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换算表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相电压:三相电源中星型负载两端的电压称相电压。
用UA、UB、UC 表示。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用IAB、IBC、ICA 表示。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压为线电压,用UAB、UBC、UCA 表示。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用IA、IB、IC 表示。
如果是三相三线制,电压电流均采用两个互感器,按V/v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如果是三相四线制:1、电压可采用V/v接法,电流必须采用Y/y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线电流也等于相电流。
2、电压和电流均采用Y/y接法,测量结果为相电压和相电流,相电流也等于线电流。
Y/y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及零线之间,每个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每根火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每个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电压V/v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之间,二次分别连接一个电压表,如需测量另一个线电压,可将两个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的n端连接在一起,a、b端连接第三个电压表。
电流V/v接法时,两根火线分别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每个互感器的二次分别接一个电流表,如需测量第三个线电流,可将两个的s2端连接在一起,与两个互感器的s1端一起共三个端子,另外,将三个电流表的负端连在一起,其它三个端子分别与上述三个端子连接在一起。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I=P/(U*1.732)所以1000W的线电流应该是1.519A。
功率固定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受电压的影响,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公式是I=P/U 当电压等于220V时,电流是4.545A,电压等于380V时,电流是2.63A,以上说的是指的单相的情况。
380V三相的时候,公式是I=P/(U*1.732),电流大小是1.519A三相电机的电流计算 I= P/(1.732*380*0.75) 式中: P是三相功率 (1.732是根号3) 380 是三相线电压 (I是三相线电流) 0.75是功率因数,这里功率因数取的是0.75 ,如果功率因数取0.8或者0.9,计算电流还小。
电压,电流,功率,电阻值换算

I----电流(A), R---电阻(Ω).
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式中:cosφ---功率因数, 如白炽灯、电炉、电烙铁等可视为
电阻性负载,其 cos φ=1 则 P=UI
U、I---分别为相电压、电流。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
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角形接法)
三相交流电路中星接和角接两个功率计算公式可互换使用,但相电压、线电压和相电流、线电流一定要分清。
电功率计算公式: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功率因数

一二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定义 功率因数,英文名称为Power Factor,简称PF,常用符号为λ。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功率因数为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由于在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等于位移因数cosφ,功率因数与位移因数两个概念容易被混淆,甚至,大多数人认为,cosφ就是功率因数。
在非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与位移因数有不同的物理意义,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对于某个设备,如果其输入有功功率,有功功率为正值,反之,输出有功功率,有功功率为负值。
因此,功率因数的取值范围为:-1~+1。
《GB/T 2900.1-2008 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中,将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定义为有功因数,而将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的绝对值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按照这个定义,功率因数的取值范围为:0~1。
本文遵循一般习惯,沿用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这个定义。
功率因数相关基础知识 视在功率也称表观功率,视在功率定义为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用S表示,基本单位为VA,即: S=UI (1) 有功功率定义为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积分的平均值,用P表示,基本单位为W,假设交流电周期为T,电压、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分别为u(t)、i(t),有功功率按照下式计算: (2) 有功功率也称平均功率。
在正弦交流电中,根据有功功率的定义式,下式成立: P=UIcosφ (3) φ为电压、电流的相位差,cosφ为位移因数。
