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作文训练
初三年级第四次作文

范文
但每一分都是血汗。而孩子们见到了数月甚至数年未见的父 母,也许,他们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扑在爸妈怀里撒娇, 像未断奶的婴儿。 他们终于回家了,那梦寐以求的家啊,那日念的亲人啊。 贫穷困难的人们,他们有家不能回,夜夜思乡不能归;却 还有些人,有家不愿回,日日在外无牵无挂。 他们奔向繁华的都市,试图远离家中日渐老去的父母;他 们享受着父母赠予的生命,却不愿意陪伴父母走过最后的时 光;他们厌弃孱弱的父亲,顶撞日渐衰老的母亲……他们自以 为长大了,心便和父母越走越远,远得忘记了父母曾庇佑他 们成长,忘记父母曾用自己的生命灌溉他们的生命。
范文
只是因为那条路 跨上摩托,哪怕寒风凛冽,我也要踏上那条路。 那条路的另一头是什么?是家,是避风的弯,是迷雾中 的灯塔。踏上那条路就意味着有热腾腾的饭菜,有父母的 唠叨。那条路,是我们找寻心灵归宿的必经之路。 看见宣传片《回家路上》中那一张张喜悦的脸,家门 口那一个个焦急张望的身影,心,着实震撼了。他们为什 么喜悦,为什么焦急?只是因为那条路——回家的路。他们 千里迢迢给孩子带来了衣物,给父母送来了补品。他们从 衣服的夹层口袋里掏出已经焐热的一小叠钞票,也许不多 ,
初三年级第四次写作
命题
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 中 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600——8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因为”四个字上,题目中 的“因为”很重要,具有巧妙的提示作用。也就是说,横线上所 选词语(那本书 那条路 那个人)是你种下的“因”,你要据此道 出收获的“果”,要突破“书”、 “路”、“人”本身来升华 主旨,这样才算是紧扣主题。如果审题时忽略了“只是”“因为 ”中强调“唯一”和 “因果联系”的提示,一味地记叙“那本 书”,描写“那条路”,介绍“那个人”,甚至脱离自己的生活 实际,就会写出泛泛而谈之作,比如介绍上学路上的风景如何如 何美好,可就是不见自己与这条路有什么关联。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何把一件事写具体ppt(完美版)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小结:
记叙文中叙事具体指记叙能清楚完整,详 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这也是写作记 叙文的基本要求。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 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这就是记叙。记 叙要求头绪清楚,交代明白,详略得当。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的描绘出来,叫描写。描写要求具体 生动,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具体的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实战训练
作文题目: 1、《这件事____》 习作要求: <1、选择生活中的小事来写。 <2、挖掘这件小事中能引起大家思考的 东西。 <3、把这件事分成几步,一步步写清楚。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作文题目: 2、以“我们班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 篇记叙文。 习作要求: <1、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 不一般化的地方; <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将经过具 体化。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初中作文指导:第四次作文训练:如 何把一 件事写 具体ppt (完美 版)
(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 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 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 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 效果。(可参阅第三次作文中写一个 人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真诚

第四次习作真诚一、写作要求:认真观察生活,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写一写。
二、写作准备1了解什么是真诚真诚的意思是真实诚恳,不虚伪。
近义词有真挚、真切;反义词有虚伪、虚假。
真诚,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都需要真诚,本单元共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写作方法告诉大家:什么是真诚?为什么要真诚?2、回顾课文内容,学习选材及表达1.《用目光倾听》以诗歌的形式,采用第一人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娓娓到来,告诉大家:与人交流需要真诚,而交流时不但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目光看着对方,这是真诚的一种体现。
2.《信任》(1)真诚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课文讲述了“我”和先生到一个无人看管的桃园摘桃子,自觉付钱的事情,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同时也抒发了“被人信任的喜悦之情”。
