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桥平衡的原理是什么

合集下载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桥平衡”的原理。

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连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电路,并且通过中心点连接一个待测元件(例如电阻、电容或电感)。

电桥电路一般由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和待测元件等组成。

工作时,先调节电阻箱上的电阻值使得电桥电路两个对角线上的电压相等,即电桥平衡。

平衡时,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待测元件的阻值、容值或感值。

具体实现平衡条件的方法包括两种常见的电桥电路:维尔斯通电桥和韦恩电桥。

维尔斯通电桥用于测量电阻,根据桥路的零电流条件来计算未知电阻的值。

韦恩电桥用于测量电容和电感,根据桥路的零电流条件和相位条件来计算未知电容或电感的值。

总之,电桥电路通过调节电阻箱的值,使得电桥平衡,并且通过测量电桥上的电流或电压来计算待测元件的阻值、容值或感值。

平衡电桥原理

平衡电桥原理

平衡电桥原理图1 平衡电桥电路原理图电阻变量的测量电桥,结构简单,具有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线形度好,精度高和容易实现温度补偿等优点,因此能很好地满足应变测量的要求,是目前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测量电路;上图所示为一直流供电的平衡电桥;A,B,C,D 为电桥顶点,它的四个桥臂由R1、R2、R3、R4的四个电阻组成其中任一个电阻可以是应变片,即热敏电阻,AC 两端为输入口接直流电源,BD 两端为电桥输出;当电桥输出端BD 接到一个无穷大负载电阻实际上只要大到一定数值即可上时,可以认为输出端开路,这时直流电桥称为电压桥;从ABC 半个桥看,流经R1的电流R1两端压降:R3两端压降: AC 112U I R R =+1AB 11AC 12R U I R U R R ==+3AD AC 34R U U R R =+电桥输出电压:由上式可知,当R1R4=R2R3时,则电桥U0=0,则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设处于平衡状态的电桥各桥臂由电阻增量为ΔR 1、ΔR 2、ΔR 3、ΔR 4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精确公式若将平衡条件R1R4=R2R3代入上式,并考虑ΔR 1 < R1略去高阶微量,则电桥的输出电压为:近似公式在这个平衡电桥中由热敏电阻作为我们温度设计信号的来源,当它受到不同温度时会经过整个平衡电桥来使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实现温度的检测与电压转换; 14230AB AD AC 1234R R R R U =U U U (R R )(R R )--=++114422330AC11223344(R R )(R R )(R R )(R R )U U (R R R R )(R R R R )+∆+∆-+∆+∆=+∆++∆+∆++∆3121240AC 2121234R R R R R R U U ()(R R )R R R R ∆∆∆∆=--++。

电桥平衡原理

电桥平衡原理

电桥平衡原理
电桥平衡原理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在电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阻
或电容的数值,使得电桥两端的电压为零的状态。

这个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在电阻测量、传感器测量、无损检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桥平衡原理的基本原理。

在一个简单的电桥电路中,有
四个电阻分别为R1、R2、R3、R4,它们构成一个平衡电桥。

当电桥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可以得到以下的关系式:
R1/R2 = R3/R4。

这个关系式就是电桥平衡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R3或R4
的数值,来实现电桥的平衡状态。

通过测量调节后的电阻数值,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电阻的数值,这就是电桥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

除了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电桥平衡原理在传感器测量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温度传感器中,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或电容,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

这种方法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控制。

此外,电桥平衡原理还在无损检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涡流无损检测中,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感或电阻,可以实现对材料缺陷的检测。

这种方法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的精确检测。

总的来说,电桥平衡原理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电阻测量、传感器测量、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或电容,可以实现对待测参数的精确测量和控制,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对电桥平衡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电桥平衡条件有两个:一是相对桥臂上阻抗幅模的乘积相等,二是相对桥臂上阻抗幅角之和相等。

电桥电路的主要特点就是当四个桥臂电阻的阻值满足一定关系时,会使接在对角线间的电阻中没有电流通过,这种情况称平衡状态。

其中存在一种特殊结构的电路——直流单臂电桥,R1、R2、R3和R4叫电桥的臂,检流计G接于CD之间称为“桥”。

一般情况下R1、R3两端的电压不相等,即C、D两点间的电势不等,G中有电流通过。

改变R1、R3的大小,可以使UAC=UAD,这时G中无电流通过。

当G中无电流时叫做“电桥平衡”。

本实验就是研究R1、R2、R3和R4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电桥平衡。

交流电桥在测量时除了要满足阻抗模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阻抗角条件,即体现在测量实践中就是必须调节两个元件方能使电桥平衡,而直流电桥只需调整一个参数即可。

