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优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我要的是葫芦》--优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我要的是葫芦》--优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

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

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

(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

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

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

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

(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

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

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

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2019--19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有联系的、懂得课文中蕴涵的事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句,在读中懂得道理。

2、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掉落的真正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生词2、齐读课题二、体会"可爱,喜爱"1、2自然段(一)"可爱"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种葫芦的人种了一棵怎样的葫芦?2、课件出示第2句结合图理解读

3、课件出示3、4句读出喜爱的语气(二)"喜爱"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

生自由读1、2自然段,2、"那个人每天......" 课件出示句子,"每天"—天天,用每天造句,"看几次""越看越喜欢"。自读抽生读齐读3、"他盯着......" 生找出句子师范读生评价生自由读抽生反复读教师评价,注意"快""赛""自言自语"齐读三、探究葫芦掉的原因2、3自然段(一)质疑课件出示:葫芦落了看到葫芦落了,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生:葫芦为什么时候要落呢?生:葫芦是怎么落的呢?板:葫芦落了?(二)探究1、读、思课件出示要求:默读2、3自然段,用勾出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找一找邻居与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2、原因一:不怕虫子"有几只虫子怕什么!"课件出示。

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课件出示有几只虫子不用怕

齐读两句,从读中体会第二句语气更强烈。3、原因二:不听劝告(1)邻居a、生读出邻居说的话。课件展示b、生试读抽生读,生评价注意语气的急切齐读(2)种葫芦的人

a、奇怪-------抽生读,引导读出奇怪的语气------加表情齐读

b、3自然段,分角色读表演读

c、他为什么感到奇怪?生说说课件出示(三)悟出道理1、分角色读2、3自然段

生同方交流葫芦掉落的原因------集体交流2、集体交流3、板书叶子生了蚜虫四、惋惜4自然段听到葫芦都落了这个消息,你是怎样的心情?齐读五、分角色齐读课文六、拓展训练

我会说,课件出示:"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生自由编故事,同方讲故事,抽生讲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寓言、童话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六单元的课文,都是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其中的一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好的词语描写,可作为写话的示范。

初一语文下《第六单元 30 狼》优质课教案1

30、狼 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准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水平目标 1.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 ▲重点实词 (1)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 (3)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4)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5)苫蔽成丘:覆盖、遮蔽。(6)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7)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悠闲。(8)屠暴起:突然。 (9)狼亦黠矣:狡猾。 ▲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一词多义 (1)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止增笑耳(通“只”,仅仅) (3)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想要 (3)其:积薪其中:代词“它”,指麦场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4)之:久之:无义 亦毙之:代词,指它 (5)前:狼不敢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6)乃:屠乃奔倚其下: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7)以: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来 ▲古今异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重要语句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三窑完小 王亚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预测。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5×3= 19×3= 11×3= 12×3= 18×3= 16×3= 17×3= 14×3= 13×3= 二、回顾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板题明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统计图的选择》,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5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第一部分内容。 3.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5-8分钟后,比比谁能做对类似题。 58 3232?÷58 3216÷÷4 1 212341?+?

(二)学生自主学习 四、后教 (一)检测 完成课本60页练一练第1题。 (二)展示交流 1、展示、核对学生作业 2、讲解 3、小结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各项目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反应出项目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示出了总体与部分的关系。 五、当堂训练。 5、花卉开花期统计表 植物园为举办国庆花卉展览,对一部分花卉的开花期做了调查: 若清楚反映花卉开花

