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火炮发展现状
苦心孤诣——印度“野战炮兵合理化计划”执行历程和未来发展(上)

武器装备18/ 军事文摘/ 2013.04谢瑞强——印度“野战炮兵合理化计划”执行历程和未来发展(上)苦心孤诣前 言2000年,对于印度陆军炮兵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由于在1999年爆发的“卡吉尔冲突”中,印度炮兵暴露了装备陈旧、火力不足等弱点。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装备态势,2000年,印度陆军制定了“野战炮兵合理化计划”。
根据计划,印度陆军将斥资187亿美元升级现有火炮和购买3200~3600门155毫米52/39倍口径火炮,类型包括牵引式榴弹炮、轻型榴弹炮、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轮式自行榴弹炮、车载式自行榴弹炮,新购买的火炮数量高达3109门。
升级和购买的火炮将装备印度陆军200个炮兵团,取代目前14种不同口径的火炮,印度计划在2020~2025年之前形成以155毫米系列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炮为主体的炮兵部队。
理想是丰富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野心勃勃的计划遇上官僚主义作风、行贿受贿、决策层优柔寡断等阻碍因素后,其变成8点档肥皂剧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十余年的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在这十余年时间里,“野战炮兵合理化计划”中的各采购项目波折不断、浮浮沉沉,至今仍未有完全“开花结果”的采购项目。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印度陆军炮兵来说,也应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因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印度国防部的多项举措和国防成就给一直备受困扰的炮兵装备更新计划带来了一线曙光,也给那些关心本国国防事业发展的印度人民带来了一丝慰藉。
本刊将分两期全景式回顾印度“野战炮兵合理化计划”的执行历程,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一番探析,以期读者对印度陆军炮兵发展有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期先介绍《牵引式榴弹炮购买计划》与《 车载炮购买计划》。
. All Rights Reserved.2013.04 / 军事文摘 /19花落谁家——牵引式榴弹炮购买计划火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武器,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火炮。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火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牵引式火炮、自行式火炮、车载式火炮等多种形式。
国内牵引火炮型号及识别

国内牵引火炮型号及识别我军压制兵器中牵引火炮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仿制、改进到自主研发的路子。
在这一过程中,各型牵引火炮类别繁杂。
这些火炮,有用于装备我军炮兵部队的,有专用于外贸出口的,使同一型火炮会有不同的定型代号。
关于我军炮兵装备,在上个世纪的1987年,根据形势的需要,总参谋部颁布了《全军武器装备命名规定》,一些80年代仍现役的火炮装备取消了建国初期沿用的年式型号命名办法,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
另外,一直以来各型外贸出口炮兵武器的命名也和国内装备差异很大。
如何在众多火炮型号中对号入座或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呢?只要掌握其各自的特征,从外形差异即可辨别。
外形识别,一般从火炮的炮口制退器、炮闩类型、反后坐装臵布臵形式、炮架等结构以及加工工艺几点入手。
榴弹炮1954年式122mm榴弹炮该炮仿自前苏联M-30式122mm榴弹炮,于1954年定型,后由1954年-1式122mm 榴弹炮取代。
炮尾采用手动断隔螺式炮闩,身管外有被筒,没有炮口制退器。
反后坐装臵上下布臵,制退机在身管下方,复进机在身管上方。
采用箱形构件铆接起来的大架。
防盾从中部开始向后倾斜,防盾中央有活动小防盾。
高低机安装在炮架右侧,方向机在左侧。
夏用驻锄为折叠式。
54式榴弹炮的批生产型有改进,将铆接大架改为了焊接大架。
1956年式152mm榴弹炮该炮仿自前苏联D-1式152mm榴弹炮,1953年起按照前苏联技术资料试制,于1956年定型。
D-1式152mm榴弹炮是前苏联M-10式榴弹炮的减重改进型,也就是使用较轻一些的M-30榴弹炮的炮架改进M-10榴弹炮而成。
因此,56式榴弹炮的炮架和54式榴弹炮炮架完全相同,除炮身和反后坐装臵略有不同外,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56式榴弹炮为减小后座动能在炮口采用了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PL54A式122mm榴弹炮(原名为1954年-1式122mm榴弹炮) 该炮是在1954年式122mm 榴弹炮基础上的改进型,1966年设计定型,1981年生产定型。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大口径压制火炮通常是指13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加农炮、加榴炮,它们是各国炮兵部队的主要装备。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购买到自研,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火炮研制强国。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大口径压制火炮技术逐渐在世界普及,我国过去取得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
