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患者与营养支持

合集下载

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管理与饮食建议

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管理与饮食建议

肠道炎症性疾病(IBD)的管理与饮食建议引言肠道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当今临床医学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因为它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们的生活。

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疾病的特点是慢性肠道炎症,伴随着周期性的病发和缓解。

虽然这些疾病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感染性或遗传性疾病,但它们同样具有严重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

IBD的确切原因仍然不完全清楚,但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和遗传因素被认为在疾病的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患者常见症状如:腹痛、腹泻伴黏液、便血、面色苍白、体重下降和慢性疲劳等。

但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IBD的管理和治疗策略也日益丰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希望。

本文将探讨IBD的管理策略,特别是在饮食方面的建议。

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患有IBD的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饮食方式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IBD和科学支持的饮食策略,患者更好的连接疾病发生与发展,对症处理,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研究IBD的不同方面,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营养建议,以帮助患者与这一挑战性疾病共同前行。

第一部分:IBD的概述肠道炎症性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复杂的慢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这两种疾病在肠道内引发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患者面临长期的症状和不适。

IBD的高发生率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使其成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关注的焦点。

1.1 IBD的种类1.1.1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是一种可以影响任何部分的胃肠道的疾病,从口腔到直肠都有可能。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肛周脓肿为主要特征、发热、疲劳以及营养不良。

病变往往是跳跃性的,即正常肠组织与受影响的区域交替出现。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

炎症性肠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

2、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量,有便血时注意生命体征及血常规变化及大便常规。

3、注意进食后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4、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有无腹膜刺激征及里急后重等。

5、注意有无并发症:如穿孔、肠梗阻及大出血。

二、护理措施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休息:多数患者营养不良,缓解期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降低消耗。

急性发期或病情严重应卧床休息。

3、饮食:急性发作期应进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质软、易消化、少纤维、富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

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忌乳制品。

宜少食多餐,病情严重者应禁食。

4、用药护理:(1)腹痛者可遵医嘱用解痉药,注意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2)应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防止反弹。

(3)柳氮磺胺吡啶应在餐后服用。

若灌肠,药物要碾成粉末,防止堵管,肛管插入深度为 10-15 厘米,灌肠完毕,抬高臀部 10 厘米以上,保留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5、若行肠镜检查,应做好术前、术后准备的护理。

6、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识别压力源和减轻压力的方法,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自尊、自立的思想,取得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三、健康指导要点1、合理休息与活动,劳逸结合。

戒烟酒,合理饮食,避免过硬和粗糙食物。

2、保持情绪稳定,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坚持治疗,不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定期复查。

4、教会患者灌肠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1、观察腹泻时有无发热,大便是否带血及粘液血便,注意肛周皮肤情况,勤用温水擦洗。

2、慢性腹泻时观察有无消瘦,贫血和营养缺乏,有无电解质紊乱。

3、便血严重时,要注意防止跌倒及坠床的发生。

4、因疾病的病程长,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

5、告知患者识别药物不良反应,避免间断用药。

如有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就诊。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

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营养支持治疗是炎症性肠病(IBD)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2013?深圳)》对营养支持治疗的内容进行了展开讨论。

指南详情》》》炎症性肠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2013·深圳)营养不良在IBD中的发病率高达85%,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UC),尤其是活动期患者。

进食减少、肠道吸收功能降低、营养物质消耗增加以及治疗药物对代谢的影响共同促进IB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最终表现为蛋白质能量型营养不良,并伴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

研究表明,IBD患者维生素K缺乏程度与CD活动指数(CDAI)呈正相关。

营养不良有许多危害,包括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IBD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手术切口及吻合口的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及死亡率等。

营养支持治疗在改善营养状态、避免营养不良带来的危害的同时,具有诱导及维持IBD缓解,其促进黏膜的愈合,改善患者自然病程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单一肠内营养(EEN)还可改善活动期CD患者的生活质量(IBDQ)。

因此,近代对营养与代谢支持的观念有所改变,由传统的肠内营养支持转变为营养支持治疗。

IBD的营养支持治疗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后者通过控制病情改善营养状态,而前者能改善IBD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性。

营养支持治疗实施前常规对IBD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快速鉴别出现存或潜在营养风险因素的个体,而进一步营养状态评定可早期鉴别及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最终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动态评估疗效,有助于营养支持治疗及时、有效、个体化的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支持过程中需预防及早期发现相关并发症及风险的发生,治疗期间规范化操作并动态监测。