时间,宜选用图。 六、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反思 三窑完小王亚玲学生已经学过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怎样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数据本身的特点及统计图本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统计图。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收集数据、选择决策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时,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出现了很多的闪光点,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可谓教学相长。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和把握,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但是仍然留下了许多遗憾。例如,对学生的回答,虽说有时也给予了肯定,如“回答得很好,某某同学对这些数据观察得很仔细”,“很不错”等等。但是,鼓励的语言还不够“丰富多彩”,有时还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予肯定,甚至忘了请学生坐下。这种失误,同我平时的“教态”不严谨有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与学生的关系显得比较“随意”,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往往用手势示意学生坐下。 虽然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令我难忘,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自己今后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课圆圆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课《圆圆圆》教案 及教学反思 目标: 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 3、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过程: 1、复习儿歌。 (1)集体朗诵儿歌《圆、圆、圆》。 (2)看符号图朗诵儿歌。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让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覆盖原有儿歌图示上的圆形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3、展示和朗诵仿编的儿歌,激发幼儿继续仿编的兴趣。 4、引导幼儿回家寻找圆形的物品,继续仿编,并请家长及时记录。 目标: 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的形象,仿编出新的儿歌。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圆形的东西,积累感性经验。 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 3、常见圆形物体简笔画图片若干。 4、《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过程: 1、复习儿歌。 (1)集体朗诵儿歌《圆、圆、圆》。 (2)看符号图朗诵儿歌。 2、看图例替换儿歌中的圆形物体,仿编儿歌。 (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让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的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简笔画图片,覆盖原有儿歌图示上的圆形物体,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 (2)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参加仿编活动。

部编版二年级获奖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14 我要的是葫芦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1.识字写字 (1)在字形方面,11个生字都是合体字,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本课多个生字适合随文识字的方法。如,“藤”字形复杂,学习“细长的葫芦藤”时,让学生借助图片识记,并拓展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等,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认知,进一步了解葫芦藤的特点。 (2)指导书写时,将8个会写字先进行归类,左右结构的字有6个。“谢”是本课书写的难点,需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每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板书示范三部分的高低宽窄,再让学生书写。“言”是独体字,最上面的横要写得长而平正。 2.阅读理解 (1)抓住首尾,变序研读。抓住首段,感受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抓住尾段,了解结局,感受种葫芦的人从欢喜到最后的伤心失望。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究葫芦所代表的意思不同,帮助学生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2)探究原因,朗读感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比

较读、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3.语言表达 (1)假如让你来劝说那个种葫芦的人,你将怎样来说服他呢?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样呢?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至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一、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这个词谁会念? hú lu 葫芦 葫芦的“芦”单个字读第二声,可以组词“芦苇、芦花”,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 2.你们认识葫芦吗?谁来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与反思 2007-4-10 教学目标: 1、理解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特征和作用,掌握制作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制作。 2、理解表中数据的意义和关系,能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回答问题或简单推理。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计算和读表练习 教学难点:合计的百分数如何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复式统计图,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复式统计图的知识?表名、单位、日期;表头的设计;合计和总计等。 出示小黑板: 拖拉机厂去年生产拖拉机情况统计表 2005年1月 让学生结合昨天学习的知识,说图表中的数据表示什么意义?

对于上面出现的总计,到底要不要?学生呈现一种是要,而且是如:4100,而有部分是要,但不是4100,而直接是2100,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论,理解为什么不要总计:因为这里的总计没有切实的意义。 二、新知学习 (一)问题解决 现在大家能不能算一算每个季度完成的百分率? 学生的整体问题不是很大,很快的就能计算出。 ÷= ÷=24102000120.5% 21002000105% ÷=31803000106% ÷=2850300095% 填入上表得: 到现在为止,表格完成了吗?还没有!还有一个合计的百分率没添?学生探讨该如何填写?思考汇报! 方法一、1054010000105.4% ÷= 方法二、105%106%95%120.5%426.5% +++= 方法三、(105%106%95%120.5%)4106.625% +++÷= 针对学生出现的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到底该使用哪种方法?从该处的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出发:表示去年实际生产的台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从而理解用第一种方法计算。 (二)问题延伸 你能计算增产的百分率吗?计算并绘制统计表。 (三)读表练习 三、巩固练习 空调厂第一季度声场拖拉机情况,有部分数据已经记载在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部编一下《6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心编辑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6古对今》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出示实物葫芦)教师纠正读音—葫芦húlu ,“芦”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

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齐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把它大声的读出来吧。 3、小朋友喜欢它吗?想不想得到它?有个人也想得到它,并且还特意种了一棵葫芦,那最后他得到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词语)葫芦藤上细长邻居 蚜虫盯着奇怪自言自语 开火车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出示书中第一幅图说说话了什么。) 2、美吗?说说你觉得美在什么地方? 3、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课件出示葫芦图和第一段) 4、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满”是什么意思?用“满”字说一句话。