因此,我们在为过去取得成绩自豪的同时,应该继续努力开创我国大口径压制火炮辉煌的明天。
装备现状1956年我国以苏联D1型榴弹炮为原型仿制了56式152毫米榴弹炮,1959年以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和M47型152毫米加农炮为原型仿制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59式152毫米加农炮。
至此,我国拥有了第一代大口径压制火炮。
D1型152毫米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前期研制的,带有浓厚的时代技术特点,身管外有被筒,采用冲击式炮口制退器。
制退机在身管下方,复进机在身管上方。
采用箱形开脚大架,防盾从中部开始向后倾斜,防盾中央载面可以向上滑动。
高低机在炮架右侧,方向机在左侧。
必要时火炮可幷架射击,每个大架上有两个驻锄,一个用于硬地面,一个用于软地面。
结构与M30型122毫米榴弹炮基本相同,两者除身管外的零件均可以互换。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加农炮,以M1937型130毫米舰炮为基础,用于取代A19型122毫米加农炮,于1954年正式装备苏联陆军。
后来苏联又根据M46型加农炮研制了M47型152毫米加农炮。
这两者的炮架基本相同,除身管外,只要调整反后坐装置的阻力和更换炮口制退器就可以实现互换(这是当时火炮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两门不同口径的火炮,只要采用不同制退效率的制退器保证火炮后坐质量相同就可以安装在相同的炮架上,一般把这两种火炬叫做姊妹炮)。
M46型130毫米加农炮采用活动身管炮身,炮身由身管和被筒组成。
炮口制退器为单室多侧孔冲击式制退器。
具有变后坐长的沟槽式液压制退机装在炮身下方的摇架槽内,液气式复进机固定在炮身上方。
牵引火炮机动能力

第 5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0 09年 5月
牵 引火炮 机 动 能 力
刘春 佳 , 杰 白
( 放 军 炮 兵 学 院 五 系 四 十二 队 , 肥 解 合 203 ) 30 1
摘 要 : 过 对 机 动 能 力构 成分 析 , 定 了 影 响 机 动 能 力 的 因 素 , 立 了 牵 引 火 炮 机 动 能 力 评 估 模 型 , 对 国 外 典 通 确 建 并 型 的 3种 牵 引火 炮 的 机 动 能力 进 行 了评 估 . 关 键 词 i 动能 力 ;战 略 机 动 能 力 ;战术 机 动 能 力 机 中 图分 类 号 :J0 T3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i06 77 2o )5— 13 0 0 —0o (o90 0 3 — 2 1
标 . 使 用 的角 度 来 讲 , 要 分 战 略 机 动 性 和 战 术 机 动 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 主
牵 引 火 炮 的 战 略 机 动 能 力 ( 别 对 于 快 速 反 应 部 队 来 特 说 ) 牵 引 火 炮 长 距 离 ( 般 指 一 千 公 里 以 上 ) 动 的 能 指 一 运 力 . 常 情 况 下 , 距 离 运 动 靠 空 中 运 输 或 铁 路 运 输 来 完 通 长
一
() 1
式中 c C c 分 别 表 示 火 炮 重 量 、 炮 通 过 性 、 炮 行 火 火 军 能 力值 , 、 、 分 别 表 示火 炮 重 量 、 炮 通 过 能 力 、 火
火炮 行 军 能 力 的 权 重 , 且 + + = 1这 里 分 别 取 ,
野地行军等 , 里 将土 路行 军和 野地行 军合 为越 野行 军 。 这
管退炮,用了100多年堪称完美,一出世就淘汰了架退式火炮

管退炮,用了100多年堪称完美,一出世就淘汰了架退式火炮管退式火炮的起源人类现代意义上的火炮,起源于19世纪的后半叶。
这个时候的火炮采用的是精炼的钢制炮身,通过后膛装填并使用螺式炮闩封闭;从而使火炮膛压和密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炮膛内部刻出多条固定缠距的膛线,配合尖头的榴弹,使火炮打的又远又准,首次将火炮的有效射程延伸到了5公里以上。
当时,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德国队蒂森克虏伯无疑是现代火炮上的先驱。
1854年出现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可以认为是现代火炮的雏形清军购买的克虏伯大炮不过,一直到19世纪末期,火炮在对付后坐力方面,与18世纪或者更早制造的加农炮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炮身与炮架刚性连接,发射后炮身和炮架一起向后运动。
这种火炮今天称为架退式火炮。
它的典型特征就是火炮通过耳轴安装到一个两侧有金属板的炮架上。
早期的加农炮发射后会剧烈后座(别被国内无良影视剧组骗了)当时的克虏伯火炮仍然是安装在炮架上,炮身和炮架一起后座这样就来带一个问题,那就是架退式火炮射击后无法自动回位,需要调整归位并重新瞄准,因此射速非常慢。
比如当时北洋水师采购的305mm,210mm,150mm克虏伯炮射速都很低。
定远的主炮发射一次,重新归位,调整射角再装填击发,熟练的炮组也要花上10分钟以上的时间。
定远305mm克虏伯主炮克虏伯210mm炮,是济远这类穹甲巡洋舰的主炮济远舰的1克虏伯50mm副炮,都是架退炮而当时另一个火炮巨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则在1891年率先开发出了一种炮架固定,带有摇架和复进装置的火炮,这就是QF 4.7寸MKI速射炮。
这种炮的炮身可以沿着摇架提供的导轨滑动,同时,摇架的两侧带有耳轴,可以绕上炮架俯仰。
火炮沿着导轨运动时,会压缩弹簧,产生阻碍后座的力,并且在运动到下止点后弹簧推动火炮复位。
