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滴定分析(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下列描述该氧化还原反应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越小 C.反应能自发进行 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在电极反应S2O32-+2e SO4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2O32-是正极,SO42-是负极 B.S2O32-被氧化,SO42-被还原C.S2O32-是氧化剂,SO42-是还原剂 D.S2O32-是氧化型,SO42-是还原型3.将反应:Fe2++ Ag+ = Fe3+ + Ag组成原电池,下列表示符号正确的是()A.Pt|Fe2+,Fe3+||Ag+|Ag B.Cu|Fe2+,Fe3+||Ag+|FeC.Ag|Fe2+,Fe3+||Ag+|Ag D.Pt|Fe2+,Fe3+||Ag+|Cu4.有一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则该电池的反应是()A.Ce3++ Fe3+ Fe2++Ce4+ B.Ce4+ + e Ce3+C.Fe2+ +Ce4+ Ce3++ Fe3+ D.Ce3++ Fe2+ Fe +Ce4+5.在2KMnO4 + 16HCl 5Cl2 + 2MnCl2 + 2KCl +8H2O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下面的哪一种()。

A.Cl2 B.H2O C.KCl D.MnCl26.Na2S2O3与I2的反应,应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 B.强碱性 C.中性或弱酸性 D.12mol·L-1 HCl中7.在S4O62-离子中S的氧化数是( )A.2 B.2.5 C.+2.5 D.+48.间接碘量法中,应选择的指示剂和加入时间是()A.I2液(滴定开始前) B.I2液(近终点时)C.淀粉溶液(滴定开始前) D.淀粉溶液(近终点时)9.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指示剂是()A.Na2C2O4溶液 B.KMnO4溶液 C. I2液 D.淀粉溶液10.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滴定方式采用()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永停滴定法二、判断题1.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武大版化学分析部分答案

武大版化学分析部分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2 2.16V m L=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 aO H K H 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 ol L L g m ol g===⨯⨯=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 ol L L g m ol g===⨯⨯=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m ol L L g m ol g===⨯⨯⨯=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m ol L L g m ol g===⨯⨯⨯=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2242S SO H SO K O 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 w m m ol L L g m olg=⨯⨯⨯⨯=⨯=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分析化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十一章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1.试说明定量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答: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样品往往含有各种组分,当进行测定时常常彼此发生干扰。

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甚至无法进行测定,为了消除干扰,较简单的方法是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但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方法并不能消除干扰,因此必须把被测元素与干扰组分分离以后才能进行测定。

所以,定量分离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何谓回收率?在回收工作中对回收率要求如何?答:回收率是用来表示分离效果的物理量,回收率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一般要求R A>90~95%即可。

3.何谓分离率?在分析工作中对分离率的要求如何?答:分离率表示干扰组分B与待测组分A的分离程度,用表示S B/A,S B/A越小,则R B越小,则A与B之间的分离就越完全,干扰就消除的越彻底。

通常,对常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分离率应在0.1%以下;但对微量待测组分和常量干扰组分,则要求分离率小于10-4%。

4.有机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沉淀的溶解度小,沉淀作用比较完全,而且得到的沉淀较纯净。

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沉淀剂而留下待测定的元素。

5.何谓分配系数、分配比?二者在什么情况下相等?答:分配系数:是表示在萃取过程中,物质进入有机溶剂的相对大小。

分配比:是该物质在有机溶剂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浓度之和与在水中各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的比值,表示该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情况。

当溶质在两相中仅存在一种形态时,二者相等。

6.为什么在进行螯合物萃取时控制溶液的酸度十分重要?答:在萃取过程中,溶液的酸度越小,则被萃取的物质分配比越大,越有利于萃取,但酸度过低则可能引起金属离子的水解,或其他干扰反应发生,应根据不同的金属离子控制适宜的酸度。

7.解释下列各概念:交联度,交换容量,比移值。

答:交联度:在合成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中,将链状聚合物分子连接而成网状结构的过程称为交联。

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十一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十一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最新药物分析教案——第⼗⼀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第⼗⼀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定义和分类定义:甾体激素类药物是指具有甾体结构的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肾上腺⽪质激素和性激素。

分类: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甾⼆、结构特征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母体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共有A、B、C、D四个环。

