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关系式法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中考化学解题指导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例 1] 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 140g,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例溶解多少克碘化钾? [分析]: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 140g,这说明在该温度下 100g 水最多能溶解分析] 分析 140g 碘化钾.那么,250g 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可通过关系式法列比例求得,亦可用基本公式法求解. 解法 1:关系式法设:15℃时,250g 水里最多能溶解 x 克碘化钾. 关系式: m 质+m 剂=m 液15℃时 140g100g ?x 250g[解答]:15℃时,250g 水最多能溶解 350g 碘化钾. 解答] 解答解法 2:基本公式法: 求: [解答]: 解答] 解答s=140g m 质=?m 剂=250g解之,得: m 质=350g [例 2] 把20℃的 282g 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 升温到60℃,需要加入多少克硝例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60℃时为 110g).分析:溶剂量不变,当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时,由于溶解度的增大,使溶液由饱分析和变为不饱和.如果要在高温时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那么需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所加溶质的量可用质量关系式通过比例进行计算,也可用公式法求得. 关系式法解答 1 设:所需加的硝酸钾为 x 克. 关系式: m 质+m 剂=m 液20℃→60℃添加量20℃ 31.6g 100g 131.6g 110g-31.6g=78.4g 282g x每有 131.6g 硝酸钾饱和溶液从20℃升到60℃时, 需要加入78.4g 硝酸钾才能使溶液在60℃时亦达饱和,那么282g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应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可通过比例求得.答:应加入 168g 硝酸钾. 解答 2:公式法根据上述的比例式,可导出如下的计算公式.设:应添加硝酸钾晶体为 x 克.答:(略) [例 3]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45.8g.在这温度时,某硝酸钾溶液例 500g 中溶有硝酸钾 137.4g.如果蒸发掉 90g 水后,再冷却到30℃,可析出多少克硝酸钾? 分析:首先要通过计算得知这硝酸钾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在30℃分析时的溶解度和关系式得:由于 137.4g。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初三化学特殊计算专题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解题基本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元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简式。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解这类化学计算题的关键。

例1.已知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6%B 22%C 32%D 64%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Na2S”部分,可提取出如下关系:2Na——S46 32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2Na——S46 3246%x46/46%=32/xX=32%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一32%=22%,答案选B。

练习: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B.2a%C.3a%D.1—3a%二、巧用“差量法”解化学计算题1、差量法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反应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得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

2、差量法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形成质量差量的原因,列比例式求解。

3、五、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1)质量差量法如果题给某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则可采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①固体质量差量法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关于化学式的计算(一)关系式法[例1] 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产品,经测定,其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杂质不含氮)。

按规定,产品中含尿素[ ]质量分数在95%以上为一级品,试根据计算判断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一级品?解析:设该产品含尿素x%,根据题意得:~ 2N60 28x% 42%∴该厂生产的化肥不属于一级品。

又如:①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CO和的质量比为。

② 质量相同的CO和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 质量相等的Fe与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这几道题均可用关系式法来求解。

提示③方法一:设与的质量均为160,则方法二: ~160 4850%∴方法三: ~16050%∴关系式法是解关于化学式的计算时最常用、最基本也最灵活的方法。

(二)代换法记[例2] 在化合物和中,Y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50%,则在化合物中,Y的质量分数为()A. 20%B. 25%C. 30%D. 35%解析:设X、Y、Z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由中Y的质量分数为40%,知由中Y的质量分数为50%,知将代入中,y的质量分数答案:B(三)变形法[例3] 下列含铁的化学式中,含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 B. C. D.解析:首先将这几种含铁化合物的化学式变形为含一个铁原子的化学式;,然后再比较剩余部分的质量,其质量越小,含铁的质量分数越高。

答案:C(四)适当组合法[例4] 由和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为22%,则其中含硫元素为()A. 32%B. 46%C. 78%D. 22%解析:在和中,除氧元素外,若剩余部分与混合物中合并到一起,则该混合物可看成只由和O两部分组成。

因氧元素占22%∴ 部分占78% 由关系式 ~ S78 3278%答案:A三.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涉及反应物量的问题的类型[例5]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的残余固体质量为,共用去氢气,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化学解题方法关系式法

化学解题方法关系式法

化学解题方法——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诸法中较主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多步计算化为一步而完成。

●难点磁场请用关系式法解决下列问题,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将a g 铁和b g 硫粉混合均匀,隔绝空气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再将所得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稀H2SO4中,试求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含a或b的代数式表示)。