这种炮因为炮架不动,只有炮管后座,被称为管退式火炮。
QF 4.7英寸 MKI 速射炮我们现在说的,甲午战争日军的速射炮远多于北洋水师,实际上就是因为日军大量装备了这种阿姆斯特朗的速射炮。
炮兵革命的先锋——M777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上)

炮兵革命的先锋——M777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上)作者:Major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7期MajorM777系列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一场炮兵革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利用M777作为“基于效果”理论体系中的数字化网络打击节点,模块化转型中的野战炮兵正在展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柔韧性。
随着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斧头旗黯然降下,美国军事力量也一度丧失了建设的方向感。
而这种方向感的丧失体现在炮兵装备的建设领域,则表现为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系统,其研发进度先是被大大减缓(早在1987年该项目就已经被提出,但直到2000年才造出第一辆样车),然后量产被一推再推地拖延到2005年,最后干脆在2002年5月,以超重和预算超支这类蹩脚理由,取消了整个已经耗资110亿美元的项目。
然而“十字军战士”的撤消,却使美军炮兵建设彻底陷入了迷茫——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师一级身管炮兵装备,实际上只剩下了自行化的M109A6“帕拉丁”(1994年开始装备部队)和牵引式的M198两种155毫米火炮,这就使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被撤消的“十字军战士”虽然号称拥有3倍于M109A6“帕拉丁”的作战效能,但作为一款经过脱胎换骨式重新设计的型号,M109A6的性能也不是等闲之辈,较之M109系列中的任何一种型号,M109A6综合作战性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如果说M109A6仍然能够保证美国陆军重装部队的机械化炮兵拥有一种世界级水准的先进装备,那么主要装备轻装师、空降师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牵引式M198,则已经明显无法满足新军事形势下的使用要求了——其7.143吨的重量不能适应美军地面部队更轻、更快、更灵活的要求面临着淘汰。
海湾战争中获得的实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M198在射程、射速、精度、机动性、威力和反应速度等方面,落后于华约部队相应的炮兵装备。
火炮发展的趋势

火炮发展的趋势火炮作为一种远距离杀伤武器,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今天,我们将探讨火炮发展的趋势。
首先,火炮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火炮系统逐渐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现代火炮系统配备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瞄准、自动装弹和自动射击等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现使得火炮系统的操作更加简便,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火炮的发展趋势之二是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火炮的射程不断扩大,打击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现代火炮系统配备了先进的弹道计算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准确计算目标的位置和弹道参数,从而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此外,火炮炮弹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例如采用制导炮弹,可以更加精确地打击移动目标。
第三,火炮的发展趋势之三是模块化和多功能化。
现代火炮系统具有较高的模块化和多功能化能力,可以根据作战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炮和不同类型的炮弹,从而实现不同射程和打击效果。
此外,火炮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武器系统进行协同作战,例如与导弹系统配合使用,形成火力打击体系。
第四,火炮的发展趋势之四是涵盖更广泛的作战环境。
传统上,火炮主要用于陆地作战,例如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然而,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火炮也在逐渐涵盖更广泛的作战环境。
例如,现代军队将火炮系统应用于海上作战,例如用于海军炮舰和登陆舰艇。
此外,火炮系统还可以用于空中作战,例如用于直升机和无人机等。
最后,火炮的发展趋势之五是非致命性能的提高。
除了传统的杀伤作用,现代火炮系统也越来越注重非致命性能,例如用于控制和驱散暴乱、解救人质等。
现代火炮系统可以配备各种非致命性武器,例如催泪弹、橡胶子弹和电磁脉冲武器等,以实现对目标的非致命打击。
综上所述,火炮发展的趋势包括自动化和智能化、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提高、模块化和多功能化、涵盖更广泛的作战环境以及非致命性能的提高。
自行火炮比牵引火炮先进吗?

