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第27课 当心行为怪异的人 教案.doc

合集下载

大学生言行怪异怎么办教案

大学生言行怪异怎么办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言行怪异的原因和表现。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教学重点:1. 大学生言行怪异的原因和表现。

2.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应对言行怪异的现象。

2.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言行怪异的同学?他们有哪些表现?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1. 大学生言行怪异的原因和表现(1)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大、自卑、焦虑等。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关系紧张等。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复杂等。

(4)个人因素: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

2. 如何应对言行怪异的同学(1)保持冷静,避免冲动。

(2)尊重对方,给予理解和支持。

(3)沟通交流,了解对方的想法。

(4)寻求帮助,向老师、辅导员等寻求建议。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针对言行怪异的同学,同学们认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2. 情景模拟:模拟一个言行怪异的同学,其他同学如何应对?四、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大学生言行怪异的原因和表现。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面对言行怪异的同学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学会关爱他人,共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生言行怪异的原因和表现有较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教育课教案——《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安全教育课教案——《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安全教育课教案——《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安全教育课教案——《提防可疑的陌生人》
新城中学小学部付栋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2、知道陌生人惯用的一些欺骗手段。

3、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知道一些陌生人骗人方法。

4、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有警惕性地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2、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走,
知道一些陌生人骗人方法。

难点:学会和陌生人交往,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有警惕性地保护自己。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上当受骗的新闻。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27漏》教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27漏》教案

27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害怕的时候吗?你们最害怕什么?你们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一说?2.那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老虎和贼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老虎和贼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3.导入:什么事情会让老虎和贼害怕成这个样子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老虎和贼为什么会害怕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预设:什么是“漏”?老虎和贼为什么要怕“漏”?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害怕。

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老虎和贼害怕的样子,设置疑问,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试着找一找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轻声或者不出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前看题目产生的问题,看一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小胖驴图片,瞧,小胖驴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

第一组:婆、脊、贼、莫、颠、胶、旋、纵。

(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注意“脊”读jǐ,不读jí;“贼”和“纵”都是平舌音。

第二组: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胶、粘、偏。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词义和句意。

(4)汇报交流,重点记住:“喂”和吃的动作有关,所以是口字旁。

“抱”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

三年级 第27课 当心行为怪异的人 教案 (1)

三年级 第27课 当心行为怪异的人 教案 (1)

27、《当心行为怪异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培养要远离行为奇怪的人的意识,知道有些行为奇怪的人有可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不能故意去取笑、招惹他们。

(二)行为技能训练在演练中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如快步走开、结伴而行、不走偏僻的小道等。

(三)知识经验积累了解这些奇怪人的奇怪行为的安全隐患,知道一旦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二、教学重点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知道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三、教学难点了解行为怪异的人的安全隐患。

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五、教学准备教师:整理部分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醉鬼等伤害行人的事件。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警示学生提防行为奇怪的陌生人。

2、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发现的行为奇怪的陌生人的样子和行为。

3、阅读平安童话并交流感受。

(二)授新1、学生自主阅读“平安导航”和“平安童谣”。

2、交流学习收获。

教师点拨:要远离行为古怪的人。

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平安童谣”。

(三)操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平安操练”。

七、演练设计操练一:演一演1、学生自主阅读情景说明,想想如果自己是丁丁,该怎么办呢?2、同桌交流,达成共识,排练情景剧。

3、全班展示交流。

操练二:“写一写”和“考一考”1、学生梳理并交流自己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否碰到过行为奇怪的人。