(2)学写法1.顺序: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2.人称:第一人称。
(3)细节描写:a.准确、及时的告示牌准确无误的引导人们来到桃园。
b.猫和狗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它们被训练的热情好客,善解人意。
c.木桌上的留言,无人看管的钱箱,细节描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3.《修鞋姑娘》(1)以小见大,写了一位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为“我”服务,起初受到“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感动的故事,赞扬了姑娘的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
(2)写法a.倒叙:把事情的结局、高潮、突出的片段放到前头,回过头在写发生在前的事情。
b.人称:第一人称。
c.文章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d.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情,行为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性格特征。
e.对比手法的运用。
4.《九色鹿》(1)神话故事,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落水者,却被落水者出卖,最后受到惩罚,赞美了九色鹿救人不求回报的品质,谴责了落水者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经。
(2)学写法前两篇文章都是从正面来讲述真诚的重要性而本文是从反面告戒大家不真诚的下场,从而反映出做人要真诚。
七年级第四次作文教案

指导
1、有“烦恼”——精心选材;每个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有烦恼,同学们首先回忆成长过程中哭过、烦过、气过、恨过的事情,列在纸上,然后进行回忆,比较、筛选:哪件事是你记忆最深刻的?接下来,在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
2、思“烦恼”——立意深刻;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你如何面对这些烦恼?你的态度,你的思索,你的诉求是什么?务必记住:不可把本次作文当做一次发牢骚的机会,你一定要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以及带来的烦恼,在解决烦恼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写“烦恼”——生动能表现你烦恼的典型事件具体来写,其次要形象的描写在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还可以借助比喻等修辞使语言靓起来。
主备人
刘佑欣
小组成员
徐娟信昌 孙皛 桂英
夏邑县济阳初中作文教案设计
七年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4次作文
作文题目
(写作话题)
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要求
1、题目自拟,但是不能把话题直接作为题目;
2、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但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娇柔做作。
写作训练
目的
这次写作练习是基于教材第一单元的写作要求拟定的。旨在训练同学们从生活中组织材料、选择材料的能力;同时,针对一些同学在写作中不会安排材料的详略、不知道如何使文章写得更有文采等现象,本次写作将进行具体的指导。
第四次作文评讲

提示:
在《狐假虎威》里,凶恶的老虎被 狡猾的狐狸欺骗了、捉弄了,于是,我 们便在此基础上构想出老虎第二次受骗 的故事。当然,根据已有的故事续写新 故事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可以有不 同的结局:可以写老虎继续受骗,也可 以写老虎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听信 狐狸的花言巧语等等。
狐假虎威后传
不知过了多少年,老虎生下来的后代也长成了耀武扬威、大名鼎鼎的森林 之王了!而狐狸的后代,跟他从《狐假虎威》那个故事发生后,老虎咬牙切齿地说: “哼!狐狸呀狐狸,咱们走着瞧。” 过了几天,老虎出去捕捉猎物,真是冤家路窄,迎面碰到 了狐狸,老虎心中不禁暗暗想到:“哈!我报仇的机会来了!” 狐狸一看那老虎的气势,吓得魂都飞了一半。但狐狸毕竟是骗 人的老手,很快镇静下来,脸上堆满媚笑向老虎问好。老虎没 声没气地问他上次为什么要骗他。狐狸委屈地说:“真冤枉啊! 上次没骗您,是上天派我来服侍您的。”油嘴滑舌的狐狸把老 虎又骗了。他眼珠子一转,说:“大王,您的威名远扬。不仅 是动物界,就是人类也没有人不知道您的威名啊!我现在给您 捉跳蚤,好吗?”老虎完全相信了狐狸,任他跳到背上,狐狸 神气地拍拍老虎的头,摸摸老虎的屁股,神气得不得了。 老虎对狐狸相当满意,可他哪里知道,在树后面,草丛中 有许多小动物在盯着他们纷纷议论。就这样,狐狸又靠自己的 智慧逃出了老虎的魔掌,他又以老虎的威名显示了自己。
这次,老虎再也不会相信狐狸的花言巧语。
续写《狐假虎威》
过了10年,老虎去森林抓食物吃,然后老虎就看见了狐狸, 老虎大惊失色,狐狸说:“你还敢把我、吃我吗?老虎说: “狐狸大人,我现在是不会吃你的,因为我现在是非常怕你的 了。”狐狸说:“是吗?”老虎大声对狐狸说:“是的。”
