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方程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直线方程典型例题加习题

直线方程典型例题加习题

直线的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 (2)范围: 2.斜率公式(1)若直线l 的倾斜角α≠90°,则斜率k =(2)P 1(x 1,y 1),P 2(x 2,y 2)在直线l 上,且x 1≠x 2,则l 的斜率k =.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根据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不能确定直线的位置.( ) (2)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与斜率.( ) (3)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其斜率就越大.( ) (4)直线的斜率为tan α,则其倾斜角为α.( ) (5)斜率相等的两直线的倾斜角不一定相等.( )(6)经过定点A (0,b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 )(7)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x a +yb=1表示.( )(8)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1)(x2-x 1)=(x -x 1)(y 2-y 1)表示.( )1.直线3x -y +a =0的倾斜角为( ) A .30° B .60° C .150°D .120°2.如果A ·C <0,且B ·C <0,那么直线Ax +By +C =0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A (3,5),B (4,7),C (-1,x )三点共线,则x =______.4.直线l 经过A (2,1),B (1,m 2)(m ∈R )两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题型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例1 经过P (0,-1)作直线l ,若直线l 与连接A (1,-2),B (2,1)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k 和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1)若直线l 与直线y =1,x =7分别交于点P ,Q ,且线段PQ 的中点坐标为(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 )A.13 B .-13 C .-32 D.23(2)直线x cos α+3y +2=0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 A.⎣⎡⎭⎫π6,π2∪⎝⎛⎦⎤π2,5π6 B.⎣⎡⎦⎤0,π6∪⎣⎡⎭⎫5π6,π C.⎣⎡⎦⎤0,5π6 D.⎣⎡⎦⎤π6,5π6题型二 求直线的方程例2 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1)直线过点(-4,0),倾斜角的正弦值为1010;(2)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 (3)直线过点(5,10),且到原点的距离为5.已知点A (3,4),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1)经过点A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2)经过点A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综合应用例3 已知直线l 过点P (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如图所示,求△ABO 的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已知直线l :kx -y +1+2k =0(k ∈R ).(1)证明:直线l 过定点;(2)若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求k 的取值范围;(3)若直线l 交x 轴负半轴于A ,交y 轴正半轴于B ,△AOB 的面积为S (O 为坐标原点),求S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 的方程.A 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5分钟)1.若方程(2m 2+m -3)x +(m 2-m )y -4m +1=0表示一条直线,则参数m 满足的条件是( ) A .m ≠-32B .m ≠0C .m ≠0且m ≠1D .m ≠12.直线x sin π7+y cos π7=0的倾斜角α是( )A .-π7B.π7C.5π7D.6π73.直线x +(a 2+1)y +1=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0,π4 B.⎣⎡⎭⎫3π4,π C.⎣⎡⎦⎤0,π4∪⎝⎛⎭⎫π2,π D.⎣⎡⎭⎫π4,π2∪⎣⎡⎭⎫3π4,π4.两条直线l 1:x a -y b =1和l 2:x b -ya=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5.已知直线PQ 的斜率为-3,将直线绕点P 顺时针旋转60°所得的直线的斜率为( )A.3B .-3C .0D .1+ 36.若直线l 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而α∈⎣⎡⎭⎫π6,π4∪⎣⎡⎭⎫2π3,π,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7.直线l :ax +(a +1)y +2=0的倾斜角大于45°,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8.若ab >0,且A (a,0)、B (0,b )、C (-2,-2)三点共线,则a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9.已知直线l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分别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1)过定点A (-3,4);(2)斜率为16.。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习题精讲精练

高中数学直线与圆习题精讲精练

圆与直线一、典型例题例1、已知定点P (6,4)与定直线 1:y=4x ,过P 点的直线 与 1交于第一象限Q 点,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M ,求使△OQM 面积最小的直线 方程。

分析:直线 是过点P 的旋转直线,因此是选其斜率k 作为参数,还是选择点Q (还是M )作为参数是本题关键。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选k 作为参数,运算量稍大,因此选用点参数。

