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3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满分作文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满分作文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满分作文:美在不期而遇这是一次真正的不期而遇,因为是不期而遇而显得尤为的美。

我不愿把它说成邂逅,一次美丽的邂逅或许更值得期待,但邂逅多少带着点暧昧,邂逅之后,往往会留下挥之不去的忧伤。

而我当时的心境,却如那一渠清水,清亮而明丽。

因为是周六,不用担心要上自习而感觉时间紧迫,也不用为第二天上什么课而有急着备课的压力,校园在我闲散的心情中远去,我慵懒地散着步子,走在空旷下来的田野上,终于注意到这是一个多么优雅的黄昏。

校园地处郊区,出门便是宽阔的车江大坝,没有城市的噪音与污染,四季的颜色在这里明析交替,农人的耕耘,作物的生长,每日都可尽收眼底,让你觉得虽不曾亲临田间劳作,却仿佛历经着两份生活。

可是,一个学期快结束了,每次都是骑着车匆匆赶路,从油菜花香,到蛙声成片,到黄瓜满栅,到禾苗青青,稻田里的热闹在身边一场一场地更迭,我却一直都不曾亲近过、不曾用心体悟过。

傍晚的凉风习习吹来,四周是宽阔的绿色,西去的阳光映在远处的白墙暖木上,像一抹温柔的笑意。

校门口有两家卖盒饭的,学生们疏疏落落地到此就餐。

我想这便是周末,周末的曲调是舒缓的箫音,我何不好好享受一下这支悠扬的箫曲呢?不想再忙前忙后的去准备晚餐,我也打了个盒饭,避开车来车往的大道,向着那片禾苗青青的田野走去,就让我沿着阡陌交通的田埂一边玩耍一边回家吧。

我不知道这片田野哪一条小路可以通到我的住处,但我相信一定有,凭我小时候的经验,纵横交错的田埂再怎么错综复杂也不会让人迷路。

没走多远,我便发现一沟水渠。

水很满,看着汪汪流淌的水,你似乎可以听到禾苗正滋滋地往上生长。

水也很干净,带着雨后的一点微浊,更显出一种琥珀的迷人色彩。

有一条小小却平整的水泥便道随着水渠一直延伸,我想一定能由此走回我的住处。

可是,我不想就这样离开,我突然想要坐在这水渠边上,就着这一渠清水,就着满目的绿色吃我的晚餐。

我脱下鞋,坐在水渠边上,让双脚荡进水里,然后打开盒饭吃起来。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45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3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n) 首低眉(hà(A.迸溅(bènɡ) 勾当ɡōu) 颔...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 ...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A.玷污诡秘辨伪去妄 B.嬉戏嗔视待才放旷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C.幅射旁骛险象迭生 D.沉湎屏障再劫难逃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薄: (2)求: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2)微斯人,吾谁与归?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中考语文说明

2013年中考语文说明

语文说明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要求,结合我市初中学段的教学实际,为了使初中毕业年级的广大师生能针对性更强地进行语文中考复习,特制定本考试说明。

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是以初中《语文课标》为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以能力考查为命题方向。

因此,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力求能检测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并对初中语文教学要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I.命题原则为了贯彻落实《语文课标》精神,全面促进初中语文教学,高中招生考试命题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原则:通过考查初中语文字、词、句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引导学生夯实语文基础。

2.积累性原则:通过考查初中课本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积淀语言,传承文化,引导学生加强语文修养,陶冶情操。

3.理解性原则:通过考查学生对优美的现代文,浅易的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4.运用性原则:通过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认知发展和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字表达能力。

Ⅱ.考试要求高中招生考试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试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三种能力表现为三个层级。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主要要求熟记所学常用汉字,了解常用词语用法和必要的文学常识,能正确默写古诗词和课文要求背诵的段落。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解释、概括所学知识和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

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要求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于说话、阅读和写作的实践。

三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以《语文课标》要求为依据,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七~九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知识为范围,着重考查学生三方面能力:语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

哈尔滨:中考《考试说明》

哈尔滨:中考《考试说明》

哈尔滨:中考《考试说明》今年是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的首次中考,究竟中考怎么考?师生和家长心里都没有底。

由哈市招考办组织相关教师历时3个月编写、审定的中考《考试说明》已于15日下发到教师和学生手中。

《考试说明》确定了今年中考的试题题型和难度系数,并注明考试的变化,给准备复习备考的师生指明考试方向。

当日对哈市教育局副局长丛传忠进行了,帮考生、家长和教师解读《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

三个理由促《说明》出台“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编写的依据和20XX年中考命题的依据,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准绳。

