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工业制备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有机合成实验操作技术;2.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3.熟悉有机溶剂的分离与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CH3COOC2H5+CH3COOH⇌CH3COOCH2CH3+CH3COOH2反应条件:酯的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当在适当的条件下(酸酐过量、低温)反应进行,可以促使产率高。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1.准备实验室所需的器材,包括冷水浴、烧杯、漏斗、试管等;2.准备所需试剂,包括乙酸酐、乙醇、浓硫酸等。

步骤二:制备反应混合液1.在烧杯中取一定量的乙酸酐;2.慢慢地加入质量分数不超过95%的乙醇,同时搅拌溶解。

步骤三:加入催化剂1.往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作为催化剂;2.用玻璃杯欠液棒调匀混合液。

步骤四:加热反应1.将烧杯放置在冷水浴中,控制温度在60-70℃之间;2.在搅拌的同时,加热30分钟使反应进行。

步骤五:分离乙酸乙酯和残余溶液1.将反应烧杯取出冷却;2.将烧杯中的混合液倒入漏斗中,分离出乙酸乙酯与水的两层。

步骤六:提取乙酸乙酯1.使用干净的试管或烧杯,将乙酸乙酯一层倒入其中;2.使用干净纸巾或滤纸吸干残留的水分。

步骤七:蒸馏纯化1.将提取得到的乙酸乙酯倒入蒸馏设备中进行纯化;2.加热蒸馏瓶,收集沸点在75℃左右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经过蒸馏纯化后,获得了透明无色的乙酸乙酯液体。

实验讨论与总结: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许多化学和工业领域。

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中,硫酸作为催化剂,可以促进酸酐与醇的反应。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反应的高效率和高产率。

此外,在分离和提取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干净度,以确保获得纯净的乙酸乙酯产品。

实验中还存在一些改进空间,例如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催化剂或改变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率或加速反应速率。

此外,蒸馏纯化的效果也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过控制温度和回收率,提高获得纯净乙酸乙酯的效果。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一、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水溶性低、挥发性强、具有水果香味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药、涂料、香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乙酸乙酯的制备一般采用醋酸与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醇与酸酐(或酸)反应生成酯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醋酸、乙醇、硫酸、蒸馏水、容量瓶、分液漏斗、试管等。

2. 酯化反应a. 在容量瓶中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醋酸和乙醇,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如1:1。

b. 在酯化反应中添加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并充分搅拌混合。

c.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以调节反应温度。

d. 放置反应瓶在恒温水浴中,控制温度在50-60摄氏度之间,进行反应。

3. 蒸馏分离a.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

b.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轻轻摇动分液漏斗,使酯与水充分混合。

c. 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分为两层,上层为酯层,下层为水层。

d. 打开分液漏斗的放液管,将上层的酯层分离收集。

4. 蒸馏纯化a. 将收集到的酯层放入蒸馏烧瓶中。

b. 进行蒸馏操作,将酯层加热至沸腾,蒸馏收集沸腾温度为77摄氏度的乙酸乙酯。

c. 蒸馏过程中,收集沸腾温度范围内的馏出液,并进行收集。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2. 实验操作要仔细,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3. 酯化反应中的硫酸催化剂要少量添加,过量会对产物质量产生影响。

4. 蒸馏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产物损失或杂质进入。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制备得到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中应包括产率的计算和对产物的鉴定及纯度检验。

产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待定量法进行,将所得产物与理论产量进行比较,计算出产率百分比。

对产物的鉴定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等仪器进行检测,确保产物的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水果香味,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涂料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乙酸、乙醇、硫酸、酒精灯、冷却器、滴管等。

实验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酸催化、酯化反应、分离纯化。

实验步骤第一步:酸催化首先,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定量的乙酸和乙醇,分别加入两个干净的试管中。

然后,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50-60摄氏度。

接着,将一滴硫酸滴入乙酸试管中,并迅速将两个试管连在一起,通过冷却器连接。

第二步:酯化反应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将乙酸试管中的液体缓慢滴入乙醇试管中,并同时加热。

反应进行时,观察到试管中产生了白色的沉淀,这是硫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硫酸乙酯。

继续加热,直至反应完全进行。

第三步:分离纯化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取出,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轻轻摇晃分液漏斗,使两相液体充分混合。

等待一段时间,直至两相分离。

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放液口,将底层的水层倒掉,留下上层的有机相。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

