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3-6岁)营养与膳食合理原则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原则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原则
1.多样化:学龄前儿童需要食用来自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
2.合理搭配:学龄前儿童需要摄入适当数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不宜过多摄入含糖量高的食品。
3.控制总量:学龄前儿童需要维持能源平衡,避免在饮食中摄入过多的卡路里。
4.丰富多彩:学龄前儿童需要食用各种颜色不同的食物,以摄取更多种类的营养物质。
5.勤加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同时注意营养与运动的平衡。
6.安排餐点:学龄前儿童需要有规律地进餐,每日三餐,每顿餐都需要搭配饮料和适量的零食。
3-6岁儿童的合理膳食与均衡营养【31页】

• (3)运动:科学合理的户外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身体的各器官,各系统尚未成熟完善,对外界环 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采用适合幼儿生理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
• B族维生素包括: •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维生素B3、维生素PP)、泛酸(维生素B5)、 叶酸(维生
素B9)、生物素(维生素H)、胆碱、
四、常见的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对儿童的影响
• (1)蛋白质 生理作用 : ①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构成、修复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 ②构成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调节生理功能,发挥食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③维持体内环境稳定。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等有蛋白质起着重要作用,水的维持和分布也受蛋白质影响。 ④供给能量 (次要作用) • 缺乏的影响:
食物来源:奶、奶制品,海产品、豆类、花生、小虾皮,蛋黄;
(4)矿物质-铁
• 铁--造血填你好气色
• 生理作用:构成血红蛋白,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
•
参与细胞色素合成、调节组织呼吸和能量代谢;
•
维持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力,帮助生长;
• 影响吸收因素:维生素C、A、E,叶酸
• 缺乏症状: 营养缺乏性疾病-缺铁性贫血;易疲劳;手脚凉; 免疫力低下;心跳快;食欲差;
对于3-6岁的幼儿,每天至少保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3-6岁儿童的生理特点
• (1)三不足二有余 • 脾气不足:儿童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会引起肚
幼儿合理膳食的3原则

幼儿合理膳食的3原则
1.营养均衡原则:
2.食物多样性原则:
幼儿合理膳食的第二个原则是食物多样性。
幼儿吃同一种食物会导致
单一营养素摄入过量或者缺乏,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幼儿的饮食应具有
多样性,即不仅有主食,还应包括蛋类、鱼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食物。
主食可以选择米饭、面条、面包等,蛋类可以选择鸡蛋、鸭蛋等,鱼
类可以选择鲤鱼、鳕鱼等,豆制品可以选择豆腐、豆浆等,蔬菜可以选择
胡萝卜、菠菜等,水果则可以选择苹果、橙子等。
同时,食物的颜色和口
感也要有所变化,以增加幼儿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3.合理烹饪原则:
幼儿合理膳食的第三个原则是合理烹饪。
幼儿的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消化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食物的细嫩和易消化。
食物可以选择蒸、煮、炖等方法,尽量少使用油炸和煎炒的方法。
同时,食物的切割和研磨也要适当,以减少对幼儿口腔的刺激,使其更容易
咀嚼和吞咽。
此外,烹饪过程中尽量避免添加过多的调味品和添加剂,保
证食物的原汁原味。
餐具的卫生和安全也要重视,保证食物的健康和卫生。
总之,幼儿合理膳食的三个原则是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性和合理烹饪。
遵循这些原则,能够为幼儿提供全面、均衡和适宜的营养,促进其身体健
康和成长发育。
3到6幼儿喂养指南

3到6幼儿喂养指南
3到6岁是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饮食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进食,不挑食。
3-6岁的幼儿一日三餐加一至两次点心,不宜过量或过少进食。
应培养幼儿有规律进食的习惯,不给过多零食影响胃口。
也不要强迫幼儿吃掉所有食物,可以适当留一点作为奖励。
2. 食物营养均衡。
日常膳食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适当增加鱼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并要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3. 逐步过渡到全家人的膳食。
3-6岁可以逐步从特制的幼儿食品过渡到与家人共同的膳食。
但初期应注意食物的切碎程度,避免出现呛食。
4. 餐具使用和进食行为培养。
可以让幼儿自己使用小碗小碟,逐步学会使用餐叉勺等餐具。
进餐时要养成不挑食,不玩弄食物的好习惯。
5. 饮食安全至上。
食物要煮熟适温,避免出现消化道疾病。
不给幼儿吃坚果类食品,防止呛食。
6. 适量饮用牛奶。
每天一至两杯牛奶有助于幼儿骨骼发育和钙质摄入。