设Q (x 0,4x 0),M (m ,0) ∵ Q ,P ,M 共线 ∴ k PQ =k PM ∴m 64x 6x 4400-=--解之得:1x x 5m 00-=∵ x 0>0,m>0 ∴ x 0-1>0 ∴ 1x x 10mx2x 4|OM |21S 020OMQ -===∆令x 0-1=t ,则t>0 )2t1t (10t)1t (10S 2++=+=≥40当且仅当t=1,x 0=11时,等号成立 此时Q (11,44),直线 :x+y-10=0评注:本题通过引入参数,建立了关于目标函数S △OQM 的函数关系式,再由基本不等式再此目标函数的最值。

要学会选择适当参数,在解析几何中,斜率k ,截距b ,角度θ,点的坐标都是常用参数,特别是点参数。

例2、已知△ABC 中,A (2,-1),B (4,3),C (3,-2),求:(1)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2)AB 边中垂线方程;(3)∠A 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

分析: (1)∵ k BC =5∴ 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直线斜率k=51-∴ AD 所在直线方程y+1=51-(x-2)即x+5y+3=0(2)∵ AB 中点为(3,1),k AB =2∴ AB 中垂线方程为x+2y-5=0(3)设∠A 平分线为AE ,斜率为k ,则直线AC 到AE 的角等于AE 到AB 的角。

∵ k AC =-1,k AB =2 ∴k21k 2k11k +-=-+∴ k 2+6k-1=0∴ k=-3-10(舍),k=-3+10∴ AE 所在直线方程为(10-3)x-y-210+5=0评注:在求角A 平分线时,必须结合图形对斜率k 进行取舍。

