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之肺经

合集下载

论肺经对身体的重要性

论肺经对身体的重要性

论肺经对身体的重要性肺经是人体十二经脉的第一条经脉,肺还是华盖,主宰人的呼吸。

很多疾病,诸如哮喘、咳嗽等,都与肺经脱不了千系。

《黄帝内经》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就是说肺主呼吸,不管是气虚的补,还是气逆的调顺,抑或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理肺经来实现。

有的人总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或者稍吹风就感冒,这都是肺气虚的表现。

肺为人体第一道屏障,肺气虚,防御功能降低,人的正气就不足了,邪气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肺经起始于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又沿着胃向上,穿过膈肌,进入肺,再从肺横出腋下,沿着上臂内侧下行,走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前,向下到达肘中,并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腕部,向大鱼际部,沿边际,出拇指末端。

肺经与胃、大肠紧密相连,它就像人体的大总管一样,吃进去的东西,经过胃的消化,哪些该留,哪些该走,全由肺经一手调度。

可见,肺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要保持肺经畅通,可于每天起床前、睡觉前,或者白天空闲的时候,沿着肺经的循行路线常撸撸(用手摩擦),尤其是从上臂到拇指末端这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以撸,并且肺经上大部分的要穴都集中在胳膊和手上。

当然,在撸肺经保持肺经畅通的同时,我们要重点按摩肺经上的几大要穴。

列缺穴将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撸尖下的凹陷中便是。

列缺穴的作用很大,头颈部的疾病,如头晕目眩、偏头痛、血管神经痛等,都可以通过刺激列缺穴得到缓解。

列缺在古代指的是闪电,列是分开,缺则是指破裂,闪电的形状就是~分为二的’中间有一条裂缝。

而列缺穴也正好位于两条肌腱之间,眩桡肌与拇长展肌睫之间,而且列缺穴是肺的络穴,从这里开始走人大肠经,一分为二,贯穿于两条经络之间,正好应了列缺之名。

因此,列缺穴有“扫荡乾坤”、使阴霾消散、让身体重新恢复健康的功效,无论是头部疾病,还是中下焦的问题,如尿潴留、小儿遗尿等,都可以找列缺穴。

列缺穴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功能,那就是戒烟。

如果抽烟的朋友想戒烟戒不掉,就可以刺激刺激列缺穴。

人体经络肺经

人体经络肺经

肺经与免疫系统的相 互作用:肺经通过调 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 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维 护人体健康。
肺经与循环系统
肺经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 血液循环
肺经的通畅与否会影响到心 脏的供血情况
肺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与 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肺经的保养和调理对于维护 循环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肺经与心理健康
肺经与情绪:肺经与 情绪密切相关肺经不 畅可能导致情绪低落、 抑郁等心理问题
肺经的作用是调节呼吸系统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
肺经与肺脏相连可以调节肺脏的功能如呼吸、排痰等
肺经还与皮肤、毛发、肌肉等组织相连可以调节这些组织的功能如皮肤光泽、毛发 生长等
肺经的经络走向与穴位
肺经的经络走向
起始于中焦向下行至大肠
沿胸腔下行过肺、心、肝、脾、 肾
经肩部、手臂内侧止于拇指末端
循行路线:中焦-大肠-胸腔-肺心-肝-脾胸部、背部、手臂 等部位
肺经的穴位可以调 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如咳嗽、气喘等
肺经的穴位还可以 调节其他系统的功 能如消化系统、循 环系统等
肺经与免疫系统
肺经是人体免疫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肺经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肺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调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
肺经的功能:肺经 具有调节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力、预 防疾病的作用
添加副标题
人体经络肺经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肺经的概述
03 肺经的经络走向与 穴位
04 肺经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
05 肺经的保养与调理
06 肺经与其他经络的 关系
添加章节标题
肺经的概述
肺经的起源
起源:中医理论中 的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手太阴肺经,按摩及功效详解

人体经络——手太阴肺经,按摩及功效详解

人体经络——手太阴肺经,按摩及功效详解
手太阴肺经上共有11个穴位,首穴中府、末穴少商,其中2个穴位是在前胸上部,其他9个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

