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专题答案

合集下载

智慧树唐诗宋词答案唐诗宋词学案以及答案

智慧树唐诗宋词答案唐诗宋词学案以及答案

智慧树唐诗宋词答案唐诗宋词学案以及答案《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滕王阁》一.走近作者。

杜审言在高宗元年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

到永昌元年,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

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他们都是初唐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

他们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的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健康的道路发展。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二.读《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思考问题。

1.找出点名情感的关键句。

明确:归思欲沾巾2.文中有怎样的新鲜优美之景?结合诗文加以概括。

新鲜优美之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3.结合诗文说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情感关键词:仕途失意他乡漂泊三.读《滕王阁》,思考以下问题。

1.概括诗文大意。

2.诗作颈联表面写景,实为抒情,请结合诗作,作具体说明。

解析:重点抓“闲云”“潭影”“日悠悠”说明经年累月,空有美景,自然地勾连了上下文,点染出诗作的主题:自然风物永恒,人事沧桑巨变的感慨。

明确:情感关键词:岁月更替昔盛今衰自然永恒人事沧桑。

3.了解颔联互文的修辞手法。

补充常见的互文诗句:A.烟笼寒水月笼沙。

文意: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B.秦时明月汉时关。

文意: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文意: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文意: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唐诗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

唐诗宋词研究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苏轼的《赤壁赋》?A. 《前赤壁赋》B. 《后赤壁赋》C. 《赤壁怀古》D. 《赤壁之战》答案:D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柳永答案:C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李商隐答案:B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高适B. 王昌龄C. 岑参D. 李贺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杜甫的诗作《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首诗反映了_________时期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

答案:安史之乱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张九龄8.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集名为《_________》,其词风以婉约著称。

答案:漱玉词9.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夜雨寄北》。

答案:李商隐10.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

答案:林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诗与宋词在艺术特色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唐诗以严谨的格律、雄浑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著称,强调韵律美和节奏感,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等。

宋词则以婉约、清新、细腻见长,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语言的自然流畅,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等。

12.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哪些名句,这些名句体现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将进酒》中的名句包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些名句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13. 请简述辛弃疾的词作风格及其代表作。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

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唐诗从贞元、长庆年间起,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出现的元白、韩孟两大诗派,其特点分别是: (5分)1 一平易,一险怪2 一平怪,一险易3 一平白,一险怪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时赵崇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到和凝、孙光宪、李荀共十八家词,计五百首,结为《花间集》。

(5分)1 西蜀2 后蜀3 南唐4 中唐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词是合乐的歌词,它在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由曲谱和()来决定的。

(5分)1 曲风2 曲调3 曲意4 曲令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诗歌中出现的新的表现方式和口语的倾向,与自由的长短句结合在一起,便促进了词的产生。

(5分)1 初唐2 隋朝3 中唐4 晚唐答案:4您提交的答案:4 获得分数:5盛唐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并取得高度成就的作家,主要是()和孟浩然。

(5分)1 王维2 李白3 白居易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因“云破月来花弄影”、“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柳径无人,堕非絮无影”三句著名,并因此得了一个“三影”绰号的词人是: (5分)1 张先2 姜夔3 宋祁4 柳永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对词的阐述,不合理的是: (5分)1 词的出现,与音乐没有关系。

唐诗宋词专题参考答案

唐诗宋词专题参考答案

唐诗宋词专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烽火连三月 2.故垒萧萧芦荻秋 3.元稹 4.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5.满江红6.感遇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8.惊风乱芙蓉水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献愁供恨,玉簪螺髻11.欲上青天览明月12.白居易 13.辛弃疾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遣悲怀1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17.念奴娇·登多景楼18.卜算子·咏梅19.张旭20.山谷词二、选择题1.A 2.D 3.C 4.C 5.C 6.B 7.B 8.A 9.B 10.C11.A 12.D三、鉴赏题1.(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

(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

(2)衬托(或:烘云托月),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

(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1)相同:都写了江南水乡的景色。

不同:①前者写春景,后者写夏景。

②前者写白天,后者写夜晚;③前者写晴天,后者写雨景;④前者写实景,后者写梦境。

(2)①景色特点:前者色彩明丽,后者宁静朦胧;②感情特点:前者激情奔放,后者悠闲自在。

唐诗宋词专题答案

唐诗宋词专题答案

《唐诗宋词专题》试题(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计20分)(一)1.王勃,天涯若比邻。

