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装焦炉改捣固焦炉分析1

合集下载

捣固炼焦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捣固炼焦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捣固炼焦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和煤的种类分布不均匀,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可用煤炭资源越来越少。

如何开发利用其它新煤种,降低焦炭生产成本是焦化行业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焦化企业中,炼焦用煤成本是焦炭生产的主要成本,通常占焦炭成本的75%~85%,所以,降低焦炭生产成本,主要就是降低装炉煤成本。

利用捣固炼焦技术,在配合煤中配入各种低价煤是降低装炉煤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捣固炼焦配煤技术具有通用性和特殊性,在满足捣固炼焦入炉煤基本控制条件的情况下,针对各地煤炭资源质量情况的不同,配煤技术方案也不完全相同。

不同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条件不同,捣固炼焦入炉煤适用的控制范围也不完全相同,但入炉煤质量对捣固炼焦生产和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是基本相同的。

在捣固炼焦生产中,只要是适合企业生产实际,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能充分利用炼焦煤资源,降低焦炭生产成本,稳定焦炭生产操作的配煤技术都是可行的。

本文分析了配入各种低价煤种应用于捣固炼焦,对焦炭质量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并对捣固炼焦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捣固炼焦;配煤技术;装炉煤成本相对于顶装焦来说,捣固炼焦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配合煤成本、提高焦炭视密度和堆积密度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捣固炼焦技术也在蓬勃发展,国内很多企业的中小容积焦炉已经逐渐从原本的顶装煤炼焦改造成了捣固炼焦技术,这一项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起来。

一、捣固炼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实施捣固炼焦工艺技术的过程中,主要会出现四个方面的问题:煤饼的稳定性不够、温度控制的不合理、集气管和焦油盒的运转不顺畅、装煤时机侧易冒大烟。

1.煤饼的稳定性不够,容易垮塌这种问题是捣固炼焦中最常见的一种了,简单说就是煤饼在推出的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经常在途中出现垮塌现象,造成工作浪费。

煤饼的垮塌具有很严重的后果,散落的煤饼不但会对现场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炼焦的产量及整个流程的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

捣固焦炉生产中的问题处理

捣固焦炉生产中的问题处理

我 厂现 有 4 2孔 43 .m顶 装 焦炉 4座 、5 5孔 6 m
顶 装 焦 炉 4座 和 4 9孔 43 捣 固焦炉 1座 。其 中 , . m 捣 固焦 炉 于 2 O 0 5年 1 O月开 工投 产 。由于对 捣 固焦
开捣 固机更 换 吊装 空 间 ) 增设 空气炮 ;在摇 动 给料
燃 烧 室温度 在煤 气量 、吸压力 正 常的情 况下基 本 上
是稳定 的 。但在 捣 固焦炉 中 ,燃烧 室温 度经 常出现
异 常 波动 ,其根 源在 于炭 化室 装煤 量不 稳定 。 由于
生 产初 期 ,捣 固操作 、水 分控 制等 经验 不足 ,经 常 出现 煤 饼倒 塌 、缺角 等 现 象 ,入 炉煤 料 量 不稳 定 ,
上升 管打 开个 数应控 制 在 2个 以下 。通 过对 上升 管
打开个 数 的控制 ,杜 绝 了 因焦 炭燃 烧造 成 的焦 炭 灰
准 温度确 定 的合理 与否 。
7 )摇动 喷煤 问题 。在 煤塔 棚 煤 后 ,煤 突 然 落 下 会 从 摇 动 给 料 口处 喷 出 .造 成 埋 锤 或将 锤 头 撞 弯 。 对 此 在摇 动 给料 簸 箕 前 端 距 离 出料 口 2 0 m 0m
燃 烧 所致 。正 常情况 下 ,焦炭 燃烧 只会 发生在 上 升 管 打 开后 。顶装 焦炉 操作 中上 升 管打开 个数 规定 不 允 许 超 过 3个 ,打 开太 多 会 造 成 焦 炭 燃 烧 时 间过
长 。顶装 焦炉 操 作 时间在 8 1mn ~ 0 i ,而 捣 固 焦 炉 操
理 :在捣 固机 机组 两端 拉设 活动 帘 ,跟 随捣 固机 行
走封 闭 吊装 口空 间 ;在 高 于捣 固锤上 方 1 m处 ( . 5 错