心经脉循行路线
起于脑,从胸部往下经大肠、肺及咽喉,然后到体表,从肩窝的中府穴,手臂内侧、肘、腕,运行到手臂末端的少商穴。

另有一条分支从手腕延伸到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联系脏腑
肺、胃、大肠。

功效与主治
手太阴肺经以肺为中心,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中医认为肺的功能重括了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打通手太阴肺经可以治疗胸部满闷、咳嗽、气喘、耳鸣、鼻血、扁桃体发炎锁骨上窝痛、肩背、上肢前边外侧发冷、麻木酸痛等症。

此外,对皮肤瘙痒也事一定的疗效。

疏通方法
按摩、拍打、刮痧、气功、拔罐、艾灸、气功、瑜伽都可以刺激手太阴肺经一的穴位,达到打通经脉的,加强肺功能的作用。

呼吸系统障碍、患有气喘的人应该练习气功八段锦。

也可以练习瑜伽中的勇士变化式、头膝式、拜月式。

通过练习可以放松手臂、肩、背,活络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不通畅会影响体内废弃物的排出,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可以采用拍打法疏通经络。

一手四指并拢、由轻到重施力,从肩膀向手臂沿着经络线的方向拍打。

肺经的中药功能主治

肺经的中药功能主治

肺经的中药功能主治1. 什么是肺经肺经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主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之一。

肺经与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负责呼吸功能的调节和体表的保护。

肺经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许多中药有着紧密的关联。

2. 中药对肺经的作用中药是中医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对肺经的作用和主治:•生山药–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肺止咳。

用于脾肺两虚引起的久嗽痰喘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煮汤或炖食,每次适量食用。

•茯苓–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益气健脾。

用于湿气内停、脾胃虚弱、尿频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煮汤或泡水,每次适量食用。

•杏仁–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理气宽胸。

用于肺燥咳嗽、胸闷气滞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煮汤或作糕点、糖水等食用,每次适量食用。

•桔梗–功能主治:祛风宣肺,平喘止咳。

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煮汤或煎水,每次适量饮用。

•麦冬–功能主治:滋阴润肺,清热生津。

用于阴虚肺燥、口干咽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煮汤或泡水,每次适量饮用。

•草果–功能主治:能温中散寒,除湿化痰。

用于寒湿困脾、痰湿咳嗽等症状。

–用法用量:可作药膳或煎水,每次适量饮用。

3. 注意事项在使用中药调理肺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了解个人体质。

不同个体对中药的适应度有所差异,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药材和用量。

•遵循医生指导。

中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擅自增减用量或搭配其他药物。

•食用方法正确。

中药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药材的属性选择适合的煮汤、泡水或炖食等方法。

•存储注意安全。

中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变质。

4. 结论中药在调理肺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中药调理,可以改善一些与肺经相关的呼吸系统问题和皮肤问题。

然而,在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遵循适量用药原则,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心肺经的专业知识

心肺经的专业知识

心肺经的专业知识1. 什么是心肺经心肺经是中医学中的经络系统之一,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循环通道。

它由心经和肺经组成,分布于人体的心肺系统和相关器官。

心肺经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2. 心肺经的路径心肺经的路径分别如下:2.1 心经心经起于心脏,沿着手臂内侧走行,连接到小指端。

2.2 肺经肺经起于肺脏,沿着手臂外侧走行,连接到拇指端。

3. 心肺经的功能3.1 心经的功能心经主要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心脏功能,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律的节奏等。

心经的畅通可以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调节血液循环,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3.2 肺经的功能肺经主要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功能,包括吸气和呼气。

肺经的畅通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促进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维持机体的氧气供应和新陈代谢平衡。

4. 心肺经的病理变化心肺经的病理变化通常表现为气血不畅、阴阳失调等症状。

4.1 气血不畅气血不畅是指心肺经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心脏和肺脏功能异常。

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咳嗽等。

治疗气血不畅可以通过中医的针灸、按摩等方法来促进心肺经的畅通。

4.2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指心肺经内阴阳两个方面的能量失衡,导致心脏和肺脏功能紊乱。

常见症状包括心火旺盛、咳嗽咳血、气喘等。

治疗阴阳失调可以通过中医的草药调理、饮食调节等方法来恢复心肺经的平衡。

5. 心肺经的调理方法5.1 中医草药调理中医草药可以通过调理心肺经的能量,促进其畅通和平衡。

常用的中医草药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补气养血、调理气血循环的作用。

5.2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帮助心肺经保持健康。

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番茄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5.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心肺经的畅通和调节能力。

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以增加心肺的负荷和适应能力。

6. 总结心肺经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经络系统,负责调节和控制心脏和肺脏的功能。

