):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