观察到酯化反应进行时,产生了白色的沉淀,这是硫酸与乙醇反应生成的硫酸乙酯。

在分离纯化步骤中,通过分液漏斗将乙酸乙酯与水分离,得到了纯净的乙酸乙酯。

实验中,我们还探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在酸催化的条件下,反应温度的选择对产率起着重要作用。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产率下降,因为乙酸乙酯易于挥发。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反应速率,影响反应的进行。

因此,适宜的反应温度是保证高产率的关键。

此外,反应时间也对产率有影响。

反应时间过短,反应还未完全进行,产率自然较低。

反应时间过长,反应可能过度进行,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合理控制反应时间,确保反应充分进行,是提高产率的关键。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酸乙酯,并探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1. 反应方程式:
乙酸 + 乙醇⇌乙酸乙酯 + 水。

2. 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是通过酯化反应实现的。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需要乙酸和乙醇作为反应物,酸作为催化剂。

3. 催化剂: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氯化亚砜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提供质子(H+),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

4. 反应条件:
酯化反应通常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酒精的沸点以下。

反应容器中的乙酸和乙醇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然后加入酸催化剂,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生成的乙酸乙酯可以通过蒸馏提取。

5. 原理分析:
酯化反应是一个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乙酸中
的羧基(-COOH)和乙醇中的羟基(-OH)发生缩合,生成乙酸乙酯。

反应的平衡常数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产物的生成量。

6. 应用:
乙酸乙酯广泛应用于溶剂、涂料、油墨、胶水、香水等工业领域。

它具有低毒性、挥发性好、溶解力强等特点,在化学实验室中
也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

总结起来,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通过酸催化的酯化反应,乙
酸和乙醇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制备乙酸乙酯需
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同时控制反应时间和摩尔比例,
以提高产率和纯度。

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制备⼄酸⼄酯的⽅法制备⼄酸⼄酯的⼯业⽅法摘要:⼄酸⼄酯是⼀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应⽤⽐较⼴泛,世界需求量很⼤。

其主要⼯业制备⽅法有⼄酸酯化法、⼄醛缩合法、⼄醇脱氢法和⼄烯加成法。

本⽂介绍了四种制法的反应原理和⼯艺特点,结合当代社会精细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对这⼏种制法进⾏⽐较分析。

关键字:⼄酸⼄酯酯化反应反应机理⼄醛缩合⼄醇脱氢⼄烯加成1.前⾔精细化⼯产品(即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的化⼯产品。

精细化⼯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途⼴、产业关联度⼤,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业和⾼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发展精细化⼯已成为我国调整化学⼯业结构、提升化学⼯业产业能级和扩⼤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1]。

⼄酸⼄酯( EA),⼜名醋酸⼄酯,作为⼀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应⽤较为⼴泛,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快⼲性,被⼴泛⽤于醋酸纤维、⼄基纤维、氯化橡胶、⼄烯树酯、⼄酸纤维树酯、合成橡胶等⽣产;也可⽤于⽣产复印机⽤液体硝基纤维墨⽔;在纺织⼯业中⽤作清洗剂;⾷品⼯业中⽤作特殊改性酒精的⾹味萃取剂;⾹料⼯业中是重要的⾹料添加剂,可作为调⾹剂的组分。

此外,⼄酸⼄酯也可⽤作黏合剂的溶剂、油漆的稀释剂以及制造药物、染料的原料。

近年来⼄酸⼄酯在国内外的应⽤增长较快,1990-2000年间,国内⽣产能⼒年均增长率在14%左右,产量年均增长10%。

近⼏年国内⼄酸⼄酯的⽣产能⼒及产量虽在迅速上升,但进⼝量却有增⽆减,⼄酸⼄酯是⽬前国内进⼝量较⼤的有机化⼯产品,国内的⽣产能⼒虽⽐较⼤,但多数装置规模⼩,不具竞争⼒,在技术和成本上⽆法与⼤型装置抗衡,将逐步被淘汰。

虽然⽬前国内的⽣产企业也在不断改进技术、扩⼤⽣产规模,国外公司也进⼊中国通过建⽴合资企业建设先进的⼄酸酯类⽣产装置,但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建筑、汽车等⾏业在未来⼏年内的强劲发展,必定推动国内⼄酸酯类的需求[2-4]。