最后狐狸离开了老虎,老虎也回到了家,就开始想:前10 年我和狐狸一起去看动物们,然后就跑了,它们应该是怕我吧, 怎么会怕一只弱小的狐狸呢,虽然它是天上的帝王派来的,但 它只认识我呀?而且它是刚刚来到森的,也没这么多动物知道 它是这么强大的,这只狡猾的狐狸很有可能是在骗我,所以明 天我一定再去找它。 一下子到了明天的早上,老虎又和狐狸见面了,狐狸对老 虎说:“是不是又想挨打呀,想的话就来吧?” 老虎对狐狸说:“我才不和你打呢,你再见一下动物们看 它们怕不怕你。”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考点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考点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dīng níng zhèn dòng lüèguòzhàn kā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īshuài gēyùn liáo kuòdǒu dò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沙_____ 瑰______ 绕______ 披______ 挺_____纱_____ 槐______ 饶______ 坡______ 廷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一层创举名扬中外的人一个薄片来来往往的画一幅轿子相互缠绕的石拱桥一乘名画世界闻名的龙四、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没(___)打(___)(___)(___)不断无(___)无(___)自相(___)(___)(___)(___)之蛙画(___)添(___)1.上面的词语中,“___”表示一点儿忧愁也没有。
类似这种结构的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
2.类似画“~~~”这样结构的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
3.选词填空。
(1)我们应该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就会成为___,见识浅陋。
(2)老师告诉我,这篇作文结尾的几句话有___之嫌,可以把它去掉。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危险危急危重(1)正在十分(________)的关头,我们的增援部队赶到了。
(2)他常常冒着生命(________),深入作战前线采访。
(3)医务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一位(________)病人。
2.发明发现发生(1)牛顿(________)了地球引力。
(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________)了大地震。
第四次作文材料

【作文指导材料】如何写好散文一、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散文作为文体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和电影文学以外的一切文学体裁。
如杂文、随笔、小品、日记、游记、记事文、抒情文、通讯、特写、人物传记等。
狭义散文的概念是:以记事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广阔、形式自由、情理相融而又十分注意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散文的分类我们说的散文,即狭义散文。
它有三类:①记叙散文,即以叙事、记人、写景为基本内容的散文。
在这类散文中,着重的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
例如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
②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为核心的散文。
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③议论散文,即偏重于阐明事理的散文。
它的说理往往是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三、散文写作要求“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四、散文写法介绍1、要精心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提炼和挖掘主题思想。
散文重在表意,因此立意是否精深,将决定散文写作的成败。
文章头等重要的是要提炼好主题思想,有了主题思想,运用辞彩章句,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尽管有一大堆材料,那也不过是“乌合”而已。
鲁迅所说的“选材要严,挖掘要深”,也是提倡在提炼思想上下功夫。
写作散文,就更要明确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若只有一大堆材料,而没有“线”把它们穿起来,这样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即使是一篇千百字的短文,也必须提炼出一个明确的思想,就是说要有一个好的主题,并且要力求把主题搞得深刻些、清新些。
散文写作主要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很少有重大题材。
第四次作文评讲

佳作赏析
• 高三、青春映色 高三、
• 1007班 叶希娟 1007班
•
这是我熟悉又陌生的路途, 这是我熟悉又陌生的路途,从清晨的鱼 肚白到夜幕上缀满繁星, 肚白到夜幕上缀满繁星,似乎万物都随着时 光飞逝,夹带着书声朗朗, 光飞逝,夹带着书声朗朗,我触摸不到路的 尽头,只看见沿途书山一座高过一座, 尽头,只看见沿途书山一座高过一座,壁立 千仞;题海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 千仞;题海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 • 好吧,我要高三了, 好吧,我要高三了,要踏上我青春征途 了!