营养支持治疗建议由营养支持小组(NST)执行,对于病情相对平稳但需长期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可在NST的指导下实施家庭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其适应症包括重度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预计营养摄入不足>5天的患者、营养状况正常但预计营养摄入不足>10天的患者以及中重度高分解代谢的患者。

炎症性肠病的肠内营养支持

炎症性肠病的肠内营养支持
山东医药 2008年第 4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3l期
注损伤 、炎性 细胞 因子 和炎症介质 大量 释放 、生物 屏障破 坏 等诸多 因素 ,造成 时肠 道细菌 和内毒素 移位 ,侵入 门静脉 和 全 身 血 液 循 环 ,发 生 内 源性 的 感 染 和 败 血 症 ,并 促 使 全 身 炎 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禁食会进一 步加重肠 黏膜 萎缩 ,并 加快 肠上皮细胞凋亡 ;而 EN可 以刺激黏 膜 细胞增 生 ,增强 肠道 的屏障功能。SAP患者 即使应 用少量 EN,也 能阻止 肠黏 膜
炎 症性 肠 病 的肠 内营 养 支 持
欧 琨 ,管清 海 ,夏 国华 (滨 州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山 东滨 州 ,256603)
的萎 缩 ,改善肠 道屏 障功 能 ,减少 细菌 移位 ,并 能改 善 SAP 的预后 。PN在 SAP治疗 中的作用 主要是维 持机体 营养 ,用 于不能耐受 EN的患者 。不过 长期 的 PN会 引起肠 道衰竭 , 使机体遭受“二 次打击 ”。 3 AP 患者 的 EN 指 证
炎症性肠病 (IBD)包括克 罗恩病 (CD)和溃 疡性结肠 炎 (UC)。营养治疗在 IBD的各个阶段均具有重要 的治疗及 辅 助治疗作用 。 1 IBD 的特 点
IBD的发病机 制至 今 尚未明 确。IBD的病 理特 点为 肠 黏膜 的炎症 。由于炎症 的存在 ,必然 出现患 者的 营养 不 良, 尤 其 是 CD患 者 中 多 见 。 根 据 疾 病 严 重 程 度 不 同 。65% 一 78%的 CD患 者 和 18% 一62% 的 UC患 者 有体 质 量 下降 。 25% ~80%的 CD患者和 26% 一50%的 UC患者存 在低蛋 白 血症 。半数 CD患 者 存 在 贫血 ,可 能 继 发于 营养 不 良,而 80%的 UC患者存在贫血 ,主要原因为血 液丢失。腹泻所 致 电解质 丢失 在 CD和 UC中均常见。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乏在 CD中较为常见 ,与疾病累及部 位和严重程度相关 。BD引起 营养不 良的机制包括 :食物摄入减少 、饮食 限制 、营养 吸收 不 良(尤其是 CD)、黏膜 剥脱 和出血所致 肠 道丢失 增 加 、 发热和炎症 所致营养需求增 加 以及药 物和 营养 物质 的相互 作 用 等 。 2 IBD EN治 疗 的 可 行 性

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IBD)
炎症性肠病(IBD)
汇报人:
2023-12-30

CONTENCT

• 引言 • 症状与诊断 • 治疗与管理 • 并发症与风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与展望
01
引言
炎症性肠病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复发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 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针对肠瘘
立即停止经口进食,通过静脉输 液补充营养;使用抗生素控制感 染;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脓肿和腹腔感

使用强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对形 成的脓肿进行穿刺引流或手术治 疗;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患 者免疫力。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详细解释IBD的病因、症状、 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 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IBD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 病(CD)和未定型结肠炎(IC)。
发病原因和机制
遗传因素
IBD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提示遗传因素在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免疫因素
IBD患者存在肠道免疫异常,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 答失调,导致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和炎症反应。
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
肠外表现
如关节炎、皮肤病变、眼部病变等。
诊断方法和标准
01
病史采集
02
体格检查
03 实验室检查
04
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
05
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家族史等。 检查患者的腹部体征、全身状况等。 包括血常规、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 如X线钡剂灌肠、腹部CT等。 如结肠镜、小肠镜等,可直接观察肠道病变并取活检。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制剂选择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制剂选择

