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篇一】1.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卜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练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l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I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B)A.2Q1+Q2>4Q3B.2Q1+Q2C.Q1+Q2(4)常见的放热反应:A.所有燃烧反应;B.中和反应;C.大多数化合反应;D.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物质的缓慢氧化(5)常见的吸热反应:A.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

(6)中和热:(重点)A,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 (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

2.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重点)A.概念:B.工作原理: a.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C.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a.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b.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D,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E.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 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F.原电池的电极反应:(难点) b.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难点) 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A.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B.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a ・c. a.负极反应:X —ne =Xn —C.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A.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B.金属腐蚀的防护: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在高二化学的学习中,必修三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深化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还为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的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对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 118 种。

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2. 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除外。

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 化学键的类型(1)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通常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也称为范德华力,存在于分子之间,比化学键弱得多。

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2)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例如,水、氨、氟化氢等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它们的沸点较高。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

2.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

它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高二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化学高二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化学高二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必修三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部分。

下面将介绍高二化学必修三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离子共存与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者分子。

当不同种离子混合在一起时,它们会发生共存现象。

这种离子共存会产生一定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离子间相互作用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和化学物质的性质。

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稳定,反应速度的前后均衡以及可逆性。

化学平衡的描述可以用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常数来表示。

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者生成物出现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且可以利用速率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 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溶质分子以离子形式存在,并且发生离子间的互相转化反应。

电解质溶液是指可以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质分子已经发生了电离,形成了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与其中的离子浓度有密切关系。

5. 溶液的浓度和溶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者溶质的摩尔数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剂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液的浓度和溶度对于溶解性、饱和度等性质有重要影响。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取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反应类型。

7.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需要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规范命名,包括主链选择、官能团识别、取代基编号等步骤。

正确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1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常见的等电子体:CO和N2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2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都属共价键(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电离方程式:[Zn(NH3)4]SO4===[Zn(NH3)4]2++SO42-配合物内界稳定不电离参加化学反应,外界电离后参加反应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3三.分子的性质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中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研究。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层中- 原子序数、原子量、同位素2.原子的化合价与键型- 化学键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 化合价:单负离子化合价为负;单正离子、单元素、单原子分子化合价为0;其他离子化合价为带电荷数的绝对值3.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组成与性质:单质、分子、离子、离子团-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离子键、共有结构第二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式、离子方程式、离子-分子方程式2.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征- 化学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反应的稳定性与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表面积、温度、催化剂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反应焓变、焓变的公式、内能和焓第三章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态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平衡常数、反向反应、高温时平衡常数变化、浓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2.影响平衡的因素- 浓度、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利用Le Chatelier原理进行分析3.离子产生的计算- 反应物浓度和列出平衡常数公式求解方法第四章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电离与弱电解质分解- 电解质:可在溶液中被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强电解质:电离度近乎100%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分解:化学平衡问题,使用“动态平衡与化学平衡”做法2.电化学电池- 原电池:单纯金属棒、金属溶液、电解质溶液三部分组成- 常见电池:干电池、汽车蓄电池、太阳能电池3.电化学的应用- 做电解质的处理:电沉积、电化学定向沉积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复习巩固相关知识。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它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化学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三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键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对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称为原子序数,用Z表示;质子数加上中子数称为原子的质量数,用A表示。

原子还具有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2. 元素和同位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原子的结构模型目前,原子结构的研究已经相对清晰,人们提出了原子的结构模型。

最早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模型,它认为原子由一个小小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但根据量子力学,人们提出了波恩模型,认为电子不是轨道上的点状粒子,而是波包络,处在一定的能级上。

4. 周期表和周期律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布置在一张表上。

周期律是指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发现。

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元素的电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

二、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指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

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几种类型的化学键。

当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离子时,就会形成离子键;当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时,就会形成共价键;而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 共价键的性质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性质主要包括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是指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导致的电子密度不均匀分布的共价键,而非极性共价键是指由于原子的电负性相同导致的电子密度均匀分布的共价键。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能量守恒定律:封闭体系的总能量恒定不变;(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定义、量热器、热容量、反应焓;(3)焓变:定义、标准状态(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焓变为标准焓变,即ΔH°),反应热替代法;(4)内能变化:ΔE=ΔH−pΔV(p为压力)。