捣固焦炉和顶装焦炉区别

捣固焦炉和顶装焦炉区别

项 目捣 固 炼 焦 顶 装 炼 焦入炉煤水分‎ 严格控制在‎8%~13%。

Dilli ‎n gen 要‎求10%~12%、Tata 要‎求9%~10%才能得到具‎有最理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煤饼。

需配置煤棚‎或煤干燥、煤加湿装置‎。

当煤水分接‎近14%时,煤饼倒塌率‎大大增加相对不严格‎ 8%~14%配煤的煤种‎ 必须依据所‎需的焦炭质‎量,对原料煤的‎资源情况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通过配煤试‎验选择适宜‎的配煤比相对不严格‎ 入炉煤粒度‎ 捣固焦炉越‎高,对入炉煤粒‎度和粒级分‎布的要求越‎严格。

为了得到足‎够强度的煤‎饼,必须将煤料‎细度粉碎至‎<3mm 级含‎量为90%左右,同时细粒级‎的含量(<0.5 mm )在45%~50% 相对不严格‎。

一般<3mm 的占‎73%~82%装煤操作 当出现煤饼‎掉角、倒塌等事故‎时,处理复杂,影响焦炭产‎量。

国外某厂捣‎固焦炉投产‎初期时,煤饼倒塌率‎为万分之一‎,生产22年‎后的现在,每天装煤9‎8孔,总有1~2孔的煤饼‎出现问题,煤饼倒塌率‎为1~2% 。

国外某厂4‎座共230‎孔4.5m 的捣固‎焦炉,每天装煤2‎51孔,平均有10‎孔左右出现‎掉角和局部‎倒塌现象,煤饼倒塌率‎为3.98%。

为此,在机侧操作‎台设置刮板‎机和胶带机‎,以将机侧操‎作台上的余‎煤输送至煤‎塔。

当煤饼掉角‎或倒塌时,将有部分煤‎饼推不进去‎,故特设了煤‎饼切割机简单焦炉机械 重量大(5.5米炉CP ‎机740t ‎/台;6.25米炉S ‎C P 机13‎50t/台,需引进),结构复杂,备品车几乎‎无法设置,维修费用高‎;捣固机出现‎问题会影响‎装煤操作和‎焦炭产量重量小,简单,维修费用低‎装煤环保 敞开机侧炉‎门推送煤饼‎,产生大量烟‎尘,其中又含大‎量荒煤气、焦油和炭黑‎等可燃物,给烟尘治理‎带来极大困‎难基本解决 炉体寿命 短(一般20多‎年) 长(可达35年‎以上)多用弱粘煤‎ 可多用20‎%~25%弱粘煤;当为大型高‎炉生产高质‎量焦炭时,弱粘煤的配‎入量不能太‎多 必须增加型‎煤、煤调湿等煤‎预处理措施‎,才可多用1‎0%~15%弱粘煤同配比时,焦炭质量 M40提高‎3~5个百分点‎,M10改善‎2~4个百分点‎,CSR 提高‎1~6个百分点‎不变 入炉煤成本‎低(吨焦入炉煤‎成本可低2‎0~45元) 高 吨焦投资 对于5.5m 捣固焦‎炉,国产捣固机‎630元,进口捣固机‎680~750元 600元(6米顶装)捣固炼焦配‎煤入炉挥发‎34%都能保证焦‎炭质量,顶装炼焦配‎煤入炉挥发‎要在29%以内。

