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合集下载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基础化学实验一、课程简介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验证和理解理论,并把理论的化学内客付诸于实践的重要和唯一途径,是药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化学实验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优秀生物医药人才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了实现生物医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高质量地完成本课程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承担的任务,基础化学实验注重与生物医药的结合,注重实验内容的代表性、目的性、环保性和综合性。

同时,注重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学的训练,通过具体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的目标可以采用多种实验手段、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来实现。

另外,注重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多地与专业工作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教学内容1.药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内容:药学实验课程的考试与考核方式、实验安全守则、实验意外事故处理、常见废物的环保处理。

了解内容:实验室规则、消防常识。

三、实验教学内容1.电子天平的称量、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基本内容:本实验第一部分内容是学习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及操作方法,通过两种称量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天平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内容是学习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通过标定两种溶液使学生学生常见的无机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的注意事项。

基本要求:掌握电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

了解电子天平的结构,熟悉其使用规则。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练习滴定操作,掌握滴定管的正确使用和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2.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性质及杂质限度检查基本内容:利用粗食盐制备药用氯化钠,通过制备的基础操作,进一步学习无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方法,并通过性质及杂质限度检查熟悉常见的无机化学性质实验的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其提纯原理和方法,着重练习称量、加热溶解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并了解药品的鉴别及检查方法。

实验大纲模板

实验大纲模板

实验教学大纲格式1. 大纲封面格式上边距6cm××××专业(居中, 黑体小1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教学大纲(居中, 黑体初号, 字距加宽1磅)××××××××学院(居中, 仿宋体3号, 字距加宽1磅)(空一行)二〇〇四年四月下边距6cm2. 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样张《数字电子技术实验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技术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学时学分: 总学时24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24 实验学分 1应开实验学期二~三年级三~五学期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一. 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 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 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次: 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创新实验。

前两个层次实验, 只给出实验任务, 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 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三个层次, 由学生自拟题目, 自选器件, 独立设计电路并付诸实现。

实验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EDA技术手段, 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

经过多层次, 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 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 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 查阅手册, 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 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 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掌握测试原理, 熟练运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4.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5.课前做好预习, 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正确绘制电路图。

二. 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I》是继《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而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 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可作为通信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

教学大纲普遍模板1.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填写课程代码]- 学分:[填写学分]- 授课对象:[填写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填写先修课程]- 开课学期:[填写开课学期]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与[课程名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研究完成后,学生应该能够:- [填写课程目标1]- [填写课程目标2]- [填写课程目标3]-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填写教学内容1]- [填写教学内容2]- [填写教学内容3]-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填写教学方法1]- [填写教学方法2]- [填写教学方法3]- ...5.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填写评估方式1]- [填写评估方式2]- [填写评估方式3]- ...6. 教材与参考资料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填写教材名称]- 参考资料:[填写参考资料1]- 参考资料:[填写参考资料2]- ...7. 日程安排以下是本课程的大致日程安排:- 第1周:[填写第1周内容]- 第2周:[填写第2周内容]- 第3周:[填写第3周内容]- ...- 第15周:[填写第15周内容]8. 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 学生应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学生在考试和评估时,应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抄袭或作弊。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模板,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实验 I 英文名称:E_periments of Pathogenic Biology 1 课程代码:5000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病原生物学实验 I》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培养特性、鉴定及检测技术,从而认识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规律。

学习常用的病原生物实验诊断技术,了解控制与消灭病原生物所致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感染性疾病服务。

它不仅与基础医学的其它学科密切相关,也与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有密切的关系。

《病原生物学实验 I》课程应在学习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课后进行,最好能与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讲授同步。

《病原生物学实验 I》课程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及节肢动物等内容,以我国重要的病原生物为主要内容。

本课程重点讲授病原生物的形态、培养特性、鉴定及检测技术。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播放录像适当介绍国内外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成就和新进展,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开设创新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从事实验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从事病原生物学研究的素质和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并通过考试,使学生掌握人体病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病原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

三、教学内容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1 讲授: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录像: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示教:细菌形态与特殊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弧菌)和特殊结构(荚膜、芽胞、鞭毛);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2 讲授:基础培养基的制备操作:细菌的接种示教:细菌代谢物及生化反应细菌接种的基本操作方法、细菌的代谢产物的观察及检查方法;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及其观察方法;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的基本用途。

