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软考网络工程师简答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练习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计算机软考网络工程师练习题及答案第1部分计算机系统知识● 以下关于进程的描述,错误的是(1)。
(1)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生命期的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答案:(1)D解析:进程是任务的执行者。
程序仅仅存贮在盘上的可执行映像里面的机器指令和数据的集合。
所以是被动的实体。
进程能够被看作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进程是一个动态实体。
随着处理器执行着机器指令而持续变化。
除了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之外,进程中还包括了程序计数器。
CPU的所有寄存器。
堆栈(包含着象过程参数,返回地址,保存的变量等临时数据)。
所以D是错误的。
进程在其生命周期内要使用很多系统资源,它要用CPU运行指令,用物理内存存贮指令和数据等等。
● 以下描述(2)符合RISC芯片的特点。
(2)A)指令数量较多,采用变长格式设计,支持多种寻址方式B)指令数量较少,采用定长格式设计,支持多种寻址方式C)指令数量较多,采用变长格式设计,采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D)指令数量较少,采用定长格式设计,采用硬布线逻辑控制为主答案:(2)D解析:1975年。
IBM的设计师John Cocke研究了当时的IBM370CISC系统,发现其中占总指令数仅20%的简单指令却在程序调用中占了80%,而占指令数80%的复杂指令却只有20%的机会用到。
由此,他提出了RISC的概念。
RISC的特点是指令长度固定。
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绝大部分是简单指令且都能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易于设计超标量与流水线,寄存器数量多,大量操作在寄存器之间实行。
●单个磁头是以(3)方式向盘片的磁性涂层上写入数据的。
(3)A)并行B)并一串行C)串行D)串一并行答案:(3)C解析:在磁盘驱动器向盘片的磁性涂层写入数据时,均是以串行方式一位接着一位的顺序记录在盘片的磁道上。
● 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目的是(4)。
(4)A)解决CPU、主存速度匹配B)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数量C)扩大主存容量D)扩大主存容量和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数量答案:(4)A解析: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主存速度比中央处理器的速度要慢得多。
2019软考试题及答案

2019软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确定软件的功能需求B. 设计软件的总体架构C. 编写软件的详细设计文档D. 实现软件的编码答案:A2.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封装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B. 增加代码的复杂性C. 隐藏对象的内部状态和实现细节D. 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答案:C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数据定义B. 数据操纵C. 数据存储D. 编译程序代码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敏捷软件开发的特点?A. 迭代和增量开发B. 强调团队合作C. 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D. 客户反馈和适应变化答案:C5. 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主要关注什么?A. 程序的内部逻辑B. 程序的代码质量C. 程序的功能和性能D. 程序的运行环境答案:C...(此处省略45题)50. 软件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消除所有风险B. 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C. 增加项目的风险D. 转移项目的风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51. 以下哪些是软件设计阶段可能采用的设计模式?A. 单例模式B. 工厂模式C. 观察者模式D. MVC模式答案:ABCD52.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哪些是有效的测试策略?A. 回归测试B. 性能测试C. 压力测试D. 用户接受测试答案:ABCD...(此处省略18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53. 请简述软件维护的类型。
答案:软件维护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
5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主要特征?答案: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项目超时、超预算、软件质量低下等。
其主要特征包括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软件质量差、用户满意度低等。
结束语:以上为2019年软件考试的部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OSI模型中,网络层负责的是()。
- A. 数据链路连接
- B. 网络互连
- C. 数据传输
- D. 数据处理
正确答案:B
2. IP协议是在OSI模型中的第几层?
- A. 第一层
- B. 第二层
- C. 第三层
- D. 第四层
正确答案:C
3. 下列哪个是IP地址的合法格式?