•
如果青春有一张面孔, 如果青春有一张面孔,那高三应该是最生 动的表情。 动的表情。十七岁之前的少年脸庞该是青涩与 稚气,喜怒形于色, 稚气,喜怒形于色,欢笑与泪水在脸上肆意横 无论怎样都带着年少的轻佻。踏入高三, 行,无论怎样都带着年少的轻佻。踏入高三, 少年的目光在日光之下闪亮, 少年的目光在日光之下闪亮,细微泛起的绒毛 遮掩不住日益凸显的棱角,45度仰起的颔脚张 遮掩不住日益凸显的棱角,45度仰起的颔脚张 扬着十八岁独有的骄傲,我们学会了不轻易哭, 扬着十八岁独有的骄傲,我们学会了不轻易哭, 不张狂地笑,把所有的心事都关进紧锁的眉宇, 不张狂地笑,把所有的心事都关进紧锁的眉宇, 抿紧嘴角,抬高头颅,那一种生动,叫做倔强, 抿紧嘴角,抬高头颅,那一种生动,叫做倔强, 倔强地坚持,倔强地埋头课本, 倔强地坚持,倔强地埋头课本,倔强地将目光 放到远方,倔强地咬紧牙关向前冲, 放到远方,倔强地咬紧牙关向前冲,纵使遍体 鳞伤,头破血流,我们高三了,我们十八岁了, 鳞伤,头破血流,我们高三了,我们十八岁了, 我们奋斗着, 我们奋斗着,用那一种倔强为我们的青春绚烂 上色。 上色。
•
如果青春只是一盒听到转不动的卡带, 如果青春只是一盒听到转不动的卡带, 那高三的旋律应该最是激昂。 那高三的旋律应该最是激昂。我迈着娴熟 的舞步拿笔在纸上旋转, 的舞步拿笔在纸上旋转,突然而至的鼓点 险些将我阵脚打乱。 险些将我阵脚打乱。一本本加高摞厚的资 一道道等待求解的习题, 料,一道道等待求解的习题,像极了一个 个满怀期待的舞伴等着我的青睐, 个满怀期待的舞伴等着我的青睐,目不暇 眼花缭乱。还好, 接,眼花缭乱。还好,各个老师像极棒的 DJ, DJ,用最高亢又最适合的节奏带领我们跳 这一支舞,这不是独舞, 这一支舞,这不是独舞,是一支充满阳光 活力的集体舞,在高三激昂旋律之上, 活力的集体舞,在高三激昂旋律之上,我 们回旋着青春的裙摆, 们回旋着青春的裙摆,蓄积着一次华丽的 跳跃。 跳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范例及训练作文题目材料: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
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从5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审题五句话的立意角度:(1)“自由需要约束”(2)“成功必然经历挫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3)(4)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取向:“知错就改”和“人的美关键是内在而非外在”;(5)自由发挥的空间稍大些,可把其中的一句话----“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作为话题。
这五个角度都不是近年常见的那种独词或短语的表述形式,角度的具体内容需要考生去理解和概括。
比如第五个角度,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看似较大,但在审题过程中须对关键词“永远”认真咀嚼,不能理解成“生活不会毫无意义”、“生活是充满意义的”等等,正确的理解是目前正遭遇困难,不要消极,应正视挫折、乐观期待、积极进取。
例文一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孩子,你即将离开我,面对这个世界。
作为母亲,我只想对你说一句话,那就是:飞翔,哪怕翅膀断了!人生之路,必有坎坷,一路走来,你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总是赢家。
但是,你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梦,无论遭遇到什么。
因为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你自己的英雄。
还记得桑兰吗?那个瘫痪不哭,用微笑征服世界的女孩儿。
面对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她坦然地看待这一切。
当时,你说你要成为像她一样坚强的人,孩子,我希望你能始终记住你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一个坚强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你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一路上,也许你会被绊倒,会被欺骗,会被蔑视……但是,请你自信乐观,甚至学会着去感激这一切: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加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抛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激一切值得你感激的人或事。
孩子,你应随时记住,痛苦是必须的,你应当以一颗乐观之心面对一切,以你的微笑征服这个世界。
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
也许你会遭遇不幸,它们使你难过、懊丧、甚至想逼你放弃理想。
但是,请你记住:心若在,梦就在。
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希望你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展现自己亮丽的风采。
孩子,拼搏才会成功。
