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课程设计1

合集下载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入侵实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行为。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架构、攻击手段和防御策略。

其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络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技巧,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入侵baojing系统的原理、方法和防御策略。

首先,介绍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讲解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攻击手段、攻击过程和攻击后果。

然后,介绍入侵baojing系统的防御策略,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修复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入侵baojing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入侵baojing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此外,还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入侵实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提供详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将用于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入侵baojing系统的过程。

实验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将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防火墙及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防火墙及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防火墙及入侵检测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信息安全技术设计人:2011-5-15目录摘要 (4)关键字:防火墙、入侵检测、Internet、网络安全。

(4)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5)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7)2.1 防火墙及入侵检测基本概述 (7)2.1.1防火墙定义 (7)2.1.2 防火墙拓扑图及分析 (8)2.1.3防火墙的优缺点 (9)2.1.4入侵检测定义 (10)2.2.1防火墙部署方案 (12)2.2.2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 (14)入侵检测系统的种类 (14)典型网络入侵方法及解决方法浅析 (16)3.1典型网络入侵的方法 (16)(1).ARP欺骗 (17)(2). 网页挂马 (17)(3)口令破解 (18)(4)漏洞攻击 (18)(5)木马 (18)(6)拒绝服务攻击 (18)(7)Ip地址欺骗 (18)3.2典型网络入侵的解决方法浅谈 (19)(1)防止ARP欺骗 (19)(2)防止网页挂马 (20)(3)提高口令的安全性 (21)(4)漏洞攻击 (21)(5)提高抗木马攻击 (21)(6)抗拒绝服务的能力 (21)(7)防网络攻击 (21)参考文献 (22)防火墙及入侵检测课程设计设计人:田兴杰指导老师:徐军摘要的发展给政府结构、企事业单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革和开放。

他们正努力通过Internet 来提高办事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以便得到更高的办事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Internet ,企业可以从异地取回重要数据,同时又要面对Internet 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的新挑战和新危险:即客户、销售商、移动用户、异地员工和内部员工的安全访问;以及保护企业的机密信息不受黑客和工业间谍的入侵。

因此企业必须加筑安全的" 战壕" ,那么如果把这个”战壕”的第一道防线比作为防火墙的话,第二道防线当之无愧的属于入侵检测系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不同的时期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浅析。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入侵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2)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架构和关键技术;(3)熟悉常见入侵检测算法的原理和应用;(4)了解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入侵检测技术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2)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入侵检测系统;(3)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入侵检测算法的实现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入侵检测技术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系统原理与架构、入侵检测算法及其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入侵检测技术基本概念:入侵检测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作用;2.入侵检测系统原理与架构: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体系结构;3.入侵检测算法及其应用:常见入侵检测算法的原理、实现和应用场景;4.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攻击溯源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3.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入侵检测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实验设备:提供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一、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7、snort – vde
二、用Snort构建实用的入侵检测系统
安装、配置Snort
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配置,配置过程如下:sudo su
配置Apache
在“Step 3 of 5”界面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于登陆BASE
此时,如果你看到了如下所示界面,说明数据库表创建成功,然后点击最下方的生成的配置文件复制下来:
alert ip any any -> any any (msg:"Got an IP Packet"; classtype:not-suspicious;sid:2000000; rev:1;) alert icmp any any -> any any (msg:"Got an ICMP Packet"; classtype:not-suspicious;sid:2000001;
2.6实验总结:
在上次的基础上继续这次的实验,因为有了之前的基础所以对snort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实验进行的比较顺利。

因为以前有过LAMP的搭建的经历所以对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但是在写入侵检测规则的时候还有有些困难,因为要想写好一个规则要对通信的协议比较清楚,还要了解入侵的手段。

因为只有具备上述要求才能写出一条有效的规则。

三、简单的基于嗅探器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课程设计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课程设计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构建企业内部网络,该企业网络基本要求(1)具有私有编制方案;(2)接入Internet(2-3个出口点);(3)网络内部具有敏感数据;(4)同时为Internet 提供多网络服务;(5)具有比较严格的安全体系。