XX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XX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第四节:中国瓷器的正式烧成 第五节:汉代的釉陶器
第三章:南北青瓷和白瓷的烧成(三国―隋)(6 学时) 第一节:南方青瓷 第二节:北方青瓷 第三节:隋代青瓷的新发展 第四节:白瓷的出现和正式烧成
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古代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上
古代社会文明进程的见证。就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来讲,古代陶瓷器是必须
开设的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主打课程,校
级示范精品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影响甚大。古代陶瓷器课程教学是文物博物
馆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对中国古代陶
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其在教学计划中对学生培养的作用,400 字以内
本课程是文物博物馆学、考古学的基础和必修课程,无论学习过程之中, 还是今后从事考古文博事业的实际工作,或是进行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都 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课程还对南开大学文物博物馆学、考古学 专业其他课程起着辅助和参考作用,并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中 国古代陶瓷器课程是文物与博物馆学科的基础,课程开设十分必要。

耿宝昌

冯先铭等
教学目标
《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 卷》
《明清瓷器鉴定》
《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 告集》
科学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1998 年 1994 年 1984 年
详细说明学生学习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的状态,陈述应力
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600 字以内
本课程是针对考古及文物博物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古代陶瓷器是古
绪论(6 学时) 第一节:陶瓷器的分类和陶与瓷的关系 第二节:中国古代陶瓷器的研究内涵 第三节:中国古代陶瓷器发展史概要 第四节: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方法和近期研究动态

实验课程(实验教学部分)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实验课程(实验教学部分)教学大纲参考格式

实验课程(实验教学部分)教学大纲参考格式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师基本信息
三、实验项目
四、实验安排
实验一:XXXXXXXXXX 1.实验任务(目标)
2.实验内容
3.器材使用
五、考核方式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三、实验项目
四、实验安排
实验一:XXXXXXXXXX 4.实验任务(目标)
5.实验内容
6.器材使用
五、考核方式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课程负责人(签字):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学院(系)、部主管领导(签字):
学院(系)、部(盖章)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

实验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模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模板(宋体、加粗、小二、居中)空一行课程名称:物理化学(标题为四号宋体、加粗,正文为宋体、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以下类似内容,均一样;)课程代码:本大纲执笔人:XXXXXX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空一行一、学时学分(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总学时:112 总学分:7 实验时数:24 实验学分(可选填):1.5二、实验的地位、原理作用和目的(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门独立课程,它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个分支所需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是任何一个从事化学工作学生所必需的训练项目之一。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其目的和任务分为五个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三、实验类别、适用专业(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四、课程简介(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基本物理量及有关参数的测定。

五、授课方式与基本要求(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授课方式:独立授课(非独立授课)基本要求:1、……2、……六、考核方式与报告(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要求独立编写实验报告……;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3、由于该门实验课程依据于理论课……,实验课程成绩占20%,理论课成绩占80%,……七、设备与主要器材配置(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八、课程内容:(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1、绪论(X学时)…………………2、实验选题与学时分配………………….九、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标题为宋体、加粗、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表格内容为宋体,小四号。

教育实践教学大纲模板(3篇)

教育实践教学大纲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XXX教育实践教学》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X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XXX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3)熟悉XXX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步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教学内容:(1)XXX专业基本理论;(2)XXX专业实践技能;(3)XXX专业前沿技术;(4)实践教学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30%,主要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70%,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等环节。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理论学习阶段,主要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第五周至第八周:实验阶段,进行XXX专业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3.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实习阶段,到XXX单位进行实地实习,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4.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实训阶段,进行XXX专业的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设计阶段,完成XXX专业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X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X专业的实践技能;4. 实习教学法:通过实地实习,使学生了解XXX专业的实际应用;5.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6.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I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 I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80 学分:5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1.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机能实验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机能实验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加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

2. 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捉拿、两栖类动物手术常规(破坏脑脊髓、剪去躯干上部与内脏、剥皮及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制备坐骨干标本、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哺乳类动物手术常规(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颈总动脉插管、蛙心插管、胆总管插管、膀胱插管等)3. 系统掌握机能实验学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特别是BL-420生物实验系统的应用。