《直线的方程》全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直线的方程》全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考点、热点回顾已知条件图示方程形式适用条件 局限 点斜式点 P (x 0, y 0)和斜不能表示斜率不y -y 0=k (x -x )斜率存在存在的直线率k斜率 k 和直线在不能表示斜率不斜截式y = kx +b斜率存在y 轴上的截距 b存在的直线x 1≠x 2 ,y 1≠y 2 即P 1(x 1,y 1),P (x ,y - y 1 x - x 1斜率存在且两点式能表示与坐标轴y 2),其中 x 1y 2- y 1 x 2- x 1不为 0平行的直线y 1≠y 2在 x ,y 轴上的截斜率存在且不能表示与坐标截距式距分别为 a , bx+y =1不为 0,不过原轴平行及过原点ab的直线且 a ≠0,b ≠0点一般形式Ax + By +C = 0A ,B 不同时为 0无知识点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 P 1, P 2的坐标分别为 (x 1,y 1),(x 2,y 2),设 P (x ,y )是线段 P 1P 2 的中点,则知识点三、直线的一般式求直线平行或垂直设直线 l 1与 l 2的方程分别为 A 1x +B 1y +C 1=0(A 1,B 1 不同时为 0),A 2x +B 2y +C 2=0(A 2,B 2不同时为0),A1B2- A2B1= 0,A1 B1 C1 则 l 1∥l 2?或 A1 B1 C1(A 、B 、C 均不为零 )B 1C 2-B 2C 1≠0或A 1C 2- A 2C 1≠ 0. A 2B 2C 2直线的方程x =x 1+ x 2 y 1+y 2l1⊥ l2? A1A2+B1B2= 0.二、典型例题考点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例 1、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1)经过点 A(2,5),且与直线 y=2x+ 7 平行;(2)经过点 C(-1,- 1),且与 x轴平行;(3)经过点 D(1,2),且与 x 轴垂直.变式训练 1、(1)经过点 (-3,1)且平行于 y 轴的直线方程是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 y=2x +1绕着其上一点 P(1,3)逆时针旋转 90°后得到直线 l,则直线 l 的点斜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线 l1过点 A(-1,-2),其倾斜角等于直线 l2:y=33x的倾斜角的 2 倍,则 l1的点斜式方程为_________ .考点二、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例 2、 (1) 倾斜角为 60°,与 y 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3 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 ___ __.(2)已知直线 l1的方程为 y=- 2x+ 3, l 2的方程为 y=4x-2,直线 l与 l 1平行且与 l2在y轴上的截距相同,求直线 l 的方程.变式训练 2、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1,且和两坐标轴围成面积为 3 的三角形,求 l 的斜截式方程.6考点三、直线过定点问题例 3、求证:不论 m 为何值时,直线 l:y=(m-1)x+2m+1 总过第二象限 .变式训练 3、已知直线 l:5ax-5y- a+ 3= 0.求证:不论 a 为何值,直线 l 总经过第一象限考点四、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例4、已知 A(-3,2),B(5,-4),C(0,-2),在△ABC 中,(1)求 BC 边的方程;(2)求 BC 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变式训练 4、若点 P(3,m)在过点 A(2,- 1),B(- 3,4)的直线上,则 m=_考点五、直线的截距式方程6 的直线方程是 ( )例 5、过点 P(1,3) ,且与 x 轴、 y 轴的正半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3x+y-6=0 B.x+ 3y- 10= 0C.3x- y=0 D.x-3y+8= 0变式训练 5、直线 l 过点 P(34, 2),且与两坐标正半轴围成的三角形周长为 12,求直线 l 的方程.3A.2 条 B.3 条 C.4 条 D .无数多条变式训练 6、过点 P(2,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有 ( )A.1 条 B.2 条 C.3条 D.无数多条考点六、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斜率是 3,且经过点 A(5,3) ;(2)斜率为 4,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2;(3)经过点 A(- 1,5),B(2,- 1)两点;(4)在 x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3,-1.变式训练 7、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1)斜率是-21,且经过点 A(8,- 6)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 ;(2)经过点 B(4,2),且平行于 x 轴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x轴和 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和-3 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点 P1(3,- 2),P2(5,- 4)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8、设直线 l 的方程为(m2- 2m- 3)x-(2m2+m- 1)y+ 6-2m= 0.(1)若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为- 3,则 m=;(2)若直线 l 的斜率为 1,则 m= __ .变式训练 8、若方程(a2+5a+6)x+(a2+2a)y+ 1=0 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 a 满足.考点七、由直线的一般式研究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命题角度 1 利用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例 9、(1)已知直线 l 1: 2x+(m+ 1)y+4= 0与直线 l2:mx+3y-2=0 平行,求 m的值;(2)当 a 为何值时,直线 l1:(a+2)x+(1-a)y-1=0 与直线 l2:(a-1)x+(2a+3)y+2=0互相垂直?变式训练 9、已知直线 l1:ax+2y-3=0,l2:3x+(a+1)y-a=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 a 的值.(1)l1∥ l2;(2)l1⊥l2.例 10、已知直线 l 的方程为 3x+ 4y-12= 0,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 l′的方程:(1)过点(-1,3),且与 l 平行;(2)过点(-1,3),且与 l 垂直.变式训练 10、已知点 A(2,2)和直线 l:3x+ 4y-20=0. 求:(1)过点 A 和直线 l 平行的直线方程;(2)过点 A 和直线 l 垂直的直线方程.三、课后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不论 m为何值,直线(m- 1)x+(2m- 1)y= m- 5 恒过定点()1A. 1,B. (- 2,0)C. (2,3)D. (9 ,- 4)范围为()A. B. C. D.3.若直线 l1:x+ay+6=0与 l2:(a-2)x+3y+2a=0平行,则 l1与 l2之间的距离为()A. B. C. D.4.若点A 1,1 关于直线y kx b 的对称点是B 3,3 ,则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是()A. 1B. 2C. 3D. 4 5.已知直线l1 :x y 1 0,动直线l2 : k 1 x ky k 0 k R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存在k,l1使得l2的倾斜角为 90° B. 对任意的k,l1与l2都有公共点C. 对任意的k,l1与l2都不.重合D. 对任意的k,l1与l2都不.垂.直.6.设点A 2, 3 ,B 3, 2 ,直线 l 过点P 1,1 ,且与线段AB 相交,则 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33A. k 或k 4B. 4 k 44C. 3k 4D. 以上都不对47.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 ,则有()A. k1 k2 k3 B. k3k1k2 C. k3k2k1 D. k2k3k18.直线x 3y1 0 的倾斜角为().A. B. C. D.9.直线的斜率和在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 B. C. D.10 .过点,且平行于向量的直线方程为()2.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18.已知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 , .11.过点 A (3,3) 且垂直于直线 的直线方程为二、填空题13.已知 a,b, 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c 为斜边长,若点 M m,n 在直线 l :ax by 2c 0上,则 m 2 n 2的 最小值为 __________ .14.m R ,动直线 l 1:x my 1 0过定点 A ,动直线 l 2:mx y 2m 3 0过定点 B ,若直线 l 与l 2相交于 点 P (异于点 A,B ),则 PAB 周长的最大值为 ________15.过点 (2,- 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 .16.定义点 到直线 的有向距离为 .已知点 到直线 的有向距离分别是 ,给出以下命题: ① 若 ,则直线 与直线 平行; ② 若 ,则直线 与直线 平行; ③若,则直线与直线 垂直;④若 ,则直线 与直线 相交;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17.求符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 1)过点 ,且与直线 平行; ( 2)过点 ,且与直线垂直;( 3)过点, 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1)求边 上的高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 B. C. D.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 1,2, 3,0 ,那么线段 AB 中点的坐标为().A. 2, 1B. 2,1C. 4,D.1,22)求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9.已知直线l :3x y 2 2 x 4y 2 0( 1)求证:直线 l 过定点。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三章直线与⽅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第三章直线与⽅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1. 直线的倾斜⾓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向之间所成的⾓叫直线的倾斜⾓。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为0度。

