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资料

合集下载

51962《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复习资料

51962《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复习资料

学前教师教育(开本)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资料课程考核为100%网上终考,学生登陆网上终考平台,完成网上考试,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

分为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三个题型。

一、判断题第一章1.科学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1第一章第一节:一、科学教育的含义与目的2.广义的科学教育是指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态度、方法与精神的过程或活动。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1第一章第一节:一、科学教育的含义与目的3.狭义的科学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关生物、化学、物理或地球科学等的教学并指与这些教学有关的一切课程、教材、教法、教具、师资和评估的研究与活动。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1第一章第一节:一、科学教育的含义与目的4.科学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所进行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的总称。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2第一章第一节:一、科学教育的含义与目的5.科学教育的目的不随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2第一章第一节:一、科学教育的含义与目的6.“学前儿童的科学”以动作逻辑为基础,成人的科学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3第一章第一节:二、学前儿童的科学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促进幼儿学习科学的教育活动。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6第一章第一节: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8.朴素理论是与科学理论、成熟的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所以也称之为天真理论、似理论、直觉理论、前理论等。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15第一章第一节:四、儿童如何学习科学9.动手做是一种由法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正确答案:×答案解释:见课本P33第一章第二节:二、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10.“做中学”的基本含义是:强调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涵义思考题:你认为:什么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科学?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张俊)科学是知识(具有经验性、具有可重复性)科学是过程(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科学是世界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科学知识是持久的、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略)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幼儿园科学教育基本框架第一章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科学是什么第二节儿童的科学是什么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第二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第三节从教育目标到教育活动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第一节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第四章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第一节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多元化第五章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第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原理第二节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四节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五节技术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六章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第一节区角学习活动概述第二节班级科学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科学发现室的创设与管理第七章游戏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第一节幼儿科学游戏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第八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理念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策略第九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第一节多元评价----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新观念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评价内容与方法科学是什么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科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应该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幼儿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的事物,比如水、土壤、植物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

其次,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幼儿园阶段正是培养孩子们这些能力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比如,可以设计让孩子们种植小花草或者观察水的状态变化等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此外,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探索答案。

最后,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还应该融入生活情境,注重情感体验。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设计需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入生活情境,注重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复习重点

科学教育复习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涵义:只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育。

(1)皮亚杰把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的思维叫做自我中心思维。

皮亚杰说“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如:一个孩子喜欢吃巧克力,他会认为其它小朋友也喜欢吃巧克力。

(2)该阶段的另一特点是:认为万物是有灵的、人造的,常常表现出“泛灵论”倾向,即任何事物都被他们看作有生命的或类似生命的活动,任何事物都有意图和动机的。

如:太阳下山去休息了、花儿开了是因为它喜欢小朋友。

三、知识分类理论;一是物理知识,二是逻辑~数理知识。

我们应注意丰富儿童的生活,鼓励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活动,为他们提供多种分析综合的材料以及获得材料的机会。

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肯于思索等特点,让他们较早较广地接触外界,认识环境,观察自然与社会,亲身实践,这样可以从中获得生动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逻辑数理经验,为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3~4岁(小班)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2、认识带有模范性,缺乏有意性;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岁(中班)1、好奇好问;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5~6岁(大班)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2、初八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涵义: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六、科学知识教育目标:包括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经验,或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意义与目标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意义与目标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意义与目标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意义与目标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然科学是儿童认识世界、探索自然规律的起点,在幼儿园阶段,自然科学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儿童良好的科学素养,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自然世界,并培养他们发展观察、思维、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自然科学教育的意义自然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儿童可以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儿童可以培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再次,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儿童可以形成科学思维,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儿童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 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儿童对自然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从小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珍爱大自然,从小从敬畏自然开始。

总结回顾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意义与目标是多维度的,需要从多个方面全面认识和理解。

自然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小从自然界中感知和探究,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获得成长、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自然科学教育课程中,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从小就懂得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好奇和惊喜的心情去观察和探索自然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2010-20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2010-20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见 附2)
• 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 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 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 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 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网址
学前教育网 中国儿童教育网
六一儿童网

• 1:“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 修改后:“激发儿童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 或 • “激发儿童喜欢探索有关冰的现象”

• 2:针对性 • 观察动植物 →培养观察能力,及对自然界的情感和
态度; • 观察科学现象 →培养观察现象和变化能力,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 • 科技制作 →培养儿童的操作技能。
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解读
• • • •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前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前儿童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破坏行为 • 用真情引导学前儿童的好奇心
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 (1)植物类,如树木、花草、蔬菜、水果、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 (2)动物类,如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鸟 类、鱼类、昆虫等。 • (3)常见物品,如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玩 具、服装、食品等。
三)分类方法--类型
• (1)挑选分类 • (2)根据特定的标准分类 • 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如按颜色、形状、大小、 长短等分类。 • ②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如玩具用品、学习用品、交通 工具等。 • ③按物体的材料分类。如木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 品等。 • ④按事物之间的联系分类。如兔子和萝卜、鱼和猫、 狗和骨头等。 • ⑤按物体的基本特征分类。如鱼类、鸟类、兽类、家 禽、家畜等。 • (3)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