2.⼯业制法⼄酸⼄酯⼯业化⽣产⽅法主要有⼄酸酯化法、⼄醛缩合法、⼄醇脱氢法,以及⼄烯加成法等[5]。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俗称醋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它具有水溶性差、挥发性好、溶解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黏剂、塑料等工业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索最佳制备条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酯交换反应的基本原理;2.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3. 调节反应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条件进行实验。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a. 250 mL圆底烧瓶;b. 磁力搅拌器;c. 冷却器;d. 气液分离漏斗。

2. 实验药品和试剂:a. 乙酸酐(化学纯);b. 乙醇(99%浓度);c . 硫酸乙酯(用于分离废气)。

3. 实验步骤:a. 将100 mL乙酸酐倒入250 mL的圆底烧瓶中;b. 加入等量的乙醇,并加入少量的醇酸催化剂;c. 将烧瓶放入磁力搅拌器上,并开启搅拌;d. 将冷却器连接至烧瓶上,并开始加热乙酸酯化反应;e.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气液分离漏斗中,收集上层的乙酸乙酯;f. 将底层的溶于硫酸乙酯的废气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本实验中,我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多次试验,以下为其中一次的实验数据。

反应条件:- 乙酸酐:乙醇摩尔比例为1:1;- 反应时间:60分钟;- 反应温度:60℃;- 催化剂:硫酸。

观察到的现象:在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出现沉淀物,并在烧瓶壁上有气泡释放。

反应结束后,分离漏斗中收集到了透明的乙酸乙酯。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的产率和原料的消耗量。

通过重复实验并改变不同反应条件,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乙酸乙酯产率和反应速率,找出最佳制备条件。

五、实验结论1. 乙酸乙酯可以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2. 反应条件的选择对乙酸乙酯的产率有显著影响;3. 通过调节乙酸酐和乙醇的摩尔比例、反应时间和温度,可以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条件。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并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其制备主要通过酯化反应完成。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酯基来源于乙酸,醇基来源于乙醇。

反应过程中,通过供给足够的热量使反应进行,并以醋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酯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乙酸 + 乙醇→ 乙酸乙酯 + 水本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反应温度对乙酸乙酯产量的影响。

反应过程中,我们将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产量差异。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

将乙酸、乙醇、醋酸、硫酸、漏斗、反应瓶、冷却器等设备和试剂准备齐全,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将50ml乙酸、50ml乙醇和2ml醋酸加入100ml的反应瓶中。

3.向反应瓶中加入少量的硫酸,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液体。

4.在实验室的互感器装置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分别为60°C、70°C、80°C和90°C。

5.将反应瓶放入恒温槽中,并将温度设置为所需的实验温度。

6.在反应开始后的一小时内,观察反应的进行情况,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和气体的释放来判断反应是否进行。

7.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从恒温槽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8.将乙酸乙酯移到干燥剂中,过滤掉剩余的杂质。

9.将产物收集并称重,计算产物的产率。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分别在60°C、70°C、80°C和90°C下进行了酯化反应。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反应温度 (°C)产物产量 (g)6018.57022.38025.69021.7结论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乙酸乙酯的产量也有相应的增加。

然而,在90°C条件下,产量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高温下,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速率加快,但也容易造成副反应的发生,导致产物的减少。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但硫酸的使用量过大可能会影响产物的纯度。

乙酸乙酯的几种制备方法

乙酸乙酯的几种制备方法

乙酸乙酯的几种制备方法
1.乙酸乙酯的交换反应制备法
乙酸乙酯的交换反应制备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是乙酸和乙醇,交换反应可以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当把乙酸和乙醇混合在一起时,乙酸水溶液中的乙酸会与乙醇中的乙醇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结晶:
C2H5OH+CH3COOH→CH3COOCH2CH3+NaOH
把乙酸乙酯、氢氧化钠沉淀分离,再经过精馏、过滤等工艺处理,最终即可得到用于后续应用的乙酸乙酯产品。

2.乙酸乙酯的外加电解法
外加电解法也可以用来制备乙酸乙酯,主要原料可以是乙酸和乙醇,也可以是乙酸和乙醛,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乙酸和乙醇或乙醛混合后将其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在混合物上加载阳极和阴极,而后在电压作用下,乙酸水溶液中的乙酸离子与乙醇或乙醛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及碳酸:
CH3COOH+C2H5OH→CH3COOCH2CH3+HCOONa
通过过滤等工艺处理,最终即可得到用于后续应用的乙酸乙酯产品。

