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考北大的原因之一吧,今天作为北大的一名学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北大的一些心里路程,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奋斗了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踏进了北大的校门,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付出总有回报!这不是套话,这是我刚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那一刻的最深切的体会!想起当初大学毕业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那个时候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在哪里、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看书学习、不知道向谁去打听专业课的问题……,总之苦楚溢于言表,当然最后的得到的快乐也可以说是喜上云霄!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汪学长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当年以总成绩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讲解621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2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专业课,首先我自己当初也是在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辅导过专业课,觉得老师们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北大的学子们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新祥旭的,毕竟新祥旭创始人就是北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新祥旭兼职任教的原因,毕竟我也是在这里的老师帮助下考上的,这个在这里不细说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或者加老师微信,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写的可读性很差,最重要,逼着自己去看)曾贻芬《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商务印书馆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安静小太郎《经学史》万卷楼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经的发展源流很明晰)徐有富《目录学与学术史》中华书局江蕃《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精彩有个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中华书局(训诂类很简明)专业课古委会《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董洪利《文献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总论的这两本就够了)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总目》各大类叙小叙《简明四库全书目录》《书目答问》(经部,史部,子部的诸子、考证笔记)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许逸民《古籍整理释例》中华书局总结:以上经验满满的全是干货,希望今年考研的学子们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本研究生就读于北大的我,对于北大的情况在了解不过了,很希望今年考北大的学子可以顺利通过,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和一下资料都可以提供,我在北大等你内部资料:光华管理学院的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其他资料:专业课模拟押题卷;【1】免费提供考前应试指导;【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3】协助联系导师或者提供导师联系方式;【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一、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简介-启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领先,亚洲顶尖,世界一流”。
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
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
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
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
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
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中文系也是国内唯一细分并具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科院系。
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2020-2021年北京大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就业前景、招生情况、复试分数线、参考书目等考研经验
就业前景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此学科专业性比较强,找对口的工作比较有难度,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招生情况
复试分数线
考研排名
参考书目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
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
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
版本姚伯岳《中国古籍版本学》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考研心得
不少人说考研是痛苦的,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
然而,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经历过的人都会把曾经的苦与乐看成是自己走向成熟的一段经历,一种克服人生困境的能力
和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
一路走来,学会了承受和容忍,也学会了坚强与坚持。
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记忆犹新。
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
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珍惜。
所以,感谢考研!。
2020-2021年北师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调剂要求!

2020-2021年北师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真题分享!一、院系简介文学院历史积淀深厚。
她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未来,文学院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文学院。
坚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目标,努力建设三个中心:国家语言文字创新和咨询中心、中国文学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心、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推广中心,形成一个以一流中文学科为支撑、三个高端学术文化领域为特色的崭新布局。
二、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招生情况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02唐宋文学文献03元明清文学文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3中国文学史④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复试:围绕“中国文学史(含文献学)”复试,书目不限2019年拟招收8人,含接收推免生4人左右。
