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本质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 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 我国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①信不信教的自由
②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③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④什么时候信教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 既保护公民信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教的自由。
三、 弘扬科学精神
在中国,各种宗教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未 发生过宗教纷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公民 之间也彼此尊重,团结和睦。这既是由于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兼容、宽 容等精神的影响,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宗教 信仰自由政策,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政教 关系。
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共青团员 能不 能信仰宗教?
特点不同
作用不同
本质不同 政策不同
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1、正常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宗教信仰 活动
封建迷信活动
有整套的教义、教规 没有教义、教规和 有一定的制度 制度 有正式的组织和活动 没有正式组织和活 场所 动场所 受国家法律保护 起破坏作用,要制 止和取缔
3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 1 绝不允许境外任何宗教组织,团体和个人干预 我国宗教事务。 • 2 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增进 与各国人民及宗教界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维护 世界各平作出贡献。 • 3 坚持抵御并揭露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 政治和思想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三 弘扬科学精神
(1)原因: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项 重要任务
①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宗教

宗教本质与宗教功能略论

宗教本质与宗教功能略论

宗教本质与宗教功能略论宗教是人类本质自我异化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异化反应,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宗教在对抗阶级社会里是人民的鸦片。

这是从不同的方面和意义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通过对宗教本质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宗教实体性的具体功能,宗教神圣性的的基本功能和宗教世俗性的一般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标签:宗教本质功能宗教是一种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的人类精神文化现象。

要把握宗教的本质,必须从两方面加以研究:一、从宗教内部结构看宗教的本质;二、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与宗教的比较中看宗教的本质。

最后,才能得出什么是宗教的结论。

一、从宗教的内在结构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

系统论指出,一个系统的性质是由组成系统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结构所决定。

所以,要了解宗教的本质,首先应当把握宗教的内在结构。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结构十分复杂的系统。

依据宗教的基本要素划分,可以将宗教的组成要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部分。

宗教的内在要素有宗教的观念和思想以及宗教的情感和体验。

宗教的外在要素有:宗教行为和活动以及宗教的组织和制度1.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属于宗教的意识,属于宗教的理性认知层面。

各种宗教都有一套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构成完整的宗教世界观和人生观。

它是宗教行为的的最深层的内在根据,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信仰体制的构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着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宗教的观念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宗教的信条和教义中,但从信仰者的文化素质来说,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以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形式出现的教理、教义。

它是被宗教职业者、僧侣和神学家们所掌握和宣传的;另一种是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一般宗教意识,是广大基层信仰者对神圣物的盲目信念。

从信仰者的信仰目的划分,可以将信仰者划分为高低两个层次:一个是以神为学习的道德楷模,严格修行,以达到最后自己成神;另一种是以神为实现个人功利主义目的的工具,求神拜佛是为了得到神的宠爱,以便得到现实生活的好处。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引言:宗教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人类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宗教的本质和作用,从不同角度分析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个人的影响。

一、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指人们对于终极问题的关怀和思考,涉及对神秘力量、神、超自然现象的信仰和崇拜。

宗教的核心是与超越人类生存尺度和能力的存在有关,并试图解释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二、宗教的功能:1.宗教提供人类对存在的解释:宗教试图回答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例如:生命的起源、意义和目的。

宗教提供了一种超越人类知识能力的解释,满足了人类信仰神秘力量和超自然现象的需求。

2.宗教提供道德指导:宗教信仰提供一套道德准则和规范,指导人们行为。

宗教教义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3.宗教促进社会凝聚力:宗教信仰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体系和情感纽带,从而促进社会的凝聚力。

宗教活动和仪式为社区成员提供了共同参与的机会,增强了社会团结。

4.宗教满足精神需求: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寻求心灵安抚和慰藉的方式。

宗教仪式、祈祷和冥想等活动有助于人们从日常忧虑和困惑中获得平静和心灵的满足。

5.宗教提供个体认同和安全感:宗教信仰使个人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个体提供一种安全感和寄托。

通过宗教的社群性和崇拜活动,个人能够与其他信徒建立互动,使其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

结论:通过对宗教的定义和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在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宗教为人们提供意义、道德指导、精神满足、社会凝聚力和个体认同等方面的支持与影响。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同宗教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是多元且复杂的,因此要保持平等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宗教的存在与表达。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应该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尊重个体信仰的权利。