无功功率Q按下式定义: Q=UIsinφ Q的单位为Var。
因此,在正弦电路中,下式成立: S2=P2+Q2三 由于正弦电流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三者之间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可以通过“复功率”来表示。
若用视在功率S表示复功率,则有功功率P为复功率的实部,而无功功率Q为复功率的虚部。
对于感性负载,Q为正值,对于容性负载,Q为负值。
在非正弦电路中,无功功率的定义有所改变,将基波和谐波电压、电流相位差引起的无功功率定义为位移无功功率,将由不同频率成分电压和电流引起的无功功率定义为畸变无功功率,而将两者的方和根称为广义无功功率。
常用单位换算

24第五部分常用数据25三、常用单位换算:、公制与英制1.26(二)1马力=735.5瓦马力1千瓦=1.36=0.376千瓦2、四、用电设备电流计算表:1、电动机的电流计算表:270.75计算;三相电动机功率因数,效率均以0.85计算。
五、送电线路常用数据:1、常用架空导地线的型号及其意义:L—铝;G—钢;J—绞;Q—轻型;J—加强;F—防腐;X —稀土;LJ—硬铝绞线;LGJ—钢芯铝绞线;LGJQ—轻型钢芯铝绞线LGJJ—加强型钢芯铝绞线;LGJF—防腐型钢芯铝绞线;GJ—钢绞线2、导线常用技术参数(74和83标准)(1)产品标准:GB1179-7428(2)产品标准:GB 1179-83293、钢芯铝绞线导线的电阻及正序电抗30300/70 0.04732 0.296 0.300 0.304 0.308 0.311 0.315 0.318317、空载线路电容电流计算:Q c?I c U32LUbQ?0c I——线路电容电流(安)式中:c U——线路额定电压(伏)Q——线路电容的充电功率(千乏)c-6)/公里×10——电纳(西门b0L——空载线路长度(公里)32—ΩΩ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限制。
也可采用物理型降阻剂措施,有效降低接地电阻。
10、绝缘子(2)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设备外绝缘各污秽等级和对应盐密、爬电比距。
33(3)常用绝缘子主要数据:34表3 标准型钢化玻璃绝缘子型号和参数(南京厂)3536372复合绝缘子结构示图:5-1图38复合绝缘子表示方法:。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7.2质量流量单位
1 kg/h = 0.01667 kg/min
1 lb/h = 7.56×10-3kg/min
Cv值:水流量(US gal/min)于60?下,流经差压为1psi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Cv×1000=l/min)
1国际蒸汽表卡(calIT)= 4.1868 J(N?m)
能[量],功,热:SI单位名称?焦[耳]
1热化学卡(calth)= 4.1840 J
功率,辐射[能]通量:SI单位名称?瓦[特]
1 20℃卡(cal20)= 4.1816 J
比热容:SI单位名称?焦[瓦]每千克开尔文
1 15℃卡(cal15)= 4.1855 J
M.S.C =公制标准情况(15℃及101.3 kPa绝对压力)
ANR =温度:20℃及相对湿度:65%
流量系数之间的转换:CV = 1.17 KV S = 18.45 CV
8、浓度单位:
1μg/m3= 10-3mg/m3
1 ppm(按重量计) = 1.198 mg/m3
1 lb/ft3= 1.6108×107mg/m3
1 ppm(按体积计,20℃) = M(分子量)/22.4 mg/m3
9、密度单位:
1 lb/in3= 2.768×10-4kg/m3(g/L) = 27.68 g/cm3
1 lb/UKgal = 99.8 kg/m3(g/L) = 0.0998 g/cm3
1 lb/ft3= 16.02 kg/m3(g/L) = 0.01602 g/cm3
1 lb/USgal = 119.8 kg/m3(g/L) = 0.1198 g/cm3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精彩文档相电压:三相电源中星型负载两端的电压称相电压。
用UA、UB、UC 表示。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用IAB、IBC、ICA 表示。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之间的电精彩文档压为线电压,用UAB、UBC、UCA 表示。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用IA、IB、IC 表示。
如果是三相三线制,电压电流均采用两个互感器,按V/v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如果是三相四线制:1、电压可采用V/v接法,电流必须采用Y/y 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线电流也等于相电流。
2、电压和电流均采用Y/y接法,测量结果为相电压和相电流,相电流也等于线电流。
Y/y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及零线之间,每个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每根火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每个电流互感精彩文档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电压V/v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之间,二次分别连接一个电压表,如需测量另一个线电压,可将两个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的n端连接在一起,a、b端连接第三个电压表。
电流V/v接法时,两根火线分别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每个互感器的二次分别接一个电流表,如需测量第三个线电流,可将两个的s2端连接在一起,与两个互感器的s1端一起共三个端子,另外,将三个电流表的负端连在一起,其它三个端子分别与上述三个端子连接在一起。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精彩文档I=P/(U*1.732)所以1000W的线电流应该是1.519A。
功率固定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受电压的影响,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公式是I=P/U 当电压等于220V时,电流是4.545A,电压等于380V时,电流是2.63A,以上说的是指的单相的情况。