但不要过量,也可以适当替换为酸奶、豆浆等乳制品。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3-6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家长要根据幼儿消化
能力和饮食习惯逐步过渡,让幼儿掌握良好的饮食行为。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关注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因为儿童的成长与发育需要合理的营养,而给予儿童科学的膳食,可
以帮助儿童更好的发育成长。
下面,就让我们分步骤阐述学龄前儿童
膳食指南的要求。
第一步:均衡饮食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要均衡,每天必须要有五颜六色的食物,如绿
叶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
特别是需要适量
补充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二步:合理的食量
学龄前儿童的食量需要适量,因为孩子们的胃容积较小,建议每
餐食量控制在120-200克之间。
同时,要以粗粮、蔬菜、水果为主食,控制肉类、奶制品等高热能食品的摄入量。
第三步:适当的食物烹调方法
孩子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所以食物的烹调方法很重要。
建
议使用清蒸、烤、炸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烹调,而不要过多的添加油脂、盐分、味精等调料。
第四步:不喝含糖饮料
学龄前儿童不应过多喝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因
为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会导致孩子过度摄入糖分,诱
发糖尿病等疾病。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保障,我们就能够为学龄前儿童
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膳食指南。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
更好的发育和未来的发展。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

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则1. 碳水化合物应占主要比例学龄前儿童的主要能量来源应该是碳水化合物,例如来自谷类、淀粉类食物和水果等食物。
糖类甜食可以作为零食,但不能替代主食。
2. 优先选择高质量蛋白质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支持身体发育,但并非所有蛋白质来源都是健康的。
优先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类、豆类、奶类、蛋类等,避免选择高脂肪、高盐等不健康的肉类制品。
3. 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增加儿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这些营养素的摄入。
优先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制品,并避免过多摄入饼干、蛋糕、黄油、奶油和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4. 确保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不仅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持肠道健康,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糖水平,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糙米等谷物。
5. 确保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儿童需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支持身体发育。
多种水果、蔬菜、奶制品、鱼类、肉类和谷物都可以提供身体所需要的必需营养素。
6. 饮食多样化儿童需要吃各种类型的食物来保证营养的全面性。
当季新鲜水果和蔬菜是不错的选择,但也可以选择冷冻、罐头或干燥的水果和蔬菜来保持多样化。
平衡膳食可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促进其身体健康和发育。
家长可以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饮食计划,并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在这个关键期获得最好的健康和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定时、定量吃饭是非常重要的。
学龄前儿童需要保证每天三餐和两次零食,这些饭量应该适中,以避免过度摄入营养素或能量而导致肥胖。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
不要让孩子在不吃正餐的情况下随意吃零食,也不要让孩子把甜食当成主食。
餐桌上不要分心看电视或玩手机,让孩子专心吃饭,细嚼慢咽。
对于特定的食物,需要更加谨慎。
如避免给孩子过多咸、油腻、糖分高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食物过敏、食物中毒等问题。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

特别提示:
父母每天至少有1次与孩子一起进餐。 让孩子自己吃,容许孩子进餐过程的脏乱, 以保持孩子进餐的兴趣,提高食欲。 进餐应该愉快,尽量减少争论。 餐前可喝少量的果汁或汤以开胃。 正餐的进餐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学龄前儿童膳食烹调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需单独制作。 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软饭逐渐转
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儿童膳食指南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
品
不挑食,不偏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 保证正常的体重增长