- A. 192.168.0.256
- B. 10.0.0.1
- C. 1000.1000.1000.1000
- D. 256.256.256.256
正确答案:B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子网掩码的作用。
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通
过与IP地址进行相与运算,可以确定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
是帮助网络设备划分网络和主机,实现有效的网络通信。
2. 请简要介绍TCP/IP协议族。
TCP/IP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族,包括TCP、IP、UDP 等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IP协议用于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负责网络路由和寻址;UDP
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适用于传输速度要求较高但无需确保数据完整性的场景。
三、编程题
请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字符串的反转。
def reverse_string(input_str):
return input_str[::-1]
以上是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的简单示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软考网络工程师上午真题完整版解析

软考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及解析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___(1)__完成。
A操作系统程序员调度C硬件自动D用户软件解析:2011年重复考题映像可分为全相联映像、直接映像和组相连映像等。
Cache的地址变换和数据块的替换算法都可以采用硬件实现。
CPU访问内存时,用的是访问主存的地址,由该地址变为访问cache的地址称为“”“地址变换”,变换过程用硬件实现。
直接相联映射:也称为顺序相联映射,主存中的某模块只能映射到满足特定关系的cache中,这样运行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正是因为主存和cache存在特定关系,如果特定关系里有一个cache已经被占用,那其他和它一样有关系的主存块就会空闲,造成了cache的利用率会很低,全相联映射:主存中任意一模块都可以映射到cache中,效率高,但是这样使用的资源非常高,很多情况都不适用。
组相联映射:它是全相联映射和直接相联映射的结合,这样将cache分成组,这样就可以使用直接相联映射,然后在各组内部与主存的映射过程使用全相联映射,这样就提高了各组的运行效率。
所有答案选C某四级指令流水线分别完成取值、取数、运算、保存结果四部操作,若完成上述操作的时间依次为8ns、9ns、4ns、8ns,则该流水线的操作周期应至少为__2___ns.A.4B.8C.9D.32解析:网工和网规高频考题1、操作周期:取决于基本操作时间最长的。
所以答案选C. 92、流水线的吞吐率:P=1/93、第一条指令完成的时间:T=4*94、执行M条指令所用时间:T=4*9+(m-1)*9内存按字节编址,若用存储容量为32K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从A0000H到DFFFFH的内存,则至少需要____片芯片。
A.4B.8C.16D.32解析:网工高频考点DFFFFH-A0000H+1=262144/1024=256K,所以内存大小为256K字节256K*8 bit/32K*8bit =8计算机系统的主存主要是由(4)构成的。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含答案)afi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A. 应用层B. 表示层C. 会话层D. 传输层答案:DA. 应用层B. 逻辑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BA. HTTPB. FTPC. HTMLD. SMTP答案:CA. A类B. B类C. C类D. D类答案:DA. 交换机B. 路由器C. 网桥D. 网关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主要区别。
答案:OSI模型是一个理论模型,分为七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而TCP/IP模型是一个实际应用模型,分为四层,每一层也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OSI模型是一个开放的标准,而TCP/IP模型是一个事实上的标准。
2. 请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A类地址的特点是第一个字节的前8位为网络地址,后24位为主机地址,适用于大型网络。
B类地址的特点是第一个字节的前16位为网络地址,后16位为主机地址,适用于中型网络。
C类地址的特点是第一个字节的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适用于小型网络。
D类地址用于多播地址,E类地址为保留地址,用于科研和实验。
3. 请简述网络设备的分类及其作用。
答案:网络设备主要分为交换机、路由器、网桥和网关等。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网桥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网关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协议,实现数据包的转换和转发。
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含答案)三、填空题1. 网络中,TCP协议负责建立可靠的连接,而UDP协议则负责建立不可靠的连接。
2. 在网络通信中,MAC地址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而IP 地址则用于标识网络设备的逻辑地址。
3. 网络中的数据包通常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路由器根据目的IP 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包的传输。