●案例探究[例题]用黄铁矿可以制取H2SO4,再用H2SO4可以制取化肥(NH4)2SO4。

煅烧含FeS2 80.2% 的黄铁矿75.0 t,最终生产出79.2 t(NH4)2SO4。

已知NH3的利用率为92.6%,H2SO4的利用率为89.8%,试求黄铁矿制取H2SO4时的损失率。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关系式法解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转化率、损失率的理解和认识。

知识依托:H2SO4的工业制法、NH3与H2SO4的反应。

错解分析:不能准确理解利用率的含义而错解。

解题思路:首先须搞清H2SO4的利用率与FeS2利用率的关系。

H2SO4的利用率为89.8%,与H2SO4的利用率是100%、FeS2的利用率为89.8% 是等价的。

并排除NH3利用率的干扰作用。

其次,根据S 原子守恒找出已知量FeS2与未知量(NH4)2SO4的关系(设黄铁矿的利用率为x):FeS2 ~ 2H2SO4~ 2(NH4)2SO4120 26475.0 t×80.2%×89.8%·x 79.2 tx=66.6%黄铁矿的损失率为:1.00-66.6%=33.4%。

答案:33.4%●锦囊妙计凡反应连续进行,上一步反应的产物为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的反应,绝大多数可用关系式法解决。

寻找关系式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1.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然后逐一递进找出关系式;2.根据某原子守恒,直接写出关系式。

●歼灭难点训练1.(★★★)在O2中燃烧0.22 g 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H2O 吸收。

化学关系式法

化学关系式法

【应用攻略】 1.在多步连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 关系式法。 在进行多步反应的计算时,一般的解题步骤为 (1)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已知物质、中 介物质、所求物质之间的量(质量或物质的量或相同条件下气 体的体积)的关系;
(3)确定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4)根据所确定的已知物质和所求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 条件进行计算。
2
2
w(S)= 0.002 5 mol 32 g mol1 ×100%≈36.4%。
0.22 g
答案:36.4%
2.(根据物质特定组成关系建立关系式)某CuSO4、Fe2(SO4)3、 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 虑水解),c( SO24- )为6 mol·L-1,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忽 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Fe2+)为 ( )
氧化钠溶液,将产生的沉淀在高温下灼烧后得固体残渣mg,则原
溶液中 SO2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解析】由题意可知,最后得到的固体残渣为Fe2O3,根据铁原 子守恒可得
Fe2O3~2Fe(OH)3~Fe2(SO4)3~3 SO24
m mol
160
m ×3 mol
160

c(SO24 )
m 3 mol 160
m(Fe3O4)= 23212.8 g ≈7.42 g
400
w(Fe3O4)=
7.42 g ×100%=74.2%
10.0 g
答:该磁铁矿石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4.2%。
【针对演练】
1.(根据多步反应建立关系式)在O2中燃烧0.22 g硫和铁组成的 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 生成的SO3完全被H2O吸收。所得H2SO4可用10.0 mL 0.50 mol·L-1的NaOH(aq)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

3.关系式法

3.关系式法

方法总论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量在变化时成正比关系的一种简化的式子,根据关系式确定的数量关系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叫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广泛用于两个或多个互相联系的化学式或多步反应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关键是根据有关化学式或反应式及物质间转化的定量关系,找出关系式和关系量。

该法不仅可使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减少误差,而且已知数与未知数各有固定的位置,层次清楚,有助于打开解题的思路。

建立关系式可以通过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化学基本概念、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多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题目所给等量关系找关系式根据不同物质中所含同种元素质量相等找关系式:即若不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

从而可以建立关系式。

1.264 kg硫铵与_____kg碳铵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当。

316。

根据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或物质的量相等找关系式:即①若不同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则每种物质的总式量必相等;②若不同种气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则每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或物质的量必相等;③不同种气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密度相等,则每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④若不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每一种物质的分子个数相等,若是相同条件下的气态物质,则体积也相同。

2.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与三氧化硫气体中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及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两种物质的体积比是_____和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5/6,5/4.二.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找关系式根据不同活泼金属失电子数相等找关系式。

3.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时,参加反应的铁、镁、铝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12:28:9。

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找关系式。

4.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发现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70% B.52.4% C.47.6% D.30%根据并列多步反应找元素对应关系式。

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探析关系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关系式法常常应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因前一个反应的产物是后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根据中间物质的传递关系,找出原料和最终产物的相应关系式。

它是化学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之一,利用关系式法可以将多步计算转化为一步计算,免去逐步计算中的麻烦,简化解题步骤,减少运算量,且计算结果不易出错,准确率高。