顶装焦炉改为捣固焦生产后的问题及改进

顶装焦炉改为捣固焦生产后的问题及改进

4 ) 其 他 改 造 。对 集气 管 压 力 自动 调 节 系 统进
行 了 改造 , 以确保 加 煤 期 间压 力 的稳定 ; 对 加 热 系 统进 行 部分 改造 , 以满足 捣 固焦 高炉 煤气 加热 的需 要; 对 原 顶 装 加煤 车进 行 改造 , 以保证 应 急 状 况下
的生 产需要 。
2 ) 增 加 捣 固生 产 设 备 。改 造 新 增 两套 捣 固生 产设 备 , 主要有 侧装 加煤 车 、 1 8 锤 微移 动式 捣 固机 、 炉顶 侧导 烟车等 。
3 ) 除尘 改造 。加煤 除尘 以炉顶 导 烟车 为 主 , 这
顶侧导烟 车外 , 另 外 在 机 侧 炉 头 上 部 增 加 了 吸 尘
时为 1 1 0 A左 右 。正常 生产 时大部 分 时 间推 焦 电流
在1 4 0 A, 约有 1 / 5 的时 间推 焦 电流偏 大 。 2 ) 炉体 窜漏 严 重 。改 为捣 固焦 生产 半年 后 , 焦
炉炭 化 室 两侧 炉墙 在 中间 部位 出现 一 条 贯 通机 焦
2 主要 改造项 目
量 了炭化室炉底标高 , 对 比 改造 前 后 的 测 量 数 据
看, 炉 底砖磨 损相 对严重 , 机侧 平均 降低 了 3 m m, 焦
投产 已达 1 0 a 以上 , 由于捣 固焦生 产 与顶 装煤 生 产 在工 艺 布局 及结 构 上有很 大 不 同 , 整 个 改造项 目较
多 。主要有 以下 内容 :
1 ) 煤塔 改造 。使 用钢 结构 在机 侧新 建 1 个储 煤 塔, 储量 3 0 0 t , 整个 改造 与生 产交叉 进 行 , 通 过优 化
焦炉于2 0 1 2 年1 1 月至 2 0 1 3 年1 月先 后 改为 捣 固焦 生产 , 到 目前为 止 已运 行 1 a 多 的时间 。通过一 段时

顶装与捣固焦炉化产产率的对比分析

顶装与捣固焦炉化产产率的对比分析

顶装与捣固焦炉化产产率的对比分析徐志全 单体刚 (唐山佳华煤化工有限公司)影响化学产品产率(煤热解)的因素很多,有原料煤的影响,它包括煤化程度、岩相组成、煤的粒度等,还有外界条件的影响,包括加热条件(升温速度、热解最终温度、压力)、装煤条件(散装、型煤、捣固、预热等)、添加剂和预处理(氧化、加氢、水解和溶剂抽提)等。

佳华公司顶装焦炉(一期系统)为两座55孔6m顶装焦炉,年生产能力为110万t;捣固焦炉(二期系统)为四座46孔6.25m捣固焦炉,年生产能力为220万t。

捣固焦炉化产系统开工初期焦油、粗苯等产品产率与顶装焦炉产品产率相比始终偏低,捣固系统配合煤挥发份Vdaf:29%,顶装系统配合煤挥发份Vdaf:26%,产率如图1、2。

图1 佳华公司顶装、捣固炼焦焦油产率对比图2 佳华公司顶装、捣固系统粗苯产率对比1 净化工艺对化产产率的影响1.1 焦油产率:捣固系统焦油的平均产率为2.43%,其中9月份焦油产率只有1.81%,与平均产率差距较大的原因:1)由于焦炉导烟系统问题,使煤气含氧高,电捕频繁跳车。

2)可能存在顶装、捣固系统焦油混油现象。

10、11月份焦油分离系统及电捕焦油器运行比较稳定,但与顶装系统焦油计划产率3.30%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捣固系统剩余氨水较顶装系统剩余氨水颜色发暗,静置一天后变黑,目前状况有所好转,但颜色依然发暗,含油偏高(顶装系统:128.6mg/l,捣固系统:252 mg/l,每个月损失焦油约35t),通过目测捣固系统剩余氨水悬浮物较低,剩余氨水分离槽效果较明显。

捣固系统剩余氨水含油相对较高,对焦油产率有一定影响。

1.2 粗苯产率捣固系统粗苯平均产率0.83%(8月份粗苯生产不满一个月,所以未包含在平均产率内),粗苯系统从开工至今各指标控制比较稳定,洗苯效果较好。

每月洗苯塔后煤气含苯平均值如下:表1 化产系统9~11月份洗苯塔后煤气苯含量月份 9月10月11月塔后苯2.15 1.20 1.43(g/m3)洗苯塔后煤气含苯量多少反映煤气中苯的洗涤效果,技术指标要求洗苯塔后煤气含苯≤4 g/ m3。