我国的宗教概况2012

我国的宗教概况2012

佛经 亚 洲
1.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 极作用
(1)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 工具 (2)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 略扩张的工具
(3)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4)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宗教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1)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 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对社会 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 (2)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 作用 (3)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 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 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信教群众 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 是人民内部矛盾。(信教群众)
P128“想一想”:“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
是否意味着宗教性质已发生变化?” •宗教本质是宗教的内在属性,社主义时 期,宗教虽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宗教 只要存在,其本质就仍然是人们对客观世 界的虚幻、歪曲的反映,仍然是唯心的世 界观,所以说,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本质 并没有改变。 如果本质发生了变化,宗教 也就不成其为宗教了。
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女数学家 ——希帕蒂娅。
宗教异端裁判所是13~19世纪天主教
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残酷镇压一 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 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包括一些进步思 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对被害者进行秘密 审讯和严刑拷打,然后处以监禁、流放 或火刑,据统计,在欧洲各国被教会迫 害致死的有500多万人。
15世纪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向外 扩张,派出一批又一批传教士到亚、非、 美洲各地,殖民者承认,在对外侵略中 “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个营的军队。”
非洲人说:“白人来这里时,只有 圣经,我们有土地;如今我们有了圣经, 他们却有了土地”。 问: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向外侵略扩 张中,宗教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概要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概要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 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 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 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 死后祖先不相认。
古代宗教
•古代宗教产生的原因
反对等级(争取平等) 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反对战乱(渴望稳定)
•古代宗教的发展及原因
人民寻求心理寄托 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古代宗教的作用
洗涤、平衡、满足人的心灵 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润滑剂
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 全国会议暨“科学发 展观与宗教研究”学 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赣州宗教团体踊跃 捐款捐物 帮助受灾 群众渡难关
想一想:
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是否意味 着宗教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宗教虽然
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宗教仍然是人们对 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仍然是 唯心主义世界观。所以说,社会主义条 件下,宗教的本质依然没变。
信仰
神“安拉”(真主) 释迦牟尼(创始 及其旨意 人) 古兰经 佛经
基本经典 当代流行 地方
亚洲、非洲、西欧、 亚洲 北美
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 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 的世界观。
宗教所崇拜和信仰的对象都是虚假的,不 存在的。宗教所幻想、虚构的一切材料来 源于现实世界,只不过作了歪曲的反映。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 ,他说: 假如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长满 羽毛的。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2、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 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3、当代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 产生时间 公元1世纪 产生地点 亚洲西部 上帝、耶稣 信仰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神“安拉” (真主) 古兰经 基本经典 圣 经 大的教派 天主教、东 逊尼派、 正教、新教 什叶派 流行区域 全世界 教徒人数 约15.7亿人 亚洲、非洲、 西欧、北美 约8.51亿人 佛教 公元前6-5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创始人) 佛 经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亚 洲 约3.05亿人

中国的四大宗教宗教概述

中国的四大宗教宗教概述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15
五、我国宗教信仰状况
多宗教的国家,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 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国现有各种宗教 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 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 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 教院校74所。
特点:多种宗教并存、强烈的融合性、显著 的民族性,较强的务实性。
• 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成为虔诚教徒 的行为规范,客观上起到了调整人际关 系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
三、宗教的旅游功能
• (一)宗教活动本身的旅游吸引力
• (二)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1、建筑文化

2

4、服饰文化
四、我国的宗教信仰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1、信仰与不信仰的自由; 2、宗教活动在法律、政策的范围内进 行; 3、各宗教一律平等; 4、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干涉。
中国四大宗教 •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于史前社会的后期。 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
崇拜等发展过程,是一种自发宗教(祈福、免祸) 目前,世界性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五性: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
二、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二)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
1、地域性 2、中国的宗教具有显著的民族性,有许多少
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同一个宗教。 3、多个民族信仰同一种宗教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15
五、我国宗教信仰状况
我国当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国内往往将早期基督教 称作天主教;而将基督教新教称为基督教), 合称中国四大宗教。

3、宗教的实质及功能

3、宗教的实质及功能

10
• 犹太教 • 信仰唯一的神耶和华。塔木德是仅次于圣经的典籍。不承 认耶稣是救世主,救世主尚未来临。 • 希伯来内部的民族宗教,相信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期望 弥赛亚的降临拯救犹太人。 • 尊奉十诫,反对偶像崇拜,在犹太圣殿中没有任何上帝的 形象。
11
• 会堂在宗教活动中较为重要。信徒聚会崇拜的地方、圣经 学校、用于读经和讲解律法、祷告的地方、福利机构、平 民学校、祭司和教师在此教导。 •圣殿在犹太人的国家生活和宗教生 活占了最重要的地位,圣城耶路撒冷 是国家的首都。
38
• 宗教的功能性定义 • 这种定义是通过宗教履行的特定社会功能来界定的。考虑 的是宗教的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 问题: • 功能是否能和作用等同? • 功能和影响是否存在区别?
39
• 宗教功能性定义的意义 • 宗教的功能性定义可以避免实质性定义带来的习惯性的意 识形态偏差和种族中心的狭隘性。 • 问题: • 宗教的实质性定义为什么可能会产生所谓的习惯性的意思 形态偏差和种族中心的狭隘性?
18
• 崇拜我 们领Biblioteka 毛主席19• 信春哥,得永生
20
• 拜考神?
21
• 由于文化能够成为意义的载体,某些不一定是宗教的文化 形式也可能取代宗教。这些宗教就是隐喻性宗教 (metaphoric religions)。
• 卢克曼提出“无形宗教”(invisible religions),尼斯提 提出“隐形宗教”(implicit religion),希普里阿尼提出 “扩散式宗教”(diffused religion),阿罗恩的“政治宗 教”(political religion)。 • 比如儒教。
28
• 韦伯的中国研究的核心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资本 主义?” •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的因素上,决定性的影响来自精神 因素,即儒教与道教的消极和传统的本质。例如,他认为, 与清教相比,儒教实际上是另一种理性主义的类型,顺应 现世而非支配这个世界,培养中正平和的人格而没有因期 待救赎而带来紧张性,因此,它在本质上很宽容,恪守传 统,缺乏进行改革的动力。 • 韦伯的问题是源于宗教理念的精神的驱动力如何会影响到 社会经济的发展。