2.无机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实验测定焓变;(2)反应热的规律:赝一级反应热定律、赝二级反应热定律等;(3)热力学性质(比如反应热、生成热、爆炸热等)与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

3.化学反应动力学(1)反应速率:定义、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定律;(2)反应级数:定义、反应级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3)反应机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机理的方法、定性研究机理的方法、有代表性的反应机理。

第二章电化学与电解1.电解质溶液的电解(1)电解离的概念与电离平衡;(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区别;(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荷传递与电化学方程式。

2.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反应(1)电化学电位、标准电极电位与电极电势;(2)渗透压电池、氢电极、麻醉酒精电极等电极的概念与构造;(3)质量作为反应进程驱动力的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现;(4)常见单质、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3.电解与电沉积(1)电解过程中物质的电量与摩尔量、质量的相互关系;(2)电沉积的公式式,消失电位与再现电位;(3)电解质与半导体制备一些金属物质、单质、化合物等均匀薄膜。

第三章配位化学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配位物和配体的概念;(2)配位键的性质,点阵能,晶体场理论。

2.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化学性质(1)复分解和单分解,影响复分解和单分解的因素;(2)配合物的稳定性、颜色及其与光的相互作用;(3)配合物的化学反应,如配位离子的取代反应、配合物的分解和转化反应等。

3.配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应用(1)配合物的磁性、光学性质及其测定方法;(2)配合物的应用,如医学上的药物、材料科学等。

化学知识点高二必修三

化学知识点高二必修三

化学知识点高二必修三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与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多个知识点,而高二必修三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概述高二必修三中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学习此部分知识时,我们需要了解与反应速率相关的因素,如温度、浓度、表面积和催化剂。

此外,还需要掌握速率方程式和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二、化学平衡与反应进行趋势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在学习化学平衡时,我们需要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化学平衡的移动原则,如利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平衡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能应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质的浓度。

此外,还需要学习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等相关内容。

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在学习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时,我们需要了解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稀释公式等。

此外,还需要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和溶液稀释的相关实验操作。

四、酸碱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酸碱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平衡计算方法,了解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并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五、重要元素的特性和应用化学中存在许多重要元素,如碳、氢、氧、氮等。

学习这些元素时,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特性、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并能解释它们在生活、工业和环境中的应用。

六、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科学。

学习有机化学时,我们需要了解有机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需要学习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理解酯、醇、酸、醛、酮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七、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高分子材料是由大量重复单元构成的聚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
-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
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总的说来
(1)阳离子半径lt;原子半径
(2)阴离子半径gt;原子半径
(3)阴离子半径gt;阳离子半径
(4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第二单元
一、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

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
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
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
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异丁烷)
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
1,离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共价化合物(CO2、H2O)
2,共价单质(H2、O2、S、I2、P4)
3,稀有气体(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
金属晶体:一切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gt;离子晶体gt;分子晶体
专题二:第一单元
一、反应速率
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
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

专题二:第二单元
一、热量变化
常见放热反应:1,酸碱中和
2,所有燃烧反应
3,金属和酸反应
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5,浓硫酸等溶解
常见吸热反应:1,CO2+C====2CO
2,H2O+C====CO+H2(水煤气)
3,Ba(OH)2晶体与NH4Cl反应
4,大多数分解反应
5,硝酸铵的溶解
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
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
一、化学能rarr;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
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
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
3,正负极相加=总反应方程式
4,吸氧腐蚀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气
Fe和Crarr;正极:2H2O+O2+4e-====4OH- 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
1,有自发的氧化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
4,形成闭合回路
二、化学电源
1,氢氧燃料电池
阴极:2H++2e-===H2
阳极:4OH4e-===O2+2H2O
2,常见化学电源
银锌纽扣电池
负极:
正极:
铅蓄电池
负极:
正极:
三、电能rarr;化学能
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
化反应),负极对阴极
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异性相吸) 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直流电源
4,构成闭合电路
高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化学必修请继续关注高中频道!
高二化学必修知识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点 2016高二化学必修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