设计该企业内部网络,并设计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方案。

(1)描述你的企业内部网络方案并画出网络拓扑图;(2)对企业内部划分不同级别的安全区域,并设置不同的安全级别的用户(说明访问控制的资源),同时对用户的权限和作用区域进行相应说明;(3)详细描述防火墙部署方案(类型,部署方式,部署策略,工作原理),简述防火墙的核心技术,并说明在你的网络中防火墙所采用何种核心技术并分析其原因;(4)详细描述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方案(类型,部署方式,部署策略,工作原理),简述入侵检测系统的种类,并说明该网络中所采取的入侵检测系统类型,并分析该入侵检测系统工作原理(数据获取,入侵分析,响应等);(5)针对3-5种典型入侵方案,分析其入侵原理,并说明在你的网络安全体系中如何防范该种入侵(针对防火墙或入侵检测的策略进行详细设计和针对性说明)。

设计背景: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企业管理的数字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各个名管理部门之间越来越多的依靠网络传递信息,如何拥有一个简单效率高而且安全的网络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问题。

因为电脑病毒、各种木马的猖獗,网络安全问题是各大企业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从定义来上说,网络安全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入侵检测和数据恢复四类技术。

其中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拥有一个高效率的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预防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网中它可以及时发现、阻拦入侵行为、保护来自各个黑客和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保证企业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网络拓扑图:企业的网络方案:企业按部门划分vlan 企业的部门分为经理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财政部、行政部,每个部门为一个vlan 相互之间互不影响,经理部可以查看其他各部门的计算机,其他部门只能查看除了经理部和财政部以外的部门计算机。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课程设计设计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饿普及和发展,以及政府和公司信息化晦涩步伐的加快,现有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越来越复杂。

复杂的网络结构暴露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

如何试网络安全满足业务的高速推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安全的网络系统对于现代公司来说是平常办公和业务应用的支撑体系。

很多公司曾饱尝网络系统遭受袭击的痛苦,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实行了简朴的基于防火墙技术的安全解决策略,但绝大多数公司还处在观望阶段,或者出于一种调研阶段。

尽管公司网络与个人网络所存在的重要安全隐患同样们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木马和恶意程序的入侵和黑客袭击,但公司网络安全与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相比,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药高许多。

一旦存在这些安全隐患。

公司网络的损失也许是无法估计的。

毕竟个人用户最多只是个人的计算机系统损坏,或者数据丢失,而对于公司网络远没有这么简朴。

公司网络一旦受到威胁,就也许使整个网络无法正常工作,服务器系统瘫痪,甚至所有网络数据损坏或丢失,其损失也许是劫难性的。

作为网络管理员,应当根据当前的安全形式认清公司网络中重要需要防范的安全隐患。

而不要以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来概括公司网络安全。

正是基于公司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公司网络安全防护成本要远比个人网络高。

在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护中通常只是安全个人版病毒防护程序和软件防火墙,而在公司网络中。

仅靠这些事远远不够的。

公司网络中通常部署的是硬件防火墙、网络版病毒防护程序和其他诸如入侵检测系统、网络隔离设备等。

同时,部署公司网络的容灾系统也是非常必要要的,由于它是一切安全防护措施的最后的防线。

拓扑图拓扑图分析:公司按部门划分vlan 公司的部门分为经理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后勤部、财政部、行政部、科研部,每个部门为一个vlan 互相之间互不影响,经理部可以查看其他各部门的计算机,其他部门只能查看除了经理部和财政部以外的部门计算机。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

入侵baojing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作用。

2. 学生能掌握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其工作流程。

3. 学生了解入侵报警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入侵报警系统的需求,设计简单的报警系统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入侵报警系统进行初步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技术文档和资料,对入侵报警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兴趣,认识到入侵报警系统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使用入侵报警技术的合法合规性,增强法治意识。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教材,以实用性强、针对性高为原则,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达到预期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有助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入侵报警系统基本概念:报警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地位。