2、填写表表格。

3、自主完成自我检测。

4、交流反馈。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第27课 当心行为怪异的人

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第27课 当心行为怪异的人

我们大声唱
记一记!
醉酒汉子常胡闹,危险人物易大叫. 遇到他们不挑逗,发生危险要报告. 醉酒汉子常胡闹,危险人物易大叫. 遇到他们不挑逗,发生危险要报告.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醉酒汉子______,危险人物_______. 遇到他们______,发生危险_______. 醉酒汉子______,危险人物_______. 遇到他们______,发生危险_______.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1. 丁丁突然发现一位行为怪异 的叔叔在追打平平.如果你是丁 丁,你该怎么办呢?
Let's
Sing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3. 2.
1.
5.
4.
6.
8.
7.
1、萌小兔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 2、红狐狸有哪些地方不太正常?
想一想:
Game Time
挑边游戏
碰到这样的红狐狸 你会选择哪条路?
遇到的人
正确做法
目光呆滞、自言自语、大声 叫骂的人
一身酒气、神志不清的 醉汉
不围观、不挑逗→躲开他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醉酒汉子常胡闹,危险人物易大叫. 遇到他们不挑逗,发生危险要报告. 醉酒汉子常胡闹,危险人物易大叫. 遇到他们不挑逗,发生危险要报告. 有什么难题去牵绊我都不会去心伤, 有什么危险在我面前都不会去慌乱, 就算有狼群把我追捕也当作游戏一场. 在什么时间都爱开心笑容都会飞翔, 就算会摔倒站得起来永远不会沮丧, 在所有天气拥有叫人大笑的力量, 虽然我只是羊.

三年级苏少版《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

三年级苏少版《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

三年级苏少版《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物的外貌、性格、职业、年龄等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让学生掌握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表现手法来描绘人物的基本技能,包括人物的轮廓、表情、发型、服饰等。

提高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来表现人物个性和情感的能力,使作品富有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各类人物主题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激发创作灵感。

在课堂讨论和实践创作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评价人物绘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人物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人和社会多样性的意识。

让学生在描绘形形色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之美,增进对不同人群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与内在性格、职业等因素的关联,如开朗的人可能有灿烂的笑容和活泼的肢体语言,消防员的制服和装备体现其职业特点。

指导学生掌握人物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概括人物的头部、身体,怎样通过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以及色彩在表现人物性格和氛围方面的运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捕捉并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和情感,避免人物形象的千篇一律,使绘画作品能够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灵魂。

在创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处理好人物与背景、人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构图关系,确保画面的整体和谐与平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欣赏教学法、实践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的人物图片和视频,各类以人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如油画、素描、漫画等),展示人物绘画步骤的动画。

2.丰富的绘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画纸、颜料、调色盘、画笔等,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材料用于3.准备一些人物相关的小道具,如帽子、围巾、眼镜等,用于课堂观察和启发。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7 漏教案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7 漏教案

(4)让我们分角色,用幽默地语气读出这一部分内容,读生动,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指导朗读,写作训练。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2.根据课后第三题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16:课后三题)【设计意图:指导全文朗读,并进行根据提示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全文教学的总结。

】板书内容【板书设计】27 漏贼、老虎:“漏”指一只怪兽“漏”是?老公公老婆婆:“漏”指“漏雨”教学反思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7 漏教案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7 漏教案

(4)让我们分角色,用幽默地语气读出这一部分内容,读生动,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指导朗读,写作训练。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2.根据课后第三题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16:课后三题)【设计意图:指导全文朗读,并进行根据提示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全文教学的总结。

】板书内容【板书设计】27 漏贼、老虎:“漏”指一只怪兽“漏”是?老公公老婆婆:“漏”指“漏雨”教学反思备课素材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漏”。

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其他资料】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牛郎织女》故事背景: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

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三年级《当心行为怪异的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培养要远离行为奇怪的人的意识,知道有些行为奇怪的人有可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不能故意去取笑、招惹他们。

(二)行为技能训练
在演练中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如快步走开、结伴而行、不走偏僻的小道等。

(三)知识经验积累
了解这些奇怪人的奇怪行为的安全隐患,知道一旦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二、教学重点
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知道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三、教学难点
了解行为怪异的人的安全隐患。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整理部分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醉鬼等伤害行人的事件。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警示学生提防行为奇怪的陌生人。

2、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发现的行为奇怪的陌生人的样子和行为。

3、阅读平安童话并交流感受。

(二)授新
1、学生自主阅读“平安导航”和“平安童谣”。

2、交流学习收获。

教师点拨:要远离行为古怪的人。

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平安童谣”。

(三)操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平安操练”。

七、演练设计
操练一:演一演
1、学生自主阅读情景说明,想想如果自己是丁丁,该怎么办呢?
2、同桌交流,达成共识,排练情景剧。

3、全班展示交流。

操练二:“写一写”和“考一考”
1、学生梳理并交流自己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否碰到过行为奇怪的人。

2、填写表表格。

3、自主完成自我检测。

4、交流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