自行火炮比牵引火炮先进吗?
自行火炮和牵引火炮作为现代战争中重要的火力手段,其使用率也很高。
那么,自行火炮比牵引火炮先进吗?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 自行火炮操作便捷
自行火炮主要是装配在机动车辆上,驾驶员可以根据实时战场情况迅速移动,满足火力打击的作战要求,更节约了战斗的时间和精力,具有极高的作战效率。
2. 自行火炮射程较远
自行火炮装配了独立的脉冲式发动机和底盘,可以有效的提高射程的距离,拓宽了攻击面,同时因为有足够的轨迹自由度,将被攻击的点瞄准时间更短,火炮可以快速掌控战场情况。
3. 自行火炮装弹快捷
由于自行火炮有足够的机动性和精准度,可以装弹时间更短,使得作战效率和火力体现更明显,可以起到快速而精准攻击的作用。
4. 自行火炮战场使用率高
相较于牵引火炮,自行火炮采用了一体式火器箱,可以有效的保护炮兵和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高机动性使得它在战场上使用率高,手持力也大大提升,更方便实施战斗。
从上面提及的优势可以见到,自行火炮比牵引火炮先进得多,两者在战斗中也会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因为拥有不同的特性,自行火炮更加具有战斗优势,因此在当今军事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是现代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引火炮发展现状在历史上,牵引火炮与自行火炮系统相比,其缺点是进入和撤出战斗较慢,且易受到反炮兵火力的打击。
技术对克服这些缺点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多数现代牵引火炮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进入和撤出战斗。
生产商们目前正致力于减轻105mm和155mm火炮系统的重量,并增大其射程。
尽管自行火炮系统的数量迅速增加,但牵引火炮由于具有以下两个优势而备受欢迎:●牵引火炮重量轻,使105mm榴弹炮和某些新一代武器系统(如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研制的M777式155mm榴弹炮)可用UH-60“黑鹰”等战术直升机吊运部署。
牵引火炮适合快速反应部队、空中机动部队和两栖作战部队使用。
以美国为首的驻阿富汗联合部队使用的火炮系统就是用飞机运送到阿富汗,并用直升机吊运部署,支援战术级军事行动。
●牵引火炮比自行火炮价格便宜,使用费用也低。
对所有陆军部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不需要机械化部队的陆军部队而言。
采用计算机火控系统,能够保证首发命中概率,减少对目标产生某种毁伤效果所需的时间和弹药。
采用52倍口径155mm火炮系统和远程弹药,使敌方很难有效地发挥反炮兵火力,除非敌方也装备了类似的远程火炮系统以及采用雷达和无人机实时提供目标信息的指挥控制系统。
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了M198式155mm牵引榴弹炮,那时伊拉克还没有反炮兵的能力。
155mm轻型榴弹炮英国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研制的155mm轻型榴弹炮(美国将其定型为M777),是世界上第一种重量低于4218kg的155mm榴弹炮。
该炮使用大量钛铝合金,因此重量减轻。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把155mm轻型榴弹炮作为“维克斯”项目,研制一种射程与美国M198相同但重量小于4000kg的可用各种战术直升机吊运的155mm牵引榴弹炮。
M198重7163kg,只能用美国陆军的CH-47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CH-53式重型运输直升机运送,因此限制了该榴弹炮的战术部署。
M777能用陆军的UH-60式“黑鹰”突击直升机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型MV-22式“鱼鹰”倾斜旋翼机吊运。
1997年,美国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轻型155mm(LW155)联合项目选择该榴弹炮来替换M198,美国维克斯公司因此而获益。
根据5年工程与开发合同,美国陆军订购了9门炮,首门炮2000年6月交付。
2002年11月,该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1.32亿美元的94门M777小批量试生产合同。
2004年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完成了对该炮的作战试验,在试验中,4门生产型M777榴弹炮发射了近12000发炮弹。