2. 入侵报警系统原理:介绍报警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

3. 入侵报警系统组成:详细讲解报警系统的硬件(如传感器、报警主机、报警设备等)和软件(如报警控制软件、数据库管理等)组成部分。

-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入侵报警系统的组成与分类”4. 入侵报警系统分类:介绍按照探测原理、应用场景等不同分类方法,分析各类报警系统的优缺点。

-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入侵报警系统的分类及特点”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入侵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包括布线、设备安装、参数设置等。

-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入侵报警系统的安装与调试”6. 故障排查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报警系统故障,进行排查和优化,提高系统稳定性。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甘肃政法学院安全扫描课程设计题目局域网ARP欺骗攻击及安全防范策略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本科班学号:201081010124姓名:柳文会指导教师:师晶晶成绩:____________完成时间:2012 年12月局域网ARP欺骗攻击及安全防范策略摘要:ARP攻击是针对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ARP)的一种攻击技术。

此种攻击可让攻击者取得局域网上的数据封包甚至可篡改封包,且可让网络上特定计算机或所有计算机无法正常连接。

目前,ARP欺骗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且ARP欺骗攻击的后果一般都是比较非常严重的,大多数情况下会造成大面积掉线。

有些网管员对此不甚了解,出现故障时,认为PC没有问题,交换机没掉线的“本事”,电信也不承认宽带故障。

而且如果第一种ARP欺骗发生时,只要重启路由器,网络就能全面恢复,那问题一定是在路由器了。

为此,宽带路由器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而事实并非如此。

鉴于此,本文将论述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分析了ARP协议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分析网段内和跨网段ARP欺骗的实现过程。

最后,结合网络管理的实际工作,介绍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交换机端口和MAC地址绑定、VLAN隔离等技术等几种能够有效防御ARP 欺骗攻击的安全防范策略。

最后通过使用文中介绍安全防范策略成功阻止P2P终结者、Arpkiller等ARP攻击软件的攻击验证了该安全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ARP协议 ;IP地址;局域网;MAC地址;网络安全LAN ARP Deceive Attack and Security StrategyAbstract: the ARP attack, which is based on the Ethernet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is a kind of attack technology. This attack can make the attacker has a local area network data packet even tamper with the packet, and can make the network specific computer or all the computer can't normal connection. At present, the ARP cheating is hacker attack 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and the ARP deception against consequences are generally is very serious, in most cases can cause large area got disconnected. Some network administrator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malfunction, think PC no problem, switch didn't dropped "skill", telecommunications also don't admit that broadband fault. And if the first kind of ARP cheating happens, as long as to restart the router, the network can fully recover, the problem must be in the router. Therefore, broadband router is considered to be "culprits",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mean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ARP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network segment analysis within and across segment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ARP deception.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of network manag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P address and MAC address binding, switch port and MAC address binding, VLAN isolation technology to wait for a few kinds can effective defense against the ARP deception of security strateg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afety strategy successfully prevent P2P terminator, such as Arpkiller ARP attack against software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urity policy.Keywords: ARP ;IP address ;LAN MAC address; network security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概述 (2)2.1 ARP协议的含义和工作原理 (2)2.1.1 ARP协议简介 (2)2.1.2 ARP协议的数据结构 (2)2.1.3 ARP协议的利用 (2)2.1.4 ARP协议的原理 (4)2.2 ARP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 (5)2.2.1 分析ARP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 (5)2.2.2 ARP欺骗检测方法 (6)2.3 ARP欺骗攻击实现的过程 (6)2.3.1 网段内的ARP欺骗攻击 (6)2.3.2 跨网段的ARP欺骗攻击 (7)2.4 ARP攻击的分类 (8)2.4.1 ARP 欺骗攻击 (8)2.4.2 网络监听 (8)2.4.3 广泛拒绝服务攻击DOS (9)2.4.4 IP地址冲突 (9)2.4.5 克隆攻击 (10)2.5 防范ARP攻击的解决方案 (10)2.5.1 设置静态的ARP缓存表 (10)2.5.2 交换机上绑定端口和MAC地址 (11)2.5.3 VLAN技术 (12)2.5.4 建立信任IP-MAC地址映射表 (12)2.5.5 ARP报文限速 (13)2.6 ARP欺骗的检测 (13)2.6.1 ARP地址欺骗攻击者的定位 (13)2.6.2 ARP欺骗攻击的检测 (13)2.6.2.1 命令行法 (13)第三章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5)局域网ARP欺骗攻击及安全防范策略第一章引言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政法学院入侵检测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_摘要:本文使用抓包库WinPcap,入侵探测器snort,Web服务器Apache,数据库MySQL,入侵数据分析控制台ACID构建了Windows平台下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系统。