• 无渣
• 渗透压相对较高
除一般患者外,特别合适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 – 短肠综合征 – 炎性肠病 – 胰腺炎 – 放射性肠炎 …….
整蛋白制剂的特点
• 整蛋白氮源 • 大分子,接近等渗 • 口感好 • 需要完善的消化吸收功能
常见整蛋白肠内营养剂—纽迪希亚
纽迪希亚
制剂特点
适用人群
1.营养均衡
能全力 2.6种混合膳食纤维
管饲营养与口服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选择
• 肠功能(动力、消化、吸收)不全的患者 建议使用预消化短肽配方。
• IBD活动期建议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 • 低脂制剂能够提高EN诱导CD缓解的效果。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炎性肠病专家共识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2013•深圳) 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082-1087
百普力/素适合IBD患者使用
深度水解 乳清蛋白
15% 脂肪 15%
碳水化合物 70%
百普素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
80%短肽+15%氨基酸 快速吸收,高效利用
低脂配方 提高CD诱导缓解效果
不含膳食纤维
百普力/素更适合IBD患者
短肽肠内 营养制剂
常用整蛋白 粉剂
氨基酸制剂
百普力/素优势
蛋白质
水解乳清蛋白
• 要素膳(elemental diet)
– 氨基酸单体:爱伦多、维沃 – 短肽类:百普力、百普素
• 非要素膳(non-elemental diet)
– 整蛋白制剂:能全素、能全力、安素等 – 匀浆饮食(食物类)
• 组件膳(module diet) • 特殊应用膳食
要素膳的特点
优点:
缺点:

炎症性肠病(IBD)的营养支持治疗26页PPT

炎症性肠病(IBD)的营养支持治疗26页PPT

炎症性肠病(IBD)的营养支持治疗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炎症性肠病与营养支持疗法

炎症性肠病与营养支持疗法

炎 症 性 肠 病 与 营养 支 持 疗 法
谭蓓 钱 家鸣
【 摘要】炎症性肠病 ( I B D )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为特点的一组疾病 ,包括溃疡性结肠
炎 ( U C ) 和克罗恩病 ( c D) 。我 国 I B D发病率 呈快速增 长趋 势 ,而 营养 不 良好发 于 I B D患者 ,尤 其 是C D患者 。合理膳食 ,补充 微量元素 、钙 、维生素 D和益 生菌等 ,有利 于病情缓解 和控制 。营养 支 持疗法不仅 可以改善营养状态 ,对于 c D患者也具有一定 的诱导 和维持缓解作用 。
【 A b s t r a c t 】I n f l a m 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I B D ) i s a g r o u p o f d i s e a s e s c h a r a c t e i r z e d b y r e c u r r e n t e p i s o d e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 P e k i n g U n i o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H o s p i t a l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f o Me d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P e k i n g U n i o n
【 K e y w o r d s 】I la f n m m a t o y r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N u t r i t i o n s c r e e n i n g ;N u t i r t i o n s u p p o r t t h e r a p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包 装
对于CD病人,单独使用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肠 内营养(EN)或联合药物治疗,是诱导缓解和维持 病情缓解的重要手段
即使诱导缓解失败,营养支持也是围手术期处理 中最具优势的治疗方法
对于活动性CD病人,若不适合或不耐受糖皮质激 素,则应考虑使用EN
EN是治疗手段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CD,营养不良会显著影响其生 长发育,导致青春期延迟,且治疗药物的毒副作 用令人担忧,应首选EN诱导缓解
重度 <60 <16 <60 <60 <70 <20 <1.0 <0.1 <0.9 <-15
营养不良一旦发生,只通过营养及饮食的 建议是很难纠正的,必须进行营养干预。
膳食干预在IBD关注最大化营 养状况,维持充足的摄入,避免 食物可以加重症状。
经口补充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混合所
有营养 基质
体重减轻和肌肉量减少----减少>10%肌肉与伤 口愈合不佳和手术后感染风险相关
微量元素:锌、镁、硒、钙 骨质疏松症和/或骨软化
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 B(2/6/12)、叶酸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评价的项目
NRS2002
临床人体测量常用指标 白蛋白
前白蛋白 主观全面评定(SGA) 骨骼肌肉系统
重症患者 内科治疗无效而又不宜手术治疗者 术前需纠正营养及代谢障碍者 发生难治性皮肤瘘管或肛周瘘管者 肠内营养失败而又必须营养支持者( 如顽固性呕吐、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 临床营养科 王静
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克罗恩病(CD) 溃疡性结肠炎(UC)
导致疼痛,恶心,发烧,腹泻的症状
体重下降 低蛋白血症 贫血
CD
65%~78% 25%~80% 50%
UC
18%~62% 26%~50% 80%
电解质紊乱
常见
常见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 常见,与疾病累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年1 月第22 卷第1 期
青春期的延迟----常见于儿童 CD,通常影响成 年的最终身高
CD儿童发育迟缓或停滞、青春期延迟的比例高 达 32%~88%
Heuschkel B.Salvestrini C。Beattie RM,et a1.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wth Failure in Childhood lnflammatoq,Bowel Disease.Inflamm Bowel Dis。2008,14(6):839-849.
EN还有维持缓解的作用
EN作为儿童CD患者的一线治疗
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如体质量下降>5%、 BMI<18.5 kg/m2
正规药物治疗时体质量仍持续下降者
活动性CD患者出现糖皮质激素不耐受或患者拒用糖皮 质激素时应予EN EN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治疗营养状态低下的CD患者
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 2006年
少25%~50%
1
2个月体重丢失>5%,或BMI18.5-20.5,或近一周摄食
量比正常需要量减少50%~75%
2
1个月体重丢失>5%(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或
BMI<18.5(或血清白蛋白<35g/L),或近1周摄食量比
3
正常需要量减少75%~100%
合计
三、 年龄
年龄>70岁 加1分
NRS 2002