M777榴弹炮采用39倍口径身管,发射普通榴弹的射程可达24.7km,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能达到30km。
生产型M777将配备通用动力公司的牵引火炮数字化/数字火控系统,命名为M777A1。
该火控系统能为射击指挥中心提供定位、定向基准和数字通信。
M777A1榴弹炮脱离拖车后能在4min内发射首发炮弹,在25km的射程上,圆概率误差为50m,不需要试射。
软件和硬件升级后,该榴弹炮能发射“神剑”制导炮弹,改进型将定型为M777A2。
陆军的首批M777A1式榴弹炮于2006年8月装备第25步兵师第2旅第11野战炮兵团第2营。
该旅将是陆军第5个装备通用动力公司加拿大通用地面系统分部生产的8×8“斯特赖克”装甲车的旅。
每个“斯特赖克”旅和为第18空降军提供火力支援的第18野战炮兵旅(空降)将装备M777A1榴弹炮。
按照目前计划,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采购377门M777A1榴弹炮,而陆军采购273门M777A1榴弹炮。
2005年4月,BAE系统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1.94亿美元的合同,批量生产495门M777A1榴弹炮,从2006年末开始交付,到2009年4月交付完毕。
该炮70%的部件在美国生产,30%的部件在英国生产。
武器系统的集成和最后组装在BAE系统公司位于密西西比州哈蒂斯堡的新工厂进行。
在2005年英国伦敦防务系统与装备国际展览会上,BAE系统公司首次展出了M777 Portee 榴弹炮。
该炮是为满足英国陆军对轻型机动炮兵武器系统-火炮(LIMAWS-G)的需求而研制的。
英国陆军计划在2010年底前将该炮和24门轻型机动炮兵武器系统-火箭炮(LIMAWS-R)一起装备部队。
Portee系统采用英国苏琶卡特公司生产的8×6型高机动越野车底盘,能够用机械装卸系统装卸。
首先将M777榴弹炮装备到作战部队的是加拿大陆军。
加拿大陆军2005年底接收到从美国海军陆战队小批量试生产合同调拨的6门M777榴弹炮,用于装备一个连,这个连目前为驻扎在阿富汗的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提供支援。
加拿大陆军的M777榴弹炮配备有Selex传感器和机载系统激光惯性火炮定位系统(LINAPS)。
加拿大陆军可能采购24门M777榴弹炮,用以装备一个团并提供集中训练。
BAE系统公司称,许多用户对M777榴弹炮表现出极大兴趣,尤其是中东的用户。
105mm轻型火炮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希望M777将与105mm轻型火炮取得同样的成功。
在这类武器中,105mm轻型火炮部署最广泛,已有1200多门装备在20个国家的部队。
该炮是为英国陆军研制的,首批火炮于1974年交付。
已有8门出口到巴林、尼泊尔和荷兰等国,在澳大利亚获得许可证并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军生产了129门105mm火炮。
该炮在出口市场上获得的最大成功是1986年被美国陆军选中。
2004年,泰国从BAE系统公司订购了24门105mm轻型火炮,成为第21个用户。
首批新生产的火炮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由于停产了几年,BAE系统公司不得不对几乎火炮的每个部件寻找供应商。
泰国的合同包括对额外两批火炮的选择。
BAE系统公司研制出一种中期升级组件,可用于现有L118/L119榴弹炮或新武器上。
重大改进包括:减轻火炮平台的重量;采用新的轴线设计,从而降低了炮管从行进状态转到发射状态时对转动转向盘的要求。
美国陆军直接从英国采购了147门M119式轻型火炮,政府所有的岩岛兵工厂联合生产技术中心(RIAJMTC)获得许可证后又生产了280门榴弹炮。
作为间接瞄准发射火炮,这些武器大量用于陆军空降部队和空中机动快速反应部队。
到2005年末,陆军的所有M119A1火炮都改进成M119A2,使操作和维护更容易。
岩岛兵工厂接到一份在2005财年生产35门榴弹炮的合同后,恢复了M119的生产。
2006年12月前,准备对2门榴弹炮进行试验。
虽然命名为M119A2榴弹炮,将采纳用户提出的进一步改进意见,以提高榴弹炮的可维护性和耐用性,包括扩大发射平台上的排水孔,增大旋转座架间隙,用螺钉而不是铆钉来装配榴弹炮,使维修工作更容易。
美国陆军还在研究给M119A2增加一个与M777A1数字化火控系统类似的轻型数字化组件,使M119A2具有自定位和瞄准能力。
该组件将能使M119A2榴弹炮发射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弹药。
布什政府于2006年2月提交的2007财年防务清单中为在2007~2011财年生产247门M119A2榴弹炮申请经费。
陆军总共需要385门新榴弹炮,用于装备另外几个步兵旅战斗队。
