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水的电离》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水的电离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水的电离的知识点

高三化学水的电离的知识点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虽然水看似简单,但它的性质却非常复杂。

其中一个关键的性质就是水的电离。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三化学学科中与水的电离相关的知识点,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1. 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指水分子在溶液中发生自身分解,产生氢离子(H+)和羟基离子(OH-)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自己解离成离子而存在,也可以说是水分子的自电离。

水的离子化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2O ⇌ H+ + OH-这个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生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的速率。

在纯净水中,两种离子的浓度相等,即[H+] = [OH-] = 1.0×10^-7 mol/L。

这是因为在纯净水中,水分子的电离和重新结合速率相等。

2. pH值和酸碱性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一个指标。

pH值的定义是负log[H+],用于衡量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的范围从0到14,其中7表示中性。

当[H+]大于[OH-]时,溶液被称为酸性;当[H+]小于[OH-]时,溶液被称为碱性。

水中[H+]和[OH-]的浓度相等,因此,纯净水的pH值为7,是中性溶液。

3. 酸性溶液当溶液中[H+]大于[OH-]时,我们称之为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中的H+离子是由于酸分子的解离而产生的。

酸可以归类为强酸和弱酸。

强酸完全解离,而弱酸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H+离子。

酸性溶液中,pH值小于7。

4. 碱性溶液当溶液中[H+]小于[OH-]时,我们称之为碱性溶液。

碱性溶液中的OH-离子是由于碱分子的解离而产生的。

与酸一样,碱也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完全解离,而弱碱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OH-离子。

碱性溶液中,pH值大于7。

5. pH的应用pH值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pH值被用来检测人体液体的酸碱平衡,从而评估健康状况。

在环境科学中,pH值被用来监测水体和土壤的酸碱度,以便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在食品和饮料行业,pH值可以影响食物的味道和质量。

《水的电离》 讲义

《水的电离》 讲义

《水的电离》讲义一、水的电离的基本概念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的电离。

在纯水中,水分子会自发地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₂O ⇌H⁺+ OH⁻。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电离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即水分子电离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速率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速率相等。

二、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1、温度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促进水的电离。

因为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促进水的电离。

例如,在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10×10⁻¹⁴,而在 100℃时,Kw = 55×10⁻¹³。

2、酸和碱向水中加入酸或碱,会抑制水的电离。

酸会在水中电离出大量的H⁺,使得溶液中的 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碱会在水中电离出大量的 OH⁻,使得溶液中的 OH⁻浓度增大,平衡也向左移动。

3、盐类某些盐类的加入也会影响水的电离。

(1)强酸弱碱盐,如氯化铵(NH₄Cl),其阳离子(NH₄⁺)会与水电离出的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NH₃·H₂O),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2)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Na₂CO₃),其阴离子(CO₃²⁻)会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或碳酸(H₂CO₃),促进水的电离。

(3)强酸强碱盐,如氯化钠(NaCl),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

三、水的离子积常数(Kw)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水中 c(H⁺)·c(OH⁻)的乘积为一个常数。

在 25℃时,Kw = 10×10⁻¹⁴。

K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 增大。

无论在酸性、碱性还是中性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都始终成立。

例如,在酸性溶液中,c(H⁺)> 10×10⁻⁷ mol/L,而 c(OH⁻)<10×10⁻⁷ mol/L,但 c(H⁺)·c(OH⁻)= 10×10⁻¹⁴;在碱性溶液中,c(OH⁻)> 10×10⁻⁷ mol/L,而 c(H⁺)< 10×10⁻⁷ mol/L,同样c(H⁺)·c(OH⁻)= 10×10⁻¹⁴。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总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1.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是永恒存在的。

只要是水溶液,不要忽略H + 和 OH –的同时存在,注意不是大量共存。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存在有电离平衡:H 2O+H 2H 3O + + OH – 简写为 H 2O H + + OH –(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应有K 电离= 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 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2.水的离子积一定温度下,无论是稀酸、稀碱或盐溶液中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