3.乙酸乙酯的加压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备乙酸乙酯的工业方法研究摘要: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应用比较广泛,世界需求量很大。

其主要工业制备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烯加成法。

本文介绍了四种制法的反应原理和工艺特点,结合当代社会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特点对这几种制法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字:乙酸乙酯酯化反应反应机理乙醛缩合乙醇脱氢乙烯加成Abstract: Ethyl acetate is an important fine chemicals,it is used widely in the world and in great demand.The main industrial preparation of ethyl acetate are acid esterification,oxidation of acetaldehyde,ethanol dehydrogenation and ethylene-plus method.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the reaction system of law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With contemporary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we compare these various methods .Keywords: ethyl acetate、esterification、reaction mechanis、aldehyde condensation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ol、Addition of ethylene1.前言精细化工产品(即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我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1]。

乙酸乙酯( EA),又名醋酸乙酯,作为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快干性,被广泛用于醋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乙烯树酯、乙酸纤维树酯、合成橡胶等生产;也可用于生产复印机用液体硝基纤维墨水;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清洗剂;食品工业中用作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剂;香料工业中是重要的香料添加剂,可作为调香剂的组分。

此外,乙酸乙酯也可用作黏合剂的溶剂、油漆的稀释剂以及制造药物、染料的原料。

近年来乙酸乙酯在国内外的应用增长较快,1990-2000年间,国内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在14%左右,产量年均增长10%。

近几年国内乙酸乙酯的生产能力及产量虽在迅速上升,但进口量却有增无减,乙酸乙酯是目前国内进口量较大的有机化工产品,国内的生产能力虽比较大,但多数装置规模小,不具竞争力,在技术和成本上无法与大型装置抗衡,将逐步被淘汰。

虽然目前国内的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国外公司也进入中国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建设先进的乙酸酯类生产装置,但国内快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建筑、汽车等行业在未来几年内的强劲发展,必定推动国内乙酸酯类的需求[2-4]。

2.工业制法乙酸乙酯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以及乙烯加成法等[5]。

2.1 乙酸酯化法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2H5 OH+ CH3COOH CH3COOC2 H5+ H2 O其机理如下图1所示图1 由乙醇和乙酸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仔细分析酯化机理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浓硫酸提供的H+ ,因此,只要是质子酸,如常见的其他质子酸HCl 、HNO 3、H 3PO 4在理论上都能起催化作用。

此法又有间歇法和连续法工艺,无论是间歇法还是连续法大都使用硫酸做催化剂。

该法存在以下缺点:反应温度高、乙酸利用率低、易发生副反应、设备腐蚀、废液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

然而,由于这种生产工艺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酸利用率低、易发生副反应、腐蚀设备、废液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在催化剂方面和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如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杂多酸和固体超强酸等来代替硫酸,以解决设备腐蚀和污染问题,但这些催化剂催化活性下降快,催化效率较低,成本高,以及与现有工艺的适用性等问题,至今没有实现工业化。

2.2 乙醛缩合法在乙醇铝催化剂作用下,在0-20℃时乙醛自动氧化缩合成乙酸乙酯,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 3CHO CH 3COOC 2H 5上述方法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中间实验的基础上刚实现万吨级工业化,所以技术指标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该法不存在大量水的共沸问题,容易得到纯度为99.5%以上的优级品。

因而,与直接酯化法比,该法具有下列优点: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转化率和乙酸乙酯的收率高、原料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但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催化剂制备技术难度较大且在水中易被水解;二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需要用温度较低的冰盐水冷却。

2.3 乙醇氧化法从原料的来源和成本分析,以乙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较合理、廉价。

乙醇氧化法按其反应机理可分为2种双功能催化剂体系。

2.3.1 氧气参与反应采用Pd-Cu/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50℃,乙醇被氧化为乙酯乙酯,其机理如下:Al(OC 2H 5)0-20℃C 2H 5OH+½O 2 CH 3CHO+ H 2 O CH 3CHO+½O 2 CH3 COOHC 2H 5 OH+ CH 3COOH CH 3COOC 2H 5 + H 2O2.3.2 无氧气参与反应以Cu/ CoO/ ZnO/ A l2O 3混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乙醇在碱中心上脱氢为乙醛,乙醛在水的参与下通过酸碱协同作用歧化为乙酸和乙醇,乙酸和乙醇再在酸中心上酯化为乙酸乙酯。