但是,它和使用旧教材时参照的“教学大纲”相比弹性较大。

一种情形是,即使是一个版本,“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却未涉及;第二种情形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

上述两种情形和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等存在较大差异,给师生带来了困惑,而《说明》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比较笼统,需要把知识内容再进行明确和细化。

而《说明》就做到了这一点,并将此做为考试范围,确保考试内容不超纲、不超线,这样就使学生、教师在复习中有了目标和遵循,克服复习工作的“盲目性”。

“新课程标准”对题型,试卷结构,考试时间,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不能也无法提出具体要求。

而《说明》却对这些都给出了明确说法。

体现“六个结合统一”《说明》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命题原则,二是考试范围,三是考试内容,四是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五是参考题型示例。

同时《说明》体现了“六个结合统一”:新理念和原“考试说明”的结合统一。

《说明》的编写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引导下,吸纳和继承了使用多年的原《考试说明》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在知识目标上。

复习指导与教学引领结合统一。

《说明》既是指导20XX年中考复习的指导书,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引领书。

因为《说明》中的理念、学习目标、复习内容、参考题型示例等,对新课程教学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和具体的操作性。

哈尔滨名师解析中考《考试说明》命题——语文篇

哈尔滨名师解析中考《考试说明》命题——语文篇

哈尔滨名师解析中考《考试说明》命题——语文篇高考、中考进入倒计时,今年“两考”有哪些新政策、新变化,如何提高“冲刺时期”的复习效率?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两考点题》特别专栏,根据考生及家长关心的个性或共性热点问题,采访招考办专家和一线教师,为考生做权威解析和指导。

为了使《两考点题》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本报公布电子邮箱liangkaodianti@ ,欢迎考生、家长提出各种问题,本报将陆续请专家进行权威解答。

本报还将陆续推出“2006高考中考名师报告会”、“‘两考’面对面热网专题”、“高校填报志愿咨询大会”等系列活动。

200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学科基本篇目已经出台。

纵观篇目内容,感到轻松了很多:2005年篇目大大小小有61篇,今年总篇目为44篇,比去年减少近三分之一,是近几年来基本篇目最少的一年。

近几年来,哈市中考语文题型一般只做微调,今年应还是这种趋势和走向,考卷题长为28至29个,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三大板块。

其中积累与运用板块一般设题9个,阅读板块设题18至19个,作文独立设题。

考生要充分熟悉题型,了解每个板块的出题走向,这样复习针对性才强,也更具实效性。

可以以2005年哈市语文中考试卷做蓝本,推敲题型内容及模式。

注音题涉及16个词语的考察点,词语大多为教材中出现的词语或日常用语,复习时可以注意课前提示,书下注释中强调注音的词语,同时在平时训练此题型时,也要字典在手,勤翻勤查,达到无一漏网。

改错别字题涉及到的词语也以教材为本,注意教材中书下注释的词语,书写时注意形声字的表意功能,因为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其表意性不可忽视。

利用这一点,可以纠正许多错别字。

词语的使用一般以成语形式出现,它与下面的填空题都要注意结合语言环境思考问题,前者注意正确使用词语,后者注意语句前后语意的衔接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作家作品题2005年涉及到四大名著和两位教材中出现的现代作家及作品,四大名著和初中生必修其他名著还是应该了解主要人物及作品梗概,同时也要关注教材中出现的重要作家及作品。

2013年中考龙东地区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可编辑)

2013年中考龙东地区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可编辑)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4分)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信念是飞翔的翅膀。

2.阅读下面文字,接要求答题。

(4分)大凡美好而令人珍视的事情,都需要将心绪沉淀,慢慢欣赏。

落雪之夜,围一只红泥小炉,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míng。

步lǚ从容,心境澄明。

也只有气定神闲、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那是一种心灵的优雅。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沉淀:澄明:(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香míng 步lǚ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小组讨论会上,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B.我们读文章时应避免断章取义,这样才不会曲解文章的意思。

C.下了火乍,吃过早饭,年少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海边。

D.我坐在飞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沧海桑田,内心感慨万千。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几声消脆的鸟叫传来,打破了幽谷的沉寂。

B.暴雨倾盆的夜晚,他及时拦住通往卜游方向的车辆,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C.今年年初,一些餐饮企业开展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D.三沙市成立的消息,让整个海南沉浸在欢乐之中。

5.古诗文默写。

(10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了典故,表明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建功立业的句子是:,?(6)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

”(7)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对酒精情有独钟,请你写出含“酒”字的连续两句古诗(或词、曲):,。