同样K W 只与温度有关。

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③电离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室温范围温度对电离常数影响较小,可忽略④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稀溶液⑤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与c (OH –)总是相等的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酸、碱、水解盐等。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c (H+)·c (OH -) c (H 2O)1.常温pH=7(中性)pH<7 (酸性)pH>7(碱性)2.pH测定方法:pH试纸、酸碱指示剂、pH计3.溶液pH的计算方法(1)酸溶液:n (H+)→c(H+)→pH(2)碱溶液:n(OH–)→c(OH–)→c(H+)=1×10-14/ c(OH–)→pH(3)酸碱混合:pH=7 n (H+)= n(OH–)pH>7 n (H+)<n(OH–) c(OH–)= n(OH–) - n (H+)/V混合液→c(H+)→pHpH<7 n (H+)>n(OH–) c(H+)= n (H+)- n(OH–) /V混合液→pH三、溶液的pH与c(H+)变化关系pH增大1个单位,c(H+)减小10倍;pH减小1个单位,c(H+)增大10倍;pH改变n个单位,c(H+)就改变10n倍。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电离1、电解质水是一种两性物质,可以释放和接收质子。

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弱解离,质子从一个水分子转移到另一个水分子,形成H3O+和oh-。

通常,水合氢离子H3O+缩写为H+,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缩写为H2O?H++OH-是一个吸热过程。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因此水的电离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向前移动。

水的电离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极难发生。

实验测得,25℃时1l纯水中只有1×10(-7)mol的水分子发生电离,100℃时1l纯水中有55×10(-7)mol的水分子发生电离。

由水分子电离出的h+和oh-数目在任何情况下总相等,电离前后h2o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c(h+)×c(oh-)=k(电离)×c(h2o),既然k(电离)是常数c(h2o)也可以看作是常数,那么常数的乘积可以看作一个新的常数,我们把它写作kw(kw=c(h+)×c(oh-)),我们把kw简称为水的离子积,25摄氏度时kw约1×10-14。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知识点2、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W=C[H+]?c[oh-]25℃时,[h+]=[oh-]=10-7mol/l;kw=[h+]?[oh-]=1*10-14注:千瓦仅与温度有关。

如果温度恒定,则功率值恒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水电离特性:(1)可逆(2)吸热(3)非常弱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1)温度。

加热总是促进水的离子化2)酸,碱。

强酸强碱(强电解质)总是抑制水的电离,弱酸弱碱(弱电解质)也抑制水的电离。

3)可水解盐,盐(酸盐除外)总是促进水的离子化,4)活泼金属。

因为活泼金属总是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使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总是促进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水的电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化学学习和化学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第二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第二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2.某温度下,测得纯水中的c(H+)=2×10-7 mol/L, 则c(OH-)为 ———— 水的离子积KW ————————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 mol·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________
3.纯水在25℃和80℃时的氢离子浓度,前后两个量
(2)KW=c(H+)·c(OH-)不仅适用于中性溶液,也 同样适用于稀的酸溶液和稀的碱溶液。在任何时候、 在任何溶液中,都同时存在H+、OH-,其乘积也为 一常数。在不同的溶液中,c(H+)和c(OH-)虽然不一 定相等,但是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却总是相 等的。
(3)KW=c(H+)·c(OH-)式中的c(H+)和c(OH-)指的 是溶液中的H+和OH-的总浓度,要弄清溶液中的c(H+) 和水电离出的c(H+),溶液中的c(OH-)和水电离出的 c(OH-)。一般来说,当溶液中的c(H+)或c(OH-)大于由 水电离出的H+或OH-溶液1000倍,水电离产生的H+或 OH-浓度即可忽略。
的大小关系为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肯定
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
影响因素 移动方向 c(H+) c(OH-)
升温
向右移动 增大 增大
ΔH>0 KW 增大
加酸
向左移动 增大 减小 不变
加碱
向左移动 减小 增大 不变
加活泼金属 向右移动
(如N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减小
增大
不变
[例1]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水的电离知识点范文