宗教的本质和意义

宗教的本质和意义

宗教的本质和意义现代生活中,不知是因为节奏太快了,人们的压力太大了,还是因为人们物质生活丰裕,开始追求有质量的精神生活了,反正信教的人数越来越多。

据统计,全世界有51.4亿人信各种宗教。

宗教一词,译自西文,英文是“Religion”。

它出自拉丁文,意思是“人同神的联系”或“敬神”。

其实,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并无“宗教”一词,但事实上,古代汉语中的“宗”与“教”两个字均与对神道的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宗”字有“祖先”、“宗庙”和“尊崇”的含义,原义中包含有对先祖神灵的崇拜;“教”字为“政教”、“教化”之意。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文化现象,如佛教僧侣的托钵行脚、基督教神父的布道传教、道士的深山修炼等等,在这些现象中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所谓宗教的本质?若无,宗教如何区别于其他事物?若有,但人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关于宗教的本质的得到普世认同的定义。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宗教的本质,和它的对社会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质的含义。

一、本质的释义“本质”二字在古代便有连用的情况。

古代单音节词很多,“本质”并不是一个词,而是“本”与“质”这两个单音节词的连用,其意义不同今天作为一个词用的“本质”,而是由“本”与“质”两个词义组成。

如《史通·言语》中说:“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鉴者见嫫姆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

”其中“本质”即是指“本来的事实”。

从字源上看,《说文解字》:“本,木下曰本,从木,从下。

”“本”的本义就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

“质”亦有“本”的意思,《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可见当时,“本质”二字在中国古代通常指事物之本来面目,并没有西方哲学意义上与“现象”所对立的意味。

而在西方,本质是指事物的本质,指物体在具体形态上的多样性与本质唯一性之间的关系,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现象与本质的划分在柏拉图那里便出现了,他将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存在的根据,“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那个实体,别无其他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宗教文化
——宗教的本质及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023054
王美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⑴掌握宗教本质的内涵
⑵掌握宗教的社会作用
⑶知晓世界三大宗教
(二)、能力目标:⑴学会归纳宗教的本质
⑵能够深入领会宗教的社会作用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⑵形成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良好风尚
(四)、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与教师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师生互动中享受快乐教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处理:
这是一节政治学科的校本课,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部分内容会使学生对地理和历史学科中学到过的宗教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
理解。

为此,在处理时,应从宗教史出发,又不拘泥与此,联系地理学、哲学、
历史学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渗透一部分文学,建筑学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根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
心主义世界观。

产生根源:
(1)、认识根源:人对客观事物认识水低
(2)、社会根源:阶级压迫
2、宗教的社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1)、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2)、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3)、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4)、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1)、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
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

(2)、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
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
3、对待他人宗教信仰的态度
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究式、多媒体计算机
三、学生分析
心理情感准备: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和雕像、图片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引用与宗教相关的图片)
(二)、介绍宗教的本质等相关难点、重点内容(以提问互动方式为主,引用多媒体教学)
*问:同学们,相信大家对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请大家说一说自己对宗教的理解。

(由提问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同学们对宗
教的理解更加主动、深刻)
*同学踊跃发言……
*老师讲解宗教产生的根源,通过这一根源让大家从理论的角度对宗教的本质进
行把握。

*请同学们试着归纳宗教本质的内涵(找同学回答,也让在座的同学都试着归纳。

)*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宗教本质的内涵之后,让大家讨论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怎样对待他人的宗教信仰、怎样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

*由老师进行总结:我们应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
重他人的宗教信仰,正确对待自己的宗教信仰。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引用图片),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
*介绍宗教的社会作用(根据之前介绍的有关知识,先请同学们试着回答)(三)、课堂小结
*首先谢谢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尤其是踊跃发言的同学
*然后强调本节课的难点、重点,让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复习,趁热打铁,及时
掌握。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写一篇关于宗教的短文,加深对宗教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