初中语文七年级《狼》优秀教学设计

《狼》 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本文简练生动的语言,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熟读成诵。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 2.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 推荐阅读,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辩证地认识狼,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及立体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熟读成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多角度地阐述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四、课前预习:

1.查找作者蒲松龄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帮助自己解决字词问题,力争把课文读通顺。 五、课堂学习: 一、引言揭题,积累词语 请同学们说说带“狼”字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师总结:狼历来都是反面形象的代名词。今天让我们感受一下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否能带给我们特别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及“立体教学法”提倡的“信息互动”、“资源共享”、“立体交叉”、“综合利用”等教学手段,把图片和音乐作为本文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开课伊始就全情投入,取得“成功一半”的良好效果。说带“狼”的词,一是先入为主,暗示本文的主旨,二是潜移默化,强调积累的重要。 二、整体感知,了解情节 1、温故知新: 翻译句子:缀行甚远。 而两狼并驱如故。 乃悟钱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2、请大家以“狼”的角度与口吻,根据这四句话,复述故事情节。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 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例题结合学生的显示生活要求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练一练和练习二十第1、2题都提供了数据,安排学生填表、计算,并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其中练习二十第1题还安排须生调查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挂图、统计图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 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听了同学们的发言,那现在你们能小组分工合作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到这些统计表里吗?(能)填表时有两个提醒:你们怎样才能做到填表快,填的数据准确。(分工,四人分别统计一个兴趣小组,相互核对数据) 学生小组合作填写统计表,教师巡视。(评价小组合作效果) 汇报:指名填好的同学上黑板填表。(让学生结合自己组内统计表对学生填表进行评价) 看了这样的统计表你知道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举手比较慢同学回答)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

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过程: 一.图片揭题导入 1.指导读音“葫芦”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些同学把它的名字读错了,它叫——葫芦(学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2.读题 你喜欢葫芦吗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葫芦,他天天读去看葫芦,总是说-- --我要的是葫芦。 !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是啊,我要的是“葫芦”让我们一起来当当那种葫芦的人,一起走进田里,那最后我能得到葫芦吗 “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首先老师要检查你们预习生字的情况 课件:húlu téng wa dīng lín 葫芦藤哇盯着邻居 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你还认识它们吗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课件:葫芦藤哇盯邻 教师:教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ú,组成词念轻声。 】 汉字宝宝们那么可爱,谁来给它组个词呢好,你来 húlu téng xièdīng sàilín 葫芦藤谢谢盯着比赛邻居 “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抢读。 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 学生动手书写较难的生字。 给汉字宝宝找个好朋友,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好,赶快打开书,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勾出课文中的汉字宝宝,和同桌读一读。 1.好,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音乐声中学 生观察葫芦。) 师: 这就是那个人种的葫芦,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 生:雪白的小花(美丽的小花) 生:可爱的小葫芦(嫩绿的小葫芦) 生:碧绿的叶子(茂盛的叶子)

幼儿园大班绘本《像狼一样嚎叫》应彩云优质课教案说课材料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 《像狼一样嚎叫》应彩云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整本书,培养把握整个故事脉络的能力。 2.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初步体会故事里蕴含的道理,并尝试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学“坏”一点也不好玩;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新奇的事物,总想试试,这很正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些时候,限制是一种爱;并不是什么事情和什么人都可以模仿的……) 活动准备: 1.电子绘本 知识储备: 1.狼在夜里嚎叫,完全是出于实际的需要——狼在夜晚嚎叫,是通过相互嚎叫而集群,如母狼常发出叫声来呼唤小狼,公狼又唤母狼,集合成群后再外出觅食。在繁殖期,狼也往往发出嚎叫声来寻找配偶。在抚幼期,母狼会发出叫声。幼狼在饥饿时则会发出尖细的叫声。有时为了把陌生的狼从自己的领地里赶走。 2.电子书说白了就是不用纸张用电子设备(电脑、手机、电视等)看的文件(书)。 活动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故事: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很有意思的电子书。什么是电子书,你们知道吗?出示封面:

问题:这本书是一位日本的庆子阿姨写的。你们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在这里,你觉得莫卡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他在做什么?什么时间?你觉得他是在哪里嚎叫? 二、逐页阅读: 1.(1)出示第一页: 问题1:她们在做什么? 问题2:他们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你在哪里看出来的? 问题3:你猜,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些什么呢? (2)讲述第一页 问题1:谁能说一说,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在哪里?是温顺的动物,还是凶残的动物(连老虎都敢攻击:群狼不怕猛虎)?他们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它们怎样叫?) 小结: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非常凶残、可怕的食肉动物。 问题2:你猜,莫卡听到米雪儿说它有点像狼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呢或者做些什么呢? 2.(1)出示第二页、第三页: 问题1:这是什么动物? 问题2:他们都在做什么? (2)讲述第二页、第三页: 哇!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狼多神气呀!他们可以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

小学数学_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式统计表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三.教具准备 课件统计表 四.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早安问好!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 人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公开课《明确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公开课《明确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教学 反思 福州高级中学 陈传新 一、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的首要阶段,也是学生确立设计项目、进入独立设计活动的第一步。 第四章第二节《明确问题》由“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计划”三个部分内容组成,其内容的组织顺序是依据设计过程在时序上的先后关系而设计的。 根据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知道“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明确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2.通过教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案例引导学生体验明确问题、明确设计项目的过程: (1)

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并处理,从而进一步判断技术问题要解决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价值; (2) 通过对设计对象和现有工作条件的分析,明确设计受到的限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 3.通过学生小组活动,确立自己的设计项目及其具体的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为后续进入独立设计活动做准备。其中第1、2两点,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三点安排在第二课时完成。 二、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教学要求,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新课导入 通过对上一节课“发现问题”重要性的简单回顾,提出设问——是否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设计项目?——为后续引出“明确问题”的内容及意义作铺垫。 (二)新课讲授 1.通过有关“回收不明飞行物”的练习,引入“明确问题”的第一步——即要明确问题的内容; 2.通过有关“永动机”的案例和“研制宇宙飞船还是研制航天飞机?”的视频,

引入“明确问题”的第二步——问题的价值比较和辨析,即“明确问题”的价值及其衡量指标; 3.通过有关“雨伞衣”案例的学生争议,引入“明确问题”的其它研究手段; 4.创设情景,引入新案例“床用多功能桌”,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活动,体验“明确问题”的过程; (三)学生活动 与学生谈话式的交流贯穿教学始末,此外还有三项专题活动:1.集体询问,调查“床用多功能桌”的使用,填写调查统计表。 2.打开留言版,思考“床用多功能桌”设计受到的各方面限制,在留言版上发言进行集体讨论。 3.在留言版上讨论并制定“床用多功能桌”的设计要求。(四)课堂总结 “明确问题”的重要性及其“明确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五)布置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确定各自的设计项目,在第二课时中交流评价。 三、教材处理 (一)调整案例,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教材中关于台灯的案例已经叙述得非常详尽,学生对此例的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公开课)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14课,本组选编了5篇富含寓意的文章,旨在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一些道理:如要有开阔的眼界,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等。《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文章语言优美,富含哲理,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的故事。 通过这篇寓言,主要告诉了学生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自然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形式运算阶段,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简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基于此,我会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从插图中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发言积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他们对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这句话的情感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的交流和朗读中加以点拨。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生字,能够区分“挂”和“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4、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难点 结合生活,明白事情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个方面这个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 1、出示一张葫芦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纠音。注意:葫芦的“芦”是第二声,但和“葫”在一起时念轻声,指生读,开火车读。 二、揭题导入 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就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三、教师小结 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最后他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自由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生字词检查 邻.居盯.着葫芦藤. 1、指生读(2-3名学生) 2、提醒学生加点字要注意读准字音,“邻”是前鼻音,“盯”和“藤”都是后鼻音。