若想改变一个四臂直流电桥的性质是不可能的,它们只能做数量上的变化。

但对于交流四臂电桥来说,它的复数桥臂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串并联线路。

即交流电桥四臂的组成具有多样性。

电桥平衡原理

电桥平衡原理

电桥平衡原理基本原理电桥平衡原理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值的方法,通过调整电桥中的电阻使电桥两端电势差为零,从而实现对未知电阻值的测量。

电桥平衡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在闭合电路中,电流在每个节点的总和为零。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桥中的电流分布满足节点电流法则,即进入某个节点的电流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2.电阻的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即V= I * 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3.电桥的平衡条件:当电桥两端电势差为零时,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通过电桥各支路的电流满足一定的关系。

电桥平衡原理利用以上原理来测量未知电阻值。

它通常由四个电阻组成的电桥电路和一个用于调节电桥平衡的可变电阻组成。

其中,两个电阻称为比较电阻,另外两个电阻称为未知电阻。

电桥平衡条件电桥平衡原理的核心是使电桥两端电势差为零,即满足平衡条件。

对于电桥电路,平衡条件可以由下面的等式表示:R1/R2 = R3/R4其中,R1和R2是比较电阻的电阻值,R3和R4是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比较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

电桥平衡测量原理电桥平衡测量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桥中的可变电阻,使得电桥两端电势差为零,从而实现对未知电阻值的测量。

在电桥平衡测量中,首先需要确定比较电阻的电阻值。

比较电阻可以是已知的标准电阻,也可以是待测电阻。

然后,通过调节电桥中的可变电阻,使得电桥两端电势差为零。

调节可变电阻时,可以使用示波器或电压表等仪器来监测电桥两端的电势差。

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比较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的等式,可以通过已知比较电阻和已知平衡条件的比值来计算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电桥平衡测量实例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电桥平衡测量实例来说明电桥平衡原理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桥电路,其中R1和R2是比较电阻,R3是已知电阻,R4是未知电阻。

惠斯通电桥平衡条件

惠斯通电桥平衡条件

惠斯通电桥平衡条件
惠斯通电桥是一种电子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它的工作原理是,它通过一个电桥结构来平衡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测量出电路中的电阻。

它的工作原理是,它通过一个电桥结构来平衡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测量出电路中的电阻。

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是,电桥的四个分支上的电阻要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压要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流也要相等。

这样,电桥就可以平衡,从而测量出电路中的电阻。

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电桥的测量精度。

如果电桥的四个分支上的电阻不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压也不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流也不相等,那么电桥就不能平衡,从而测量出的电阻值就会有偏差。

此外,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还受到电桥结构的影响。

电桥结构的不同会导致电桥的平衡条件也不同,从而影响电桥的
测量精度。

因此,在使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要注意电桥的平衡条件,以保证测量精度。

总之,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电桥的测量精度。

如果想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就必须要满足惠斯通电桥的平衡条件,即电桥的四个分支上的电阻要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压要相等,电桥的两个分支上的电流也要相等。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保证测量精度,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桥电路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物理量的测量电路,它可以通过比较两个电路分支的电势差来确定未知元件的值。

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分支组成,一般为四个电阻R1、R2、R3、R4。

其中,R3是待测元件(例如电阻)的电阻值,一般称为
未知电阻。

R1和R2是已知电阻,称为基准电阻。

R4是用来
调节电桥平衡的电阻,称为比较电阻。

在电桥电路中,电阻R3和R4通过两个平行的电流分支连接
到电桥的两个端点上。

当电桥平衡时,电桥两个端点的电势差为零,即没有电流通过它们。

在电桥平衡的情况下,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R1/R2 = R3/R4
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比较电阻R4的值来调节电
桥的平衡状态。

当电桥平衡时,通过比较电阻R4的电流为零,可以利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来测量平衡状态下的电势差或电流。

通过测量电势差或电流,可以推导出未知电阻R3的值。

实际
测量中,可以固定R1和R2的值,改变R4的值,通过测量电
压差或电流来确定未知电阻R3的值。

总之,电桥电路利用比较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未
知电阻值。

通过调节比较电阻的值,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就可以间接测量出未知电阻的值。

电桥的工作原理

电桥的工作原理

电桥的工作原理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它可以用来测量电阻或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电桥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通过调节电桥的各个参数来实现测量或检测的目的。