水的电离知识点范文

水的电离知识点范文水的电离是指水分子在溶液中发生离解的过程,产生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水的电离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水的电离知识点。

1.水的电离方程式:水的电离方程式可以用如下的化学方程式表示:H2O→H++OH-在水的电离中,一个水分子会分解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

2.氰根离子与硒化电离:水的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都是离子。

水的电离是一个弱电离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Keq)远小于1,因此水在一般情况下几乎不会完全电离。

在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非常小。

3.离子积与离子积常数:离子积是指水的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

根据离子积定律,离子积恒为一个常量,即[H+][OH-]=Kw,其中Kw为离子积常数。

在纯水中,离子积常数Kw约等于1.0×10^-14、在酸碱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

4.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性溶液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溶液。

酸性溶液具有酸味,并可导电。

碱性溶液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低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溶液。

碱性溶液具有苦味,并可导电。

5.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其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分子。

酸和碱的摩尔比必须满足反应平衡,并且满足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物的摩尔数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6.pH和pOH:pH是一个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它是一个对数尺度,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OH是一个与pH相似的指标,表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和pOH之和恒为147.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酸碱性的物质。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值有关,可以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8.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一种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中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溶液或碱溶液(称为滴定液),将滴定液滴入待测溶液中,直到滴定液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完全中和,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和浓度的计算来确定待测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知识点

水的电离知识点

水的电离(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25℃时,纯水中c(H +)=c(OH -)=1×10-7mol/L(2)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

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 度不变,K W 就不变。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酸、碱向纯水中加酸、碱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 )与c(OH )的相对大小。

在常温下,中性溶液:c(H +)=c(OH -)=1×10-7mol/L ;酸性溶液:c(H +)>c(OH -), c(H +)>1×10-7mol/L ; 碱性溶液:c(H +)<c(OH -),c(H +)<1×10-7-mol/L 。

思考:c(H +)>1×10-7mol/L (pH<7)的溶液是否一定成酸性? 溶液的pH⑴表示方法pH=-lgc(H +) c(H +)=10-pH pOH=-lgc(OH -) c(OH -)=10-pOH常温下,pH+pOH=-lgc(H +)-lgc(OH -)=-lgc(H +)·c(OH -)=14。

高考化学考点44 水的电离

高考化学考点44 水的电离

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平衡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H 2O+H 2O H 3O ++OH −,可简写为H 2OH ++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c (H +)与c (OH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2)表达式:水的离子积用K w 表示。

实验测得,25℃时,1L 水中只有 1.0×10−7mol H 2O 电离。

所以该温度时的纯水中c (H +)=c (OH −)=1.0×10−7mol·L −1,K w =c (H +)·c (OH −)=1.0×10−14,室温下K w 一般也取这个值。

(3)影响因素:K w 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K w 增大。

注意事项(1)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2)在室温时,任何物质的水溶液,K w =10−14。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3)K w 的重要应用在于溶液中c (H +)和c (OH −)的换算。

(4)外界条件改变,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但任何时候水电离出的c (H +)和c (OH −)总是相等的。

二、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和有关计算1.外界因素对水电离的影响改变条件电离平衡溶液中c (H +)溶液中c (OH −)pH 溶液的酸碱性K W 升高温度右移增大增大减小中性增大加入酸、碱加入酸,如稀硫酸、醋酸左移增大减小减小酸性不变加入碱,如NaOH 溶液、氨水左移减小增大增大碱性不变加入盐加入强碱弱酸盐,如Na 2CO 3右移减小增大增大碱性不变溶液加入强酸弱碱盐,如AlCl 3溶液右移增大减小减小酸性不变加入强酸强碱盐,如NaCl 溶液不移动不变不变不变中性不变加入活泼金属如Na右移减小增大增大碱性不变2.水电离出的c (H +)或c (OH −)的计算(25℃时)(1)中性溶液c (OH −)=c (H +)=10−7mol·L −1(2)酸溶液--(H )(H )(H )(OH )(OH )(H )c c c c c c ++++⎧=+⎪⎨⎪==⎩酸水水水酸溶液中,H +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OH −只来源于水的电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知识点汇总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知识点汇总
一、水的离子积
纯水大部分以H2的分子形式存在,但其中也存在极少量的H3+(简写成H+)和H-,这种事实表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水的电离平衡也属于化学平衡的一种,有自己的化学平衡常数。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是水或稀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一般称作水的离子积常数,记做。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值一定。