105mm LG1轻型榴弹炮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专门为出口市场研制出105mm LG1轻型榴弹炮。
新加坡是该炮的第一个用户,1990年订购了37门LG1 Mk I轻型榴弹炮,Mk II已出口到加拿大(28门)、印度尼西亚(20门)、比利时(14门)和泰国(24门)。
比利时购买的榴弹炮是1997年下线的最后一批。
LG1重1520kg,很容易用通用直升机吊运。
LG1配用30倍口径炮管,发射M1高爆弹的最大射程可达11.4km,发射底排弹的射程达18.5km。
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对增强LG1效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Mk III榴弹炮将装有3D惯性瞄准与定位系统和炮口测速雷达。
采用自动瞄准系统,可将Mk IV榴弹炮的操作人员减至3名。
Mk V榴弹炮将采用上述所有这些改进措施和自动装填系统。
中国现役所有牵引式火炮1、w99式82毫米牵引速射迫击炮:w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是我国最近研制的陆军武器之一,炮重650公斤,最大射程大于4270米,最小射程小于800米,正常情况下需要四到五个人操作,它装有标准的瞄准系统及射击计算器,与传统的前部装弹的81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相比,w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的操作优秀包括;可以选择单发或速射,发射速度更快;可以采取常用的间接瞄准,也可以采取直接瞄准。
它可以发射w99式82毫米高爆迫击炮弹,也可以发射现有的82毫米迫击炮弹的改进型,最大初速度为每秒272米。
四枚炮弹的弹夹从右侧装入,1.5秒内就可以连发四枚。
[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映部队]2、中国新型105毫米轻便型牵引榴弹炮: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是我国新研制的中口径超轻型压制火炮,是一种可在多种军事行动发挥突出作用的多用途武器。
该榴弹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和火力猛的特点,易分解与组装。
在作战中具有灵活的机动性和良好的战术适应性。
它是我军山地部队,特种部队理想的地面压制武器。
与其他中型口径榴弹炮相比,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具备如下优点:(1)优异的操纵性能: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的重量仅为1310千克,可由飞机进行运送、空投;由车辆或畜力牵引;或拆卸为11个部件由人员或马匹进行快速运送。
7名炮手可在3~4分钟内拆解为11个部件,单个部件可由人理搬运;所有部件可在4~5分钟内重装为完整的榴弹炮,以执行新的任务。
(2)一炮多用:该火炮具有多种战术用途,士兵可根据作战需要调整火炮的膛线高度,在高膛线位置,该炮作为榴弹炮,执行火力压制任务;在低膛线位置,可作为反坦克武器,执行反装甲任务。
除此以外,它还可作为迫击炮或无作力炮使用。
(3)可以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M1系列105毫米榴弹炮丸,也可发射增程弹和高爆反坦克弹。
105毫米轻便型榴弹炮的主要技术指标口径105毫米;初速420米/秒;最大射程10222米;最小射程2200米;全重1310千克;榴弹炮状态发射速度3~4发/分;炮膛轴距地高度1070毫米;方向射界±18°;高低射界-5~+65°;作战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30毫米;宽度2530毫米;长度4200毫米;牵引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宽度1 500毫米;长度3650毫米(车辆牵引)、5300毫米(畜力牵引);反坦克火炮状态发射速度8发/分;炮膛轴距地高度690毫米;方向射界±28°;高低射界-5~+25°;作战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550毫米;长度4000毫米;长度4700毫米;牵引状态火炮尺寸:高度1900毫米;宽度1500毫米;长度3650毫米(车辆牵引)、5300毫米(畜力牵引);3、W86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W86式122毫米榴弹炮是参照苏联D-30型122毫米榴弹炮,根据现代战争的需要于1985年研制成功的师属榴弹炮,用于替代大量装备的老式的54式和54-1或122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