4. 网络中的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设备,通过MAC地址学习功能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以下哪项是网络工程师的主要职责?A. 网络规划与设计B. 网络设备安装与配置C. 网络安全管理D. 所有选项答案:D2. 在OSI模型中,哪一层负责路由选择?A. 传输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3. 以下哪个协议不是TCP/IP模型中的协议?A. TCPB. IPC. UDPD. NetBEUI答案:D4. 以下哪项技术用于在网络中扩展IP地址?A. VLANB. NATC. STPD. OSPF答案:B5. 哪种类型的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B. 路由器C. 防火墙D. 网桥答案:B二、多选题1. 网络工程师在设计网络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网络拓扑结构B. 网络性能需求C. 安全性要求D. 成本预算E. 维护方便性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A. IPB. ICMPC. ARPD. TCPE. UDP答案:ABC3. 在网络故障排查中,哪些工具是常用的?A. 网络监控工具B. 网络诊断工具C. 网络管理工具D. 网络测试工具E. 网络配置工具答案:ABD三、判断题1. 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对/错)答案:对2. 网络工程师不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对/错)答案:错3. 网络工程师的工作仅限于硬件设备的安装和配置。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描述网络工程师在网络升级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
答案:网络工程师在网络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们负责评估现有网络架构,确定升级需求,设计新的网络架构,规划升级步骤,确保业务连续性,监督升级实施,并在升级后进行测试和优化。
此外,他们还需要确保升级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简述网络工程师如何进行网络性能监控。
答案:网络工程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网络性能监控,包括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如SNMP管理器)来收集网络设备的性能数据,分析网络流量模式,识别性能瓶颈,以及监控网络设备的健康状况。
2019上半年网络工程师(软考)真题及解析

2019 上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真题及解析●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中,需要由(1)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处理,已完成指定的操作。
A、CPU 的控制器B、CPU 的运算器C、DMA 控制器D、Cache 控制器【答案】A【解析】英文Control unit;控制部件,主要是负责对指令译码,并且发出为完成每条指令所要执行的各个操作的控制信号。
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以微存储为核心的微程序控制方式;一种是以逻辑硬布线结构为主的控制方式。
微存储中保持微码,每一个微码对应于一个最基本的微操作,又称微指令;各条指令是由不同序列的微码组成,这种微码序列构成微程序。
中央处理器在对指令译码以后,即发出一定时序的控制信号,按给定序列的顺序以微周期为节拍执行由这些微码确定的若干个微操作,即可完成某条指令的执行。
简单指令是由(3~5)个微操作组成,复杂指令则要由几十个微操作甚至几百个微操作组成。
●DMA 控制方式是在(2)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
A、CPU 与主存B、CPU 与外设C、主存与外设D、外设与外设【答案】C【解析】DMA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高速的I/O设备。
这些设备传输字节或字的速度非常快。
对于这类高速I/O设备,如果用输入输出指令或采用中断的方法来传输字节信息,会大量占用CPU的时间,同时也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而DMA方式能使I/O设备直接和存储器进行成批数据的快速传送。
●在(3)校验方法中,采用模 2 运算来构造校验位。
A、水平奇偶B、垂直奇偶C、海明码D、循环冗余【答案】D【解析】循环冗余编码思想: 任何一个由二进制数位串组成的代码,都可以唯一地与一个只含有0和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1011011可以看成是一元多项式X6+X4+X3+X+1的系数。
在使用CRC编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事先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这个多项式最高位和最低位必须是1。
假设一个帧有m位,它对应的多项式是M(X),为了计算检验和,该帧长度必须大于生成多项式的长度。
全国软考真题(中级) 网络工程师 2019年上半年上午 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

全国软考真题(中级)网络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上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5分,每题1分。
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中,需要由( )产生每条指令的操作信号,并将信号送往相应的部件进行处理,以完成指定的操作。
A.CPU的控制器B.CPU 的运算器C.DMA 控制器D.Cache控制器【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负责依次访问程序指令,进行指令译码,并协调其他设备,通常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状态/31c牛寄存器、时序发生器、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组成。
运算器负责完成算术、逻辑运算功能,通常由ALU (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多路转换器、数据总线组成。
●2.DMA控制方式是在( )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
A.CPU与主存B.CPU与外设C.主存与外设D.外设与外设【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DMA控制器是一种在系统内部转移数据的独特外设,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能够通过一组专用总线将内部和外部存储器与每个具有DMA能力的外设连接起来的控制器。
●3.在( )校验方法中,采用模2运算来构造校验位。