长路漫漫,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想象一下,假如铅笔不经历刀削般的疼痛,怎能写出美丽的文字?种子不经历破壳的疼痛,怎能绽放出甘美的笑容?蛹儿不经历破茧挣扎的疼痛,怎能化作蝴蝶,翩翩于天空轻扇羽翼?孩子,请不要害怕痛苦,因为挣扎过后,你便能破茧而出,凌羽飞翔。
孩子,请记住:飞翔,哪怕翅膀断了。
最后,用心祝愿你成为真正的英雄,绽放属于你的光彩。
点评:这是一篇巧用比拟方式写就的独白式散文,考生以独特的视角将文题的寓意,在虚设的抒情主人公——“母亲”娓娓的内心独白中,作了最好的诠释,这无疑是文章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最高明的亮点。
行文过程中,考生摒弃了惯常的思维方式,将大量的概括性材料以抒情的笔调和酣畅的排比句式淋漓呈现,让人在赞叹其飞扬文采的同时,亦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材料融合能力拍案。
例文二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浸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人生就如鹰一般,只有经过了无数次的跌落,才能练就强硬的翅膀搏击蓝天……是的,人生中少不了暴雨的侵蚀,冰霜的摧残,狂风的袭击。
然而,经过了这种种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获得了更新的生命,会由衷地感叹,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几何时,看透了天边云卷云舒,听熟了耳畔潮起潮落,赏惯了庭院花开花花谢,于是,当望见那只竭力换气要破茧而出的蛾时,心中不觉升起怜悯之情,剪破了茧,让蛾能够“顺利”飞出,可是我错了,破茧而出的蛾死了,静静地躺在那里,永远安息了。
它是由于我的不忍而没能经受刀削般的疼痛,没有经历过磨难。
我内疚,我自责,我想像着蛾儿化作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如此美好的生命啊!不觉眼眶湿润了,万千思绪在脑海中浮现:蛾是要经过挫折与磨难的啊,只有在那时丰富了翅膀的承载力,磨练了蛾的意志,才能化身美的象征,获得更新的生命啊!哦,懂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夕阳渐渐陨落,只留下一片余晖化作天边的晚霞,洒落片片金光沉落在碧波之间,微风吹指湖现,泛起层层涟漪。
我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湖岸一丛郁郁葱葱的小草,在微风下摇晃着小脑袋,不觉心旷神怡:如此充满生机的生命啊,透过它们的美好,我看到了种子在阴暗潮湿中拼搏,尽管浑身伤痕累累,但它们仍不放弃,执着追逐自己的梦,在百般的疼痛煎熬下,它们才冲破了土层,生机勃发!哦,懂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曾读过一句话:你可能会经常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是必须是,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这是制造者对铅笔的劝勉。
的确,人生总会遇到挫折与磨难,但这是必须的,我们要从容面对,凭着自己的勇敢去获得更新的生命。
阳光总在风雨后!点评:有不少同学都喜欢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做自己文章的标题,然而,能像本文的作者这样把一句老歌唱新唱活的却不多见。
文章最突出的亮点在于,考生借用诗般的意象来诠释主题。
茶、鹰、云、潮、花、飞蛾、小草……都被赋予了鲜活的性格或品质,它们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文章主题就是在这样的合力作用下得到彰显的。
同时,“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数次反复,巧妙地体现了文章的抒情层次,使文章脉络异常清晰。
例文三蜗牛·痕迹·我看着蜗牛在阳台上缓缓爬过,我的视线就被它吸引住了。
不是因为讨厌它,而是对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线”产生了兴趣。
我不清楚小小的蜗牛要到哪儿去,但它分泌的粘液却告诉我它已经到过了这里。
这是它留下的痕迹,对于它,我的心里竟产生了一丝敬佩。
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缓缓前进着,我知道前方困难随处可见,讨厌的绊脚石也会越来越多。
身边的朋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帮助我了,我只拥有一份信念,打垮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终点的信念。
我要将我的脚印留在探究的路上。
蜗牛已爬过了阳台,它正在向屋顶出发。
缓慢的它显得更慢了,小心翼翼地,勇敢地向上爬行,它身后的痕迹依旧存在,让人联想到了它前进的艰辛。
我很想帮它一把,刚想伸出手却又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脑中蹦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没有经历艰难的过程,胜利的终点对于它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沉浸在一片茫茫题海中,想空闲一下,手中的笔却迟迟不肯放下。