解读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

解读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

解读《2013年河北省语文中考考试说明》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再次和大家相聚在一起,畅谈语文中考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是中考复习的指南针。

为了更好地把握2014年中考,下面就让我们研读这份《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升学语文学科考试本着有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近几年来,关于考试性质的陈述几乎没有过变化。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语文中考要“充分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

也就是说,语文中考试题对初中的语文教学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就语文教师而言,你考什么,我就教什么。

换句话说,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论是否教毕业班,首先应该清楚考什么,然后才能明确教什么。

所以,我们今天关于考试说明的分析,不单单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适当兼顾河北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教材。

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作品为主。

名著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文学作品为主。

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为主。

文言文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16篇课文和三个版本共有的3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为主,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2013年中考考试说明,秉承了稳中有变的原则,在考试性质、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方面与去年是相同的。

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有以下不同,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语文科目对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划分的更细致。

2012年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包括三大部分,其中基础积累约占30分,理解感悟约占40分,表达交流占50分;2013年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其中语文基础约占12分,语文积累约占8分,综合性学习约占10分,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作文占50分。

二、将2012年的“题型示例”调整为“参考样题”。

部分样题有调整,需要重点强调的是选择题中的第9题,该题是针对病句的考查,题干要求依据语段内容,选择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选项。

该题型体现了以下特点:1.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辨析、修改病句。

2.综合性:句式、句意、语序等和句子有关的因素都会涉及。

3.学生即使没有完整的语法体系,也可以凭借好的语感来辨析、判断病句。

需要考生重点注意该类型的病句试题。

三、附录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

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新增一篇《祖逖》,阅读篇目总数由原来24篇增至25篇。

附录五“词语表”增删调换,词语总量不变,四字成语调换10个,俗语调换5个,选取原则为生活中常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增加的四字词语不谋而合重蹈覆辙耳濡目染既往不咎坚不可摧略胜一筹目不暇接舍本求木殊途同归一脉相承增加的俗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013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首先,考试说明在考试要求的变化。

在数学学科中考注重考查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等,新说明又提出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几何直观、模型思维、创新意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2013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近日,2013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出炉,为使考生清楚地了解今年中考的命题原则和命题特点,24日,本报特别采访了哈市市级骨干教师、哈十七中学初四语文把关教师周传红。

周老师介绍,2013年哈市中考《考试说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原则、考试范围与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基本一致,考试内容依然是三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及写作,在具体考点上略有变化。

更注重考查语言表述能力
积累与运用中,第九个考点除了要求考生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提高应对能力之外,还需要在语言表述上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第十三个考点,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只要求在语言表达时能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即可,而今年则要求考生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这两个考点的调整,说明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

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字的音、形、义要紧密围绕八册语文书,尤其是课下注释和书后的读读写写,对于易错、易混淆的字音、字形要反复记忆。

名著阅读增加《红岩》和《简·爱》
在名著阅读中,除了2012年要求的九部书外,又补充了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近年来的现代文阅读更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及分析理解的能力。

因此,考生要进行单位时间内潜心读文的速读训练和独立思考的深度训练,选择名篇作为主要的阅读训练材料,着力解决以下问题:要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完整的理解;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能延展怎样的深度?思考的角度能有哪些变化?如何恰切表述?这是试题训练必须强化的三个点;要注意保证阅读速度,还要训练快速回读,兼顾整体,单位时间内组织语言,准确表述。

另外,要能衡量自己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达到了多少,欠缺在何处。

古诗文默写、
文言文阅读有增加
古诗文默写在原有三十五篇的基础上增加了《长歌行》和《关雎》,而文言文阅读也在原来十三篇的基础上增加了《伤仲永》和《鱼我所欲也》。

今年古诗文默写的篇目有所增加,考生更应该记熟记准原文,有19篇是理解性默写,考生不仅要注重理解、记忆,更应保证书写准确、规范。

而文言文阅读要关注对重点实词的准确掌握、对课文文意的疏通。

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运用归类整理的方式进行复习,深入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更大幅度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作文写作要求更细致
在作文的考点中,2012年《考试说明》只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而今年则更细致地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要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考生下一步要训练审题能力,找到题目中的题眼或主要观点,选择自己擅长又合乎题目要求的文体,留心观察身边的事件,关注时事新闻,积累一些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以备不时之需。

记叙文着力于主体部分的生动描述能否最大程度地突出中心,要写出真情实感。

议论文着力于论述部分的逻辑层次能否清晰地建立起来,应对现实生活发表看法,避免空话套话的写作,要独立思考、独立创作,使心有所想、心有所感,有感而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