因此,倾斜⾓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 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k 表⽰。

即k=tan α。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 与x 轴平⾏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当[)90,0∈α时,0≥k ;当()180,90∈α时,0例.如右图,直线l 1的倾斜⾓α=30°,直线l 1⊥l 2,求直线l 1和解:k 1=tan30°=33∵l 1⊥l 2 ∴ k 1·k 2 =—1 ∴k 2 =—3例:直线053=-+y x 的倾斜⾓是( )A.120°B.150°C.60° ②过两点P 1 (x 1,y 1)、P 1(x 1,y 1)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注意下⾯四点:(1)当21x x =时,公式右边⽆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为90°; (2)k 与P 1、P 2的顺序⽆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例.设直线 l 1经过点A(m ,1)、B(—3,4),直线 l 2经过点C(1,m )、D(—1,m +1),当(1) l 1/ / l 2 (2) l 1⊥l 1时分别求出m 的值※三点共线的条件:如果所给三点中任意两点的斜率都有斜率且都相等,那么这三点共线。

3. 直线⽅程①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程是y =y 1。

直线与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直线与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解析几何中,直 线与圆方程的应 用可以帮助我们 研究几何图形的 性质和特征
解析几何中,直 线与圆方程的应 用可以用于解决 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如测量、绘 图和计算等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交通路径规划: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可以计算出最短或最安全的行驶路 径。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时,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计算出最佳的设计 方案,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和美观要求。
范围。
直线的一般式 方程:通过已 知直线的一般 式方程,推导 出直线的斜截 式方程,并说 明其应用范围。
圆的方程的变形与拓展
圆的一般方程:x²+y²+Dx+Ey+F=0
圆的标准方程:x²+y²+Dx+Ey+F=0
圆的一般方程的变形: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将一般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或参数方 程
圆的参数方程:通过引入参数t,将圆的方程转化为参数方程,方便进行参数化处理和求解相 关问题
直线与圆相离的 条件:圆心到直 线的距离大于圆 的半径
直线与圆交点求解的变形与拓展
变形:将直线方程代入圆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解得交点坐标 拓展: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弦长、面积等几何量Leabharlann 感谢观看汇报人:XX
直线与圆的交点求解
联立方程法:通过 将直线方程与圆方 程联立,消元求解 交点坐标
几何法:利用圆心 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半径,判断交点个 数,并求解交点坐 标
参数方程法:利用 参数方程表示直线 和圆的方程,通过 消参法求解交点坐 标
代数法:通过代入 法求解交点坐标
03
直线与圆方程的应 用
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点斜式方程:知道直线上的一点 (x1, y1)和直线的斜率k,则直线 方程为y-y1=k(x-x1)