绪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绪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确定研究对象时,便不足成为一门课程。
英国著名科学家J·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认为 “科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梵语中的“科学”一词指“特殊的智慧” 拉丁文的“科学”指的是知识的意思。
《辞海》中科学的解释: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
种探索的过程,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 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 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 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
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其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条目
(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
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 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
皮亚杰:“当有云并下雨的时候,太阳做什么?” 儿童:“它会走开,因为天不好” 皮亚杰:“为什么” 儿童:“因为它不想被淋上雨”
皮亚杰与8岁的赛斯的一段对话为例: 皮亚杰:“月亮是活着呢?” 赛斯:“不是,因为它总是待在一个地方。” 皮亚杰:“它从来没有动过吗?” 赛斯:“有时候会动的” 皮亚杰:“什么时候?” 赛斯:“当你走路的时候” 皮亚杰:“那它是不是活着的?” 赛斯:“是活着的” 皮亚杰:“为什么?” 赛斯:“因为它会走路”
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 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 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 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 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 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 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幼儿科学教育概述

幼儿科学教育概述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
五大领域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 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 、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其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阿瑟·赫尔曼的10个问题






你养猫还是养狗? 你习惯于在线支付还是用支票乃至当面支付? 你每天会制定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还是更喜欢相机行事? 你最喜欢什么球队,棒球、网球、篮球还是足球? 你小时候是想当摇滚明星还是电影明星? 当拿到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时,你是先读说明书,还是试着自己弄明白如何使用? 如果你选汽车,是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还是SUV/皮卡? 你相信上帝还是更相信进化论? 你经常参加投票,还是认为投票是浪费时间? 吃比萨的时候,你是先吃边上的面皮还是先吃上面的配料?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二)什么是‚科学教育‛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辞海》: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 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一)什么是‚科学‛ 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理性客观‛:证据说话,不主观臆断。 ‚可证伪‛:‚黑马‛;不以鬼神为研究对象 ‚敢于创新‛: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现象 ‚独立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

第一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涵义
思考题:你认为:什么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科学?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张俊)❖科学是知识(具有经验性、具有可重复性)
❖科学是过程(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科学是世界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科学知识是持久的、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略)
❖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
幼儿园科学教育基本框架
第一章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科学是什么
第二节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
第二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
第三节从教育目标到教育活动
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第四章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第五章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原理
第二节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四节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五节技术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六章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区角学习活动概述
第二节班级科学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科学发现室的创设与管理
第七章游戏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幼儿科学游戏
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八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
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理念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策略
第九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第一节多元评价----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新观念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评价内容与方法
科学是什么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张俊)❖科学是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分别被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具有真理性、具有经验性、具有可重复性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科学知识的可重复性是经验性的延伸
科学是过程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
一般包括:观察和发现
假设和检验
推理和形成结论
解释和预测
❖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科学知识的获得依赖于科学过程,过程的科学保证了知识的科学性
科学是世界观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科学世界观的内涵: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科学知识是持久的、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
美国第得利 18种科学态度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儿童科学是什么
❖两种认识:
❖一是怀疑儿童是否真的能学习科学,怀疑幼儿能否理解真正的科学
❖另一种是把幼儿简单等同于成人,认为幼儿也应该像成人一样理解科学,应获得和成人一样的科学
❖儿童科学是幼儿用他们独特的理解方式创造的一片独特的天空,它既充满着科学的探究精神,又不同于成人理解的科学。

❖例1:小猫指南针
❖例2:风是红旗扇出来的
❖例3: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
儿童科学的特点
1.儿童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它是直接的、具体的,而不是间接的、抽象的,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2.儿童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生活经验
❖认知能力
❖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李克特“既接受的太少,又接受的太多”
❖儿童在假想的游戏中探索自然,以投入的情感与自然对话;用诗意的想象解释自然……正反应了科学的真义
从人的一生发展看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思维的“实验室”
❖幼儿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科学教育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幼儿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
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
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蔽的因果关系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
幼儿怎样学习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左右)运算---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儿童科学概念的发展
❖儿童的认识来自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化:将新经验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
❖顺应: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经验
儿童因果认识的发展
❖前因果概念期
❖第一阶段儿童对世界的解释归因于心理的、魔幻的、现象学及决定论的因素。

❖第二阶段儿童对世界的解释又转向人为论、泛灵论和动力论,魔幻的解释渐趋消失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的解释类型进一步消失而代之以更为理智的解释。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发展阶段论
1.动作表征
2.图像表征
3.符号表征
❖学习与教学
习得----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转换----运用新知识,是指适合于新的事情和情景的过程
评价----是评价和运用已获得知识的过程
维果茨基关于概念发展的理论
❖概念形成的过程
❖ 1.概念含混时期
❖ 2.复合思维时期
❖ 3.概念思维时期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日常概念是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出发,逐渐概括起来的,也称自发概念❖科学概念是指在概念体系的演绎中不断延伸的概念。

❖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最大区别在语言前者具有系统性,后者缺乏系统性。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二、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

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

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幼稚园的自然》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课程更名为“常识”;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是专供幼稚园教师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至此,我国有了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理论书籍、教材教法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体系。

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
❖美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日本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法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综上所述,各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但是总的趋势相同。

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来看,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幼儿的完整人格,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来看,是以现代生活为背景构建幼儿的探索领域;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来看,强调以探究为主要的方法,更加重视儿童主体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