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 期末知识点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具体包括: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

商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与安全认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与资源、环境;

新商品开发;商品消费心理;商品广告;商品文化;商品美学;商品法规;商品地理;各类商品营销学;商品消费科学与教育等。

第二章

商品分类的内涵: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如规格、花色、品级等)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方法: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的分类标志

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5.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编码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别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

●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3, EAN/UCC —8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4, EAN/UCC —13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EAN/UCC —13

中国大陆前缀码690~695

EAN/UCC —14比EAN/UCC —13之前多了一个指示符(1~8用于定量,9用于非定量)

商品条码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店采用的店内码是EAN 推荐的EAN-13(标准版)

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前三位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一 N1~N7 N8~N12 N13 二 N1~N8 N9~N12 N13 消费单 EAN/ UPC 条码 厂家条码 店内条码

ITF-14条码

货运单

储运单 商品定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UCC / EAN-128条码

店内码有三种结构

1.前缀码+种类码+重量码+校验码

2.前缀码+种类码+价格码+校验码

3.前缀码+种类码+项目码+校验码

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

ISBN+EAN·UCC前缀(978),组区号(1~5位,中国7),出版者号(2~7位),出版序号,校验码

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结构:ISSN XXXX-XXXX(ISSN+7位数字序号+1位校验码)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两部分)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 CN结构:CN XX—XXXX/YY

前2位为地区代码,紧跟4位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0001-0999为报纸序号,9000-9999为有形电子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斜线/后两位是分类号,说明学科

如CN 35—1160/C

第三章

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称为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

●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

●商品品种合理增长的规律。

●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

第四章

质量是”社会总损失最小”,田口玄一将总损失定义为产品上市后产生的“功能波动损失”、“弊害项目损失”、“使用成本”这三部分损失之和

由于商品质量概念定义抽象模糊,因此需要把这些抽象的要求转化为生产者、经营者可以度量的技术经济语言才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技术经济语言就是质量特性

影响有形商品质量的因素

(1)生产环节中的因素影响

(2)流通环节中的因素影响(运输装卸、仓库储存、销售服务)

(3)消费环节中的影响(使用范围和条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废弃处理)

(4)人的因素

最根本,其他因素通过人的因素才起作用。从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无一不在人的控制下完成。

A、质量意识是决定商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商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是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思想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具体表现。)

B、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和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知识、方法和组织能力)是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必要前提。

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天然产品:品种的选择

栽培或者饲养方法

生长的自然环境

收获季节及方法

工业商品:市场调研与开发设计原料质量

生产工艺和设备

质量检验与包装

第五章

一.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二.质量方针及其制定要求

制定质量方针的要求:

1.与企业的总经营宗旨相适应。

2.包括对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3.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4.在企业内得到充分沟通和理解。

5.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三.质量目标及其制定要求

1.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质量目标的内容。

3.质量目标应是量化且可测量的。

4.质量目标应细化分解和落实。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全面质量的管理。

2.全过程的管理。

3.全员的管理。

4.全社会推动的管理。

5.全面应用各种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指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八个步骤:1找题定题2找因3找主因4制定计划5执行计划6对照计划检查调查结果7标准化巩固成果8遗留问题转下循环

PDCA的特点

➢大环套小环;

➢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提高一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PDCA关键在A

●朱兰三部曲

产品中的质量问题80%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要提高产品质量,就应破除传统观念,抓住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环节。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运用,掌握)

1.分类法

2.排列图法

3.因果分析图法

4.直方图法

5.控制图法

6.散布图法

7.统计调查分析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