《狼》公开课教案

《狼》公开课教案 桂园中学林慧渊 导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字词的意义与用法;了解一词多义现象,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2整体把握故事情节,联系现实生活,领悟文章意味深长的寓意 3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改写文章。 重点:理解、积累文言字词的意义与用法;了解一词多义现象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 难点: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改写文章 导学过程: 一、导入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这么一篇奇异的“狼”的故事,我们今天先来掌握字词、疏通文意,了解这个故事,在这基础上,再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对它进行改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更精彩。 二、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及节奏。 1字音 2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场主/积薪/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三、读注释,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竞赛背诵。 四、试译重点句子。在译句基础上进行对比,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容易理解错误的词语,以及特殊句式。 (1)止有剩骨。(“止”通“只”,只。)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停止) 通假字:“止”通“只”,只。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在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名词,敌人,在文中指屠户。) (5)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态度。) (6)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 多义词:敌、意 (7)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原意为狗,在文中是指像狗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8)一狼洞其中。(原为名词,在文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打洞。) (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原为名词,在文中活用为状语,意思是从隧道。) 词类活用:犬、洞、隧 (10)止增笑耳。(罢了)(《孙权劝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股:大腿。而“尻”才解为“屁股”。)(《口技》“两股战战,几欲先起走。”) 容易理解错误的词语:耳、股。 (12)投以骨。(应该是“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这是一个倒装兼省略句。)特殊句式:投以骨。 五、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提问: 1,在1至4段各用一个动字来概括屠户与狼的情况。 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2,观察文中屠户与狼的动作与神态,体会屠户与狼的性格特征。 狼:贪婪、凶狠和狡诈 屠户:勇敢、机智 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原文回答。 (1)“屠惧,投以骨” 之后狼的跟踪停止了吗?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2)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这时屠户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办法,是什么?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面对屠户的防御,狼采取了哪些行动?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作者怎样评价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4你在阅读后得到了些别的启示吗? A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B人比狼更有勇气、智慧与力量。 C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本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 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 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例1侧重于1格表示1个单位;例2则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整个单元的知识属 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 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 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需要进行统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的起点。 2.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1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2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冬天的时候地上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这时候,雪地里面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分别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他们在雪里面走来走去留下了许多许多的脚印。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猫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以下是品才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设计思路】 冬天来了,而其独有的特点让孩子们进一步的领略了冬天的风采。该活动主题采取拟人法,模拟走进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冬天到来时的环境变化,以及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它们的脚印,引导孩子探索神奇的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孩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良好愿望的能力。 【活动名称】雪地里的小画家 【重点领域】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能感受诗歌描述的雪景的美。 2、能用表情表现诗歌,并能将诗歌的意境抒发出来。 3、能将诗歌描述的美景,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察常见的脚印,并进行识别。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秋天里,枫树爷爷画了一幅很美的画,染红了大 地,也染红了天空,非常的漂亮。可是,冬天来了,北风呼 呼地吹,吹走了枫树爷爷的画,枫树爷爷伤心极了,天气越 来越冷,你们说,天空会飘什么呀? (将幼儿带入冬天情景,天气很冷很冷的而且飘雪了) (二)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脚印。 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并提问:瞧,下雪啦!雪地里来了 一群小动物,看看都是谁呀?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挂图,并说出来了的小动 物有小鸡、小猫、小马、小鸭子还有一只青蛙) 教师:他们来干什么? 幼儿A:它们来看下雪的雪景。 幼儿B:它们准备去逛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自己看看,它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根据图的内容说一说,留下了一个 一个的小脚印) 教师:那小动物们的脚印像什么呀? (教师请幼儿看图比一比,想一想并说一说)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朱胜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一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很有趣的课文——《棉花姑娘》,谁还记得里面讲了 一个什么故事?指生大体复述课文大意。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好!我们知道了七星瓢虫帮棉花姑娘捉走了叶子上的蚜虫,棉花姑娘露出了笑脸,可是,假如那天没有七星瓢虫的帮助,那么棉花姑娘会怎么样呢?今天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观察课本课题和认字表里的“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字词识记。 1.词语过关,开火车认读,齐读。 三、合作交流。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指生说。 四、品读领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故事的主人公那么喜欢葫芦却没有得到葫芦,我们一起去仔细看看怎么回事好不好? 2.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思考:小葫芦长得怎么样?你喜欢吗?请你找出相关语句。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3.指名读。 4.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5.指导读。 6.比我们更喜欢小葫芦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7.8.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全班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