例1:用含%802FeS 的硫铁矿生成硫酸,已知该矿石的利用率为95%,SO 2的转化率为90%,SO 3的吸收过程中损失率为2%,求生产500t98%的硫酸需矿石的质量和标况下空气的体积。

(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解析:设需要矿石的质量为x ;氧气物质的量为y 。

本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322282114SO O Fe O FeS ++高温①;32222SO O SO 催化剂高温+②;4223SO H O H SO =+③。

利用关系式法(硫元素守恒)列式:4222SO H FeS 120t 2×98tx %)21(%90%95%80-⨯⨯⨯ 500t ×98%解之得:t x 5.447=另外,氧气参与了两个反应,可将①+②×4+③×8,整理后得出相应的关系式:422815SO H O 15mol g 988⨯y%98105006⨯⨯g 解之得:mol y 610375.9⨯=则所需空气的体积:L L mol mol V 961005.1%20/4.2210375.9⨯=÷⨯⨯=。

评析:原料或中间物质不能全部进入产物时,常按下列关系处理:中间产物的转化率=原料的转化率化合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该化合物的损失率中间产物的损失率=原料的损失率原料的利用率=1-该原料的损失率例2:工业上生产电石是用生石灰与焦炭在电炉内加热进行的)3(2CO CaC CaO C +∆+,假设原料的利用率为95%,则36t 焦炭可生产多少t 乙炔? 解析:本题依据题给化学方程式,用关系式法列式:)(%95362612332222H C m t t tH C C⨯⨯ 解之得:t H C m 7.24)(22=评析: 1.关系式法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关系式,要注意某些元素是否都转入产物中,中间产物反应过程中是否又有原料参与,不可盲目地根据起始物和产物中的原子守恒直接得出关系式。

化学关系式法的解题过程

化学关系式法的解题过程

化学关系式法的解题过程
首先,解题前需要明确给定的问题和所需求解的未知量。

然后,根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这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来确定。

例如,对于反应式2A +
3B → C,可以得知1 mol的A和1.5 mol的B反应后生成1 mol的C。

接下来,将已知量转化为摩尔数。

这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体积或浓度以及物质的摩尔质量、密度或摩尔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例如,如果已知物质的质量,可以使用物质的摩尔质量将其转
化为摩尔数。

然后,根据已知和求解的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摩尔比例关
系建立化学关系式。

这可以通过设置比例等式来实现。

例如,如果
已知A的摩尔数和B的摩尔数,而需要求解C的摩尔数,可以利用
反应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建立如下关系式,(已知A的摩尔数/反
应式中A的系数) = (已知B的摩尔数/反应式中B的系数) = (未知
C的摩尔数/反应式中C的系数)。

接下来,解方程并计算未知量。

根据建立的化学关系式,通过
代入已知量的数值,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然后,根据所需求解的未知量,进行计算。

最后,进行结果的检查和单位的转换。

确保计算结果符合问题的要求,并对结果进行适当的单位转换,以满足问题的要求。

总结起来,化学关系式法的解题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和未知量、确定摩尔比例关系、转化已知量为摩尔数、建立化学关系式、解方程求解未知量、计算结果、检查和单位转换。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关系式法解决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摩尔数或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化学计算方法技巧
复习方法指导
化学计算目的是从定量角度来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获得化学计算技能和技巧。

在化学计算复习中,首先要准确掌握和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溶解度、质量分数等重要概念。

其次,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善于从题给信息中发掘出问题,再从所学知识中提取有关知识与问题对应,进而架构起解题思路;然后立式、运算、并要应用规律、法则寻求最简捷、准确、巧妙的方法,迅速完成解题。

拿到一个计算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整题,粗读、精读,直到读清搞明白为止,找出已知和求解,有哪些化学反应,应用哪些概念、定律等,有哪些数据,单位及结果保留小数的位数。

然后根据各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隐含条件,找出突破口,确定解题思路、方案。

另外,书写时步骤要齐全,格式要规范,切忌乱写乱画。

最后,还要养成认真检验结果的正误,判断结论是否符合化学实际等的良好习惯。

相信在复习完本章内容后,你的审题、运算、表达等能力一定会有较大提高。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阶段的化学计算,按知识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
由于在前面的复习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基本计算,因此,本章主要复习常用的解题方法(关系式法、守恒法、差值法、平均值法、讨论法等)和综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百分含量)
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计算
溶解度概念的简单计算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学式的计算 综合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液的计算
合计算技巧。