部位和严重程度相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版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3年3月 第20卷 第2期
采用NRS 2002 方法对130 例UC 患者进行 了筛查(病例来源以病房较多,中重型患者 居多)
结果显示 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4.6% 轻型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5.7% 重度UC 患者,其营养风险发生率94.7%
骨盆骨折 或者 慢性疾病合并以下疾病:肝硬化、 COPD、长期血液透析、糖尿病,肿瘤 腹部重大手术、脑卒中、重症肺炎、血液系统肿瘤
分数
若是 请打 钩
1
2
颅脑损伤、骨髓抑制、重症监护患者(APACH养状况
营养状况指标(单选)
分数 若是请 打钩
正常营养状态
0
3个月体重丢失>5%,或近一周摄食量比正常需要量减
疾病状态+营养状况+年龄得分
总分: 分
若NRS≥3:有营养风险,需制定营养改善 计划
若NRS<3: 需每周复测
指标 1.近期(2周)体重改变
A级 无/升高
B级 减少<5%
2.饮食改变

减少
3.胃肠道症状(持续2周) 无/食欲不减
轻微恶心、呕吐
4.活动能力改变
无/减退
能下床走动
5.应激反应 6.肌肉消耗 7.三头肌皮褶厚度
无/低度 无 正常
中度 轻度 轻度减少
8.踝部水肿

轻度
上述8项,至少5项为B或C级者,可分别被定为中度或重度营养不良。
C级 减少>5%
不进食/低热量流食
严重恶心、呕吐
卧床
高度 重度 重度减少
重度
体重/BMI 上臂围/小腿围 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 腰围、臀围、腰臀比值 握力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原理:脂肪组织导电量不如含电解质的组 织,可通过身体导电性或电阻程度计算人 体脂肪含量、水含量,并测算肌肉组织所 占比例
低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
参数
体重(理想正常值的%) 体质指数 三头肌皮褶厚度(正常值的%) 上臂肌围(正常值的%) 肌酐身高指数(正常值的%) 白蛋白(g/L) 转铁蛋白(g/L) 前白蛋白(g/L) 前淋巴细胞计数(×109/L) 氮平衡(g/d)
正常范围
>90 18.5-23.9
>90 >90 >95 >30 2.0-4.0 >0.20 >2.5 ±1
轻度 80-90 17-18.4 80-90 80-90 85-94 30-25 1.5-2.0 0.16-0.20 1.8-1.5 -5--10
营养不良 中度 60-79
16-16.9 60-80 60-79 70-84 24.9-20 1.0-1.5 0.10-0.15 1.5-0.9 -10--15
NRS2002 初步筛查
编号 初步筛查
是否
1 BMI<20.5
2 最近3个月内有无体重减轻
3 最近1周内有无膳食摄入量减少
4 患者病情是否严重(如ICU,大手术后等等)
备注 任一问题选是,进入筛查,全部否,一周后复测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NRS2002 筛查
一、疾病状态
疾病状态(单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