4. 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编号、捉拿与固定、给药、麻醉与取血的方法。

5. 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

掌握病理模型的复制方法:高钾血症、肺水肿、缺氧、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等。

6. 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指标的观察方法:血压、心率、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气、血氧、血液动力学、血粘度及某些生化指标。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实验学。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的实验。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安全,保持整洁。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机能学基础实验和机能学综合实验。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生理学实验,(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手术器械的使用。

2. 基本技能熟悉机能实验学的正常生理指标(人、实验动物等)、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方法及结果分析三、教学内容四、教材《机能实验学》;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4月;主编单位:**大学;主编:杨芳炬王玉芳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实验设计(10%)、虚拟仿真(10%)操作考试(50%)。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实验报告及平时上课的操作考核,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规范程度。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II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 II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64 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1.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机能实验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机能实验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加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

2. 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捉拿、两栖类动物手术常规(破坏脑脊髓、剪去躯干上部与内脏、剥皮及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制备坐骨干标本、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哺乳类动物手术常规(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颈总动脉插管、蛙心插管、胆总管插管、膀胱插管等)3. 系统掌握机能实验学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特别是BL-420生物实验系统的应用。

4. 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编号、捉拿与固定、给药、麻醉与取血的方法。

5. 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

掌握病理模型的复制方法:高钾血症、肺水肿、缺氧、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等。

6. 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指标的观察方法:血压、心率、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气、血氧、血液动力学、血粘度及某些生化指标。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实验学。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的实验。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安全,保持整洁。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机能学基础实验和机能学综合实验。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生理学实验,(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手术器械的使用。

2. 基本技能熟悉机能实验学的正常生理指标(人、实验动物等)、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方法及结果分析三、教学内容四、教材《机能实验学》;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4月;主编单位:**大学;主编:杨芳炬王玉芳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实验设计(10%)、虚拟仿真(10%)、操作考试(50%)。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实验报告及平时上课的操作考核,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规范程度。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III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 III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1.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机能实验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机能实验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加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

2. 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捉拿、两栖类动物手术常规(破坏脑脊髓、剪去躯干上部与内脏、剥皮及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制备坐骨干标本、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哺乳类动物手术常规(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颈总动脉插管、蛙心插管、胆总管插管、膀胱插管等)3. 系统掌握机能实验学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特别是BL-420生物实验系统的应用。

4. 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编号、捉拿与固定、给药、麻醉与取血的方法。

5. 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

掌握病理模型的复制方法:高钾血症、肺水肿、缺氧、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等。

6. 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指标的观察方法:血压、心率、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气、血氧、血液动力学、血粘度及某些生化指标。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实验学。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的实验。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安全,保持整洁。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机能学基础实验和机能学综合实验。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生理学实验,(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手术器械的使用。

2. 基本技能熟悉机能实验学的正常生理指标(人、实验动物等)、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方法及结果分析三、教学内容四、教材《机能实验学》;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4月;主编单位:**大学;主编:杨芳炬王玉芳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操作考试(50%)。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实验报告及平时上课的操作考核,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基本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规范程度。

本科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 IV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 - IV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1.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机能实验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了解机能实验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加强学生对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加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

2. 熟练掌握机能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动物的捉拿、两栖类动物手术常规(破坏脑脊髓、剪去躯干上部与内脏、剥皮及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制备坐骨干标本、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哺乳类动物手术常规(麻醉、固定,气管插管、分离颈部神经和血管、颈总动脉插管、蛙心插管、胆总管插管、膀胱插管等)3. 系统掌握机能实验学基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特别是BL-420生物实验系统的应用。

4. 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编号、捉拿与固定、给药、麻醉与取血的方法。

5. 熟悉并掌握一些常用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

掌握病理模型的复制方法:高钾血症、肺水肿、缺氧、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等。

6. 掌握机能学实验常用指标的观察方法:血压、心率、呼吸幅度、呼吸频率、血气、血氧、血液动力学、血粘度及某些生化指标。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实验学。

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的实验。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与方法,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实验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作好原始记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作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安全,保持整洁。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机能实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机能学基础实验和机能学综合实验。

机能学基础实验是通过经典的生理学实验,(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种实验仪器和手术器械的使用。

2. 基本技能熟悉机能实验学的正常生理指标(人、实验动物等)、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记录方法及结果分析三、教学内容四、教材《机能实验学》;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4月;主编单位:**大学;主编:杨芳炬王玉芳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平时+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