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 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学龄前儿童食物选择原则及特点
食物选择原则: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组成应多样化。 膳食搭配应注意食物品种的选择和 变换。 如荤素菜的理搭配,粗粮、细粮的 交替使用,食物的软硬应适中,温度要 适宜,香味形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以 促进食欲,并与其消化能力相适。
班长按营养要求和儿童的心理进行烹煮。 一周食谱应做到不重复。 每周的食谱应在上一周周末公布,以使家长了解,
家长可根据幼儿园内的食谱进行食物安排,做到幼儿园膳食和 家庭膳食互补,使幼儿获得最好的营养。
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
5.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儿童膳食管理委员会授权营养师或卫生保健人员
对幼儿膳食实施过程的卫生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包 括食物购买渠道、食物储存、食物烹调前的处理、烹 调过程、幼儿进餐环境等,以保证食品安全。
理特点、幼儿园性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 人量》确定其营养需要的目标,制订膳食计划。缺乏营 养师的幼儿园可在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完成此项 工作。
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
4.按周编制食谱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是编制食谱时
3-6岁的幼儿的营养要求与饮食习惯

3-6岁的幼儿的营养要求与饮食习惯3-6岁是儿童的关键成长期,良好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3-6岁幼儿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
一、能量和营养需求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是幼儿成长所必需的,他们帮助身体保持正常功能,如维生素A有利于眼睛和皮肤健康,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钙和磷又对于骨骼发育至关重要,铁能预防贫血等。
为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幼儿需要吃各类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肉类、豆类等。
二、饮食习惯1.均衡饮食:幼儿的饮食应尽量保持均衡,要确保从各类食物中摄取充足的营养素。
2.多样化食物:给幼儿提供各类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以保证他们获得各种营养素。
3.定期三餐:每天要给幼儿规律供应三餐,不再加杂食。
定时进餐可以帮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消化系统。
5.控制甜食和盐分:控制幼儿对糖和盐的摄入,尽量避免给他们高糖、高盐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和盐腌咸肉等。
7.多喝水:鼓励幼儿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避免过多的果汁和高糖饮料的摄入。
三、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建议1.以身作则:家长要给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自己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2.家庭膳食环境:为幼儿提供舒适、温馨的用餐环境,创造良好的家庭用餐氛围。
3.多样化食物选择: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鼓励他们尝试各种健康的食物。
4.定时定量进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吃零食。
5.饮食交流:与幼儿进行饮食交流,让他们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好处,培养对健康食材的兴趣。
总结:三到六岁是幼儿的关键成长期,他们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促进身体和智力发育。
通过提供均衡多样的食物选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消化能力不强。 膳食专门单独制作,质地松软,营养 丰富
三. 心理发育特点 学龄前儿童生活基本自理。具有主动性强, 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注意力分散等特点。 饮食方面:挑食、偏食、贪玩、乱吃零食、
不吃好正餐等不良行为。 注意力分散:吃饭不专心,边吃边玩,进
碘缺乏
碘缺乏 甲状腺素合成分泌↓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合成分泌↑
甲状腺增生、肥大
食物性缺碘有地区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胎儿和新生儿期→克汀病; 成人→单纯性甲状腺肿
生活在碘缺乏区域的人智商要比生活在 碘供应充足的人的智商要低13.5(WHO, 2001b)
碘缺乏是脑损伤的一个可以预防的因素
——加碘盐
含钙丰富的食物 mg/100g
• 2.碘
孕妇、儿童是对缺碘敏感的人群。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提出学龄前儿童碘的RNI为50μg/d,UL是 800μg/d。
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 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 为保证这一摄入水平,除必需使用碘强化食盐烹 调食物外,还建议每周膳食至少安排1次海产食品
基础代谢
活动
3 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
6 排泄
• 能量的营养素来源