顶装焦炉改捣固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顶装焦炉改捣固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11 m , 保 证 煤饼 强度 , . t 并 5/ 避免 发 生 倒饼 , 须 要 必
求 配合 煤 细度 <3m m比例达 到 9 %左 右 口, 0 ]不能 低 于 8 %, 5 目前顶 装炼焦 配合煤 细度约 为 7 %。因此 , 5
必 须对 配合 煤 的粉碎 系统 需要 进行 相应 改造 , 可将
有 可行性 , 济钢 3 43m顶装焦炉改捣固生产的工程已在实施中。 座 . 关键 词 : 顶装焦 炉; 固炼焦 ; 捣 改造 ; 可行性
中 图 分 类 号 :Q 2 . T 5 0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4 2 (0 20 — 0 3 0 10 — 6 0 2 1 ) 3 0 1 — 3
随着炼 焦 生产 规模 的扩 大 , 煤炭 资源 越来 越 紧
张 , 其 强 黏结 性 的炼焦 煤 更 是 紧缺 , 尤 已经 成 了制
约 焦 化 行 业 发 展 的 瓶 颈 。 捣 固 炼 焦 技 术 (t Sa mp C kn eh ooy 简 称 S T 是 一种 能 够 通 过 增加 o ig cn l , T g C)
由于加 煤机位 置 的改 变 , 需在 机侧 新建 侧装 煤 塔 1 , 料通 过 现有 顶装 煤 塔下 煤漏 斗 处外 引 皮 座 煤 带运 到捣 固机上方新 建煤塔 内 。
若不 建侧 装煤 塔 , 想要 利 用原 顶装 煤塔 进行 捣
层墙 砖 因受送 煤饼 的托 煤板 摩擦 冲击 , 大缩 短 大 炉体寿命 , 造意 义不 大 。1、 5焦炉 使用 1 左 改 2、 0a
右, 各项 炉体 指标处 于稳定 状态 , 且这 3 并 座焦炉 位 置挨 在 一起 , 可作 为 优 选 改造 对象 。 因此 , 研 究 本

顶装焦与捣固焦对比优化8.20修改版

顶装焦与捣固焦对比优化8.20修改版

临沂恒昌顶装焦与捣固焦对比优化目前,捣固炼焦是为了节约紧俏焦煤资源,扩大炼焦用煤范围而开发的技术。

捣固炼焦可根据焦炭的不同用途,配入较多的高挥发分煤及弱粘结性煤,对煤种要求比顶装炼焦宽松。

捣固焦目前只在中小型高炉使用,在2000m3级高炉使用较少,在2500m3以上高炉未见过使用报道。

1、顶装焦与捣固焦质量对比三家顶装焦炭(中润、阳光和兖矿)。

中润是一级焦炭,阳光和兖矿是二级焦炭。

具体质量见表1-1所示:表1-1三家顶装焦炭质量六家捣固焦炭质量见表1-2所示:表1-2六家捣固焦炭质量焦炭成分与焦炭配煤有关,焦炭质量与炼焦工艺有关。

从以上两表我们不难看出。

顶装焦炭灰分在12.24~12.61,挥发分在1.13~1.14,硫分在0.66~0.67;捣固焦炭灰分12.06~12.58,挥发分在1.08~1.17,硫分在0.64~0.69。

捣固焦炭成分分布范围比顶装焦大,这与其炼焦使用的煤种范围相一致。

顶装焦炭CRI(反应性)在26.8~29.4,CSR 在64.5~66.5;捣固焦炭CRI(反应性)在23.8~28.1,CSR在63.6~70.6。

通过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范围比较,可以发现,顶装焦炭和捣固焦没有本质上的差距。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文献提倡使用捣固焦炭的一个原因。

下面我们来比较两类焦炭的粒度差别。

表1-3、1-4给出了目前一铁在用的焦炭粒度分级情况。

表1-3顶装焦炭粒度分级顶装焦炭小于25mm的占6.67%~7.56%,25~40mm的占18.58%~36.66%,40~60mm的占40.51%~45.10%,大于60的占15.52%~28.76%。

表1-4捣固焦炭粒度分级捣固焦炭小于25mm的占7.33%~9.62%,25~40mm的占21.62%~37.22%,40~60mm的占38.28%~57.6%,大于60的占10.4%~23.82%。