休息之余,想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想到堆积如山的作业,心中一阵乏闷,怪自己太笨,不懂得“复制”别人的作业,让自己轻松一下,可这个念头才一出世,就被理智给抹杀了。
是啊!我要的是成绩,并不是那纸上的答案。
夕阳西下,柔和的金色光芒洒满了大地,魄的墙也变成了金色。
小小的蜗牛还在努力地向上爬着。
我几乎已经不能找到那小小的一点了。
但我知道,它一定会到达屋顶的。
它身后那条长长的痕迹见证了它的努力,也让我明白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时光飞逝,中考的日子转眼已经到了。
以前的艰辛已化作了动力,我心中那不变的信念让我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我的终点似乎也一片光明。
蜗牛如我,在不懈地努力着。
我似蜗牛,为小小的梦不断拼搏着……蜗牛告诉我,当你在梦想的途中脚踏实地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未来才能绽放光彩。
点评:这是一篇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的散文小品,我们发现考生驾驭文体和结构文章的能力很强,巧妙地将让“蜗牛”与“我”两条线索并行,并以“痕迹”作为全文行文的线索,恰到好处而不着痕迹地与命题紧紧联结,十分高明。
考生特别关注营造气氛,“夕阳西下”一段像一抹亮彩缀在文中,在渲染蜗牛品格的同时,也巧妙地展示考生的语言功底。
同时,短句短段,更使全文文风清新,例文四痛苦绽放美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于痛苦的经历后,那绽放的永恒的美丽。
——题记鹰是天空中的帝王,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
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与折磨!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还未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往上飞,当然,不能飞的鹰将被活活摔死。
这仅仅是一道工序,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上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
它将是浩瀚天空中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但它的后半生,使人无不惊羡它的魄力和逼人的气势。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我看过《感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人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美,我甚至被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魏青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邰丽华于无声中体现人性的壮美;黄伯云“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他们都是在无数的痛苦后,人性所表现出来的高潮与美丽。
记得洪战辉说过:“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搏得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他之所以能从一个无人抚养的孩子成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相信他一定经历了别人无法想像的痛苦。
他们之所以感动了我们,不是因为他们现实的成就与名声,而是他们那让人潸然泪下的痛苦经历。
是的!痛苦绽放美丽!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不敢下面去迎接痛苦,避开它。
那么你将不仅是一个很脆弱的人,更是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你的生命将永远暗淡无光,将在黑色中结束。
记住!痛苦绽放美丽,或许,你人生的痛苦越多,你的人生就会更加美丽。
点评: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考生善用类比,引“鹰”入文,并由“鹰”而人,写那些“大写”的人,写那些感动过每一个国人的当代英雄。
真实、典型、时代气息浓郁,考生的选材闪耀智慧的光芒;排比、类比、对比,精练周密而不失华美的语句极显考生的写作功底;在“痛苦绽放美丽”不断的间隔反复中螺旋上升展开论证,鞭辟的论证展现考生严密的逻辑。
例文五任尔东西南北风六月的午后,风很大,窗外的小树被没有方向的狂风吹得东倒西歪,我清晰地感受到它的苦楚,因为我几星期前的伤痛在一片迷茫的风雨中拉开了内幕:参加数学竞赛的失利,参加重高保送生考试的失常,坐在教室里等待中考的最后裁决,却因长年做竞赛题忽略了基础,怎么也补不上。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生活就将这样毫无意义地进行下去吗?而如今,看着风雨中命运不能自主的小树,我更疑惑了。
恍惚间,我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诗人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