2. 李白,江入大荒流。

3. 刘禹锡,道是无情却有情。

4. 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5. 张若虚,江月何年初照人。

(二)每小题2,共计10分。

1、辛弃疾;2、陆游;3、李清照;4、贺铸;5、柳永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2.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3.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

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4.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蒙,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唐诗宋词选读最全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最全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____ ,。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

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专题》试题(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计20分)(一)1.王勃,天涯若比邻。

2. 白,江入大荒流。

3. 禹锡,道是无情却有情。

4. 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5. 若虚,江月何年初照人。

(二)每小题2,共计10分。

1、辛弃疾;2、陆游;3、清照;4、贺铸;5、柳永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著名的代表诗人有:白、杜甫、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2.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律诗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

3.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

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

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

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

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4.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

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清照。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1.近体诗唐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

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从先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

至於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

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

2.“初唐四杰”对诗歌创作的贡献是什么?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容的充实与扩展初唐四杰拓新了诗歌的主题和题材,面向广阔的时代生活,用现实的人生感受恢复了诗中清醒而严肃的自我。

(1)初唐四杰以寒士的不平批判上层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社会秩序的永恒价值。

(2)初唐四杰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为诗歌注入了高清壮思和倜傥之气。

虽然在艺术上没有完全摆脱初唐诗坛从齐梁隋沿袭下来的创作风气,但他们自强烈的爱国热忱中贯注了人生的远想,在诗歌中或渲泄抑郁不平的苦闷,或抒发追求功名的热望,或表达对边塞形势的密切关注和重义轻生的豪侠意气,表现出自我的个性,开启了盛唐诗歌的基本主题;他们以比兴寄托融入词采华霏的齐梁体,为初唐诗歌融合建安风骨和江左问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初唐四杰拓宽了诗歌的视野,从而便于容纳更为充实的社会容、更为严肃的思想和更为丰富的感情,显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

(4)初唐四杰在前人偏于游戏性和应酬性的题材中注入人生热情。

(5)初唐四杰具有变更文坛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他们具有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改变了前朝轻艳浮靡的文风,对唐诗风格进行了革新,将唐诗带向了“风骨”清竣有力、神采飞扬的创作道路。

2、形式的创新与完善初唐四杰以新的章法和节奏表现出新的情绪,在诗歌语言形式上努力向生活靠近。

大体而言,卢骆喜作五七言长篇,尤擅七言歌行一体。

卢骆创造性地发挥了七言歌行工丽整练婉转流走的风格,并大大加强了它的抒情性,丰富了表现力,使之成为“极能发人才思”的新体制。

王则以五言律绝取胜,在语言上更加明净凝练,进一步洗涤了六朝以来繁缛的格调。

四、论述题(30分)请论述宋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一)豪放派,形成于中国宋代的汉族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轼、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轼。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孝祥、元傒、亮、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辛的词人。

北宋豪放词,主要体现为封建体制下受压抑个体的心灵解放,而南宋的豪放词则将词人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词的表现领域,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靖康之变之后,中原沦陷南宋偏安的社会现实,给南渡词人以极刺激,词人纷纷引出悲壮之音,唱出慷慨之声。

不仅岳飞,纲,孝祥等人写出壮怀激烈的词作,原先一些以婉约出名者,如朱敦儒,清照等也写出了不少激昂慷慨的词作。

然而,南宋豪放词的典,却非辛弃疾莫属。

在艺术表现上,辛弃疾以文为词,以古写今,不仅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也极拓展了词的表现手法。

(二)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煜、柳永、晏殊、欧阳修、观、周邦彦、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

其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宋末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可以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容比较狭窄。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夔、吴文英、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1.颢,芳草萋萋鹦鹉洲2.九龄,天涯共此时3.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

来自古诗文网|报错有所思_古诗文网[作者] 贾曾[全文] 城东桃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爱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岁花开君不待。

明年花开复谁在。

故人不共东,今来空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

5.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

欧阳修煜煜璟延巳3.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它的特点和基本要: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4.律诗共八句,没两句一联。

一联至四联分别取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