380V三相的时候,公式是I=P/(U*1.732),电流大小是1.519A三相电机的电流计算 I= P/(1.732*380*0.75) 式中: P是三相功率 (1.732是根号3) 380 是三相线电压 (I是三相线电流) 0.75是功率因数,这里功率因数取的是0.75 ,如果功率因数取0.8或者0.9,计算电流还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文案大全相电压:三相电源中星型负载两端的电压称相电压。
用UA、UB、UC 表示。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用IAB、IBC、ICA 表示。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压为线电压,用UAB、UBC、UCA 表示。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用IA、IB、IC 表示。
如果是三相三线制,电压电流均采用两个互感器,按V/v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如果是三相四线制:文案大全1、电压可采用V/v接法,电流必须采用Y/y接法,测量结果为线电压和线电流,线电流也等于相电流。
2、电压和电流均采用Y/y接法,测量结果为相电压和相电流,相电流也等于线电流。
Y/y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及零线之间,每个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每根火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每个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接一个独立仪表。
电压V/v接法时,电压互感器一次接在火线之间,二次分别连接一个电压表,如需测量另一个线电压,可将两个互感器的二次输出的n端连接在一起,a、b端连接第三个电压表。
电流V/v接法时,两根火线分别穿过一个文案大全电流互感器,每个互感器的二次分别接一个电流表,如需测量第三个线电流,可将两个的s2端连接在一起,与两个互感器的s1端一起共三个端子,另外,将三个电流表的负端连在一起,其它三个端子分别与上述三个端子连接在一起。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I=P/(U*1.732)所以1000W的线电流应该是1.519A。
功率固定的情况下,电流的大小受电压的影响,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公式是I=P/U 当电压等于220V时,电流是4.545A,电压等于380V时,电流是2.63A,以上说的是指的单相的情况。
380V三相的时候,公式是I=P/(U*1.732),电流大小是1.519A三相电机的电流计算 I= P/(1.732*380*0.75) 式中: P是三相功率 (1.732是根号3) 380 是三相线电压 (I是三相线电流) 0.75是功率因数,这里功率因数取的是0.75 ,如果功率因数取0.8或者0.9,计算电流还小。
电机功率和电流的换算关系

电机功率和电流的换算关系电机功率和电流的换算关系 1计算电机功率和电流的换算关系 3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为:P=3UIcosθη (公式1)其中:P-电动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KW)U-相电压(V)I-相电流(A)cosφ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η —电动机的效率cosφ功率因数是指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占视在功率的比值。
η 电动机效率是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占有功功率的比值。
如果电动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1.732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动机实际消耗的功率:P=1.732UIcosφη(公式2)。
如果电动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1.732倍,P=1.732UIcosφη(公式3)。
比如一台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为15千瓦,而由于电动机的线圈有阻抗,所以要消耗电能而发热。
致使输出功率为14千瓦,那么它的效率就是14/15=0.93.3。
电机功率和电流的换算关系 41、三相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从铭牌中可以看出,该电动机的各项数据如下:P-电动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175KW)U-相电压(690V)I-相电流(192A)cosφ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0.82η —电动机的效率:92%=0.92代入公式2中P=1.732UIcosφη=1.732×690×192×0.82×0.92=173101W=173KW≈175KW。
2、三相异步电动机从铭牌中可以看出,该电动机的各项数据如下:P-电动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90KW)U-相电压(380V)I-相电流(167A)cosφ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0.87η —电动机的效率:94.2%=0.942代入公式3中P=1.732UIcosφη=1.732×380×167×0.87×0.942=90078W=90.1KW≈90KW。
3、三相异步电动机从铭牌中可以看出,该电动机的各项数据如下:P-电动机的额定输出轴功率(2.2KW)U-相电压(380V)I-相电流(5.7A)cosφ —电动机的功率因数:0.74η —电动机的效率:79%=0.79代入公式2中P=1.732UIcosφη=1.732×380×5.7×0.74×0.79=2193W =2.19KW≈2.2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