直线方程典型例题

直线方程典型例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 典型例题1、求斜率的范围及倾斜角的范围:已知直线I过点C( 1,2)且与以A (-2,-3)、B线I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如图:直线I的边界直线为直线CA,直线CB其中的特殊直线为直线CE1I斜率取值范围是(-,-2)(5,)2、考查两直线的垂直关系:已知定点A(-1,3),B(4,2),以AB为直径作圆与x轴交于点C,求交点C的坐标解:设C点坐标为(a,0)因为AB为直径,所以CA与CB垂直&A ? k CB 1解得a=1或2C(1,0)或C(2,0)3、考查两直线的平行关系:已知两条直线l1: x ysin 1 0, l2: 2xsin y 1 0试求的值,使得l1 //12。

解:若I1//I2则12sin20,即 cos2 022k 2 或 2k 2(k Z)k 或 k -(k Z)4 44、已知直线h:2x+y-6=0和点A(1,-1),过点A作直线J与已知直线h相交于B点,5,且|AB|=5,求直线12的方程。

当 12 的斜率不存在时,12:x=1 此时 B(1,4), |AB|=|4-(-1)|=5 ••• 12 的方程为3x+4y+1=0 或 x=1 5、过点(-2,-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求直线方程 。

1 解: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0时,设L 的方程y=kx 将(-2,-1)代入得y ; x若两截距不为0,则可设L 的方程为x $ 1,将(-2,-1)代入得a= -3a a 1所求方程为x+y+3=0或y ?x& 一直线I 被两直线h : 4x y 6 0,l 2 : 3x 5y 6 0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原点,求l 的方程。

解:当斜率不存在时,不合题意。

当斜率存在时可设l 的方程为y kx ,与l 1联立可求交点为(一6 , 生),与12 k 4 k 4联立可求交点为(一6 ,-^),由题意知: 6 6 0,可得k=-3 5k 3 5kk 4 3 5k 61l 的方程为y -x67、已知(k 1)x (k 1)y 2k 0为直线I 的方程,求证:不论k 取何实数值,直解:当12的斜率存在时,设12的方程为y+1=k(x-1),由 2x y 6 0 y 1k(x 1) 得交点B k 7 4k 2k 2 ' k 2 由已知得AB 牯1)2 (廿1)2 12的方程为y 13(x 1),即 3x+4y+1=0。