三、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1)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四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2)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全三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刘勇、邹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张健主编《新中国文学史》(全两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附加配套《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7)匡兴主编《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王向远《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王向远《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1)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四、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注:“-”表示小编没有收集到有效数据!五、2018 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拟录取名单详情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六、2019北师大古典文献学考研备考指导今年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改成了723和936,下面来分享这位作者当时复习这两门的过程:建议大家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先看教材,主要是对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2016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 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2 月底——3 月初):
840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1 写出下列书的著者 诗本义 2 标点翻译 礼记祭统 汉书艺文志 经典释文
五、2016 年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 的误区。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 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 类为“A 是…”“A 和 B…”“AB 和 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A 就是 B”。(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 和 B…”类型的题目) 第一,A 的定义。 第二,B 的定义。 第三,总结:A 与 B 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 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 350-400 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篇幅占到 A4 纸的半页为佳。 (三) 简答题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 诵程度。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因此,只要大 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 5-7 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 词解释一样。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 易忽视的一点。 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 3-5 点,每条 150-200 字。 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 例如“简答 A 的职能。” 第一,A 的定义。(不能缺少) 第二,A 的 3 大职能。(主体部分) 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即在回答要点 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 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 600-800 为佳,时间为 15-20 分钟。通常 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 30 倍,即,1 分至少 30 个字。
北京大学840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

50
120
40 40
90
50 50
90
国家 A 类分数线
国家 A 类分数线
报考管理类,公 共课不低于 50 分,专业课不低 于 90 分,总分不 低于 350;报计算 300 机辅助翻译公共 课不低于 50 分, 专业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60。
300
310
195
300
330 提前面试 提前面试
北京大学 840 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 线
一、 专业介绍 “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篇:“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记·礼运》篇有类似的文字: “言偃复问日: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日: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 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 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可见孔子所谓“文献”,实际是基于“礼”而言。我们知道,儒 家的“礼”是囊括国家典章制度、历史文化乃至个人伦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庞大概念。 仅从大的方面讲,就有吉、嘉、宾、军、凶五类,如果细分,则号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干”。 如此广泛的内容,代代相承延续,显然既需要有成文的记录,还要有熟悉相关掌故和具体操 作规程的贤才。故郑玄注《论语·八佾》篇:“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 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就是以文章、贤才诠释“文献”。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得 更明白:“文谓典册,献谓秉礼之贤士大夫,子贡所谓‘贤者识大,不贤识小’,皆谓贤也。” 由此可见,文献的早期含义,包括历史典籍、档案等文字资料和博学多识、熟悉掌故的贤才 两方面。所谓贤才,主要是着眼于其文化记忆和口传议论,实际相当于活材料。
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复试经验

北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复试成功经验分享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
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古文献学即目录、版本、校勘。
广义的文献学则包括辨伪、辑佚、考证、小学等多方面。
我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工作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由魏建功、张舜徽等老一辈文献学工作者倡导在北京大学开设的。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国学的基础,甚至与国学之间有着直系亲属的关系,随着国学的雄起,古典文献学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系,区分5个研究方向(01. 古典文献学理论;02. 古文字学;03. 传世典籍整理与研究;04. 海外汉籍与汉学;05. 明清文学与文献),2019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6人。
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目专业介绍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征训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和朱熹解释“文”为“文章(典籍)”,“献”为“贤”或“贤才”。
元初史学家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取“文献”一词作为书名,他在本书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只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北大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稍后,元代大诗人杨维恢《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指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这门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
刘氏父子整理群书,广泛搜集各种本子,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的本子进行校雠,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同时撰写叙录,也就是撰写提要,然后编纂出所有书籍的分类目录,以揭示学术源流,并供查考之用。
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文献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