电桥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R2、R3和R4。

其中R1和R2相连,R3和R4相连,而R2和R3之间的连接点连接到电源。

我们可以将电桥的四个电阻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电流的输入点,另外两个交点为电流的输出点。

当电流通过电桥时,它会在电阻上产生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即I=V/R。

因此,在电桥的两个对角线上,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电压。

电桥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压的差异来推断电阻的大小。

当电桥平衡时,即R1/R2=R3/R4,电桥的四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此时电流在电桥上呈现为平衡状态。

当电桥不平衡时,即R1/R2≠R3/R4,电桥的四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差不为零。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电桥的某个参数,例如改变R2或R3的大小,使电桥再次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测量调节参数的大小,我们可以推断出待测量电阻的大小。

电桥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想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Rx连接到电桥的一个角,而其他三个角分别连接已知电阻R1、R2和R3。

通过调节R2和R3的大小,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即电桥四个角上的电压差为零。

在达到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调节电阻的大小来推断Rx的大小。

假设我们需要增大R3的大小才能使电桥平衡,那么可以推断Rx>R1。

反之,如果我们需要减小R3的大小才能使电桥平衡,那么可以推断Rx<R1。

电桥的工作原理不仅可以用于测量电阻,还可以用于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当电路中出现故障时,例如电阻变化或电路断开,会导致电桥不平衡。

通过检测电桥的不平衡情况,我们可以确定故障出现的位置或原因,从而进行修复或排除故障。

电桥是一种基于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电子元件,通过测量电压的差异来推断电阻的大小或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桥平衡的原理是什么?
解:
在学生实验中,测量电阻的常见方法有伏安法和电桥法。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公式为R=U/I (测量的电阻两端电压/测量的流经电阻的电流),除了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的精度外,还有电表本身的电阻,不论电表是内接或外接都无法同时测出流经电阻的电流I 和电阻两端的电压U ,不可避免存在测量线路缺陷。

电桥是用比较法测量电阻的仪器。

电桥的特点是灵敏、准确、使用方便,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电气技术、非电量转化为电学量测量中。

电桥可分为直流电桥、交流电桥,直流电桥可以用于测电阻,交流电桥可用于测电容、电感。

通过传感器可以将压力、温度等非电学量转化为传感器阻抗的变化进行测量。

惠斯通电桥属于直流电桥,主要用于测量中等数值的电阻(101~106Ω)。

对于太小的电阻(10-6~101Ω量级),要考虑接触电阻、导线电阻,可考虑使用双臂电桥;对于大电阻(107Ω级),要考虑使用冲击检流计等方法。

惠斯通电桥使用检流计作为指零仪表,而实验室用检流计属于μΑ表,电桥的灵敏度要受检流计的限制。

1.惠斯通电桥测量原理
图1是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图。

四个电阻R 0、R 1、R 2、R x 连成四边形,称为电桥的四个臂。

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连有检流计,称为“桥”;四边形的另一对角线接上电源,称为电桥的“电源对角线”。

E 为线路中供电电源,学生实验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电压可在0-30V 之间调节。

R 保护为较大的可变电阻,在电桥不平衡时取最大电阻作限流作用以保护检流计;当电桥接近平衡时取最小值以提高检流计的灵敏度。

限流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主要目的
在于保护检流计和改变电桥灵敏度。

电源接通时,电桥线路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

当C 、D 两点之间的电位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0≠g I ,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当C 、D 两点之间的电位相等时,桥路中的电流0=g I ,检流计指针指零(检流计的零点在刻度盘的中间),这时我们称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因此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有:
0=g I D B CB AD
AC U U U U == 0R Rx I I = 21R R I I = 11R I R I R x Rx = 2200R I R I R R = 于是
210R R R R x =即102R R R R x = 此式说明,电桥平衡时,电桥相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这就是电桥的平衡条件。

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若已知其中三个臂的电阻,就可以计算出另一个桥臂电阻,因此,电桥测电阻的计算式为
002
1KR R R R R x == (1) 电阻1R 、2R 为电桥的比率臂,x R 为待测臂,0R 为比较臂,0R 作为比较的标准,实验室常用电阻箱。

由(1)式可以看出,待测电阻x R 由比率值K 和标准电阻0R 决定,比值K 可以作成10n
,这是成品电桥常用的方法。

检流计在测量过程中起判断桥路有无电流的作用,只要检流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反映桥路电流的变化则电阻的测量结果与检流计的精度无关,
由于标准电阻可以制作得比较精密,所以利用电桥的平衡原理测电阻的准确度可以很高,大大优于伏安法测电阻,这也是电桥应用广泛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