学龄前儿童能量的营养素来源与1 岁以内稍有不同: 脂肪提供的能量相对减少, 由1岁时占总能量的35%-40%逐 渐减少, 至7岁时,占总能量比为25%-30 %。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为14%-15%,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0%-60%。
二、宏量营养素
钙的缺乏与过量
• 钙缺乏的临床表现
• * 婴儿的佝偻病 • * 成人骨质软化症 • * 老年骨质疏松症
钙过量
1、肾结石 2、骨硬化
儿童佝偻病
儿童佝偻病
骨质软化症
• 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 想的钙来源。
• 豆类及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此 外,芝麻、小虾皮、海带等也含有一定的钙。 要保证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水平,每日奶的 摄人量应不低于300ml/d,但也不宜超过600ml/ d
学龄前儿童(3-6岁)
营养与膳食合理原则
学龄前儿童(3-6岁)
营养与膳食
• 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 贰: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及参考摄入量 • 叁:学龄前儿童的平衡膳食 • 肆:幼儿园膳食管理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是一生中 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膳食营养供给是否充 足合理,不仅对童年期体力、智力发育有直接明 显影响,而且对其成年后的身体素质和疾病的发 生都有重要影响。
(一)蛋白质 (来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学龄前儿童蛋白质参考推荐入
量为45-60g/d 蛋白质供能为总能量的14%-15%,其中来源于动 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50%(包括1个鸡蛋,约提供 6.5g蛋白质,300ml牛奶,约提供9g蛋白质,lOOg 鱼或鸡或瘦肉可提供约17g蛋白质)。 其余蛋白质可由植物性食物谷类、豆类等提供。
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一.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体重(kg)= 年龄×2+7(或8) 身高(cm)= 年龄×7+70
• 体格发育较婴幼儿时期减慢,存在个体差异。
• 脑重达到成人的86%~90%,脑神经髓鞘化逐渐完
成,运动转为脑中枢调节,神经传导速度加快。
二.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 3岁时20颗乳牙出齐,但咀嚼能力较差 。
• 主要来源:
亚油酸主要存在植物油,硬果 类(核桃,花生). 亚麻酸主要存在绿叶蔬菜、 鱼类脂肪及硬果类
例: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 酸(40%-60%),单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80%-90%),以多不饱和脂肪酸 为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10%20%。
三、微量营养素
(一)矿物质 (二)维生素
(一)矿物质
1.钙 学龄前儿童钙需要量:
3岁为350mg/d, 4-6岁为450mg/d. 食物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5%。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推荐 学龄前儿童钙的AI(适宜摄入量)为800mg/d(表3-3-2)。
UL(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2000mg/d.
餐时间过长。
贰: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及参考摄入量
一、能 量
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推荐
3-6岁学龄前儿童总能量供给范围是 5439-7113kJ/d(1300-1700kcal/d), 其中男孩稍高于女孩
小儿能量代谢特点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碳水化合物
• 谷类所含有的丰富碳水化合物是其能量的 主要来源。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碳水化合
物15g,约为总能量的50%—60%,但不宜 用过多的糖和甜食,而应以含有复杂碳水
化合物的谷类为主,如大米、面粉、红豆、 绿豆等各种豆类。
宏量营养素产能的比例(2岁以上)
• 蛋白质:8~15% • 脂肪25~30%(婴儿35~50%) • 碳水化合物55~65%
• 蛋白质虽分布很广,但以动物性食物、豆 类和硬果类食物含量高,且质量较好。
如肉类、鱼类、禽类含蛋白质约15%—20%, 鲜奶约3%,奶粉20%—28%;蛋类11%—14%; 干豆类20%-40%;谷类6%-10%;硬果类15%— 30%。
安徽阜阳婴儿奶粉事件
脂肪
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总脂肪约4-6g。 建议食用含有α-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或脂肪 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在对动物性食品选择时, 也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 学龄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总脂肪约4-6g。 建议食用含有α-亚麻酸的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或脂肪 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在对动物性食品选择时, 也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
单 纯 性 甲 状 腺 肿 大
甲状腺肿 (goiter)
甲状腺肿 (goiter)
甲状腺肿 (goiter)
小孩呆小症患者
一呆小症患者的照片
呆小症儿童和正常 儿童身高的比较
3.铁
铁缺乏,可以引起贫血(ane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