通过范围比较,我们能够看出,捣固焦整体粒度比顶装焦小。

捣固和顶装对比

捣固和顶装对比

配煤比(%)
5%,对250万t/a焦化厂,一年节约优质炼焦煤12.5 万吨。
在焦炭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可比顶装焦 炉多配弱粘结性煤10~15%。
焦炭质量
当配煤比与6米炉相同时,因其堆密度较大,焦炭质 量略好:M25提高1~3%;M10降低1~2%。
入炉煤质量相同情况下,一般捣固焦炉 生产的焦炭质量要好于顶装
焦炉采用自动加热控制系统;集气系统采用自动放散
自动化特点 点火;熄焦自动控制;地下室煤气管道低压采用自动 焦炉采用自动加热控制系统;集气系统
充氮;装煤量自动称量。
采用自动放散点火装置;熄焦自动控制
每天出炉次数
219.4 次/天
203.8次/天
泄漏口数量
1344
1248
焦炉烟囱排放 采用多段加热与废气循环,焦炉烟囱排放废气中NOx 废气中NOx 含量显著降低。COG:≤500;MG:≤350
17.5元,吨焦成本降23.5元。对250万t/a焦化厂,一 焦炭时节约20~30元),年节约成本
年节约成本5863万元。
2510~5020万元。
熄焦除尘 熄焦塔上设水雾捕集装置及粉尘捕集装置。
熄焦塔上设水雾捕集装置及粉尘捕集装 置。
全厂占地
~30 公顷
~30 公顷
投资元662元/吨710元/吨入炉煤成本
在焦炭质量相同时,可比6m炉多配弱粘结性煤~
当焦炭质量相同时,多用弱粘结煤,吨
5%,强弱粘煤差价350元/吨,吨入炉煤成本下降 焦入炉煤成本节约10~20元(生产普通
几种炉型对比
项目
机械特点
工艺特点
7m顶装
6.25m捣固
一次对位、2-1串序、炉号识别与自动对位相配合、 5-2串序;设单元程序控制、单元手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装焦炉改捣固焦炉分析
1 捣固炼焦机理及发展状况
将配合煤在捣固箱内捣实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

由托板从焦炉的机侧推入炭化室内高温干馏。

称为捣固炼焦。

其工艺流程见图l 。

图1
捣固炼焦工艺流程示意图
捣固炼焦技术特点是将装炉煤在炉外通过机械力提高其堆密度。

煤料捣成煤饼后。

一般堆密度可由顶装工艺散装煤的0.75t /m3提高到1.00t /m3—1.15t /m3,因煤料颗粒间距缩小,接触致密,堆密度大,有利于多配入高挥发分煤和弱黏结性煤,并改善和提高焦炭质量。

2 顶装焦炉改捣固炼焦的分析
2.1 顶装炼焦工艺与捣固炼焦工艺对比
常规顶装炼焦工艺与捣固炼焦工艺各有特点[1]。

具体见下页表1。

表l 顶装与捣固炼焦工艺对比
2.2 改造内容
以炭化室平均宽450mm、高4.3m的焦炉为例。

一般需改造以下项
目【2】。

2.2.1 配合煤粉碎系统改造
捣固炼焦配合煤细度要求控制在90%一93%(至少要>85%),其
中粒度<0.5mm的应在40%一50%;而顶装煤炼焦配合煤细度要求75%一80%。

因此。

顶装焦炉改捣固炼焦配合煤的粉碎系统需要进行相应改造,确保煤料细度满足捣固炼焦要求。

2.2.2煤塔改造
在旧煤塔旁向机侧延伸增设侧装煤塔,上部一体,下部设2×9个
水平漏嘴(2座焦炉共用l煤塔)。

同时配套安装摇动给料器和捣固设备;也可不建侧装煤塔,利用原顶装煤塔进行捣固炼焦:以机侧原煤塔
的基础框架为捣固站内侧支撑架。

以推焦车、侧装煤车可自由走行为
基准。

与推焦道平行建造混凝土基础框架为捣固站外侧支撑架,两支架间通过桥架梁相连,上面铺轨道,形成一横跨推焦道的桥架作为捣固机、接料抛料小车的工作台。

横跨推焦道设双层桥架梁,底层与炉顶在同一平面,以便接料抛料小车走行(2座焦炉共用1煤塔时,一般平行布置2台接料抛料小车),接料抛料小车的抛料溜槽与侧装煤车的固定壁相切,确保抛料时不撒煤。