直线与方程题型总结答案

直线与方程题型总结答案

题型一:重点考查直线的倾斜角)2cos10,2sin10,)2cos130,2sin130,则直线.160【详解】方法一:由斜率和倾斜角关系,利用两点连线斜率公式可得tan 方法二: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可知,P Q 在圆160QOM +,由此可得倾斜角.的倾斜角为)0180θ≤<,()()33cos10sin10sin 12010sin102sin1302sin10222cos1302cos10cos 12010cos1033cos10sin1022−+−−==−+−−−()()3sin10cos103sin 1030sin 20sin 202tan 20sin 70cos 2033sin 1060sin10cos102−−==−=−=−++tan160.PQ 的倾斜角为160;方法二: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点,P Q 在圆24x y +=上,如图所示,为直线PQ 与轴的交点,则10,130QOM ∠,120=,又OQ =,30OQM ∴∠,160QOM +∠,∴直线PQ 的倾斜角为160. 160.2023春·安徽合肥·高二统考开学考试)直线y ++ 34π⎤⎡⋃⎥⎢⎦⎣精练核心考点3,24ππ⎤⎡⎫⎪⎥⎢⎦⎣⎭3,24ππ⎤⎡⎫⎪⎥⎢⎦⎣⎭3,4ππ⎤⎡⎫⎪⎥⎢⎦⎣⎭【详解】解:直线l 的斜率为3≤,α∈3,4⎤⎡⎫⎪⎥⎢⎦⎣⎭ππ. .(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直线,135︒︒⎤⎦【详解】解:直线x y −,则3x =,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1≤,可得为不等于90的倾斜角),90135θ︒<≤综合,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45︒≤.题型二:重点考查直线的斜率19,6⎤⎡⎫+∞⎪⎥⎢⎦⎣⎭)因为点M 在函数)在线段AB ()19,6⎤⎡⎫+∞⎪⎥⎢⎦⎣⎭,记点16,2P ⎛− ⎝16,2P ⎛⎫− ⎪⎝⎭,所以21y +精练核心考点30,则实数D .323303=两点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题型三:重点考查斜率与倾斜角的变化关系第一象限,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30,60)30,90 )60,9060,90⎤⎦B【详解】因为直线:l ,直线23x y +()0,2B ;30; 90;)30,90.·全国·高二专题练习)经过点P10PA k −=且直线l 与连接点如下图所示,则tan PA k ≤α∴∈π[0,4故选:B例题3.(精练核心考点2.(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已知坐标平面内三点ABC 的边A .0,⎡⎢⎣C .3⎡⎢⎣【答案】D【详解】如图所示,1为ABC 的边BD 斜率k .(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5,73⎡⎤⎢⎥⎣⎦题型四:重点考查斜率公式的应用精练核心考点题型五:重点考查由直线与线段相交求直线斜率(倾斜角)范围3,7⎤⎡⎫+∞⎪⎥⎢⎦⎣⎭【详解】解:设过点P 且垂直于当直线l 由位置PA 绕点P 此时,11354725PA k k +≥==+当直线l 由位置PC 绕点P 此时,1254PB k k +≤==精练核心考点1,2⎤⎡⎫+∞⎪⎥⎢⎦⎣⎭1,2⎤⎡⎫+∞⎪⎥⎢⎦⎣⎭题型六:重点考查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方法二:直线1l 的方向向量()6,3AB =−的方向向量(3,6CD =因为0AB CD ⋅=,所以AB CD ⊥,所以5.(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已知两条直线60my +=2)30m x y −+=,当m 为何值时,相交; 平行; 垂直.【答案】(1)m ≠−3;题型七:重点考查直线的方程.(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在ABC中,已知点轴上截距是y轴上截距的3⎫,即(−⎪⎭;题型八:重点考查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详解】三条直线不能构成三角形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S的最小值AOBS最小值为AOB题型九:重点考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故选:B.xA B'=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42精练核心考点1.(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已知故选:B2.(2023·全国·高二课堂例题)【答案】32【详解】()2221x x x ++=+()(224824x x x −+=−+=如图,设点(),0A x ,()1,1B −,值.由于AB AC BC +≥,当A ,B 故答案为: 32.3.(2023·全国·高二专题练习)函数为 .【答案】41【详解】()()219f x x =−+1故答案为:41题型十:重点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例题2.(2023秋·高二课时练习)求垂直于直线3105的直线l 的方程. 【答案】390x y −+=或3x −【详解】设与直线35x y +−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知()()2310310⨯−−+−===mm d350y+=.春·上海·高二期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y+=,且60)2,3,所以因此有+24=723+6=0m n m n −−⎧⎨⎩或+24=723+6=0m n m n −−−⎧⎨⎩,解得:=3=4m n ⎧⎨⎩或=3=0m n −⎧⎨⎩, 所以点A 的坐标为:()3,4或()3,0−.题型十一:重点考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精练核心考点。

高考直线方程题型归纳(最新整理)

高考直线方程题型归纳(最新整理)