后人用广义的“校雠学”来阐释刘氏父子所开创的学问,也就是将目录、版本、校雠三者统统塞进“校雠学”的大口袋中。
于是,校雠学就几乎成了古典文献学的别名。
中国古典文献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古文献学即目录、版本、校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招生总数70人。
系所说明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
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050101文艺学7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1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7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9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7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招生总数70人。
系所说明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
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 人数:7
研究方向01.中国古典文献学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3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国重点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在岗教员24 人(含教育部古委会成员6 人),其中教授8 人。
一是出土文献整理研究方向, 有李家浩等著名专家。
这一方向在全国同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近期他们的工作重点是《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的整理和研究。
其中,既有关于楚简文字、内容本身的研究,也将对其在学术史乃至思想史上的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
此外,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结合长期以来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二是传统文化与传世文献的整理研究方向,有安平秋、杨忠等为学术带头人。
本方向已经完成的72 卷超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全宋诗》是标志性成果,目前正在进行《全宋诗》“后续工程”。
近期他们已经推出《宋代学术文化研究丛书》和《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丛书》两个全国性大型丛书,丛书将充分吸收古文献学研究和传世文献整理研究的优秀成果,促进本学科点的学术进步和学术成果转化,真正地形成本学科点在全国古文献学的核心地位和辐射作用。
另外,由他们主持的《二十世纪古籍整理史》也在进行中,这将是第一部系统地总结中国近百年古籍整理历史的著作。
三是古文献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方向,有孙钦善、
董洪利等为学术带头人。
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已有多年,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古文献基础知识丛书》(裘锡圭、杨忠主编)即将全部出齐。
他们还将推出系统的古文献学理论著作,如孙钦善主持的《中国古文献学史》和董洪利主持的古文献学系列教材。
同时继第一部古文献学通史——《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之后,各断代古文献学史的研究工作也将在“十五”期间全面展开。
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最终完成将促成古文献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学科体系的完善。
四是海外汉籍整理与海外汉学研究方向,有李零、曹亦冰等为学术带头人。
他们广泛地搜集海外汉学研究学者、研究机构、刊物等方面的情况,出版了《北美汉学辞典》,此后将陆续推出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汉学家辞典。
另外,由本学科点和全国高校古委会共同组织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复制工程》现已完成过半,选择了其中30 种善本影印出版,这将是中国古籍整理史上的一大盛事。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成立于1910 年,是我国诞生最早的中文系科之一,至今已有95 年历史,从上个世纪50 年代起,就形成了文学、汉语和古典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基本格局。
2002 年又率先设立了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本科),部分面向理科招生。
北大中文系是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有 4 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4 个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2 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6 个全国重点学科,7 个博士点、12 个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和教学层次最全的中文系。
北大中文系兼容并包,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涌现出一批大师级著名学者,就研究领域而言是古今并重,中西交汇;就学风而言是既重考据实证,又重创新发明;既重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又重在学术前沿引领新风。
最近几年来,为适应时代变化,北大中文系又提出“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
“守正”就是坚持和发扬近百年形成的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严谨的学风,坚持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基础性,抵制急功近利的浮泛的风气;“创新”就是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术的生长点,力求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更能适应时代变化和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典文献学2010-2012年报录比
中国古典文献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按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
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一、复试基本分数线:
(1)、统考:
考试科目
学科门类
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总分哲学 (01) 50 50 90 90 360 经济学 (02) 55 55 90 90 380 法学 (03) 50 50 90 90 345 教育学 (04) 50 50 180 355 文学 (05) 50 50 90 350 历史学 (06) 50 50 180 345 理学 (07) 50 50 90 90 325 工学 (08) 50 50 90 90 325 管理学 (12) 50 50 90 90 360 艺术学 (13) 50 50 90 340 (2)、联考:
考试
科目
专业学位政
治
外语数学
专业或
综合课
总分备注
应用统计
(0252)
50 50 90 90 315
法律
(0351)
50 50 90 365 深圳研究生院总分为345分社会工作
(0352)
50 50 90 330
汉语国际教
育(0453)
50 50 90 345
应用心理学
(0454)
50 50 180 310
翻译(0551) 英
语
50 50 90 325 日
语
50 50 90 340
新闻与传播
(0552)
50 50 90 330
软件工程(0852) 50 45 80 80 300
报经管类(需考数学),按学校
门类线单科降5分,总分降15
分;报计算机翻译公共课不低
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
电子与通信工
程(0852)
50 45 80 80 300
工商管理
50 120 170 光华管理学院同国家A类线
(1251)
公共管理
50 120 190
(1252)
工程管理
45 120 165
(1256)
艺术
40 40 90 300
(1351)
(3)、“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单考班”:
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
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二、关于录取与调剂:
1、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
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能录取。
各学院(系、所、中心)拟录取名单经批准后公布。
2、我校未录取考生,达到国家分数线并符合调剂规定的,可持其它院校研招办开具的正式接收函办理有关转档手续。
未达到国家分数线以及按规定不允许调剂的,报考材料不能转寄其他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