同时,平行布置2台捣固机,捣固锤中心线与侧装煤车煤箱中心线重合,确保捣固机连续、稳定捣固。

2.2.3 焦炉机侧平台整体下移
顶装焦炉机侧平台比捣同焦炉机侧平台走行高出700mm~800mm,为配合新增侧装煤车的正常运行,机侧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下水、暖、电、气等管线,部分管线可改到焦侧)需整体调整.采用螺栓导引法或重新制作钢结构,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将平台整体下移。

2.2.4 推焦车摩电道改造
原推焦车摩电道在机侧平台下移后,需要相应下移或改到推焦车外侧。

2.2.5 配套改造或增设的设备
保留现有推焦车(每座焦炉l台)、熄焦车、电机车,新增捣同装煤车、摇动给料机、捣固机。

按环保要求新建装煤、出焦地面除尘站,新上导尘车。

并对现有的拦焦车、电机车、熄焦车进行改造(已有配套的除尘设备时只需改造装煤除尘)。

2.3捣固炼焦投资和效益估算
仍以炭化室平均宽450mm、高4.3m的焦炉为例,其投资估算和效
益分析估算如下。

2.3.1 顶装改捣同炼焦投资的粗略估算
顶装改为捣固工艺过程中。

涉及到的主体改造项目及费用见表2。

表2 每组(2座)焦炉投资估算
2.3.2 捣固炼焦效益估算
采用捣固焦炉。

捣固焦的配煤成本比顶装焦炉降低20元/t~30元/t煤,焦粉少2%,由于增加高挥发分炼焦煤(如气煤),焦炉煤气发生量提高约lOm3/t干煤。

改造后每组焦炉的直接年经济效益2 000万元左右,投资回收期为一年半。

由于价格多变性,以上分析仅供参
考。

3 捣固炼焦改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膨胀压力大
捣固炼焦时,由于煤料堆密度大,炼焦时炉体膨胀压力大。

在新设计捣固焦炉时,应选择适宜的炭化室中心距、炉顶厚度、炭化室墙厚度、立火道隔墙厚度等,增大炉体强度.提高炉墙极限侧负荷(SUGA值),使其能承受煤饼的膨胀压力,延长炉体寿命。

改造时,由于顶装焦炉机焦侧锥度比捣固焦炉大,装煤后焦侧空间较大.对缓解膨胀压力有一定作用。

3.2环保
捣固焦炉从机侧推入煤饼,会造成机侧炉头大量冒烟。

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已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如临汾同世达煤气化公司的大炉门密封侧导技术。

可解决装煤环保问题。

对焦炉顶部的消烟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采用消烟除尘车或消烟除尘车与地面除尘站相结合的除尘设备。

德国Dillingen焦化和印度塔塔钢铁公司焦化厂使用的烟气转换车,使焦炉顶部消烟问题得到解决。

3.3 煤饼高宽比大。

对机械的要求更加严格
现有焦炉与新建捣固焦炉相比.机焦侧锥度较大.且改造时有些焦炉已经使用多年,炉体存在变形情况.煤饼宽度要依据机侧最小的炉门宽度进行设计。

预计煤饼宽度为380mm,而煤饼高度达4m,高宽比为10.53。

对捣固机械性能和工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德国Dillingen焦化厂捣固焦炉高宽比为13.33,运行22年后,煤饼倒塌率为1%。

当煤饼前面掉角或局部倒塌,使用手动切煤饼机将多余的煤饼切掉。

由工人迅速铲至炉门下的刮板机和操作台外侧的皮带机上,总共需3min,较好地解决了捣固机械的性能问题和煤饼倒塌对炼焦生产的影响问题。

3.4 对炭化室底部砖的磨损
由于新建捣固焦炉的炭化室底部砖比顶装焦炉厚50mm,捣固煤饼靠托煤板送入炭化室,有人认为,对炭化室底层炉墙磨损比顶装焦炉高[3]。

但根据我国已实施捣固炼焦改造的焦炉的生产经验看。

这一问题对生产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4 结论
在当前炼焦煤资源趋于紧张和高炉大型化的情况下,捣固炼焦是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炼焦成本、改善焦炭质量的有效途径。

捣固炼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煤饼倒塌、装煤环保等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在现有顶装焦炉上进行捣固炼焦的改造,特别是在高宽比较小的焦炉如JN43—80型焦炉上进行改造,具有可行性,经济效益显著,是炼焦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