10、13位有甲基,为雄甾烷,雄激素母体13位有甲基,为同化激素母体10、13位有甲基,17位有⼄基(⼆个碳原⼦),为孕甾烷,孕激素母体A环位苯环,13位有甲基,为雌甾烷,雌激素母体1、糖⽪质激素结构特征甾甾甾甾甾1、2位引⼊双键,如泼尼松,氢化泼尼松,氟轻松,地塞⽶松等;9位引⼊氟:如氟轻松,地塞⽶松,倍他⽶松等;11位引⼊羟基或羰基:如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可的松→氢化可的松;16位引⼊甲基或羟基:如引⼊甲基,地塞⽶松,倍他⽶松;引⼊羟基,曲安萘德;这些结构改变,引出⼀⼤类糖⽪质激素类药物。

结构特征:○1A环3位羰基,4,5位双键,形成共轭体系,Δ4-3-酮;○2C环11位上有扬原⼦,羰基或羟基(β-⽤实线表⽰);○3D环17位上有α-羟基(⽤虚线表⽰);○4D环17位上有α-醇酮基(O=C-CH2OH),醇有时成酯形式存在,以醋酸酯较常见。

○56,9位可以有氟原⼦。

总之,可供分析⽤的主要基团有:Δ4-3-酮,17-α-醇酮基,有机氟,酯类结构。

2、雄激素和蛋⽩同化激素结构特征:○1A环,Δ4-3-酮○217位β-OH○3雄激素:10,13位有甲基,同化激素:10位⽆甲基3、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结构特征:○1A环为苯环○23位为酚羟基○317位β-OH或有⼄炔基○410⽆甲基孕激素结构特征:○1A环,Δ4-3-酮○217位有羟基(黄体酮除外)○317位甲基酮17-CO-CH3○410位有些有甲基,有些⽆甲基。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学情评估 附答案 (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宇宙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小明踏青归来,日记中写到“空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人能闻到“花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引力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3.乐乐同学结合生活现象对分子动理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春雨润万物,冬雪披素衣。

由于水分子间距不同表现为雨、雪两种不同物态B.5月的街头,杨花飞絮随风舞,好似雪花满天飞,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C.临近中午,食堂菜香四溢,香味分子跑到空气分子的间隙中去了D.我看着照片中满池的荷花,仿佛嗅到了荷花的芬芳,这属于扩散现象4.“破镜不能重圆”说明()A.分子间距离太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C.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D.分子运动非常缓慢5.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将花朵折纸放在水膜上,花朵竟然神奇地绽放了(如图所示),下列知识与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关的是()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中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C.粉笔灰附着在黑板上变牢固了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7.某同学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

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

液面下降了一点。

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液体分层;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界面变模糊;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液面下降;推测:液体分子变小D.现象:食用油在最上层;推测:食用油分子最小(第7题) (第8题)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第11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

第11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

[ H ] c1 [ A ] [OH ] PBE
2. 弱酸HA(总浓度为c1)和弱酸HB(总浓度为 c2)的混合溶液
PBE
[ H ] [ A ] [ B ] [OH ]




11.5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其 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且颜色不同。当溶 液的pH值改变时,共轭酸碱对相互发生转变、从 而引起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非常少量就可引起溶液颜色显著变化
(3)计量点时(Va=Vb) [H+]=1.0×10-7mol· -1, pH=7.00, T=1.00 L
(4)计量点后(Vb>Va)
计量点之后,NaOH再继续滴入便过量了,溶
液的酸度决定于过量的NaOH的浓度。
[OH-]= cb· Vb-Va)/( Va+Vb) ( 若 Vb=20.02ml (+0.1%相对误差) [OH-]=5.00×10-5mol· -1 L pH=9.70 T=1.001
第十一章 酸碱滴定分析法
11.1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滴定分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滴定: 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 液滴定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 滴定反应正好按化学方 化学计量点: 程式颜 色变化而确定的终点。
化学计量点
?