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度越大,水的离子积越大。

对于纯水说,在任何温度下水仍然显中性,因此(H+)=(H&ar;),这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

当然,这种情况也说明中性和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并没有绝对关系,pH=7表明溶液为中性只适合于通常状况的环境。

此外,对于非中性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并不相等。

但是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一定相等。

二、其它物质对水电离的影响
水的电离不仅受温度影响,同时也受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以及在水中溶解的不同电解质的影响。

H+和H&ar;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

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程度不一定越大。

无论是强酸、弱酸还是强碱、弱碱溶液,由于酸电离出的H+、碱电离出的H&ar;均能使H2&lt;=&gt;H&ar; + H+平衡向左移动,即抑制了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将减小。

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①强酸强碱盐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纯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NaHS4溶液与酸溶液相似,能抑制水的电离,故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电离程度小;③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将促进水的电离,故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三、水的电离度的计算
计算水的电离度首先要区分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溶液中氢离子的不同,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并不是相等,由于酸也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在酸溶液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同时由于氢离子可以和弱酸根结合,因此在某些盐溶液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小于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

只有无外加酸且不存在弱酸根的条下,溶液中的氢离子才和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相同。

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和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也存在相似的关系。

因此计算水的电离度,关键是寻找与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

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规律:①在电离显酸性溶液中,(H&ar;)溶液=(H&ar;)水=(H+)水;②在电离显碱性溶液中,(H+溶液=(H+)水=(H&ar;)水;③在水解显酸性的溶液中,(H+)溶液=(H+)水=(H&ar;)水;④在水解显碱性的溶液中,(H&ar;)溶液
=(H&ar;)水=(H+)水。

并非所有已知pH值的溶液都能计算出水的电离度,比如H3NH4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既不等于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也不等于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因此在中学阶段大家没有办法计算
四、例题分析
【例题1】常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ar;)为:A10×10﹣7 l/L
B10×10﹣6 l/L
10×10﹣2 l/L
D10×10﹣12 l/L
解析:pH=12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其中(H+)=10×10&ar;12l/L,(H&ar;)总=10×10&ar;2l/L。

但碱性溶液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若溶质为碱性,则碱电离出的H&ar;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的H&ar;自两个方面,一是碱的电离的(主要部分),二是水的电离的(少量);但溶液中的H+无疑都是由水电离的,即(H+)水=(H+)总=10×10&ar;12l/L,而水电离生成的H&ar;和H+是等物质的量的,所以(H&ar;)水= 10×10&ar;12 l/L。

若溶质为强碱弱酸盐,则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设弱酸的阴离子为B&ar;,则水解方程式为Bn﹣+ H2&lt;=&gt;HB(n﹣1)&ar;+ H&ar;,这时溶液中的H&ar;和H+ 都是水电离生成的,但要注意:水电离出的H+并非完全存在于溶液中,而是部分存在于溶液中,部分被弱酸根Bn&ar;结合了,但溶液中的H&ar;确是由水电离生成的,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得(H&ar;)水=(H&ar;)总=/(H+)=10×10﹣2
l/L。

因此答案为或D
【例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gt;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lt;7
10×10﹣3l/L盐酸的pH=30,10×10-8 l/L盐酸的pH=80
D若1 L pH=1的盐酸与100 L Na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0,则NaH溶液的pH=11
解析: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H+)减小,pH增大,b&gt;a,故A错误;B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错误;常温下酸的pH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体积为V1;强碱的pH=b,体积为V2,则有10﹣aV1=10﹣(14﹣b)V2 , V1/V2=10a+b-14。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为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