Snort对监控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规则匹配,检测入侵行为,并将日志保存至MYSQL数据库,ACID分析数据库数据,生成网络入侵事件日志图表。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snort基于windows平台的snort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防火墙作为主要的安全防范手段, 在很多方面存在弱点, 而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提供了对内部、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它能够自动的监控网络的数据流, 迅速发现攻击, 对可疑的事件给予检测和响应。

因此, 入侵检测系统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已经开始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但是它们大多比较杂, 比较难以掌握, 而且比较昂贵。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开源软件来自己构建一个入侵检测系统。

第一章入侵检测系统简介入侵检测是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和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入侵检测系统( Int rusion Detect ion Sy stem, 简称IDS)根据检测数据来源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从单个主机上提取数据(如审计数据等)作为入侵检测分析的数据源;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从网络上提取数据(如网络链路层的数据帧)作为入侵分析的数据源。

入侵检测系统按检测方法分为:异常入侵检测根据异常行为和计算机资源情况检测入侵,并试图用定量方式描述可接受的行为特征,以区分正常的、潜在的入侵行为;误用入侵检测指用已知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行为。

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现有IDS 误报警率偏高,很难确定真正的入侵行为;事件响应与恢复机制不完善,不适当的自动响应机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IDS 缺乏国际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入侵检测术语和概念框架;IDS 本身正在发展和变化,远未成熟,还存在对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攻击;缺少对检测结果作进一步说明和分析的辅助工具,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导致检测分析难度加大。

第二章Snort 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2 Snort原理2.1 入侵检测系统简介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则是网络上的数据包。

往往将一台机子的网卡设于混杂模式(promiscmode),监听所有本网段内的数据包并进行判断。

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

2.3入侵检测的实现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nomaly-based)。

对于基于标识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如网络数据包的某些头信息。

检测主要判别这类特征是否在所收集到的数据中出现。

此方法非常类似杀毒软件。

而基于异常的检测技术则是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情况的数值,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文件校验和等,然后将系统运行时的数值与所定义的“正常”情况比较,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

这种检测方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所谓的“正常”情况。

2.4 Snort简介Snort是一个免费的、跨平台的软件包,用作监视小型TCP/IP网的嗅探器、日志记录、侵入探测器。

Snort有三种主要模式:信息包嗅探器、信息包记录器或成熟的侵入探测系统。

实验中涉及较多mysql数据库服务器以及Snort规则的配置。

其中mysql数据库的配置要在Windows命令行方式下进行。

默认的用户名为root,无密码。

连接命令如下:mysql–h 主机地址–u 用户名–p 用户密码可通过数据库管理命令创建、使用、删除数据库,以及创建、使用、删除表。

Snort的配置及使用也需在Windows命令行中进行。

要启动snort需要指定配置文件和日志文件;配置文件包含了监测规则、内外网IP范围等。

第三章Window下的集成安装3.1 安装Snort和Wincap包3.1.1安装AppServ图3.0 安装界面在Server Name中输入域名localhost:Administrator's Email Address 中输入邮箱地址:******************监听端口设为8080。