其机理如下[7]:C 2H 5OH CH 3CHO+ H 22CH 3 CHO+ H 2O C 2 H 5 OH+ CH 3COOHC 2H 5 OH+ CH 3COOH CH 3COOC 2 H5 + H 2 O歧化反应所需的水来自原料乙醇中的水分,酯化反应所产生的水又可循环使用,是一种具有产率高、无腐蚀和原料成本低廉的合成路线。

使用这种催化剂并同时采用先进后处理技术的整套工业装置在山东临沐化肥厂正式投产运行,单程转化率66%以上,单程选择性92% 以上,产品纯度99% 以上。

但该方法存在着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复杂性, 除了目标产物乙酸乙酯外,还生成醚、醛、酸和4 碳以上的酯。

因此,进一步调变催化剂组分以改善其催化性能,特别是提高其选择性仍是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2.4 乙烯加成法采用负载在二氧化硅等载体上的杂多酸金属盐或杂多酸为催化剂,乙酸和乙烯在反应温度为150℃ 、压力为1.0MPa 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H 3 COOH+ C 2 H 4 CH 3COOC 2H 5上述反应过程在多段管状反应器中进,在每段之间移走反应热以抑制副反应Pd-Cu Pd-Cu酸脱氢歧化酯化150℃1.0Mpa的发生。

该反应乙酸的单程转化率为66%,以乙烯计乙酸乙酯的选择性94%。

由于直接利用丰富的乙烯原料,因而能降低生产成本。

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开发了该生产工艺,1998 年在印度尼西亚迈拉库地区采用日本昭和电工专利技术建成了50 kt / a 生产装置[ 8] 。

3.结论中国精细化工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

特别是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重复建设严重,低档产品居多,精细化率低,附加值不高,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配置效率不高等严重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因此,中国精细化工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加大科技创新,开展技术前瞻研究,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完善配套措施,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淘汰、削减或限制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对乙酸乙酯需求的增长率很高,要满足市场需求不能仅靠进口,因此我们应该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统一规划;坚持技术开发与市场开发同步进行;加大科技投入、集中科技力量;加强国际合作[9]。

根据我国现状,现在常用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合法、乙醇脱氢法,以及乙烯加成法,比较这四种制备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生产乙酸乙酯的各种方法中,乙醛法、乙烯法和酯化法均为成熟的工艺路线并且能得到高质量的乙酸乙酯产品,而酯化法生产工艺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酸利用率低、易发生副反应、腐蚀设备、废液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的难度相对较大等缺点,在国际上是属于被淘汰的工艺路线[10]。

(2)乙醇脱氢法存在着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复杂性,除了目标产物乙酸乙酯外,还生成醚、醛、酸和4 碳以上的酯。

因此,进一步调变催化剂组分以改善其催化性能,特别是提高其选择性仍是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3)按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分析,乙酸乙酯的生产成本依次为乙醛法、乙烯法和酯化法。

其中,酯化法的生产成本高很多,所以乙醛法和乙烯法比酯化法更有市场竞争力。

乙烯法因其工艺特点,在同规模装置中总投资最高。

乙醛法生产乙酸乙酯的总投资最低,装置建设的难度小,建设周期短。

(4)乙醛缩合法法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装置,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工艺路线应该是投资少、成本低、质量能得到保证的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乙醛原料供应要保证[11],乙醛法生产乙酸乙酯能在我国得到更大的发展。

4.参考文献[1] 李小强,李留刚,关民普.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J]. 科技信息,2011,(23) .[2] 刘怡励,郑宝山. 国内外乙酸乙酯市场综述[J]. 化工技术经济, 2003,(01) .[3] 李涛,曹晓岚. 乙酸乙酯的生产及市场[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2,(09) .[4] 王军,刘文彬,谭淑媛. 乙酸乙酯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 应用科技,2003,(03)[5] 刘明, 乙酸乙酯的市场需求与生产方法,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4(5).[6] 傅锦坤,郑荣辉,曾金龙. 合成乙酸乙酯的方法及其催化剂[J].福建化工,1997(2):1-4.[7] 潘伟雄,石油化工,1991,(5): 330-336.[8] 李雄,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1): 19-22.[9] 史群策,张廷芹,张艳丽.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石油化工, 2000,(04) .[10] 刘文彬,钱徐萍. 乙酸乙酯生产技术对比[J]. 化学与粘合, 2003,(04) .[11] 李雄.几种工业乙酸乙酯制备方法的技术经济对比[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1(17):1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