A.水平奇偶B.垂直奇偶C.海明码D.循环冗余【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冷门●4.以下关于RISC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尽量少B.指令功能强大、寻址方式复杂多样C.增加寄存器数目以减少访存次数D.用硬布线电路实现指令解码,快速完成指令译码【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RISC与CISC:为提高操作系统的效率,人们最初选择向指令系统中添加更多、更复杂的指令来实现,导致指令集越来越大。
这种类型的计算机称为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q。
对指令数目和寻址方式做精简,指令的指令周期相同,采用流水线技术,指令并行执研雖更好,这就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RISC)●5、6.甲公司购买了一个工具软件,并使用该工具软件开发了新的名为“恒友”的软件,甲公司在销售新软件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工具软件的复制品,则该行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及答案第一题:代理服务器和路由器的区别?参考答案:代理服务器,英文为proxy,一般配置在局域网连接Internet的出口处,主要功能是代理网络用户去获取网络信息,好像网络信息的中转站。
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一般异种网互连使用路由器。
第二题:在一个办公室中组建一个局域网环境,将几台计算机和打印机连接起来需要增加什么传输介质和设备?参考答案:属于组建小型局域网,增加HUB,双绞线、网卡第三题:ADSL 与ISDN的区别?参考答案:区别: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两种不同速率的标准接口。
ADSL:非对称数字式用户线路,其实现的速率是上行小于1Mbps,下行小于7Mbps。
在家庭使用时,ADSL明显快于ISDN,价格相对低。
第四题:假设某信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2400baud,采用四电平的编码方式,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参考答案: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最大码元传输速率*log2 m (m为电平数)=2400*log2 4=4800(bit/s)第五题: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参考答案:集线器是连接网络的重要、常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将服务器与工作站连接到网络上,它是星型网络拓扑中常用的设备,在局域网中最为常见。
集线器有多种类型,如按功能分类有普通集线器、智能集线器;按端口速率分类有10Mbps集线器、100集线器等。
网桥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它可以将不同拓扑结构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如总线型网、环型网、星型网的互联。
网桥也可以将一个局域网分成不同的网段。
网桥的主要作用包括互连、网络寻址、网段隔离、负载均衡和数据转发。
交换机有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二层交换机的的主要查看传输的帧内的MAC地址,如果知道目的地址,就将信息发送给相应的接口;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第三层,主要实现路由功能。
路由器是典型的网络层设备,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
常用于异种网络的互联。
第六题:在组建局域网时,我们可以用到共享式集线器和交换式集线器,请问这两种集线器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关于集线器的问题共享式集线器不能提高网络性能,也不能检测信号错误。
它们只是简单地从一个端口接收数据并通过所有端口分发,这是集线器可以做的最简单的事情。
它是星形拓扑以太网的入门级设备。
如果集线器的总带宽为10M/s,如果我们共连接了4台工作站,当这4台工作站同时上网时,每台工作站的平无带宽将仅为10/4即2.5M/s。
交换式集线器(Switch HUB)与共享式集线器不同,它具有信号过滤的功能。
它只将信号传送给某一已知地址的端口而不像共享式集线器那样将信号传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端口。
除此之外,交换式集线器上的每一个端口都是拥有专用带宽的,它可以让多个端口之间同时进行对话,而不会互相影响。
交换式集线器可以以直通传送、存储转发和改进型直通传送来传送数据,其工作效率大大高于共享式集线器。
第七题:在制作网络连接线,如双绞线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么来制作标准的网络连接线?参考答案:1、RJ45平接线的制作平接线用于异种网络设备间的连接,如计算机与集线器的连接,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连接。
平接线制作成功后,正常测试的灯序为1、2、3、4。
【步骤1】剥线:选择一条长度合适的双绞线(一般使用无屏蔽双绞线),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双绞线的一端剥掉约2厘米的外绝缘皮,露出4对8根双绞线,每根线上都有不同的颜色。
把线的前端捋直并按表1-2所示平接线线序进行排列,最后用压线钳的“剪切刀口”将8根双绞线的顶端剪掉约4mm,以保证头部平齐。
12345678颜色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表EIA/TIA-568B标准【步骤2】水晶头结构:RJ45连接器,即通常所说的水晶头,由包含铜触点的无色塑料制成,背面带有一个防脱落的塑料弹片。
当把双绞线插入以后,铜触点在压线钳压力的作用下与双绞线中的铜线密切接触为一体,保证接触良好,同时水晶头尾部的塑料固定片被压下,把双绞线牢牢地固定在水晶头内。
水晶头的使用是一次性的。
【步骤3】水晶头的连接与压线:取水晶头,将有金属铜触点的一面向上,按照从左至右为1-8引脚的线序将双绞线插入水晶头的线槽中。
双绞线的铜线应尽量向水晶头内部推,直到从水晶头的顶部能够看到铜线为止(此时应注意将双绞线的外皮也一并推入水晶头内,以保证在压线时水晶头尾部的塑料固定片能将其压住,增强整体的抗拉性),此时将水晶头放入压线钳内,并用力将压线钳压到底即可。
【步骤4】测线:测线的目的是检查水晶头的铜触点是否与双绞线接触完好。
8根双绞线的接线顺序是否正确。
检测的工具有万用表和测线器。
用万用表可以分别检查水晶头两端相对应的触点,看其是否连通。
该方法比较原始、笨拙,而且只能用于接好网线的两端能够拉到一起的情况。
如果已经完成布线,网线的两端相距较远,就无法用万用表进行测量了。