专题27 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解题的关键是从数学和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方面入手,设法确定有关物质间量的关系式或其代数式。

优点是省去了多步计算的繁琐和比较复杂的运算。

一、解题方法指导
1、多步化学反应中关系式的确定
例题1:用含杂质10%的锌195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 2最多能还原多少克氧化铁?
思考:还原氧化铜所需氢气的比其理论值 ;这里提出的“最多”是指 。

本题涉及的化学反应有: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纵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系数关系,你能推知:锌、氢气、氧化铁、铁之间的系数关系吗? 即3Zn ~3H 2~Fe 2O 3~2Fe 。

事实上3Zn ~Fe 2O 3就是本题的关系式,然后代入关系量即可求解。

解:设最多能还原氧化铁的质量为x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3H 2 + Fe 2O 3 = 2Fe + 3H 2O
由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可推知参加反应的锌和被还原的氧化铁有如下关系: 3Zn ~ Fe 2O 3
3×65 160
195g ×(1-10%) x
所以:3×65 : 160 = 195g ×(1-10%) : x
解得: x = 144g
答:最多能还原氧化铁的质量为144g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分步的反应方程式计算求出被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比较找关系式法与分步计算有何优点?
回顾:在上述反应中找关系式时的关键点(或难点)在哪里?
若是用铝和盐酸的反应制得的H 2再去还原三氧化钨(WO 3),你能否找出Al 、H 2和WO 3间的关系式?
2、根据化学式确定关系式
例题2:现有FeCl 2和FeCl 3样品各一份,已经测定它们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相同,则FeCl 2和FeCl 3样品的质量比为多少?所含铁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思考:若要满足题目条件,使两化合物之间氯原子的个数相同即可。

二者间的关系这是寻找关系式的依据,决不能省略不写。

式为:3FeCl2 ~2FeCl3从而推知:3Fe ~2Fe,题目中的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

例题3:测得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28%
B、31%
C、36.8%
D、无法计算
思考: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化学式分别为、,由它们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此混合物中无论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质量分数如何改变,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一定的(为什么?)。

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关系为:
S ~4O
32 64
所以,铁的质量分数 = 1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知识能力训练
1、分解79g高锰酸钾与分解多少克氯酸钾所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

2、有两块质量相等的锌片,使其中一片跟足量的稀H2SO4反应,另一片先燃烧转化成氧化锌,然后也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不用计算能知道两种方法制得的硫酸锌的质量相等吗?
3、钠、镁、铝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反应,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时,则消耗钠、镁、
铝三种金属的质量比是( )
A、23:27:24
B、46:27:24
C、46:18:24
D、23:18:12
4、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aCl2
B、NaCl
C、KCl
D、MgCl2
6、用足量的CO与20.2g氧化铜充分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25g,求氧化铜的纯度。

7、10.6g碳酸钠和足量盐酸反应,把生成的CO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能生成沉淀多少克?
8、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氧80%,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为给某麦田施氮肥,经测定需施尿素[CO(NH2)2]7Kg,因缺货改施硝酸铵(NH4NO3),若要达到相同的施肥效果,应购买硝酸铵多少千克?
10、取Mg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7.80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可得5.0g沉淀。

若用组成相同的此混合物39.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至多能还原多少克氧化铜?
11、由硫酸镁和硫化镁(MgS)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则混合物
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Na2O和NaOH混合物20.4g,加入17.96g水,完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21.4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1.4g沉淀,求(1)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CaCO3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结果生成CO2总质量等于混合物的总质量。

试计算混合物中炭的质量分数。

14、铜和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的黑色物质跟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铜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15、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

16、用氢气还原14gCuO,反应一般时间后会反应停止,生成6.4gCu,剩余CuO恰好跟100g稀H2SO4完全反应,计算:
(1)被还原的CuO的质量。

(2)原稀H2SO4溶液中溶质量分数。

(3)已知18℃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g,欲将反应后的溶液变为18℃时饱和溶液,
至少需要蒸发掉水多少克?
17、甲、乙、丙三同学用下列试剂分别进行实验,均恰好完全反应,所用试剂及质
试剂及质量所得溶液质量
甲CaO(固) a1g 10%盐酸 b1g C1g
乙Ca(OH)2(固) a2g 10%盐酸 b2g C2g
丙CaCO3(固) a3g 10%盐酸 b3g C3g
已知:a1+a2+a3=23.04g, b1+b2+b3=189.3g, C1+C2+C3=206.16g
试求所得溶液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