人体经络肺经

人体经络肺经

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 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
寸处。
位于臂内侧面,肱二头 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 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穴位的作用与功效
中府穴
具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 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
、预防感冒的功效。
云门穴
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调 补肺气的功效。
天府穴
具有调理肺气、通鼻窍、安神 志的功效。
肺经与疾病的关系
肺经与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肺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 一道防线,若肺经功能失 调,易导致感冒、咳嗽等 症状。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 统疾病,与肺经功能失调 密切相关。
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性疾病,与肺经功能失调 有一定关系。
肺经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 与肺经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
侠白穴
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调 理气血的功效。
穴位的按摩方法
中府穴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每次2-3分钟, 力度适中。
天府穴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天府穴,每次2-3分钟, 力度适中。
云门穴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云门穴,每次2-3分钟, 力度适中。
侠白穴
用大拇指指腹按揉侠白穴,每次2-3分钟, 力度适中。
03
听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判断肺经是 否正常。
问诊
切诊
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了解肺经异常 的具体表现。
通过切脉、触诊等方式,判断肺经的异常 情况。
注意事项与误区澄清
注意事项
在诊断肺经异常时,应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情况 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应避免过度治疗或误诊,以免加重病 情。
误区澄清

人体经络图解说明

人体经络图解说明

人体经络图解说明一、肺经〔手太阴肺经〕在中医醫學的領域中,认为肺不仅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更是整个呼吸系统的统称。

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

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

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以维持生存。

假设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病症出现。

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

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枯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

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情暗淡。

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故请提高警觉。

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

当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病症时,请刺激肺经上的穴位,使气血流通顺畅,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

二、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

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

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

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

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病症出现。

假设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

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枯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

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

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病症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病症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

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个,脸部有迎香、水沟。

脖子部有扶突、天鼎。

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孺、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

肺经络-二十二穴位

肺经络-二十二穴位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穴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二十二孔穴流注线:此一经起于中府,终于少商。

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从肺系横出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端。

其支者,从腕后列缺穴,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交手阳明也。

多气少血,寅时注此。

中府穴 Zhōng Fǔ〖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尺泽穴治咳嗽;配肩髎穴治肩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中府穴手足太阴之会,肺募。

〖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名解〗1)中府。

中,与外相对,内部也。

府,脏腑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

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膺,胸也。

俞,输送之意。

府,脏腑也。

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3)肺募。

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

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4)手足太阴之会。

中府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

(中府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

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尺泽
手太阴肺经腧穴
• 5.尺泽* Chǐzé(LU 5) 合穴
[穴名] 尺——相对“寸口”而言,指腕臂部;泽——水聚之处。
肺经合穴属水,指手太阴肺气至此像水之归聚。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 ●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

●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 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定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
的云门穴,当云门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取之。
2.云门 Yúnmén(LU 2)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主治】 ● 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 口喎,齿痛
(一络通两经 ) 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症。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
列缺
11.少商* Shàoshāng(LU 11) 井穴
[穴名] 少——小也;商——五音之一,肺音为商。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 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
● 昏迷,癫狂 ● 指肿、麻木 (井主心下满,多用于各种急证)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少商
总结
尺泽 孔最
太渊
手太阴肺经腧穴
6.孔最* kǒngzuì(LU 6) 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主治] 咳血,咯血(阴郗擅治血证)
鼻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热病无汗, 痔血,肘臂挛痛 9.太渊* Tàiyuān(LU 9) 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
在四肢 分布于上肢的内侧
手太阴经脉循行简示
属肺
上膈 胃口 中焦 下络大肠
腋下
循臑内 (行少阴心主之前) 肘中
循上骨下廉 寸口 上鱼际 大指
次指内廉 出食指端
手太阴肺经腧穴
本经一侧11穴 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 2穴在胸前外上部
手太阴肺经腧穴
云门 中府
手太阴肺经腧穴
1.中府* Zhōngfǔ(LU 1) 肺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穴名] 中——中焦;府——聚也。穴为中气所聚。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胃、喉咙和气管,属肺,络大肠。
络脉别于列缺,散入鱼际。 经别入腋下,出缺盆,循喉咙。 经筋结于鱼后、肩前髃,散贯贲。
手三阴经分布规律
在躯干
手太阴—上胸外侧(第三侧线上端) 手厥阴—乳旁 手少阴—腋下
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手太阴肺经腧穴
7.列缺* Lièquē(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 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