高考直线方程题型归纳知识点梳理1.点斜式方程设直线l 过点P 0(x 0,y 0),且斜率为k ,则直线的方程为y -y 0=k (x -x 0),由于此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P 0(x 0,y 0)和斜率k 所确定的直线方程,我们把这个方程叫做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注意:利用点斜式求直线方程时,需要先判断斜率存在与否.(1)当直线l 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 不存在,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但这时直线l 恰与y 轴平行或重合,这时直线l 上每个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 0,所以此时的方程为x =x 0.(2)当直线l 的倾斜角α=0°时,k =0,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y =y 0,即y-y 0=0.(3)当直线l 的倾斜角不为0°或90°时,可以直接代入方程求解.2.斜截式方程:如果一条直线通过点(0,b )且斜率为k ,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 =kx + b 其中k 为斜率,b 叫做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 注意:利用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需要先判断斜率存在与否.(1)并非所有直线在y 轴上都有截距,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如直线x =2在y 轴上就没有截距,即只有不与y 轴平行的直线在y 轴上有截距,从而得斜截式方程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的方程.(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 =kx +b 是y 关于x 的函数,当k =0时,该函数为常量函数.x =b ;当k ≠0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且当k >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k <0时,函数单调递减.(3)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例。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相互转化.3.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若直线l 经过两点A (x 1,y 1),B (x 2,y 2),(x 1≠x 2),则直线l 的方程为,这112121y y x x y y x x --=--种形式的方程叫做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注意(1)当直线没有斜率(x 1=x 2)或斜率为零(y 1=y 2)时,不能用两点式表示112121y y x x y y x x --=--它的方程;(2)可以把两点式的方程化为整式(x 2-x 1)(y -y 1)= (y 2-y 1)(x -x 1),就可以用它来求过平面上任意两点的直线方程; 如过两点A (1,2),B (1,3)的直线方程可以求得x =1,过两点A (1,3),B (-2,3)的直线方程可以求得y =3.(3)需要特别注意整式(x 2-x 1)(y -y 1)= (y 2-y 1)(x -x 1)与两点式方程的112121y y x x y y x x --=--区别,前者对于任意的两点都适用,而后者则有条件的限制,两者并不相同,前者是后者的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例1.直线cos 20x α+=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A .5,,6226ππππ⎡⎫⎛⎤⎪ ⎢⎥⎣⎭⎝⎦
B .50,,66πππ⎡⎤⎡⎫⎪⎢⎥⎢⎣⎦⎣⎭
C .50,6π⎡
⎤⎢⎥⎣⎦ D .5,66ππ⎡⎤⎢⎥⎣⎦
【变式】已知动直线21y kx k =++ 与直线l : 122
y x =-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k 的取值范围。

类型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2.四边形ABCD 的顶点为(22A +,,(22)B -,,(02C -,,(42)D ,,试
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
【举一反三】
【变式1】直线l 1: ax+(1-a)y=3与直线l 2: (a-1)x+(2a+3)y=2互相垂直,求a 的值。

类型三:直线的方程
例3.过点P(2,1)作直线l 与x 轴、y 轴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 的方程.
【变式1】求通过点(1,-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线;
【变式2】直线l 过点(1,4)P -,且在两轴上的截距之和为零,求l 的方程。

类型三:对称问题
例4.求直线:240a x y +-=关于直线:3410l x y +-=对称的直线b 的方程。

【举一反三】
【变式】由点P (2,3)发出的光线射到直线1x y +=-上,反射后过点Q (1,1),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
类型五:综合应用
例5.(2014秋 渝中区校级期中)已知点A (1,1),B (2,2),C (4,0),D (,),点P 在线段CD 垂直平分线上,求:
(1)线段CD 垂直平分线方程;
(2)|PA|2+|PB|2取得最小值时P 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
【变式】(2014秋 渝中区校级期中)已知三角形的顶点是A (﹣5,0)、B (3,﹣3)、C (0,2),
(1)求直线AB 的方程;
(2)求△ABC 的面积;
(3)若过点C 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