图3.1 监听端口界面设置点击next,进入下一界面:在出现的界面中输入密码(enter root password):"Character Sets and Collations"选择"GB 2312Simplified Chese",下图所示3.2:图3.2 MySQL密码设置然后单击"Install",进入安装过程,出现下图:图3.3 AppServ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将C:\Appserv\php5目录下的php.ini-dist 文件改名为php.Ini,并启动Apache和MySql。

图3.4 php.ini-dist 文件在服务器观看是否Apache和Mysql启动(控制面板—管理—服务确保Apache和MySql已启动)。

如下图3.5:图3.5 Apache和Mysql启动安装完成后可以查看(MySQL启动如下图)图3.6 查看MySQL启动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 :8080 出现:图3.7 AppServ安装图表示安装成功!(2)测试AppServ首先查看"控制面板"/"管理"/"服务",确保Apache和MySQL已经启动,然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 :8080/phpinfo.php,(下图)图3.8 AppServ安装图可以了解php的一些信息。

最后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 :8080/phpMyAdmin/index.php,(下图)输入用户名root和密码,可以浏览数据库内容图3.9 数据库登录界面图3.10 数据库界面3.1.2配置AppServ第一步编辑Apache服务器配置文件。

打开Apache2.2\conf文件中的httpd.conf,检查相应的一些值图3.11 打开httpd.conf文件第二步编辑phpMyAdmin中的关键文件。

打开C:\AppServ\www\phpMyAdmin\libraries目录下的config.default.php文件作如下修改:(1)搜索$cfg['bloefish_secret'],设定好密码后在这里也要填写,如root密码'123',则设置为$cfg['bloefish_secret']='123';图3.12打开httpd.conf文件(2)搜索$cfg['DefaultLang'],将其设置为zh-gb2312;图3.13 设置$cfg['DefaultLang'](3)搜索$cfg['DefaultCharset'],将其设置为gb2312;图3.14 设置DefaultCharset(4)搜索$cfg['Servers'][$i]['auth_type'],默认config是不安全的,推荐使用cookie,将其设置为$cfg['Servers'][$i]['auth_type']=cookie。

图3.15 Servers设置假如要设置为config的话,要设置用户和密码。

如下图图3.16 user设置图3.17 password设置第三步配置php.ini。

打开C:\WINDOWS|php.ini文件,找到:open_basedir=;做一下修改;图3.18 php.ini文件修改第四步,Mysql进行修改。

首先需要建立Snort运行必需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库图3.19 建立Snort库图3.20 Snort_archive库接下来修改C:、Snort\schemas下的create_MySQL文件,修改如下:修改前:图3.21 create_MySQ修改前修改后:图3.22 create_MySQ修改后第五步,使用c:\snort\schemas目录下的Create_MySQL脚本建立Snort运行必需的数据表。

图3.23 建立create_MySQ脚本执行完create_MySQ脚本后,用户可以通过在MySQL提示符下运行SQL语句show table来检验配置的真确性。

该用户显示数据库内的所有表。

图3.24 执行后结果第六步,必须在Appache服务器主机上建立ACID和Snort用户,并为他们分配相关权限和访问密码,使ACID能正常访问后台数据库MySQL中与Snort相关的数据文件:图3.25 Appache服务器主机上对ACID和Snort设置最后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 :8080/acid/acid-db-setup.php 出现如下界面:图3.26 安装成功界面3.2安装Adodb,jpGraph和ACID将Adodb到C:\AppServ\php5目录下,生成C:\AppServ\php5\adodb目录,再将jpGraph复制C:\AppServ\php5目录下,生成C:\AppServ\php5\jpgraph目录,将acid 生成目录放到C:\AppServ\www目录下,生成C:\AppServ\www\acid目录。

图3.27 生成C:\AppServ\php5\adodb目录图3.28 生成C:\AppServ\php5\jpgraph目录图3.29 生成C:\AppServ\www\acid目录接下来修改C:\AppServ\www\acid中的 acid-conf.php文件,如下:图3.30 修改acid-conf.php文件设定密码:图3.31 设定密码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