测线器是一种专用的网络测线工具,它分为主、次二部分,主、次各设一个RJ45接口和8个(均有编号)指示灯(有的是4个指示灯),测线器由一个12V的电池供电。
它很好地解决了万用表测量所遇到的问题,使用比较简单,只需要将两头分别插入主、次测线器的RJ45接口,打开主测线器上的开关即可。
用测线器检查,一是看相关的指示灯是否闪亮,以检查接触情况,闪亮说明接触良好;二是看指示灯闪亮的顺序是否正确,以检查接线的顺序是否正确。
平接线指示灯闪亮的顺序为1、2、3、4(4个指示灯),若是8个指示灯(按编号)应一一对应闪亮。
在以太网中,只要1、2、3、6这四根线的指示灯能正常按序闪亮,则此双绞线就能正常工作,否则,这根双绞线就不能正常使用。
2、RJ45跳接线的制作跳接线用于同种类型设备的连接,如计算机与计算机的直联、集线器与集线器的级联。
跳接线制作成功后,正常测试的灯序为1、3、4、2(4个指示灯)。
若是8个指示灯(按编号),则主测线器上的1、2号灯对应次测线器上的3、6号指示灯,主测线器上的3、6号灯对应次测线器上的1、2号指示灯,其余呈对等的一一对应关系。
跳接线的制作方法与上例相同,只是两端的接线顺序分别如表所示标准12345678一端线序EIA/TIA-568-B简称T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另一端线序EIA/TIA-568-A简称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表跳接线线序标准第八题:在进行局域网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有时造成网络不通表明网络存在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局域网组建主要考虑如下问题:1、网络规划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案。
2、硬件设备的选型根据网络规划确定选择哪些硬件设备。
包括使用的传输介质。
3、软件的选择根据网络规划确定选择哪些软件。
如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4、网络布线按照结构化布线规则进行布线5、网络测试主要进行网络是否正常运行的测试工作。
6、网络维护与更新任何网络都需要维护和更新。
造成网络不通的原因很多,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硬件检查1、检查所有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加电,是否正常工作;2、检查所有的网线是否正常连通;3、检查各种网络设备是否正常,如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
二、软件检查1、操作系统是否正常工作;2、是否正常安装了各种驱动程序并正常运行;3、各种协议是否正常安装并运行;4、使用ping等常用工具进行检测。
第九题:OSI 参考模型的划分与TCP/IP的划分有什么不同点?参考答案:OSI和TCP/IP均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两者的特点。
1)、产生背景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参考模型,它为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进程开放式的进行信息交换提供了一个参考建议。
而TCP/IP却是一个产生于早期ARPA网的一组协议,但由于各厂商主动遵守而变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2)、共同点OSI和TCP/IP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连问题,实现了不同机器、不同设备、不同厂商和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连接与通信;采用了分层结构的思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采用基于协议族的概念,将多个协议组合起来实现复杂的网络体系功能;各层次的划分和所应用的协议功能大体相同,解决了网络中信息的传送、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同步、信道的复用以及信息的封装等网络通信的基本技术问题。
3)、不同点OSI和TCP/IP协议虽然几乎成了全网络界都在遵循的主要协议,但两者无论是在模型设计和初始设计上,还是在层间关系与层间调用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显著不同:①、OSI参考模型体系结构清晰,对接口、协议、服务与连接等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与实现描述,概念清楚,实用范围广;而TCP/IP把功能描述与实现细节混杂起来,模型对网络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强。
②、OSI参考模型详细地定义了地划分了各个层次的功能,特别是区分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网络的实现概念清晰;而TCP/IP却只用一个网络接口层来代替,抹杀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实现界限。
③、OSI提供了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的服务,认为可靠性应由点到点的时间链路和端到端的传输层来共同保证,因此其模型的设计提供了较高的可靠性;而TCP/IP的分层思想认为可靠性可以只由端端实现,也即仅由传输层即可解决,所以当网络的单个链路或数据被破坏时,并不进行数据恢复,这样就把通信中重要的可靠性任务交给了主机来完成,降低了可靠性。
④、作为一个国际标准,OSI要照顾的面广,所设计的功能大而全,关于层次就有7个,其中所涉及的协议已超过200多个,造成了协议复杂、效率低下和实现困难,事实也证明,现有的各国网络实例中,也很少有严格按7层所构造的网络;TCP/IP来自于一个具体的网络,虽然不是作为国际标准开发的,但它的设计目的单一,协议简单而有效,可操作性强,特别是经过近30年的实践应用,产品和技术都很成熟,已经成为国际网络界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并在网络界确立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十题:广播域和冲突域的概念及区别?参考答案: 冲突是指在同一个网段上,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信号在发送,否则两个信号相互干扰,即发生冲突。
冲突会阻止正常帧的发送。
冲突域是指能够发生冲突的网段。
冲突域大了,有可能导致一连串的冲突,最终导致信号传送失败。
单播和广播是两种主要的信息传送方式,广播方式是指一台主机同时向网段中所有的其他计算机发送信息,广播方式会占用大量的资源。
广播域是指广播能够到达的网段范围。
因此,广播域的大小要有一定的限制。
不同的网络设备对降低冲突域和广播域所起的作用不同。
例如中继器和集线器可以放大信号,但是它不区分有效信号与无效信号,因此会扩大冲突域。