滴定终点
终点误差
常用的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范围
应用 范围 基 准 物 质
名 称 化 学 式 干 燥 条 件 270 ~ 300℃ 置于盛有NaCl,蔗糖饱 和溶液的密闭器皿 110 ~ 120℃ 室温空气干燥
标 定 对 象
酸 酸 碱 碱
酸碱 滴定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解:5CaCO3~5Ca~5C2O42-~2KMnO4
【1-12】Cr(III)因与EDTA反应缓慢而采用返滴定法。某含Cr(III)的药物试样2.63g经处理后用5.00mL0.0103mol/L EDTA滴定分析。剩余的EDTA需1.32mL0.0122mol/L Zn2+标准溶液返滴定至终点。求此药物试样中CrCl3(M=158.4g/mol)的质量分数。
= =0.1218=12.18%
【1-8】不纯Sb2S30.2513g,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Fe3+还原至Fe2+,然后用0.020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消耗溶液31.80mL。计算试样中Sb2S3的质量分数。若以Sb计,质量分数又为多少?
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思考题
2-2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天平零点稍有变动(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c.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解:已知M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问应加入0.5000mol/L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
【2-6】分析新采的土壤试样,得结果如下:H2O5.23%,烧失量16.35%,SiO237.92%,Al2O325.91%,Fe2O39.12%,CaO3.24%,MgO 1.21%,K2O+Na2O 1.02%。将样品烘干,除去水分,计算各成分在烘干土中的质量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滴定分析技术A类题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c )A. 砝码腐蚀B. 滴定管读数读错C. 几次读取滴定管读数不一致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略偏低2、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c )A. 操作时溶液溅出B. 称量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C. 滴定管位未经校准D. 几次滴定管读数不一致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消除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a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对照试验4、提纯粗硫酸铜,平行测定五次,得平均含量为78.54%,若真实值为79.01%,则78.54%-79.01% = -0.47%为------( c )A. 标准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

A. WCaO=25.30% B. [H+]=0.0235mol/L C. pH=10.46 D. 420kg6、下列数据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错误的是------( a )A. 1.25→1.3B. 1.35→1.4C. 1.454→1.5D. 1.7456→1.77、由计算器算得4.600037 .0178.4⨯的结果为0.000255937,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b )。

A. 0.0002B. 0.00026C. 0.000256D. 0.00025598、容量瓶摇匀的次数为------( d )A. 3次B. 5~6次C. 8~10次D. 10~20次9、直接滴定法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 )A. 无水Na2CO3B. H2C2O4·2H2OC. CaCO3D. NaH2PO410、对某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平均值,其中某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 c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偏差D.相对偏差1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12、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滴定终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d )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分析C. 滴定D. 滴定终点13、酸碱指示剂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A. K a=K HIn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完全符合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pH值突跃范围内D. 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完全落在滴定的pH值突跃范围之内14、下列弱酸或弱碱符合直接滴定条件的是-----( b )A.苯酚(Ka=1.1⨯10-10)B.苯甲酸(6.2⨯10-5)C.吡啶(1.7⨯10-9)D.羟氨(9.1⨯10-9)15、用0.1000mol/LNaOH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时,滴定突跃为4.3~9.7,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滴定突跃为-------------------------------------------------------------- ( b )A. 4.3~9.7B.3.3~10.7C.5.3~8.7D. 5.3~10.716、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C. 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D. pH 值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愈小17、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一分子的EDTA 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 c )A. 2B. 4C. 6D. 818、下列物质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A. K 2Cr 2O 7B. KMnO 4C. EDTAD. NaOH19、被KMnO 4污染的滴定管应用哪种溶液洗涤------( d )A. 铬酸洗液B. Na 2CO 3C. 洗衣粉D. H 2C 2O 420、碘量法中常用的指示剂为------( b )A.酸碱指示剂B. 淀粉C. 自身作指示剂D. 二苯胺磺酸钠21、在KMnO 4法中,调节溶液酸度使用的是------( d )A. HAcB. HClC. HNO 3D. H 2SO 422、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A. 滴定开始时B. 滴定近终点时C. 滴入标准溶液近30%时D. 滴入标准溶液近50%时23、欲量取9mL 浓HCl 配制标准溶液,选用的量器是------( d )A. 容量瓶B. 滴定管C. 移液管D. 量筒24、欲移取25mL HCl 标准溶液标定NaOH 溶液浓度,选用的量器为------( b )A. 容量瓶B. 移液管C. 量筒D. 吸量管25、在水溶液中,直接滴定弱酸或弱碱时,要求cK a 或cK b ------( c )A. ≥10-6B. ≤10-6C. ≥10-8D. ≤10-826、用于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的试剂是------( d )A .高纯试剂B .化学纯试剂C .分析纯试剂D .基准试剂27、标定NaOH 溶液常用基准物有------( d )A. 无水Na 2CO 3B. CaCO 3C. 硼砂D. 邻苯二甲酸氢钾28、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应该选择下列何种基准物质--- ( d )A. Na 2B 4O 7 10H 2OB. Na 2CO 3C. K 2CrO 7D. 29、一般情况下,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合比是------( a )。

A. 1:1B. 2:1C. 1:3D. 1:230、EDTA 滴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d )A. lgK MY ≥6B. lgK MY ’≥6C. lg(c M ·K MY )≥6D. lg(c M ·K MY ’)≥631*、有A 、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 溶液用1.0cm 吸收池,B 溶液用3.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d )。

A. A 是B 的1/3B. A 等于BC. B 是A 的3倍D. B 是A 的1/332*、符合Beer 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峰的波长位置将------( b )。

A. 向长波方向移动B. 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C. 向短波方向移动D. 不移动,但峰高值升高二、填空题:1、准确度是指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以____误差__表示;精密度是指___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接近程度____,以____偏差_____表示。

2、系统误差主要包括___仪器误差___、___试剂误差___、___方法误差__和__操作误差__。

3、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有__校正仪器__、__空白试验__、__选择合适的方法_、__加强训练_。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则可减少__偶然误差_误差。

5、正确的有效数字表示下列数据:用准确度为0.01mL 的25mL 移液管移出溶液的体积COOHCOOK应记录为__25.00__mL ;用量简量取25mL 溶液应记录为__25.0____mL ;用误差为0.1g 的台秤称取3g 样品应记录为__3.0_____g 。

7、称取某样品2.2g ,经测定最后计算出该样品分析结果为2.0852%,正确的报告应该 是 2.1% 。

10、酸式滴定管常用来装 酸性和氧化性 溶液,不宜装__碱性___溶液;碱式滴定管常用来装___碱性_______溶液,不能装___酸性和氧化性___溶液。

11、容量瓶是用于测量 _准确____体积的精密量器。

当溶液液面达标线时,其体积即为瓶上的__标记的准确__体积。

12、用洗净的吸管移取溶液前,应先用滤纸将管____内外___的水吸干,然后用待吸溶液润洗 至少3 次,润洗液应从 下端 放出。

13、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滴定终点 。

15、滴定分析的方法,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____酸碱滴定______、__沉淀滴定________、____配位滴定________和___氧化还原滴定______四种。

19、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 直接法 和 间接法 两种。

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朗博-比尔 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A=abc 。

三、计算题1、用重铬酸钾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百分含量为:20.02%、20.04%、20.05%和20.06%,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解:平均值:20.02%20.04%20.05%20.06%20.04%4x +++== 平均偏差:20.02%20.04%20.04%20.04%20.05%20.04%20.06%20.04%4= 0.012%d -+-+-+-= 相对平均偏差:0.012%100%100%0.06%20.04%d Rd x =⨯=⨯=2、测定工业硫酸时,称样 1.1250g ,稀释至250mL ,取出25.00mL ,滴定消耗0.1340mol/LNaOH 溶液15.40mL 。

求H 2SO 4的质量分数。

解:n(H 2SO 4) n(NaOH) ()()2=24n H SO n NaOH()()2424m(H SO )2M(H SO )c V ⨯=⨯NaOH NaOH ()()24241m(H SO )M(H SO )2c V =⨯⨯⨯NaOH NaOH()()242424(H SO )(H SO )100%25.001.1250250.001M(H SO )2 100%25.001.1250250.0089.88%m w c V =⨯⨯⨯⨯⨯=⨯⨯=NaOH NaOH3、称取硫酸亚铁试样0.6000g ,用适量水溶解,加入酸使溶液呈酸性,用0.02020mol/L 的KMnO 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液20.50mL 。

求试样中FeSO 4⋅7H 2O 含量。

M(FeSO 4)=278.01 g/mol解:n(Fe 2+) n(MnO 4-)()()44FeSO 5KMnO n =⨯n ()()()444FeSO 5KMnO KMnO n c V =⨯⨯()()44424235KMnO KMnO (FeSO 7H O)(FeSO 7H O)100%0.600050.0202020.5010278.01 =100%0.6000=95.94%c V M w -⨯⨯⨯⋅⋅=⨯⨯⨯⨯⨯⨯4、0.1133g 纯Na 2C 2O 4,在酸性溶液中,消耗KMnO 4溶液19.74mL ,求KMn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